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080
CCSF15
备案号:78447-2021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perationof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
2020-12-24发布2021-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771—2020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一般规定、管理要求、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运行评价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8174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9237制冷系统及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19517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36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JGJ/T177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DB11/T527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DB11/T85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B11/1066供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DB11/T1639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监测
DB11/T1772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
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
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GB50366-2009,术语2.0.1]
1
DB11/T1771—2020
3.2
低位热源low-gradeheatsource
不能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等),它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在高位能的拖动下,转化
为可利用的高位能。
3.3
心跳包heartbeat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定时通知对方自己状态的一个自己定义的命令字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
送。
4一般要求
4.1项目单位应结合项目情况确定适宜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模式,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委托专
业公司进行运行管理,并明确运行管理职责。
4.2运行管理单位应具备运维管理、自控管理、调试检修、数据分析、节能诊断等技术能力,建立健
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相应的运行管理技术手册、标准。
4.3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参见附录A)、节能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
规程。
4.4消防安全应符合GB50016相关要求;电气安全应符合GB19517、GB13869和DB11/527的规定,
安全应急预案应符合GB/T29639的规定。
5管理要求
5.1人员要求
5.1.1应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并明确其岗
位职责。
5.1.2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所管理的地源热泵系统,全面了解各设备单机及系统的设计参数、运行工
况和调试方法,掌握系统实际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还应具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操作能力和系统节能运
行相关的知识。
5.1.3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应由专人负责。
5.1.4项目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2资料要求
5.2.1项目建设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a)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文件、相关技术文件及竣工验收文件。
b)具有项目竣工报告或用户手册,内容应包含项目概况、系统配置、运行策略,及主要设备、材
料(含电气自控设备)的技术资料、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单机
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等资料。
c)全套竣工图纸(含技术升级改造和维修改造)。
5.2.2资料移交接收记录应完整、准确,当事人应签字留档,并保存完好。
2
DB11/T1771—2020
5.2.3仪器仪表检定或校准证书等资料应完整并保存完好。
5.2.4运行值班记录、维护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
5.2.5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设备和系统部件的大修及更换情况应填写完整准确,并存档。
5.2.6政府下发文件、项目往来文件、项目管理人员资料应及时更新,保存完好。
5.2.7项目资料应至少保存5年以上。
5.3运行管理要求
5.3.1应建立健全运行参数记录制度,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具体要求如下:
a)记录应包括主要设备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
b)运行参数的主要记录内容参见附录B。
5.3.2应建立健全运行巡视制度,巡视并记录以下内容:
a)配电柜、热泵主机、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附属设备等运行状况;
b)电压、电流、液位、温度、压力、噪音、管线设备密闭情况;
