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含答案解析
学案86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明确类型,抓住核心
【复习任务】1.掌握单则材料与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2.重点掌握关系型材料作文的
审题立意之法。
【课标要求】①在表达时,能做到观点明确、内容完整、结构清楚。②在表达时,能够注意自
己的语言运用,力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③在表达时,讲究逻辑,做到中心
突出、内容具体、语篇连贯、语言简明通顺。④在表达时,注重情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
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力求做到观点明确,内容丰富,思
路清晰,感情真实健康,表达准确、生动。
【考情表览】
年份卷别材料内容核心概念材料类型关联教材中的人文主题
“文化走出去”要讲好
新高考好的故事、中国故事(选择性必修中
故事是有力量的生活现象类
I卷力量册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
2023
务三)
新高考青少年希望有一个使命与抱负(必修下册第
空间读写结合型
II卷自己的空间五单元)(隐性关联)
“本手”“妙
新高考手”“俗手”三个本手、妙手、学习之道(必修上册第六
2022三元思辨类
I卷围棋术语的内涵和俗手单元X隐性关联)
辩证关系
新高考“体育之效”中强青春激扬(必修上册第一
2021强与弱二元思辨类
I卷与弱的变化关系单元)(隐性关联)
■知识图要—
二关键词句法:把握关键,抓住核心
异中求同法:逐则分・析,寻找共性「
_由果溯因法:抓住因果,揭示本质
反比较相异新材料作文单则
同中求异法:相对相2X.,代牧伯开aU
材料审题立意材料—对象切入法:多维思考,分清主次
互补叠加法:辩证思考,叠加互补,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揭示法:拎出概念,建构关系
辨析概念]
对一立、统也一-1[-辨--析--概---念-h1d
厂互补型
条件、因果关系型材料三元
二元7建构关系]递进型
假设、转化-
关系审题立意关系匚两两相关型
主次、表里J
[突出重点]U回应现实I
审题立意原则
应试写作取胜首在审题,通俗地说,必须先明白命题有什么要求,即知道“要我写什么”;
其次则在立意,通俗地说,就是要知道应表达什么意思,即确定“我要写什么”。审题是立
意的起点与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与落脚,只有审题仔细,辨析清楚,才能立意切题,立
论明确。审题与立意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审题三原则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须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
整体性原则
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一般来说,作文中的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
多向性原则
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因为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所以在进入写作时,对提炼出的观点
筛选性原则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
新颖;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2.立意四原则
准确、鲜明。立意准确就是准确提炼材料的主旨,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思
准
想健康”就是要体现时代正能量,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
理性、稳妥。所持观点中肯,不走极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稳
行文缜密妥当。
深刻、集中。“深刻”指论证触及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提
深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观点具有启发性。“集中”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掘,
不旁敲侧击,不零乱分散。
新颖、独到。指观点、材料、论证过程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心
新灵感受与教益。但“新”建立在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事物所具有的独到、深刻的认
识与理解之上,要行文有度,不可弄巧成拙。
3.避免两大误区
撇开材料,另材料是考生思考的起点,是作文立意的依据,如果作文另起炉灶,另搞一套,
起炉灶就会“不符合题意”。
①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和根本,而只从一些枝节入手,写出来的文章与命题
抓住一点,不
要求或擦边而过,或相去甚远;②涉及多则材料的,只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论
及其余
述,缺少全局意识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活动一单则与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由三部分组成:①所给材料(或单则,或多则);②写作导引;③写作要求(“三
自”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四不”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它们是普适要求,这里不作赘述)。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所给材料”部
分,也会涉及“写作导引”(它也很重要,考生千万不可忽视)。
(一)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
1.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材料的主旨。如果材料中有关键词句,就可以考
虑将其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与突破口。
L评议重点对象的词句
关键词句法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J材料末概括总结的词句
(2023・新高考I)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抓住材关键句
第一步料关键好的故事
关键词及其内涵
词句有力量
第二步抓住写作导引关键词
①
第三步由此及彼,确定立意②
③
答案
关键句故事是有力量的。
①内容上,应该包括:真、善、美,
思想深刻,励志动人,能触动心灵,
抓住材好的故事丰富精神生活。
第一步料关键关键词及②形式上,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词句其内涵人物生动。
①更好地表达和沟通。②触动心
有力量灵,启迪智慧。③改变命运。④展
现民族形象。
第二步抓住写作导引关键词联想、思考
①做听故事的人,更做有故事的人。
第三步由此及彼,确定立意②传承中讲故事,勇担时代重任。
③讲好故事发时代强音,承得力量筑民族精魂。
2.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写新材料作文,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根本原因,往往能
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这种方法适合有故事情节的材料。
「找出结果
〔由果溯因法)——由果推因
I提出观点
