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雾霭(ǎi)
惬意(qiè)
人迹罕至(hǎn)B.雕镂(lòu)
徘徊(huí)
不辍劳作(chuò)C.殉职(xùn)
酝酿(niàng)
畏罪潜逃(qián)D.吞噬(shì)
棱镜(léng)
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B.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不能说话辨诉的动物。C.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蔑视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D.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已风烛残年,再回首往事时,感慨万千,更想珍惜余下的时光。B.妈妈在家里任劳任怨,从早忙到晚,为家人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环境。C.那盛开的荷花挺着碧绿的茎干,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着远方。D.超市大促销时,人们不顾秩序,各得其所地争抢商品,现场一片混乱。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绿道建设,让成都市民休闲有了好去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得以进一步提升。B.为了响应文化进校园号召,防止传统文化不被遗忘,学校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C.成都大运会场馆,在赛后被巧妙利用,既作全民健身场地,又成热门旅游打卡地。D.学校科技馆能否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关键在于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定期更新展品。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
静:宁静专一B.非学无以广才
广:扩大C.淫漫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D.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修养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
可以为师矣B.夫君子之行
学而时习之C.将复何及
白雪纷纷何所似D.险躁则不能治性
学而不思则罔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A.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B.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白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到达遥远的地方。C.不清淡止息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到达遥远的地方。D.不清淡止息就没有办法明白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8.诸葛亮殷殷告诫自己的孩子,下列不属于他告诫内容的一项是(
)A.立志 B.诚信 C.学习 D.惜时三、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②,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③,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2)在李商隐《夜雨寄北》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任选其一,在下面横线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扬州的夏日朱自清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②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权权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③扬州的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④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⑤“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选自《白华旬刊》第4期,有删改)10.作者说扬州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扬州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哪里,结合文章简要概括。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12.结尾处“又得浮生半日闲”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13.一个人、一本书、一只猫、一朵花、一条街、一座城……围绕在我们身边的这一切,都可能和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你和他们发生过难忘的故事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以“我和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将半命题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14.请你发挥想象力,描绘“日暮掩门扉”这句诗呈现出的画面。15.这首诗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①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未必了了。”韪大踧踖②。(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尊其为师。②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时李元礼有盛名
时:当时 B.文举至门
至:到C.既通,前坐
前:向前 D.人以其语语之
语:告诉1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8.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元方和本文的孔文举两人的性格有哪些异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八、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19.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1)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九、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20.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B.《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C.《西游记》中,石猴觅得水帘洞,众猴讲信义拥戴他为王。这一情节印证了“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D.《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股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十、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竹影苏诗布①我老家的屋门口有一片竹林。②阳光似乎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从家门口探进来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读懂时间,读懂日子走过的声音。这种声音母亲最懂,比闹钟更让她清醒。竹子的影子总能告诉母亲煮饭的时间,或是翻晒衣物的时辰。③许多年了,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养着我们。