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练(八)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一、单选题
1.(2023•肇庆第一中学校考)PAPH1为杂草稻中的一个易突变的基因,也是一种抗旱基因,且该基
因个数不同,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抗旱性状也不同。科学家将两个PAPH1基因移植到某栽培稻受精卵
的染色体上,欲培育具有抗旱性状的优良水稻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前后,其碱基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栽培稻自交,子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最多有4种
C.若两个PAPH1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中抗旱个体:不抗旱个体=15:1
D.培育具有该抗旱性状的优良水稻的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的生物学原理
解析:基因突变指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因此,基因突变前后,其
碱基序列一定发生了改变,A项正确;若将两个PAPH1基因分别移植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自
交后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最多有5种,B项错误;若两个PAPH1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自交后代中,抗旱个体:不抗旱个体旬5:1,C项正确;培育具有该抗旱性
状的优良水稻的过程用到了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正确。
答案:B
2.(2023・广东校联考)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DA)是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frataxin基因非编码区GAA
三核甘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正常人GAA重复扩增42次以下,患者GAA异常扩增(66〜1700
次)形成异常螺旋结构可抑制基因转录。重复扩增愈多,发病年龄愈早。下列关于该病的推测,正确
的是()
A.患者细胞核中DNA上的喋吟数大于喀咤数
B.正常人婚配可产生患病子女,说明该病可能由隐性基因控制
C.扩增的非编码区片段可能破坏了DNA上的起始密码子
D.9号染色体出现GAA重复扩增多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患者细胞核中DNA为双链,其上的喋吟数(A+G)等于嚓咤数(T+C),A项错误;一对正常
的夫妇,生下患病的子女,因此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B项正确;DNA上没有起始密码子,只有启
动部位参与转录,扩增的非编码区片段可能破坏了DNA上的启动部位,C项错误;9号染色体出现
GAA重复扩增多次,导致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项错误。
答案:B
3.(2022•广东湛江高三统考阶段练习)研究人员发现某植物BUD1突变体出现矮小丛生的性状。科
研人员在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顶芽顶端施加具有放射性的IAA,4h后检测基部的放射性,以研究
BUD1基因与IAA极性运输方向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侧芽处IAA含量较高,则会抑制植株顶芽的生长,从而出现矮小丛生的植株
B.若突变体幼芽基部的放射性显著低于野生型的,说明突变体中IAA的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C.若突变体幼芽基部的放射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的,说明IAA的极性运输需要ATP供能
D.该实验表明,突变体产生的原因是BUD1基因过量表达,抑制了顶端优势的出现
解析:若侧芽处IAA含量较高,会抑制植株侧芽生长,不会抑制植株顶芽生长,A项错误;若突变
体幼芽基部的放射性显著低于野生型的,则说明突变体中IAA的极性运输受到抑制,使植株的生长
受抑制,B项正确;通过本实验无法得出IAA的极性运输需要ATP供能的结论,C项错误;本实验
并未检测基因的表达情况,因此,无法说明突变体产生的原因是BUD1基因过量表达,抑制了顶端
优势的出现,D项错误。
答案:B
4.(2023•广东统考三模)细胞发生图示缠绕互换会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正常
非倒位染色体和正常倒位染色体。其中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在随后会丢失,而双着丝粒染色体会发
生着丝粒之间的断裂,造成染色体结构的缺失,给配子造成严重的后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E,
::AB(:「
①②③
A.在①至②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和联会
B.配子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C.配子的基因中碱基对数目和顺序未发生改变
D.②中发生缠绕互换的是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
解析:在①至②过程中,由原来的一条染色体上一个DNA分子变为一条染色体上两个DNA分子,
说明染色体发生了复制,使得DNA数目加倍,且②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即联会,A项正确;
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并不会改变最终的染色体数目。随着分裂进行,双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
粒之间断裂,最终仍旧会形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造成染色体结构的缺失,因此最
终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发生改变(依旧减半),B项错误;一般而言,染色体变异并不会改
变基因内部的碱基对数目和顺序,而是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如缺失部分基因)和顺序(如倒位),
C项正确;②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之后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容易发生
缠绕从而互换片段,D项正确。
答案:B
5.(2023•广东模拟预测)新冠病毒依赖核糖体“移码”的特殊机制来提高病毒蛋白质表达水平。核糖体
