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口号出自于下列哪个时期()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文物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唐代的对外交往C.北宋的社会风俗D.南宋的对外贸易3、下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③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穿越时空,来到右图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吃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挂年画,贴“桃符”D.逛“瓦子”,看电影5、在隋朝时,台湾被称为()A.益州B.夷州C.流求D.瀛州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黄帝之后过了很久,____、____、____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7、【题文】____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元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____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8、根据“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指出图中A;B分别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A:______

B:______。9、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与土地有关的法律文献是______。10、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全国重新回到了统一。______(判断对错)11、①半坡人种植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是______;

②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是______;

③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

④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

⑤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_;

⑥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______。12、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改为:____。13、材料:“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____【注:下划线文句的意思是,皇帝博学善文,讨厌鲜卑族的旧俗,想要实行汉化来改变(旧俗),所以大胆地进行这项改革。然而,国势的衰微,实际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赵翼《廿二史札记》回答:(1)材料中的“帝”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他实行的措施有哪些?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论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5、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太宗。()1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西夏、金和南宋。()17、元朝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用麻布作衣被的原料。18、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传播至世界各地,影响深远。

。A.正确B.错误19、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和他们交战的对手是匈奴军。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2题,共16分)20、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当时哪三个国家?三个国家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3分)(2)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分)(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3分)(4)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对外交往是积极主动的,同时也反映出唐宋发展繁盛的局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交流与国家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21、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文明的文化。高度发达的文化。”请你列举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依据。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32分)22、请将下列人物和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连线题)(10分)项羽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勾践一鸣惊人楚庄王卧薪尝胆秦始皇焚书坑儒23、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10分)24、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①管鲍之交A.齐桓公②退避三舍B.楚庄王③卧薪尝胆C.晋文公④一鸣惊人D.勾践2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主张,请你用直线把相关内容连起来:墨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庄子“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老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孟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韩非“兼爱”“非攻”评卷人得分六、改错题(共3题,共30分)26、例题:改错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商朝。答案:把“商朝”改为“夏朝”辨析题: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道德经》一书。答案:错误。理由: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1-23小题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24-26小题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西周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主要劳动者是奴隶。(2)汉武帝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刺史。(3)西汉时期杰出史学家司马迁著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夏朝。(5)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秦国的统治。(6)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西晋后期。27、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禅让制”代替了“世袭制”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28、生活于北京周口店周边的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磨制石器。

错误为:______

改正为: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据题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大跃进”运动的反映.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故选B.

本题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大跃进运动的内容与影响.【解析】B2、B【分析】本题考查了唐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依据所学知识;空海俗名佐伯真鱼,谥号弘法大师,是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并在长安学习密教。806年回国,创立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招提寺是唐玄宗时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的鉴真精心设计的,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图片体现的主题是唐代的对外交往。故选B。

【解析】B3、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到了唐朝,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代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其中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为一些寒门学子也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由此可知,①②④表述正确,③表述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解析】C4、D【分析】逛“瓦子”;看电影,是不可能,因为电影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社会生活.应重点掌握《清明上河图》的年代.

要注意对宋朝社会生活的理解【解析】D5、C【分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不可分割的领土;三国时台湾叫夷洲,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隋炀帝三次派人赴流求。

故选:C。

本题考查台湾的相关知识;掌握台湾在不同时期的名称。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尧舜“禅让”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二子目尧舜“禅让”中的内容:“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可知,故填尧舜禹。考点:尧舜“禅让”【解析】【答案】尧舜禹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元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故答案是:公元前221;行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解析】【答案】公元前221;行省8、略

【分析】分析地图可知A处于黄河流域;B处于长江流域。距今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故答案为: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本题以“原始农耕文化遗址”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解析】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9、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知识点。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与土地有关的法律文献。故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略

【分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北宋,定都汴京.北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关于北宋的知识点.

本题难度较小,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本和材料作答.【解析】×11、略

【分析】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②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是桀.

③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曾使用炮烙之刑等,镇压人民.

④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⑤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①粟.

②桀.

③纣.