c)管线及附属设备的锈蚀情况、保温完好情况;
d)配电室、自控室设备运行状况。
5.3.3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分析及运行评价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a)完整记录各类能源的消耗情况;
b)按月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c)根据DB11/T1772进行系统评价。
5.3.4应建立健全地源热泵系统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主要维护内容包括:
a)热泵主机和其它辅助供能设备、水泵、换热器、蓄能设备、低位热源监测设备等;
b)管道、阀门、仪表;
c)配电柜、控制元件、传感器;
d)能源站站房工作环境、室外检查井、配电室、自控室。
6安全要求
6.1设备设施安全
6.1.1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6.1.2应定期对制冷剂泄漏监测装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可靠性进行检查。
6.1.3应定期对设备的故障报警和超限报警装置有效性进行检查。
6.1.4应定期对有关仪器、仪表、机组、循环泵及附属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
6.1.5应定期对紧急停机开关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6.1.6应不定期对设备的基础稳固性、隔振装置可靠性、传动装置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轴承和轴封
的冷却、润滑、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6.2运行维护安全
6.2.1运行环境具体要求如下:
a)站房内环境应符合GB/T9237的规定。
b)站房内严禁烟火,对明火作业应办理审批手续并严格管理。
c)站房内应悬挂必要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规定。
6.2.2巡视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3
DB11/T1771—2020
a)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进行巡视并做好记录,巡视时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
b)巡查内容要求如下:
——观察仪表和信号信息是否正常,设备有无异常气味。
——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设备表面温度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有异响、仪表压力是否
正常、电气参数有无异常等。
——针对下列情况应缩短巡视时间间隔:
•系统中存在新装设备、老旧设备、长期停用后启用设备、大修后设备、事故处理后设备时;
•存在运行参数异常等可疑现象时;
•设备运行环境处于非正常情况时;
•重大节日及重大活动等情况时。
6.3人员安全
6.3.1配置要求。
a)应设立安全岗位,设置专职安全员。
b)运行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6.3.2岗位要求。
a)从业人员应掌握与其工种、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处置流程,掌握简单
的急救方法。
b)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c)涉及到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按DB11/852规定执行。
d)当班期间不应从事和工作无关的活动。
6.4安全措施实施要求
6.4.1具体安全措施要求如下:
a)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加强日常管理。
b)运行期间,除每天应进行的日常安全检查外,遇到汛期、重大政治活动、节假日时还应组织专
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c)组织召开月度安全生产会议,总结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监督
实施。
6.4.2具体技术措施要求如下:
a)运行安全技术措施应能满足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b)自动控制系统应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实现自动停机保护。
c)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应包含主要设备、控制室、配电室、站房主要出入口等,视频
影像资料应保存一个月以上。
6.5安全检查
6.5.1安全检查的检查内容按照附录C执行。
6.5.2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全部为“是”时,判定为合格。
6.5.3检查表中检查结果存在“否”时,应限期整改,直到达到合格要求。
7技术要求
7.1运行要求
4
DB11/T1771—2020
7.1.1运行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运行手册规定的操作流程启停系统设备。
7.1.2在开机前应做好热泵机组、冷(热)源换热系统、循环系统的检查,确认设备状态良好,配电
及自控系统性能正常,供冷(热)切换阀门状态正常。
7.1.3运行人员应根据运行制度,按照时间间隔不超过12小时,进行系统设备运行状况巡视、参数记
录等。
7.1.4运行人员应根据末端需求、外界环境等状况,以节能高效为原则,适时调整设备、阀门的运行
参数设定。
7.1.5运行人员应按照维护管理制度,根据系统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管道、阀部件等进行维护保养。
7.1.6设备大修、更新工作完成后,运行技术人员应参与调试验收工作,并形成记录存档。
7.1.7地源热泵系统内的各种阀门应设置功能状态标识。
7.1.8按照GB/T8174的要求,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情况应定期检查。
7.1.9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废油、污物、废工质应按标
准收集处理。
7.1.10地埋管换热系统中有地温场监测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地温场的变化情况,结合土
壤热平衡的相关知识,在运行管理中切实执行土壤热平衡措施,对埋管区域的使用频次进行调整,土壤
热平衡运行方案宜每年调整一次。