“移码”是指病毒RNA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会向前或向后滑动一两个核甘酸,导致病毒可以利用一条
RNA为模板翻译产生两种蛋白质。下列有关该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新冠病毒RNA翻译过程中的“移码”,可大幅度减少病毒蛋白质合成
B.核糖体“移码”会导致RNA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置均改变
C.可通过检测机体“移码”强度判断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D.核糖体“移码”会导致生物所含蛋白质种类数目可能比基因种类数目多
解析:新冠病毒依赖核糖体“移码”的特殊机制来提高病毒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移码”则可导致病毒
蛋白质合成减少,A项正确;翻译进行过程中发生“移码”,核糖体读取的起始密码子位置没有改变,
读取的终止密码子位置可能改变,B项错误;细胞中核糖体“移码”现象强度较大,说明新冠病毒已
侵入细胞中,C项正确;一条RNA为模板翻译产生两种蛋白质,可能导致蛋白质种类数目超过基
因种类数目,D项正确。
答案:B
6.(2023・茂名校考)长期吸烟可能影响精子的质量。香烟中的尼古丁等20多种有害成分进入人体后,
就会影响生精细胞的发育,甚至导致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使畸形精子的数量增加,严重时还会
导致不孕症。基因型为AABb的男子的一个精原细胞进入了减数分裂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尼古丁阻止该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则精子中少一条染色体
B.若尼古丁阻止该初级精母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则不会产生正常精子
C.若尼古丁引起复制过程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一个A突变成a则该精原细胞可能产生3种精子
D.若尼古丁引起复制过程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一个A突变成a,则A、a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I
后期
解析:若尼古丁阻止该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则导致两个精子中少一条染色体,
两个精子多一条染色体,A项错误;若尼古丁阻止该初级精母细胞不会发生着丝粒的分裂,B项错
误;AABb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2AB、2Ab,若尼古丁引起复制过程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一
个A突变成a,则复制后的基因型为AAAaBBbb,由于突变的a与B和b自由组合,则该精原细胞
可能产生3种精子,AB、Ab、ab或AB、Ab、aB3种精子,C项正确;若尼古丁引起复制过程中
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一个A突变成a,则A、a分离可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项错误。
答案:C
7.(2023•广东汕头统考二模)黑芥(2”=16)为花椰菜(2〃=18)的近缘野生种,用黑芥花粉给数以千计
的花椰菜授粉,只发现几个杂种幼胚,将其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甲,进而获得杂种新植株甲。
将黑芥叶肉原生质体和花椰菜种子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种新植株乙、丙。对新植株的染色
体计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植株花椰菜黑芥杂合新植株甲杂合新植株乙杂合新植株丙
染色体数/条1816173419
A.愈伤组织甲是杂种幼胚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
B.杂种植株甲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正常联会
C.植株乙产生的雄配子染色体组合最多有17种类型
D.杂种植株丙在融合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丢失
解析:愈伤组织甲是杂种幼胚经脱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功能专门化的多种细胞,
A项错误;杂种植株甲是用黑芥花粉给花椰菜授粉,杂种幼胚经培养后获得的,其细胞中同源染色
体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配对,B项错误;植株乙是由黑芥叶肉原生质体和花椰菜种子下胚轴原生质
体融合形成的,含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是可育的,产生的雄配子染色体组合最多有28x29种类型,
C项错误;植株丙是由黑芥叶肉原生质体和花椰菜种子下胚轴原生质体融合形成的,黑芥染色体数
为2n=16,花椰菜染色体数为2w=18,但植株丙只含有19条染色体,说明在融合过程中可能发生
染色体丢失,D项正确。
答案:D
8.(2023广东模考)最新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X染色体上TLR7基因的Y264H位点发
生突变有关。该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TLR7蛋白更容易与鸟昔发生结合并变得更加活跃,这
增加了免疫细胞的敏感性,使它们错误地将健康组织识别为外来组织或受损组织并对它发起攻击。
SLE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0倍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LE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有关
B.Y264H位点发生碱基的替换,四种碱基的比例保持不变
C.Y264H位点发生碱基的替换,基因的碱基序列和遗传信息不改变
D.Y264H位点发生碱基的替换,不改变TLR7基因结构和DNA结构
解析: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TLR7基因的Y264H位点突变机会更大,因此SLE在女性中发病率
较高,A项正确;Y264H位点发生碱基的替换,四种碱基的比例可能发生改变,B项错误;遗传信
息是指DNA分子中核甘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Y264H位点发生碱基的替换,基因的碱基序列和
遗传信息均发生改变,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会引起基
因碱基序列改变,Y264H位点发生碱基的替换,改变了TLR7基因的结构,D项错误。
答案:A