(2022・全国甲)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纪(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
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
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
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
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
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
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
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步事件结果
第二步由果及因
①
②
第三步确立观点
③
④
答案
第一步事件结果贾宝玉题的“沁芳”二字获得贾政认可。
因为“沁芳”二字,一则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
套;二则契合了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
第二步由果及因贾宝玉取名“沁芳”,是“根据情境独创”。直接移用,
是对前人的理解和学习;借鉴化用,是在对前人模仿的基
础之上的再造;根据情境独创,则是对前人的超越。
①照搬不可行。(直接移用)
②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勇于“拿来”。(借鉴)
第三步确立观点
③创新是进步之魂。(独创)
④在借鉴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借鉴与独创)
3.对象切入法
抓对象,即明确材料的陈述对象。如果一则材料中出现了好几个对象,那么一个对象就
是一个角度。同时还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事,但
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材料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
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的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
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厂从甲事物立意
对象切入法从乙事物立意
J从甲、乙关系立意
(2020・全国I)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
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
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
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
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对象鲍叔的角度
第二对象管仲的角度
第三对象齐桓公的角度
答案
第一对象鲍叔的角度慧眼识才,举贤任能;国家至上,屈己让贤
第二对象管仲的角度精金美玉,世所珍惜;感恩知遇,建功立业
第三对象齐桓公的角度心宽似海,容纳百川;纳善聚贤,治国图强
4.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
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
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
抽取关键词语
具体概念抽象化
联系现实生活
确立观点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
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
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
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步抽取具体概念(关键词语)
第二步把具体概念抽象化
第三步联系现实生活(由虚到实)
第四步确立观点
答案
第一步抽取具体概念(关键词语)动物们、努力、土地
第二步把具体概念抽象化土地的改良来自动物们的努力
土地可理解为家乡、祖国、地球等;动物们可
第三步联系现实生活(由虚到实)理解为建设者(蚯蚓是坚守者,甲虫是援助者,
小鸟是归来者,蝴蝶和蜜蜂则是外来优秀人才)
第四步确立观点家国崛起,人人共勉
(二)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
1.审题立意的步骤
(1)弄清每则材料的内涵。命题者往往提供二至三则材料,如果是事件或现象类材料,首
先要弄清其主旨或意图;如果是论断或名言类材料,则要提炼出思想观点。
(2)辨析材料间的关系。命题者提供的这些材料往往不是同一层面的,材料内涵丰富。辨
析材料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关系弄清楚了,审题立意的方法才能确定下来。
(3)确定立意。性质相同的材料容易找到共同点;性质相对的材料容易从互补叠加角度立
意;性质相异的材料既可以从共同点角度立意,也可以从相异点角度多向立意。总结起来就
是,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立意。
2.审题立意之法
(1)求同求异法
①异中求同法:适用于具有相同内涵的多则材料。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
然后比较这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其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有时候,材
料数量多,还可以取其中二至三则的共同点立意。
②同中求异法:适用于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方法也是先分
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023•全国乙)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
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
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针对对象论述角度
第一则
相异点
第二则
答案
针对对象论述角度
第一则国与国关系反面
相异点
第二则文化互鉴正面
(2)互补叠加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针对某问题各有偏执,带
有片面性。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方
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
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
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
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则
相异点
第二则
相同点
确定关系
①
确定立意
②
③
答案
第一则谈的是创新发展
相异点
第二则谈的是不忘初心
相同点都谈的是:我们民族在发展振兴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立统一关系,不宜肯定一方否定一方,而应把两者统一起来,辩
确定关系
证分析。不忘初心与创新发展对立统一“二者兼顾,不可偏废
①不忘初心,创新发展
确定立意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
