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三首古诗词,相信这边风景独好。思想,深邃悠远的意境、精彩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漫步在古诗苑中,那纷繁复杂的感情、博大精深的(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

的诵读能力。(3)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

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

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

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

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

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

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

月思念亲人而作。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

石等人政见不合,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背

链接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1)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2)政治失意,怀念弟弟。苏轼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7k诗

解水调歌头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晚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

象中的月中仙宫。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经受不住。

哪里比得上。苦闷

矛盾

彷徨端起酒杯。把,执、持。明月几

时有?把

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宫殿回到天上去。什么时候。雕花的窗户。转朱阁,低绮

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

事朱红色的楼阁。

动词做名词,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

子,这里指月亮。责备

埋怨

开朗

旷达诗

读1.小序交代了什么?“欢饮达旦”,是真正欢饮呢,还是

“借酒浇愁”?如果是后者,那么愁从何而来?(1)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2)政治失意,怀念弟弟。2.作者把酒问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望月痛饮,向往飞升。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自比神仙,

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

想去月中宫殿,但害怕那儿的寒冷,一进一退,显示了苏

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

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

孤独的心情;“何似在人间”写词人通过比较,觉得

还是人间好,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

读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

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暗示作者对亲人的

思念之深。“朱阁”“绮户”与上阕的“琼楼玉宇”对照,既

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

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

句。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拟人、反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

问:明月不应有什么感情缺憾,使它在人间离别相思之时,

又亮又圆,使人更加愁情难遣,真是有“月圆人不圆”的

遗憾之情。抒发了词人怀念亲人的感情。诗

读诗

读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从中读出了什

么?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

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

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再

慨叹悲伤了。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

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诗

读8.怎样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只要人平安幸

福,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犹如咫尺相依。

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是对亲人的劝慰,同

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

豪迈的情怀。这首词上片写词人月下饮酒时的联想,下片写月下无眠的情况和对人生的沉思探索,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1.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

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