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甘地认为:“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而马克思则认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纺机,毁坏了它的手纺车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两者认识的差异在于A.工业文明扩张的影响B.英国殖民统治的方式C.印度民族灾难的根源D.民族解放的合理途径3、“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最准确理解是A.新型民族独立国家B.民主制国家C.共和制国家D.代议制国家4、西班牙政府曾规定,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许与其他国家贸易,同时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少数商人来垄断,而且集中于塞维利亚港。这一规定A.有助于增加西班牙财政收入B.意在限制资本原始积累C.维护了西班牙海外殖民的优势D.是西班牙衰弱的根源5、汉赋由于经学笼罩的缘故,硬给自己规定了难以胜任的“讽谏”任务,从而陷入了“讽一而劝百”的尴尬,以致身为汉赋代表作家的扬雄,晚年也认为辞赋乃“童子雕虫篆刻”,无补于规谏,“于是辍不复为”。这主要体现了A.儒家思想影响汉赋的发展B.文学发展受时代思想束缚C.儒学思想已取得统治地位D.汉赋已经背离了时代发展6、东晋十六国时期,曾经处于华夏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往往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这一现象。

①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的增强②体现了中原汉文化的吸引力。

③有助于缓和当时的民族矛盾④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幕,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取决于造纸术的进步B.纸张的普及便于印制书籍C.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传播D.胶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8、“中国共产党认为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我全民族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中国共产党这一宣言发表是在A.瓦窑堡会议前夕B.八一三事变前夕C.重庆谈判前夕D.新中国成立前夕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宗教:

①东晋的________从长安出发,经______到天竺。

②唐朝的高僧________,在________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__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_______。10、灭亡。

(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________;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11、大秦文明:大秦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史学界至今对它的兴起和消亡争论不休。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770—前221年。

前209年。

前209年。

周朝建立后;创立了。

__①__体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周平王迁都__②__;自此拉开东周的序幕,秦襄公因迁都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

先秦学派之一的___③__家;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统治者开始关注此学派。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

__④__实行变法;秦国国力由弱变强。

秦国国君_⑤__完成了对天下的征服;自称始皇帝。

秦朝始皇帝为统一思想舆论;实行__⑥_

_⑦___领导的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12、农业。

①冶铁技术的出现,________开始使用,________得到推广。

②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农业生产率提高。

13、东晋:317年,司马睿在________(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南逃的几家________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14、唐朝后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875年,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虽然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15、________年,女真族首领________称帝,建立________定都会宁府又称________16、日本无条件投降。

(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________。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迅速消灭日本________。

(2)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在东京湾的美国“________”号巡洋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A.正确B.错误18、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建段的标志。A.正确B.错误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A.正确B.错误20、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一般较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一般很大。A.正确B.错误21、19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世纪晚期,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开始成为一种新能源。这说明科学理论与技术和生产逐步紧密结合。A.正确B.错误22、尧舜禹时代以民主推选的禅让制来选举部落联盟首领。A.正确B.错误23、伯利克里执政期间,雅典成年男性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官职,并可参与城邦重大事务,实现了人民平等。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24、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进入到分配领域,并不断调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投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请补助。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拨款救济贫困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在艾德礼执政期间,占国民总数10%的高收入者的财富在国民财富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战前的38%下降到30%,与此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则提高5.6%。

——摘自赵玉峰《对战后英国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取富济贫”的政策,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和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例如,1981年美国对收入最高的公民征收的所得税可达75%,而1989年则降到33%。降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000万贫穷工人,工资极其低廉,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随时会被解雇。他们朝不保夕的处境换来了里根时期的经济恢复。

