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及答案

01.《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

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

A.文化

B.人文

C.文学

D.制度

答案:B

2、在汉代()是六经博士必须学习的重点教材。

A.《论语》

B.《孟子》

C.《春秋》

D.《大学》

答案:C

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有糟粕,也有精华,而且精华是

主要的,是()学派的思想。

A.西化派

B.复古派

C.中体西用派

D.传承创新派

答案:B

4、从历史上来看,()在发展民生经济方面,是表现最好的

一个文明体。

A.古埃及文明

B.印度文明

C.北欧文明

D.中华文明

答案:D

5、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

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

A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

B.全国动手、全社会参与

C.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

D.全党动手、民众参与

答案:C

6、戏剧、曲艺、秧歌、工艺美术等属于()资源类型。

A.在途资源

B.在线资源

C.在地资源

D.在场资源

答案:D

7、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体

系建设的需要。

A.制度

B.政治

C.核心价值

D.道路

答案:A

8、()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A.共同进步

B.多元交融

C.和平

D.包容

答案:B

9、要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到(

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2025年

B.2030年

C.2035年

D.2040年

答案:C

10、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是守护中华民族()命

脉的需要。

A.经济

B.政治

C.精神

D.文化

答案:C

n、()是18世纪中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A.托马斯•阿奎那

B.亚当•斯密

C.威廉-配第

D.大卫•李嘉图

答案:B

12、()的多元性体现人类的丰富创造力。

A.文明

B.发展

C.价值观

D.文化

答案:D

13、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

A.和平性

B.连续性

C.统一性

D.创新性

答案:c

14中国有()年的文化史。

A.一万

B.五千

C.百万

D三千

答案:A

15、中华文明的()是在全球文明里最突出的一个特性。

A.创新性

B.连续性

C.统一性

D.和平性

答案:B

16、()不仅为资源消费与群众相结合创造条件,而且为资源

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即供给侧改革,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A.在途资源

B.在线资源

C.在地资源

D.在场资源

答案:B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了一系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

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A.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B.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C.向心力、影响力、创造力

D.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

答案:A

18、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各个方面。

A人民生活

B.生产生活

C.经济建设

D政治建设

答案:B

19、以下()的特性表现为不可移动。

A在途资源

B.在线资源

C.在地资源

D在场资源

答案:C

20、认为要坚守中国的文化之体,然后引进西方文化之用为中国

服务,是()学派的思想。

A.西化派

B.复古派

C.中体西用派

D.传承创新派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要坚持()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A.保护为主

B.抢救第一

C.合理利用

D.加强管理

答案:ABCD

2.更广泛的文化()是目前民族国家无法替代的,因为文化

认同是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的。

A.融合

B.发展

C.包容

D.认同

答案:ACD

3、根据我国的材料(尤其是良渚古城的发现),兼顾其他古老文

明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内容

包括()O

A.文字

B.城市

C.阶级

D.权力

答案:BCD

4()是转化为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成果。

A.图书馆

B.特色街区

C.特色村落

D.特色小镇

答案:BCD

三、判题题。

1、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A.对

B.错

答案:A

2、传统文化价值魅力、时代风采的再认识和再发现,有利于树

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A.对

B.错

答案:B

3、中国是全球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

A.对

B.错

答案:A

4、最早的人类源于非洲。()

A.对

B.错

答案:A

5、中华民族的发展强大来自于内向凝聚。()

A.对

B.错

答案:A

6、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

和累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

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A.对

B.错

答案:A

7、文化:文以化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

文化家园,凝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力量。()

A.对

B.错

答案:B

8、文化史渊源显然要早于文明史。()

A.对

B.错

答案:A

9、中国文化一直以来基于制度。()

A.对

B.错

答案:A

10、文化到文明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A.对

B.错

答案:A

02.《全面解读数字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数据信息资源将会推动()创新。

A.意识

B.服务

C.思路

D.体质

答案:B

2、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平台化、生态化、精细化、全球

化。

A.数据化

B.数字化

C.数理化

D.数学化

答案:A

3、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数据化、()、生态化、精细化、全球

化。

A.共享化

B.分享化

C.融合化

D.平台化

答案:D

4、()是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A.数字化管理

B.数字化更新

C.数字化治理

D.数字化测试

答案:A

5、数字经济的前提是()o

A.数字化

B.信息化

C.商品化

D.市场化

答案:B

6、信息生产力使全部生产要素的()效应进一步扩大。

A.乘数

B.加速数

C.凯恩斯陷阱

D.迭代

答案:A

7、我国数字经济凭借强大的(),增速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A.持续优势

B.信息化优势

C.产业优势

D.产业优势

答案:B

8、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全球其他主要国家。

A.明显大于

B.明显小于

C.相当于

D.略(Wj于

答案:A

9、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经济形态。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10、()是数字经济的特征之一。

A.封闭性、快捷性

B.方便性、直接性

C.直接性、快捷性

D.外部性、经济性

答案:C

n、下列关于数字经济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

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B.建设数字中国不单要使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得到极

大提升,提高数字经济质量,而且要让人民群众从中真正感受到幸福、

得到实惠。

C.我国数字经济虽发展基础良好,但在数字经济新生态营造、人

才选拔培育、推动与实体经济跨界融合发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D.用云量总值与城市发展程度成正比,二、三、四线城市用云量

总增幅均高于一线城市,成为用云量增长引擎。

答案:D

12、下面哪个经济类型属于数字经济?(

A.信息产业

B.金融机构

C.百货店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3、下列关于数字经济政策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内容是

()。

A.十九大报告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对供给能力将

产生积极影响。

B.发展层次越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占总指数比例越高。

C.当前,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发布了各自发展数

字经济的战略性文件。

D.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数字经济正有力推动着各国经济发展加

快步伐,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在不远的未来占GDP比重

答案:A

14、网络化创新平台将带来国家()体系的重组。

A.创新

B.制造

C.金融

D.供求

答案:A

15、数字经济开启了大众()、万众创新的时代。

A.融合

B.创业

C.联盟

D.合作

答案:B

16、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数据化、平台化、生态化、精细化、()。

A.全球化

B.地域化

C.区域化

D.地理化

答案:A

17、()的本质要求经济主体共同制定规则,参与数字经济的

全球治理。

A.精细化

B.数据化

C.全球化

D.生态化

答案:C

18、《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奖施方

案》是()颁行的。

A.2019.04

B.2018.04

C.2017.04

D.2020.04

答案:D

19、我国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A.递增

B.递减

C.无影响

D.不明显

答案:A

20、“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共性是()。

A.数字化

B.产业化

C.智能化

D.信息化

答案:D

二、多顶选择题。

1、()和()较高的国家,就业率反而较高。

A.数字技术渗透率

B.自动化程度

C.创业率

D.创新率

答案:AD

2、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冲击之下,许多行业出现了大的

A.倒闭

B.联合

C.在价值链中重新定位

D.断层

答案:CD

3、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速度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B.跨企业的合作成为必然选择

C.行业断层、价值链重构和供应链管理

D.大规模量身定制成为可能

答案:ABCD

4、数字经济的类型包括()()()福利型等类

A.基础型

B.融合型

C.效率型

D.新生型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数字经济需要通过不断升级的网络基础设施与智能机等信息

工具才能持续发展。()

A.对

B.错

答案:A

2、大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