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第6章单元评估eq\o(\s\up7(作业时限:60分钟作业满分:100分),\s\do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全面二孩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D)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更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更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限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旧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缘由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解析: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考虑到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问题,人口还可能接着下降,D错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SO2是造成水体富养分化的主要物质之一B.Hg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可以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C.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石油型污染D.水中N、P、K元素越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越有利解析: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是造成水体富养分化的主要物质,与SO2无关;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水中N、P、K元素过多,最终会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3.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解析:在肯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南极冰藻不只包括一种生物,故不能组成一个种群;企鹅以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削减,磷虾削减后又可导致企鹅数量削减,二者数量最终在肯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在-2℃~2℃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光合作用强度增大。4.到2050年,按16亿人口人均年消费粮食600kg计算,中国共需粮食9.84亿吨,须要每公顷产粮13.5吨,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须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B)A.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B.限制人口和爱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C.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D.2050年,中国粮食须要大量进口解析:人口的增长会给粮食等各种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限制人口的增长以及爱护耕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5.天鹅洲自然爱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来自然而建立起来的,爱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爱护区内,完全以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爱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起先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爱护麋鹿的意义在于爱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B.建立自然爱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始终稳定不变C.麋鹿在爱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足够,因此没有环境阻力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解析:由于环境的变更,建立自然爱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并非始终稳定不变;“随着人类在爱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起先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这个信息告知我们,麋鹿在爱护区内生活,同样存在环境阻力。故选A。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B.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要把安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行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起先缓慢下降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将来几代人须要的状况下,满意我们这代人的须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长久而协调的发展”。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7.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环境污染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逼的唯一缘由B.水中N、P、K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含量越多对水生植物生长越有利C.固体废弃物是没有运用价值的污染源D.环境污染是造成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上升的缘由之一解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逼,除了环境污染外,还有栖息地丢失、人类的捕杀等。水中N、P、K等含量过多,会造成水体富养分化,最终导致水质恶化,不利于水生生物生存。固体废弃物具有肯定的运用价值。8.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地球上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B.很多野生生物的运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晰,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爱护D.爱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解析:A项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表述缺少了生态系统层面;B项间接价值应为潜在价值;C项措施为易地爱护。9.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更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推断中错误的是(D)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供应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解析:据题表可知,改造后的优势种由旱生植物变成了水生植物,所以湿地的面积应当增加了。改造后植物种类增加,多样性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气候会有所改善。但是,增加的植物种类尤其是优势种并非经济作物,所以并未供应生产和生活物质。10.下列有关含有氮、磷的污水对水生生物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含有氮、磷的污水阻碍藻类的生长和繁殖,进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B.含有氮、磷的污水阻碍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但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C.含有氮、磷的污水促进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但会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D.含有氮、磷的污水促进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有利于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解析:由于氮、磷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所以含有氮、磷的污水排放到湖泊、海洋中,会使水体中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含氧量削减,进而被厌氧的微生物分解,产生出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11.下列关于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爱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维持生物圈的自动调整实力B.建立自然爱护区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唯一措施C.人类应限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模式、道德准则和消费观念D.必需重新谛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析:建立自然爱护区是爱护生物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措施。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地球上全部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爱护野生生物资源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解析:A叙述不全面,一方面漏了微生物,另一方面还有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3.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C)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淀粉无法生产可再生能源;农药治虫会造成污染;开垦湿地破坏生态环境;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是最合理的。故选C。1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珍贵财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缘由之一B.生物的多样性归根究竟是由DNA的多样性确定的C.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削减的主要缘由D.建立自然爱护区和大熊猫培育中心,都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削减的一个缘由,但它不是主要缘由。主要缘由是生物生存环境的变更和破坏,对生物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15.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来变更自然的面貌。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方设法改造自然B.集体力气大于个体力气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放心大胆运用D.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解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若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那只能是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最终人类无法正常生存下去。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界时,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长久而协调的发展。16.对警惕地球变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地球变暖将是一场灾难,将导致海平面上升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量削减CO2的排放量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可能植树造林,爱护植被D.热带雨林极大扩张,有利于海水的升温解析:热带雨林扩张,植被增多,温室效应减缓,温度降低,那么海水不行能升温,故D不正确。17.下列不属于通过爱护濒危物种来爱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是(C)A.试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B.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C.适时、适量地开发利用濒危物种的资源D.建立自然爱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解析:对于濒危物种须要进行特地的爱护,禁止捕猎和买卖,爱护措施主要有就地爱护和易地爱护,爱护物种的基因库、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也是重要的爱护措施。