9.(2023•广东模拟预测)①〜④是在某种因素影响下生物的性状表现。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柳穿鱼£℃基因控制的花的两种形态;②水毛葭在水中和空气中叶片表现出两种不同形态;③Fi
圆粒豌豆的子代出现皱粒;④少数人患镰状细胞贫血
A.①②中的性状不可遗传,③④中的性状可以遗传
B.①④表现出相应性状都是因为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C.①的机理在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形成时发挥重要作用
D.③④中的性状都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而形成的
解析:①柳穿鱼Lcyc基因控制花的两种形态的方式属于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但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是表观遗传,涉及的性状可以遗传,②水毛蔓的叶片在水中和空气
中表现为两种形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涉及的性状不可遗传,③圆粒豌豆的子代出现皱粒是圆粒
豌豆杂合子中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涉及的性状可遗传,④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涉及
的性状可遗传,综上所述,A项错误;①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④DNA分子中发生
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是基因突变,
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B项错误;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的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即①的
机理在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形成时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豌豆粒形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
来控制代谢过程而形成的,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形成的,D项错误。
答案:C
10.(2023•广东韶关统考二模)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是一级濒危生物。典型的
褐花杓兰花呈深紫色,典型的西藏杓兰花呈紫红色,两种兰花的分布有一定的交叉,在交叉分布区
内,存在花色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两种杓兰存在生殖隔离
B.交叉分布区的杓兰存在协同进化
C.保护杓兰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过渡类型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交叉分布区内,存在花色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说明褐花杓兰和
西藏杓兰在自然状态下仍可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而协
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B项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
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C项正确;过渡类型的
出现可能是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项错误。
答案:C
11.(2023•广东韶关统考二模)毗咯喳琳醍(PQQ)对生物体的繁殖、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也
是甲醇脱氢酶的辅助因子,在以甲醇为初始底物的细胞呼吸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人员以甲醇利
用细菌为初始菌株,诱变处理后进行多级选择培养,筛选出高产PQQ(FJNU—A26)菌株,流程如下
(如图),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八诱变:八每次提高隼八多次,高产PQQ的菌株
处理.---_\的申垣/■一-而遥(FJNU-A26)
初始菌株含2%甲醇的含8%甲醇的
(FJNU-6)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A.选择培养基中还应添加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为其提供生长营养
B.已经突变的基因,在选择培养过程中将不再发生突变
C.逐级提高甲醇浓度,目的是提高目标菌株对渗透压的耐受性
D.逐级选择培养过程中,甲醇利用细菌发生了适应性进化
解析:为了筛选出能分解甲醇的目的菌株,选择培养基中应以甲醇为唯一碳源,不能以葡萄糖或蔗
糖等碳源,A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等特点,已经突变的基因,在选择培养过程
中可能还会发生突变,B项错误;逐级提高甲醇浓度,目的是筛选出甲醇高耐受菌株,即高产
PQQ(FJNU—A26)菌株,C项错误;逐级选择培养过程中,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甲醇浓度不断
增加,甲醇高耐受菌株生存能力更强,甲醇耐受性低的菌株被淘汰,说明甲醇利用细菌发生了适应
性进化,D项正确。
答案:D
12.(2023•广东深圳阶段检测)在美国南部森林生活着绿色蜥蜴,当人类向这一地区引入另一种褐色
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把绿色蜥蜴赶到了树上生活。经过仅仅20年的时间,绿色蜥
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褐色蜥蜴和绿色蜥蜴是蜥蜴的两个品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B.绿色蜥蜴护趾的变化表明经过20年的进化其已经形成新物种
C.绿色蜥蜴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变异发生,使其种群的基因库改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绿色蜥蜴个体的表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解析:褐色蜥蜴和绿色蜥蜴是蜥蜴的两个品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自由
交配或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A项错误;分析题意可知,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蜥蜴就