④司母戊鼎.

⑤齐桓公.

⑥秦国.

①本题考查的是半坡人原始居民的知识.

②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和灭亡.

③本题考查的商朝灭亡的知识.

④本题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知识.

⑤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⑥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大事件,要理解其影响.【解析】粟;桀;纣;司母戊鼎;齐桓公;秦国12、御史大夫改为司隶校尉【分析】【分析】为了做到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下瞒上,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御史大夫是秦始皇时期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职。故答案为:改为:御史大夫改为司隶校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司隶校尉。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连汉姻,用汉制。所以材料中的“帝”是北魏孝文帝;第二小问,抓住题干“根据材料概括”一定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可知,他实行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2)本题考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以及对这一观点的论述。抓住题干"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就是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然国势之衰,实始与此。”和“欲以华风变之”可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所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第二小问,注意: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所以,论述: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解析】(1)“帝”是北魏孝文帝;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2)[答案示例]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论述: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评分标准:一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二等:观点较明确。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三等: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尼布楚条约》的内容。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解析】【答案】对15、×【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唐玄宗是唐朝的开朝皇帝,不是唐太宗。【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唐朝的建立。16、×【分析】【分析】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但他没有带领蒙古军队灭亡西夏;金和南宋,全国统一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成吉思汗。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社会生活。元朝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用棉布作衣被的原料。【解析】【答案】错18、√【分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传播至世界各地,影响深远。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9、×【分析】历史上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英勇之师是岳家军,与岳家军交战的对手是金军,不是匈奴军,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考查岳飞的抗金斗争。岳飞的抗金斗争保护了南方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尊敬。

本题以岳飞的抗金斗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四、列举题(共2题,共16分)20、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阅读史料及结合所学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地理知识,结合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可以判断①是天竺,②是新罗,③是日本。第(2)题依据所学知识,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第(3)题依据教材回答,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第(4)题结合对外交往的作用回答,对外开放交流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3分)(2)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②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2分)(3)市舶司;广州、泉州。(3分)(4)对外开放交流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言之有理即可)(1分)21、略

【分析】本题考查商代的文化。目前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记载了商朝政治、军事、祭祀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代。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解析】甲骨文、青铜器;五、连线题(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有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铁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此故事的成语是破釜沉舟。(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纸上谈兵。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军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上当,然后派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轻敌出击,结果赵国失败。(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卧薪尝胆。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争霸,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王向吴王称臣,勾践和夫人一同到了吴国,每天卧薪尝胆,后来,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春秋时期楚王争霸的相关史实。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拿三年不鸣之鸟来讽刺庄王,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5)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秦始皇是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的。考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的纷争、“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解析】【答案】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题为对应连线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只要认真读题都可以连接正确。富贵不能淫是孟子的名言,“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控制人们思想的措施;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望、闻、问、切”是春秋时期名医扁鹊的四诊法,纸上谈兵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退辟三舍是关于春秋时期晋楚之间城濮之战的成语,卧薪尝胆是关于吴越争霸中勾践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晚期出国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慨叹。据此对应连线。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解析】【答案】2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这些成语的来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一子目齐桓公称霸中的内容:“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可知,管鲍之交与齐桓公有关,故①——A。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晋文公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开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可知,退避三舍与晋文公有关,故②——C。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当吴三夫差耗尽国力争霸之时,以屈辱条件求和才得以保存下国家的越王勾践,乘虚攻克吴国都城姑苏。”可知,卧薪尝胆与勾践有关,故③——D。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后来楚军再一次北上,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可知,一鸣惊人与楚庄王有关,故④——B。考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解析】【答案】①A②C③D④B25、略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各自主张。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战国中期的孟子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动一切战争。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观点。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人对人的压迫,反对不义战争。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提倡法治,主张“以法为本”,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加强中央集权。因而答案为:墨子—“兼爱”“非攻”;庄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孟子—“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解析】六、改错题(共3题,共30分)26、略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西周是奴隶制王朝,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在奴隶主的监视下,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主体还是平民,​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汉武帝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