——摘编自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势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改革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税收和福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鼓吹“乡治”,极大地拓展了作为“地方公论”产物的“乡里空间”范围,并由县延伸至省一级,直接促进了“一省之力”的成熟和独立,最终形成了辛亥革命以各省独立获得成功这一独特形态。“省”,指的就是贯穿于乡、镇、县、府的网络,这一网络以同心圆或放射线状在同一平面上纵横流动,这正是一省之“乡里空间”,亦即乡乡联合的政治社会空间。以太平天国为契机组建了湘军、淮军后,地方军权事实上已经委托予省督抚,督抚的行政权力得到强化。“民间”“自治”空间的领域得以扩大,并扩充形成为以省为单位的代替王朝体制的新体制框架。省设置咨议局,成立省级行政机构。假若青年们出版宣传革命杂志的话,杂志便可循网络而传往省内其他地方。清末纷纷刊行的杂志如《浙江潮》《江苏》《新湖南》《新广东》《湖北学生界》等,多冠以省名,这表明其时省的文化、经济、社会的网络空间已经形成。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鼓吹“乡治”,极大地拓展了作为“地方公论”产物的“乡里空间”范围,并由县延伸至省一级,直接促进了“一省之力”的成熟和独立,最终形成了辛亥革命以各省独立获得成功这一独特形态。“省”,指的就是贯穿于乡、镇、县、府的网络,这一网络以同心圆或放射线状在同一平面上纵横流动,这正是一省之“乡里空间”,亦即乡乡联合的政治社会空间。以太平天国为契机组建了湘军、淮军后,地方军权事实上已经委托予省督抚,督抚的行政权力得到强化。“民间”“自治”空间的领域得以扩大,并扩充形成为以省为单位的代替王朝体制的新体制框架。省设置咨议局,成立省级行政机构。假若青年们出版宣传革命杂志的话,杂志便可循网络而传往省内其他地方。清末纷纷刊行的杂志如《浙江潮》《江苏》《新湖南》《新广东》《湖北学生界》等,多冠以省名,这表明其时省的文化、经济、社会的网络空间已经形成。——摘编自沟口雄三《辛亥革命新论》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解读:(1919年10月10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材料二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解读:(1919年10月10日)“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尽管“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以各省独立的形式获得成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国民党、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解读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国民党在1927年对辛亥革命的解读: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材料二《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即便新政刚刚开始;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反映出新政已经改变了自由的内容在退休将军;同时也是商人的约翰逊的领导下,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很快制定了规则,在纺织、钢铁、采矿和汽车等产业内建立了生产、价格和工资的标准。约翰逊发起了一场公关活动,来宣传工业复兴管理局和它的蓝色秃头鹰的标但经历了最初的公众拥戴之后,工业复兴管理局陷入了备受争议的困境之中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既没有带来经济的复苏,也没有带来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和平。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美国历史理想与现实》材料二二三十年代;斯大林通过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的经济赶上和超过了除美国外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大国的工业产值序列中,从第六位跃居第二位。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全国四个主要工业区全部集中于俄国的欧洲部分,而在俄国其他地区特别是广阔的亚洲地区,则大部分是落后的农业区城或沙俄宗主国的殖民经济区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便于控制和调整宏观经济比例,对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苏联东部地区,改变不合理工业布局起到重要作用。

——摘编自曹廷清《斯大林模式的终结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指出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斯大林模式。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8、维新运动的序幕?为维新变法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29、结合所学知识对维新变法的社会条件进行分析.30、回答有关祖国统一的几个问题。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2)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是?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何伟大意义?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什么?31、《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中国的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土布质量并不是粗糙故A项不符合史实;英国棉布确实物美价廉,但英国商人不可能因此把它当做“无用的”东西用于包装,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英国商人包装布的变化,而不是中国生丝是否畅销,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兴起·自然经济的作用2、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甘地排斥英国的工业文明,因为他认为造成印度贫困的原因是英国的侵略,他看到的是工业文明扩张的消极影响;而马克思却认为工业文明的扩张有客观上的进步性,工业文明的扩张摧毁了当地的旧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两者认识的差异在于工业文明扩张的影响,故A项正确;“英国殖民统治的方式”是客观存在,但甘地和马克思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甘地和马克思都认为英国侵略对印度造成了灾难,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解放的合理途径”,故D项错误。3、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政体。依据所学可知;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君主立宪制,一种是民主共和制。前者以英国为典型,后者以美国为代表,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所以应选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政体4、A【分析】【详解】

材料中“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信息说明当时西班牙实行的商业垄断措施,这一举措有利于西班牙财政收入的增加,A正确;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商业贸易,对于西班牙的殖民优势难以保障,16世纪末期,西班牙已经丧失海上霸主地位,排除C;西班牙衰落根源的是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排除D。5、C【分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经典对汉赋发展的影响,这主要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有关,C正确;AB属于表象,不属于本质,排除;汉赋是当时时代发展的产物,D排除。故选C。6、A【分析】【分析】

【详解】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政权国号选择的一个原则是“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这体现了中原汉文化的吸引力,有助于缓和当时的民族矛盾,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的增强,①②③正确,故选A;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排除④,故排除B;C、D。

【点睛】7、C【分析】【详解】

根据“钞录一变而为印幕,卷轴一变而为书册”可知反映了印刷术的出现,带来的结果是书籍“易成、难毁、节费、便藏”,这充分说明印刷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印刷术,而不是造纸术的影响,排除AB;胶泥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与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故选C。8、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中共为求得协议与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因此材料所述宣言发表是重庆谈判前夕发表,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窑堡会议中主要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八一三事变是日本攻打上海,上海沦陷,而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根据材料“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等信息可知,体现了重庆谈判前夕中国共产党保证国家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新中国的呼吁,而新中国成立前已经通过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所以,①处为法显;②处为西域;③处为玄奘;④处为贞观;⑤处为鉴真;⑥处为空海。【解析】①法显西域②玄奘贞观③鉴真空海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高丽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朝灭商后,创立了分封体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以此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自此拉开东周的序幕,秦襄公因迁都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公元前770—前221年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学术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学派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国统治者开始关注此学派。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国力由弱变强,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国国君嬴政完成了对天下的征服,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帝为统一思想舆论,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不久之后,秦朝就被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推翻。【解析】①分封制②洛邑③法④商鞅⑤嬴政⑥“焚书坑儒”⑦陈胜、吴广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解析】铁制农具牛耕13、略