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即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B项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只是把绿色蜥蜴突变产生适合树上生活的护趾这种变异选择
出来,最终导致其基因库发生改变,C项错误;自然选择的作用是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
体的表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项正确。
答案:D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深圳阶段模拟)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
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⑴控制果蝇展翅和正常翅的基因(D/d)位于III号常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棕眼的基因(E/e)位于X染
色体上。某实验小组用一只雌性展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展翅棕眼果蝇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展翅红眼:展翅棕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棕眼=2:2: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让展翅果蝇自由交配多代后,群体中D基因的频率会(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果蝇的缺刻翅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导致雄性中不存在缺刻
翅个体。则缺刻翅的变异类型属于o缺刻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Fi中雌、雄果
蝇自由交配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
⑶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H号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基因r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
区段,会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现有一只基因型为bbXBxB的果蝇,其细胞中X、II号染色体发
生如图所示变异,若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需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
可育配子,则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该果蝇产生的可育卵细胞基因型有种。该果蝇
与一只基因型为BBXrY的果蝇杂交,F.雌雄个体间交配,F?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
(4)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相关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残翅性状由III号染色体上的隐性
突变基因(a)控制。现有纯合残翅红眼(雌雄均有)和纯合正常翅白眼(雌雄均有)果蝇,欲通过杂交方法,
在F2中获得残翅白眼果蝇,请以遗传图解的方式,写出育种基本思路。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某小组用一只雌性展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展翅棕眼果蝇杂交,子代的表
现型及其比例为展翅红眼:展翅棕眼:正常翅红眼:正常翅棕眼=2:2:1:1,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且展翅:正常翅=2:1,说明展翅对正常翅为显性,亲代相关基因型均为Dd,子代红眼:棕眼的性
状分离比为1:1,且控制红眼和棕眼的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无法确定两者的显隐性关系,双
亲基因型可能是XEXexXeY或XexexXEY,则据此可推断亲本基因型为DdXExe和Ddxey或者Ddxexe
和DdXEY;根据遗传分离定律分析,双亲基因型均为Dd,理论上展翅:正常翅性状分离比为3:1,
但是子代性状分离比2:1,可能原因是DD纯合致死,则让展翅果蝇自由交配多代后,DD纯合致
死,导致群体中D基因的频率会降低。(2)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果蝇的性状发生改变而成为缺
刻翅个体,可知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且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即该性状与性别
相关联,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用H、h表示,根据题意,由于雌性中纯合子致死,
因此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可表示为XHX\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XhY,杂交得Fi的基因型为XHX\
XhX\XHY(死亡)、XhY,Fi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11:Xh=l:3,Fi雄果蝇产生的配子
h
类型及比例为X:Y=1:1,Fi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XHXh:XHY:XhXh:XhY=l:1:3:3,其中XHY致死(不存在),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缺刻翅雌:
正常翅雌:正常翅雄=1:3:3o(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基因型为bbXRxR的黑身雌蝇发
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
成可育配子,故其可育配子的基因型为bxR;该黑身雌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bXR,但有两种情况,
一种两基因连锁,一种两基因不连锁,与一只灰身雄蝇(基因型为BBX「Y)杂交,F1雌雄个体的基因
型为BbXRX「和BbXRY。Fi雌雄个体间交配,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曷)x(悬)=蚩。(4)分析题
意,选择纯合残翅红眼品系雄蝇和纯合长翅白眼果蝇品系雌蝇杂交,获得Fi代,让Fi代雌雄蝇自