7.1.11地下水换热系统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回灌方案执行,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周期性的抽水井回灌井调
换工作,应按照水务部门的要求进行取水量、水质、回灌情况进行监测并记录。
7.1.12地表水换热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排水口的维护,并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内水量、水质情况分析,发
现异常,及时处理;地表水换热系统的过滤、换热系统应按5.3.2要求进行巡视检查。
7.2数据要求
7.2.1计量(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分类计量设备耗电量,包含主机、水泵及附属设备;
b)应计量系统瞬时供热(冷)量,累计供热(冷)量;
c)应计量低位热源侧供回水温度、用户使用侧供回水温度;
d)应计量系统补水量;
e)应监测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土壤初始温度、地温场数据(若系统已设计);
f)应定期检测地下水换热系统水位、水质、水温、水源井抽灌量、含砂量;
g)应定期检测地表水换热系统对水量、水位、水质、水温、流速、流向、取排水口淤塞情况。
h)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还需满足其它能源的计量(检测)要求。
7.2.2温度计、压力表、热量表等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准确度、量程等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安装条件应符合DB11/1066和JGJ/T177规定。
7.2.3计量器具应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数据准确性。
7.2.4采用计算机信息化集中监控的系统,应定期备份原始运行数据记录或打印汇总表存档,保存时
间不应低于5年。
7.2.5计量数据应用具体要求如下:
a)通过仪器仪表采集的远传数据应与现场计量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找出问题并纠正;
b)低位热源侧温度、用户使用侧的供回水温度、站房供能量、能源消耗量、系统补水量等数据应
作为站房的数字档案保存,运行管理人员应利用数据进行能耗分析、能耗预测、优化运行策略
等工作。
7.3节能要求
5
DB11/T1771—2020
7.3.1设备节能具体要求如下:
a)应利用热泵机组的能量调节功能,根据实际负荷侧回水温度的高低调节输出冷量或热量;
b)当单台热泵机组的能力满足实际负荷时,应只开启单台机组;当开启多台机组时,应尽量使每
台机组都处在高效运行状态,保证同类型机组的压缩机工作小时数相当;
c)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应按照设备的说明书、保养手册进行保养;蒸发器和冷凝器按照每
年不少于一次的标准清洗,宜设置在线清洗系统;
d)应实时监测地源热泵系统的水泵运行参数,保证水泵的运行工况点持续处于其性能曲线的高效
率区间。当水泵采用变频运行时,为保证水泵的节能效果和运行安全,水泵的转速宜在70%~
100%的范围内,且不应低于额定转速的50%;
e)供冷(暖)切换阀门应设置功能状态标识,供能季每月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检查、调节和维护;
对系统的水处理设备,应每个月进行1次检查、清堵或除渣处理。
f)地埋管的运行管理措施按照GB50189执行。
7.3.2运行节能具体要求如下:
a)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应严格执行系统设计的节能运行策略和模式,以及相关节能管理规定,
优先采用经济方式运行;
b)运行管理人员应掌握系统的实际能耗状况,接受相关部门的能源审计,定期调查系统内能耗分
布状况和分析节能潜力,并提出节能运行和改造建议;
c)运行管理单位应对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性能系数(COP)进行实时监测,持续将
机组控制在高效区运行;
d)运行管理单位应按照5.3.3的规定进行能耗评价,计算方法和考核指标按照DB11/T1639执行,
对达不到节能监测考核指标的热泵系统应进行节能改造以提高系统能效;
e)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制冷期间,地埋管出口温度宜低于33℃,制热期间,不添加防冻剂的地
埋管出口温度宜高于4℃;
f)根据供能末端的需求及时调整供水温度;
g)设置蓄能的地源热泵系统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运行策略并结合运行阶段能源价格时段调整运
行策略;
h)冷(热)回收的地源热泵系统,保障供能的前提下应最大化冷(热)回收;
i)应保证系统的补水率不大于0.5%;
j)用户使用侧进、出水温差不宜小于3℃(或不低于设计温差的60%)。
7.4智能化要求
7.4.1系统本地监控具体要求如下:
a)地源热泵系统应具有监测控制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系统的操作管理;
b)监测控制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c)监测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远传设备、传感器等设备按照7.2.2要求进行检查,系统执行机
构的性能应按照5.3.2的巡视制度进行检查,发现偏离正常值时,应及时检修或更换;
d)项目具有地温场监测系统时,对地温场温度传感器可通过与周围地温场变化、供回水温度变
化等方式进行校验;
e)监测控制系统宜提供多种运行控制模式,包括自动运行控制模式、远程手动干预控制模式、
就地手动干预控制模式、应急控制模式等,满足不同的运行管理及应急处理需求;
f)监测控制系统服务器能为客户机(操作站)提供数据库访问;
g)通过技术防护措施和非技术防护措施应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系统数据安全,历史数
据记录应具有不可更改性。
6
DB11/T1771—2020
7.4.2数据采集与传输具体要求如下:
a)监测控制系统应能采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阀门、变频器的数据,提供服务器配置数据,存
储用户定义数据的应用信息结构;应预留第三方数据接口;
b)系统运行期间每月应对监测数据的采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可靠
性;
c)监测数据的采集、远传设备应能满足系统远程监控时的操作及数据反馈;
d)数据监控系统的传输频率宜为每15min一次,具有远程控制需求的数据监测系统传输频率宜为
每分钟一次;
e)数据传输前,应进行身份认证,当没有数据需要传输时,应按照间隔15min发送心跳包,以
报告数据采集设备的连接状态。
7.4.3能效监测与远程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a)应具备热泵系统能效监测功能,监测方法和考核指标按照DB11/T1639规定执行,对达不到节