③总结历史经验,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附:审题立意详细说明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构成。第一则材料中的“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意味着
要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不循规蹈矩、故步自封,如此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一味地
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走别人走过的“大道”,抑或日复一日地走在同一条自己熟知的
道路上,固然不用担心路上的荆棘和坎坷,但这样也很难发现新事物,开拓出新事业。这则
材料启示我们,要坚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创造,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出新的辉
煌。
第二则材料中,“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所谓“来时的路”,是指我们
的过去和历史;“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即忘记来路就没有出处,
忘记历史就没有未来。这则材料启示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
指引未来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句指向创新发展,一句指向不忘初心。材料意在引导学生“一分
为二”地看问题,一个有出路的民族、一个能收获别样风景的民族,既要不忘初心,又要创
新发展,唯有如此,方能行稳致远。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不忘初心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二者各自的重要意
义、如何正确对待不忘初心与创新发展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不忘初心与创新发展
各自的重要意义”时,可以从历史渊源、民族复兴等角度进行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
“如何正确处理不忘初心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时,应注意辩证分析,如以不忘初心为本,夯
实民族之基;以创新发展为翼,开创复兴之路;不忘初心与创新发展对立统一,二者兼顾,
不可偏废。
活动二关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在材料中以概念为基础提出二元或三元关系,要求学生辩证、立
体地分析多元关系,以此考查学生面对多元关系所体现的思辨性思维。无论是2021年的“强
与弱”的新材料作文,或是“可为与有为”的主题作文,还是2022年的“本手、妙手与俗
手”“选择•创造•未来”“移用、化用与独创”,2023年的“人•技术・时间”,都鲜明地突
显了这一考向。
(一)二元关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
所谓二元关系材料作文,就是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两个概念(二元)之间
的关系。其实,几乎所有的新材料作文,其本质都是关系型,材料中或明或暗地存在着“A
与B”甚至“A与B与C”这种“二元”或“三元”关系。这种材料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
1.辨析概念内涵(对于隐性材料还要从中抽取出“二元”概念)
材料中给出内涵的,要准确把握;未给出内涵的,要精准理解,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及
比喻义。如“自由与纪律”,可按照本义理解;“冷与热”,既可以按照本义理解,又可以
按照其引申义理解等。这是审题的第一步,关系到是否偏离题意的问题。这里,尤其注意不
可混淆近义概念,如把“自信”理解为“信心”,把“诚信”理解为“诚实”等。
2.建构关系
关系型材料作文重在辨明关系,关系明了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
本完成了。
按照思辨思维,二元关系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一上来想到的关系往往是最浅显、最
表层的,如果能立体、深入地思考,则会使审题立意走向深刻。如“苦与乐”,一上来可能
思考是并列关系,“人生既有苦,又有乐”;再想想可能为因果关系,“因为苦,所以乐”;
接着想可能为条件关系,“只有苦,才能乐”;深入再想可能为转化关系,“苦可以转化为
乐,乐也可以转化为苦”。如果多点儿深入思考,何愁立意不深刻多元?
二元关系,存在着先后、并列、递进、因果、条件、假设、目的、主次、转化等种种关
系,面对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时要想想这些可能的关系。
常见关系示例
依存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主次关系在技术与时间关系中,重点是时间
取舍(选择)关系坚持“独创”,慎“化用”
条件关系只有创造,才有未来
对立关系善与恶
递进关系跨越,再跨越
转化关系善可以变恶,恶可以变善
目的关系修身以立义
3.突出重点
二元关系材料作文写作既忌讳抓住“一元”,不顾“另元”,更忌讳泛论关系,不见重
点。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尤其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
的统一。如写“遭受挫折与放大痛苦”,审题时应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能以“遭
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两者关系泛
泛而谈,那么,文章必将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能得到有力的拓展。
(2021・新高考I)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
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
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
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强(含义)
明确概念
弱(含义)
①
建构关系
②
突出“强”
突出重点(立意)
突出“弱”
答案
强(含义)指身体强
明确概念
弱(含义)指身体弱
①转化关系强可以变弱,弱可以变强
建构关系强者滥用其强,最终会转为至弱
②条件关系
弱者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会变而为强
强者只有不断增强,才能保持强大,否则,只会越
突出“强”
突出重点(立意)来越弱
突出“弱”弱者生而虽弱,奋发可以图强
(二)三元关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
“三元”关系相较于“二元”关系,涉及概念多,关系也更复杂,其审题立意与“二元”
关系同中有异。
1.辨析概念
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将不同概念予以区分。操作表现为“A是……;B是……;C
是……”。如果在这样界定的基础上能把三者的概念用类比或比喻的方式区分,用“这三者
的关系,正如……”的形式呈现,则更妙。例如:
知识是指物质的变化规律,是存在于天地间的道理,然而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上升为见
识,它必须立足于个体的主观思考与价值判断;用呼吁独属于自己的对事物的看法,但见识
的边界是有限的,不可随意发挥,必须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常年为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
日常共识,是属于所有人的、群体知晓并认可的基本认知。这三者的关系正如红绿灯的演变