谷雨过后,林子里的小竹笋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长。于是采撷竹笋就成了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似乎那竹笋每长一寸,我们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许多。其实,在外生活的日子总不能让母亲算得那么准确,竹笋长得过高了,家门口那条小路依旧看不见我们兄弟的身影。母亲只好自己来采撷那些竹笋,升灶堂,烧沸水,剥笋皮,一场忙碌,大铁锅便渐渐地积满了竹笋。母亲坐在灶堂口,面对燃得火热的柴火,心想,孩子们快回家了。等到我们到家时,母亲总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厉害,我就知道你们要回家了。在阳光里,母亲的竹笋慢慢地变成了笋干。阳光越过那片竹林时,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弄着那些笋片。最后,那些笋片几乎成了我们桌上的美味,成了我们咀嚼乡情的依托。④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手术过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⑤今年谷雨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母亲看见我回来,就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母亲明显瘦了,大概是她听不到我们喊叫她的声音。母亲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母亲那一跳一跳的,让我的心终究有些宽慰,其实那简单的动作已经告诉我,母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⑥母亲依旧忘不了那片竹林。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还没有进家门口她就带着我进那竹子林了。母亲边走边说,你回来得早了,竹笋还没有成片长出。⑦浓浓的竹阴里只有依稀的几棵小竹笋,它们光着身子,如果不细心还看不见它们破土而出的身段儿。只在竹子林外边,有几棵长高了的竹笋,它们好像早熟的孩子,显得有些夸张。母亲说,那是引路笋,采不得的。母亲跟在我的身后,依旧是一坎一坎地越过那团竹阴。走出竹阴,阳光在一个瞬间亮丽了许多。母亲好像不忍心让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隐入竹林里,透过斑驳的光影,母亲还是那样一跳一跳地,越过竹林的沟坎。不一会儿,母亲从竹林里钻了出来,抱了长短不一的竹笋,母亲的脸上、头发沾了许多的竹子叶片。我想帮母亲扫落那些碎屑,但面对母亲忙着整理那些竹笋,面对她额上渗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我只在心里祈祷,愿母亲每天都能越过那团竹阴,去领受竹林这一边阳光的收获。⑧母亲捆好那些竹笋,似乎还不满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母亲说,这竹子挺好的,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⑨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怀:“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边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⑩一根竹竿无法挑动一片竹林。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场重逢并不能带走亲情的全部。而在母亲的心里,孩子们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笋成长一样,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阴。(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注释①籊籊:读作tì,意为“长而尖削貌”。21.文章围绕“竹影”写了母亲哪些事?请简要概括。2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母亲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2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4.文章以“竹影”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十一、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25.读书伴随我们的成长。下面是几则关于读书的材料,请按照要求,解答题目。(1)下面几则名言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谈读书的,根据提示填空。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读书的价值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①_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②________①
②(2)下面是关于读书方法的一段话,请给它们排出正确的顺序。①绝不可兴致一来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②人生中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出人的记忆。③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④然而它给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永远不会消逝。(3)开卷有益,下面是一首关于读书的小诗。请依照例句,补全内容。书像春风,吹开了我智慧的花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像秋阳,照亮了我迷惘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②③
④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B简析:“徘徊”的“徊”应读“huái”,B选项注音有误。A、C、D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均正确。2.答案:C简析:A选项中“功夫”应写作“工夫”,“工夫”指时间,“功夫”侧重于本领、造诣等;B选项“辨诉”应写作“辩诉”,“辩”有辩解之意;D选项“锤打”应写作“捶打”,“捶”指用拳头或棒槌敲打。C选项书写全部正确。3.答案:D简析:“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在超市大促销人们争抢商品的语境中,用“各得其所”不恰当,可改为“争先恐后”。A选项“风烛残年”形容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使用恰当;B选项“任劳任怨”体现做事不辞辛劳且不怕埋怨,用于形容妈妈的付出合适;C选项“亭亭玉立”形容女子或花木挺拔美观,用来形容荷花合适。4.答案:C简析:A选项“通过”和“让”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让”;B选项“防止”和“不”表意重复,可删去“不”;D选项“能否”是两面,“关键在于”是一面,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或在“在于”后加“是否”。C选项没有语病。5.答案:B简析:“非学无以广才”中“广”是“增长”的意思,不是“扩大”,B选项解释有误。A、C、D选项对加点词的解释均正确。6.答案:D简析:A选项中,“俭以养德”的“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可以为师矣”的“以”是介词,可译为“凭借”。B选项“夫君子之行”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学而时习之”的“之”是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C选项“将复何及”的“何”是副词,可译为“怎么”;“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何”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D选项“险躁则不能治性”和“学而不思则罔”的“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所以选D。7.