由交配,在F2代中即可获得纯合残翅白眼果蝇品系,遗传图解如下:
PaaXnYxAAXbXh
残翅红眼雄蝇]正常翅白眼雌蝇
F,AaXBXhxAaXhY
正常翅红眼雌蝇|正常翅白眼雄蝇
pA_XBXbA_XBYaaXBXhaaX"Y
正2常通红眼雌蝇正常施红眼雄蝇残翅白眼雌蝇残翅白眼雄蝇
3:3:1:1
答案:⑴DdXExe和DcDCY或者Ddxexe和DdXEY降低
(2)染色体结构变异(或缺失或染色体变异)缺刻翅雌:正常翅雌:正常翅雄=1:3:3。
⑶132
(4)
PaaXBYxAAXhXb
残翅红眼雄蝇|正常翅白眼雌蝇
FiAaXBXhxAaXbY
正常翅红眼雌蝇|正常翅白眼雄蝇
F?A_XBXbA_XBYaaXBXbaaXl,Y
正常通红眼雌蝇正常就红眼雄蝇残翅白眼雌蝇残翅白眼雄蝇
3:3:1:1
14.(2023•广东模拟预测)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
D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表达
有抑制作用,只要a基因存在,B基因就不能表达,如图1。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
体组成如图2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回答下列问题;
B基因D基因
(基因型为AABbDdd三种可能的突变体类型)
图2
⑴根据图1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正常情况下,杂合的橙红花基因型有种。
(2)图2中,丙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若细胞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
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
为。
(4)写出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
解析:(1)根据图1可知,花色的形成与酶有关,需要相关酶的参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
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据图以及题干“只要a基因存在,B基因
就不能表达”可知,当存在AAB_D_基因时,表现为橙红花,基因型共有Ix2x2=4种,纯合子只有
AABBDD,因此正常情况下,杂合的橙红花基因型有4—1=3种。(2)据图2的丙图可知,丙中重复
了d基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3)纯合橙红植株基因型为AABBDD,只能产生
ABD配子,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能产生的配子(只考虑Ddd)及比例为D:d:Dd:dd
=1:2:2:1,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乙与纯合橙红植株杂交,子代基因型为
AAB_DD:AAB_Dd:AAB_DDd:AAB_Ddd=l:2:2:1,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
D基因不能表达,因此表现型为黄色:橙红色=1:5o(4)据图可知,Ddd的突变体植株丙能产生的
配子为D:dd=l:l,因此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植株丙能产生配子为
ABD:ABdd:AbD:Abdd=l:1:1:1,纯合橙红植株为AABBDD,只能产生ABD配子,因此
两者杂交的遗传图解为:
亲代橙红色x黄色
AABBDDAABbDdd
子代AABBDDAABhDDAABBDddAABbDdd
'I'Y'
橙红色黄色
1:1
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三
(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3)黄色:橙红色=1:5
(4)
亲代橙红色x黄色
AABBDDAABbDdd
橙红色黄色
1:1
15.(2023・广东一模)玉米是我国实施的“七大农作物育种”研发对象之一。已知玉米棒上的每个籽粒
为独立种子,籽粒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则越甜,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则越具糯性。下图表示玉
米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等位基因Sh2/sh2位于3号染色体,等位基因Wxl/wxl位于9号染色体,
Sh2酶和Wxl酶均由显性基因控制。某农科所用纯种的非甜糯性玉米和超甜非糯玉米杂交培育超甜
糯性玉米。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庶糖
、,酶
果糖和葡萄糖
卜h2酶--Sh2基因
ADP-Glc
Wxl基因-WxlS/\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仓库租赁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如何编写一份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
- 简易买卖合同模板
- 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测试卷
- 音乐理论知识与应用测试题
- 法律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解析:《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题库全析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设备故障排除与处理试题集
- 2025年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摄影器材操作规范考试在线评分试题试卷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笔试综合)英语写作技巧解析与训练
- GB/T 32124-2024磷石膏的处理处置规范
- 区级综合医院关于落实区领导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实施方案
- 申请XXX最低生活保障不予确认同意告知书
- 关于无行贿犯罪行为记录的承诺书
- 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筹设实施方案
- 城市雕塑艺术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20版
- 河池市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淘汰赛赛对阵表
- 普通车工操作图纸集
- 医疗纠纷中的病历伪造篡改问题研究
- LY_T 3230-2020 人造板及其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分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