能监测考核指标的热泵系统应进行节能改造以提高系统能效;
b)应根据监测系统监测的能耗、能效等数据对各设备进行分析,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适时调整
设备的运行策略,优化系统运行;
c)监测控制系统结构应支持Web服务器以满足远程监控要求。
8运行评价
运行评价应按照DB11/T1772执行。
7
DB11/T1771—2020
AA
附录A
(资料性)
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目录
表A.1安全管理制度
序号制度名称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安全奖惩制度
8防汛管理制度
9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表A.2操作规程
序号规程名称
1巡检人员操作规程
2电工操作规程
3机械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操作规程
5电焊工操作规程
6手持式电动工具操作规程
7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8电动葫芦操作规程
9动火作业操作规程
10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8
DB11/T1771—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
运行记录
表B.1机组及附属设备运行记录表
日期:机组编号:
机组循环泵系统进出口压力(MPa)
蒸发器冷凝器机组负源测循环泵负荷侧循环泵
时间
温度(℃)压力(MPa)温度(℃)压力(MPa)荷率泵1泵2泵1泵2
供水回水进口出口供水回水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9
DB11/T1771—2020
表B.2交接班记录表
日期值班时间值班员交接情况记录接班时间接班签名备注
10
DB11/T1771—2020
表B.3设备故障维修记录表
日期故障时间值班员设备故障情况维修时间维修人维修公司备注
11
DB11/T1771—2020
表B.4日常巡查记录表
项目名称:日期:时间:检查人:
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备注
1机组目测、耳听运行正常无异响无积尘
2配电柜目测、耳听接线牢固;无灰尘;无异味
3指示灯目测显示正常
4循环泵目测、耳听无渗漏无异响
5水箱目测无渗漏
6仪表目测正常显示
7阀门目测开关能到位
8软接头目测无渗漏,连接牢固
9软水器目测正常运转
10管路目测、耳听保温无破损,无渗漏
11照明目测灯亮
12流量计目测正常显示
13温度计目测正常显示
14环境卫生目测无积尘、无杂物
15值班着装目测着装整洁
存在问题:处理意见:
12
DB11/T1771—2020
CC
附录C
(规范性)
地源热泵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表
表C.1地源热泵项目安全生产检查表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项目建成时间
项目规模
检查结果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备注
是否
是否按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
1组织机构
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1.有规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有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2规章制度5.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6.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有防汛管理制度。
8.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有编制完善、与作业现场相符的安全操作规
3操作规程
程和应急处置方法。
1.主要负责人是否经专业机构培训,持有在
安全生产
有效期内的资格证书上岗。
4管理人员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专业机构培训,
管理
持有在有效期内的资格证书上岗。
1.有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安全管理
52.有危险源清单和风险辨识记录。
记录
3.有隐患排查治理记录。
1.有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2.有培训记录。
6教育培训3.有年度安全生产考核记录。
4.新入职员工有三级教育。
5.在岗员工有年度继续教育。
1.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
72.持有的证书在有效期内。
人员管理
3.是否本人携带或单位保管。
13
DB11/T1771—2020
表C.1(续)
1.是否配备安全防护和劳保用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
- 股权代持合同标准范本
- 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Module 12 help unit 1 What should we do before help arrives英文版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 我是一张纸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个人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绢花加工合同范本
- 燃气合同范本模板
-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专题辅导教学设计:酸碱盐
- 工业CT发展及应用课件
- DBJ50∕T-098-2019 城市绿化养护质量标准
-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的临床应用课件
- (日文文书模板范例)请求书-请求书
-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2022牛排消费趋势报告
- TPM╲t4Step Manul(三星TPM绝密资料)
-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及其应用课件
-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
- 通达信指标——江恩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