【分析】【详解】

司马睿在建康建立西晋,而南逃的高门士族成为东晋的主要支柱。【解析】建康高门士族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所以,①处为宦官专权;②处为朋党之争;③处为黄巢。【解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黄巢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115完颜阿骨打金朝上京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5月,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解析】原子弹。关东军。密苏里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B【分析】【详解】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判断为错误。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建段的标志,主要依据是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故题干表述正确。1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及资本主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题干表述正确。20、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一般较小,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工厂的规模一般很大。故表述正确。21、A【分析】【详解】

材料“19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故题干表述正确。22、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代是以民主推选的禅让制来选举部落联盟首领。当时还是“天下为公”,而不是“天下为家”,主要是推行禅让制。故判断正确。23、B【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执政期间,雅典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外的一切官职,并可参与城邦重大事务,故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举措”;根据材料一信息“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创造充分就业机会,使工人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强制保险,授保者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患病和死亡时均可申请补助”得出:创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政府拔款救济贫困者,发放新生婴儿补助、学生补助、食品津贴等”得出:增加社会救济;“提高富人财产所得税,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所得税”得出:通过税收政策调节贫富差距。“影响”,经济方面,依据材料一信息“占国民总数10%的高收入者的财富在国民财富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战前的38%下降到30%,与此同时,低收入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则提高5.6%”得出: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依据所学知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角度补充;消极方面,依据所学知识从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角度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二信息“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得出:减少对富人的高额税收;“降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000万贫穷工人”得出:大幅度削减对工人的福利政策。“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的局面;福利政策使得政府财政支出过大等角度分析。【解析】(1)举措:创造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增加社会救济;通过税收政策调节贫富差距。影响:积极: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消极: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变化:减少对富人的高额税收;大幅度削减对工人的福利政策。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的局面;福利政策使得政府财政支出过大。25、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一“极大地拓展了作为“地方公论”产物的“乡里空间”范围”归纳出因为各省极大地扩展了“乡里空间”的范围;“民间”已具备综合性力量,依据“以太平天国为契机组建了湘军;淮军后,地方军权事实上已经委托予省督抚,督抚的行政权力得到强化”归纳出以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为基础的省规模的团练,地方军权事实上被委予省督抚,依据“省设置咨议局,成立省级行政机构”归纳出西学流入,立宪、革命思想盛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角度分析其他原因。

(2)依据材料二“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归纳孙中山解读是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分析,依据材料二“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以及1927年从国民大革命角度解读,依据材料二“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成”以及1938年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角度进行解读。

【点睛】

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解析】(1)因为各省极大地扩展了“乡里空间”的范围;“民间”已具备综合性力量。军事:以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为基础的省规模的团练,地方军权事实上被委予省督抚;行政:设置咨议局,“民间”“自治”空间的领域得以扩大;经济:洋务派官僚振兴工商业,地方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废止科举,西学流入,立宪、革命思想盛行;社会:绅士阶层兴起,宗族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2)孙中山的解读侧重于辛亥革命尚未成功,因为当时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孙中山意在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27年国民党的解读侧重于国民革命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涵,因为时值反帝反封的北伐战争时期,意在推动当时的国民革命运动;1938年共产党的解读侧重于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在于各个团体政党的联合,意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可归纳出,融合佛、道思想;根据材料“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可归纳出,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根据材料“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可归纳出,思想体系精致完备。集大成者: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

(2)批判:根据材料“《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及所学知识可得,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三纲五常。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新文化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

【点睛】【解析】(1)特点: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思想体系精致完备。

集大成者:朱熹。

(2)批判:三纲五常。

意义: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2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信息“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很快制定了规则,在纺织;钢铁、采矿和汽车等产业内建立了生产、价格和工资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国家干预,以减少盲目生产;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局限性”,依据材料信息“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既没有带来经济的复苏,也没有带来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没有带来经济的复苏和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和平;更多牺牲较小竞争者利益。“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的角度分析。

(2)“评析”,根据材料二信息“斯大林通过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的经济赶上和超过了除美国外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大国的工业产值序列中,从第六位跃居第二位”得出:保证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由材料信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便于控制和调整宏观经济比例,对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苏联东部地区,改变不合理工业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得出:开发和建设苏联落后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结合所学知识从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角度说明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说明消极作用。【解析】(1)积极作用:加强国家干预;以减少盲目生产;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局限性:没有带来经济的复苏和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和平;更多牺牲较小竞争者利益。

影响: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评析:积极:保证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开发和建设苏联落后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