答案:A简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淡泊”意思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是明确志向,“致远”是达到远大目标。A选项翻译准确,B选项“明白志向”“到达遥远的地方”翻译错误;C选项“清淡止息”错误;D选项“明白志向”错误。8.答案:B简析:文中“非志无以成学”强调立志,“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强调学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强调惜时,未提及“诚信”,B选项不属于诸葛亮告诫的内容。A、C、D选项均是文中所体现的告诫内容。9.答案:思而不学则殆;晴空一鹤排云上;河流大野犹嫌束;《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简析:默写时要注意“殆”“鹤”“嫌”“涨”“岐”“逢”等字词的正确书写,避免错别字。《夜雨寄北》和《江南逢李龟年》任选一首默写即可。10.答案:①扬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②扬州的水上风情独具特色;③扬州的船只种类繁多,各有特色;④扬州的茶馆众多,布置雅致。简析:从文章第①段“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可知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第②段写扬州夏日水上风光,“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体现水上风情独特;第③段介绍扬州的船有大船、“小划子”、“洋划”,各具特色;第④段写扬州“茶馆”多,“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布置雅致。11.答案:运用比喻修辞,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小划子”的形状与特点,还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简析:把“小划子”比作“一瓣西瓜”,形象地写出了“小划子”的形状。这种比喻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小划子”的样子,同时也营造出清新、愉悦的氛围,从侧面表达出作者对“小划子”的喜爱。12.答案:结尾处“又得浮生半日闲”一句,流露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奔波忙碌,充满压力的状况下,渴望过上这种悠闲生活的思想感情。简析:作者在扬州的夏日,体验到了乘船、品茶、欣赏风景等悠闲的生活。“又得浮生半日闲”表达出作者对这种悠闲生活的喜爱,也暗示出他在平常生活中可能比较忙碌、压力较大,所以才会对这半日的悠闲时光如此珍惜和向往。13.答案:略简析:这是一篇半命题记叙文。首先要补充完整题目,如“我和书的故事”“我和小猫的故事”等。写作时,要围绕所填对象展开,讲述与之发生的难忘故事,注意要有真情实感,结合自身经历,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故事的生动性,突出故事对自己的影响,结尾可适当抒情或议论,升华主题。14.答案:示例: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这寂静的山中,送别友人之后,诗人缓缓地关上那扇简陋的柴门,周围只余下他孤独的身影,山中的静谧氛围越发浓重了。简析:描绘画面时,要抓住“日暮”(傍晚时分,点明时间)、“掩柴扉”(关上柴门的动作)等关键信息,添加合理的细节,如周围的环境(寂静的山中)、诗人的状态(孤独的身影)等,让画面更生动形象。15.答案:与友人的惜别,对友人的牵挂,对重聚的期盼。“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诗人在山中送别友人后,直到日暮才掩上柴门,可见送别时的不舍,而友人离去后,独对柴门,更显孤寂。“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借春草每年都会再绿,询问友人明年是否归来,进一步体现出对友人能否再来相聚的牵挂与期待,这种不确定也加深了思念之情。简析:从“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能看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以及送别后的孤寂。“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以景衬情,借春草之绿,询问友人归期,表达出对友人的牵挂和重聚的期盼,以及这份不确定带来的更深厚的思念。16.答案:C简析:“既通,前坐”中“前”是“上前”的意思,C选项解释有误。A、B、D选项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17.答案:(1)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2)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简析:(1)句中“莫”是“没有谁”,“奇”是“对……感到惊奇”,“之”代指孔融的话。(2)句中“了了”是“聪明伶俐的样子”,“佳”是“出色,优秀”的意思。翻译时要准确译出这些字词的意思,使句子通顺。18.答案:相同点是两人都聪明机智。陈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无礼,能据理反驳,维护父亲尊严;孔文举在拜访李元礼时,巧妙应对门吏和陈韪的刁难。不同点在于陈元方更注重礼仪,在反驳友人时言辞有理有节;孔文举则更加大胆直接,在回应陈韪时毫不客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简析:陈元方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指出友人“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体现出聪明机智且言辞有理有节;孔文举面对门吏阻拦,以孔子和老子的关系表明自己与李元礼是世交得以进门,面对陈韪的刁难,直接回应“想君小时,未必了了”,展现出聪明大胆。两人都聪明,但应对方式有所不同。19.答案:(1)被定五行山(2)大战红孩儿简析:(1)诗句“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描述的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时的情景,所以对应的故事情节是被定五行山。(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棒”是孙悟空的武器,“善财郎”指红孩儿,所以对应的情节是大战红孩儿。20.答案:B简析:孙悟空是被牛魔王扮成的猪八戒骗回了扇子,不是被扮成唐僧的牛魔王骗回,B选项表述错误。A、C、D选项对《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2025年碳酸甲乙酯项目建设方案
- 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发展计划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茶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农业大学《文化与翻译(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大学《D仿真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卫生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电影学院《公共建筑设备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凝中国心铸中华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民族团结爱国主题班会课件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4课件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光储电站储能系统调试方案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石河子大学
- 消防安全制度完整版
- 湖南省矢量地图课件模板(各市、区县地图-可编辑、配色)
- 医疗机构消毒记录表清洁消毒日检查记录表
- 第二单元 音乐故事 -鳟鱼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音乐九年级上册教案1000字
- 2024年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员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