18.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峻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养分级越多,在能量流淌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特别突出解析: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养分级越多,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越多,在传递过程中消耗的部分也越多。1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D)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困难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解析:生态建设工程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丰富度,使群落结构困难,增加生态系统的类型,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但不肯定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A、B、C项正确,D项错误。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务的叙述,错误的是(B)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快速扩散并变更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快速扩散,对农田有肯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爱护区实行迁地爱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爱护区实行就地爱护解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肯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逼,A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快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爱护区爱护起来,属于迁地爱护,C项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爱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爱护,D项正确。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须要采纳样方估算的方法B.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困难,生态系统复原力稳定性就越强C.植物通过花香和艳丽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信息能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常采纳标记重捕法,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困难,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复原力稳定性越弱,B错误;植物通过花香和艳丽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2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自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简单被病虫害毁灭解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因而物种多样性有赖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引发生态危机,破坏生物多样性;混合树种的自然林可以吸引更多的捕食性鸟类和其他天敌物种,生物种类多,反抗力稳定性强,不易遭遇病虫害毁灭。23.(多选)将江苏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起先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见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B)A.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B.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C.假如将处理起先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D.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想好氧性微生物分解实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相关学问。从环境条件分析,露天堆放会导致水分不足,水泡处理睬导致氧气不足,土埋处理时空气和水分条件较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故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假如将处理起先时间提早30天,因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活动增加,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推想好氧性微生物分解实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2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B)A.栖息地总量削减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缘由B.栖息地破裂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更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亡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学问。栖息地的破坏和丢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缘由,故A正确;小种群不利于对基因的保存,也就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故B错;新物种产生须要较长时间,故C正确;人类不恰当地活动,如过度放牧、乱捕滥猎等会超诞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整实力,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D正确。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B)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B.建立自然爱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整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干脆价值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解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湿地在蓄洪防旱、调整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整气候、爱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间接(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淌的方向。图中A表示大气中CO2库,生物成分E表示生产者。生物成分F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解析:(1)红树林对生态系统有重要调整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2)分析图示可知,E与A之间为双向箭头,A处箭头多指向A,说明A是大气中CO2库,E是生产者;C以E为食,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各种生物都有箭头指向F,说明F能将生物群落的有机碳分解为CO2释放到大气中,故F是分解者。27.(8分)夏初,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依次,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下图。据图回答:(1)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细胞后,以磷脂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加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2)分析发觉,P1、P2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差别特别明显,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样点低,下列有关其缘由的分析,不行能的是B(单选)。A.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少B.水体溶解氧较高C.浮游动物的捕食者数量较多D.水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4)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解析:本题以河流污染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理解实力和获得信息的实力。(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元素是组成磷脂分子的必需元素,也是组成ADP和ATP的必需元素,细胞通过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二者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2)由图示信息知,由于P1和P2采样点环境条件不同,导致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其结果是浮游植物种类差别明显。(3)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较P1采样点的低,其可能的缘由有:可被浮游动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削减,浮游动物的天敌数量较多,水体污染严峻等。P2采样点无机磷浓度高,使水体发生富养分化,污染严峻,水体溶解氧较低。(4)生物群落中的氮元素可通过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沿食物链流淌,同时每一养分级的生物体内的氮元素也会随排泄物或遗体等流向分解者。28.(10分)从不同角度看,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缘由不同。(1)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干脆缘由是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缘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2)从变异的来源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从整个生物圈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生态系统水平的多样性。(5)爱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遗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实行爱护战略和爱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就地爱护,即建立自然爱护区。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实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纳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手段进行挽救。解析:(1)生物性状的详细体现者是蛋白质,所以性状表现多样性的干脆缘由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上的基因限制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缘由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2)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与变异有关,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3)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缘由从进化角度看就是生物所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4)从生物圈来看,生物群落与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构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所以爱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上加以爱护。无论哪个层次的爱护,最有效的手段都是就地爱护,即建立自然爱护区。29.(8分)某地为解决生活污水(以有机物为主)的净化问题,而建立了一个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中的生物主要有芦苇、荷花、藻类、轮虫以及人工放养的鱼和鸭等。如图为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2)图中的A、B、D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碳在①②两个过程中分别主要以二氧化碳、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3)鱼类属于图中的D(填字母),我们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鱼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