过程:红光和绿光波长多少为知识,将这一知识运用到交通灯上则为见识,“红灯停,绿灯
行”则是大家遵守的基本常识。
2.建构关系
“三元”关系虽说复杂多变,但有三种基本关系类型。
⑴互补型
互补型即“三元”之间互为补充,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勾连,是一种较为“孤绝隔
离”的状态,往往是由一个核心话题派生出不同的方向或选择。如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便
是这样。材料要求回答在小李、老王和小刘中谁更具风采。这三人彼此之间是割裂的,但同
属于一个共同话题一最具风采。这种关系模型写作时切不可平均用力,不能“既A又B还
C”,而是要尝试运用比较权衡思维,突出重点,采取“相较A和B,我认为C……”的形
式。
(2)递进型
递进型,意味着“三元”之间存在递进关系,“三元”或存在程度上的由浅入深,或存
在范围上的由小及大,或存在思维上的拾级攀登……
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便是一道典型的递进型“三元关系”材料作文题。“直接移
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晰的递进关系,分属于学习这一过
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直接移用”是基础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无可奈何的“照搬照抄”,
属于被动学习的阶段;“借鉴化用”是立足于自身实际,发扬“扬弃”精神,选择性地予以
借鉴,这是自身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结果,属于主动学习的阶段;“情境独创”是在既
有的基础上予以突破创新,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自我特色,自成一派,“学习”在这里上升为
“创造”,属于创造性学习的阶段。
递进型“三元关系”写作要点是处理好前两元的阐述,并作为两个重要的分论点,而把
后一个作为最后的观点或结果。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可以这样立意与展开:“直接移
用”固然重要,但它属于被动学习阶段;“借鉴化用”虽说是主动学习,但仍达不到创造的
境界;只有“情境独创”才是创造性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3)两两相关型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关系类型,也是考查最为频繁的类型。即在A、B、C三元关系中,
存在着“A与B”“B与C”“A与C”这三对两两关系。其审题立意的诀窍在于把三元关
系转化为大的主次轻重二元关系,即重点论述A与B的关系,兼顾A与C或B与C的关系,
这里与C的关系作为非重点“元素”存在。如2023年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可用思维导
图梳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审题立意时重点抓住“人与时间”这对关系思考:人是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还是成为时间的
仆人,把“技术”当成两者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3.回应现实
正如前文所言,关系类写作并非简答题,其目的不能只是简单停留在辨析关系这一层面
上,而要寻找现实依托,利用已辨明的关系去解决现实情境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就需要我
们关注材料中或隐或显的现实情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为何要辨析“知识”“见识”与“常识”之间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知识唾手可得的时代,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以至于在未来的
学习生活,乃至人生成长中不知该如何向前。因此,文章的写作就必须对这一现实问题予以
回应,利用已然辨清的关系,给他们提出具有指引性与可操作性的真诚建议,如此才算是完
成了整个交际过程。例如:
反观当今社会,许多人重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见识的输出,其结果不言而喻。譬如,
我们青少年学生,很多人为了拿高分而死记硬背,大量输入知识而不注重内化和整理。花了
大量时间,最终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完成从知识到见识的转化。
作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我们要以不违反常识为底线,从大量知识中汲取有效的真知灼
见,提升自己的见识,方能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奋勇向前。
这名学生能够关注到“我”的身份特点,特别提及了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三
“识”紊乱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22・新高考I)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完成后面任务。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
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
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
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
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堂收购合同范本
- 3《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 维修路灯合同范本
- 14《学习有方法》第1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9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Lesson 5 What does she do?(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接力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30米跑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6 一封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4《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
- Module 3 Unit 2 You can use the computer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
- 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
- GA745-2017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要求国标
- 邯郸市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
- 2020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introduction to pipeline pilot在处理数据中的一些应用
- 智能中台数据底座解决方案
- 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2015版)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11钢的表面淬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