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D(A.“怜悯心往往先于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产生”错误,因果关系错误。B.“卢梭认为怜悯心能直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错误,非“直接”,选项缺少原文的“在自然状态下”这一条件。C.“而后者往往就是前者在不同领域的回归、扩充与深化”错误,选项中“前者”——政治情感,“后者”——自然情感,“前者”与“后者”应互换位置。)2.D(D.卢梭只是与柏拉图“遥相呼应”,并未谈到“卢梭明显受到柏拉图的影响”;且卢梭只是认为理性比之情感更稳定,而并未“否认了情感的地位”。)3.A(出自《韩非子·有度》,属于法家思想。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4.①是每个人都具有的。②是人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③都是脱离特殊性关系和自利的功利动机。④都有助于促使人们对那些遭受苦痛的人采取帮助的行动。5.①人天生就有怜悯之心,因而不至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从而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②“不忍人之心”可先在家庭中得到培育,继而应用于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很好地和谐人际关系;③如果施政者和人民都能够将“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就可能会结成一个从上至下、同时由下而上基于情感意愿的情感共同体,构建和谐社会。6.D(“最重要的形象是公狍”错,最重要的形象还有老魏,另外,“对自己、对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有了新的认知”也表述不当。)7.C(没有运用“心理”描写。)8.当魏校长向母狍开枪时,公狍撞开母狍,在母狍前跑来跑去,魏校长很疑惑,以为它找死,很生气;当两只狍子被逼上山顶,无路可逃时,魏校长很激动,决心把两只一起射杀;当公狍用身体挡住母狍,两只狍子互相凝视,互相偎依,从容就死时,魏校长放下了猎枪,他被感动了。9.(1)小说采用了“我”的视角。这是因为“我”亲历了狩猎的过程,近距离地观察过两只狍和魏校长,用心感知过这一切,“我”最方便把读者带进故事。(真实,强烈的带入感)(2)第一人称(“我”)叙事,叙事明细,情节紧凑。(3)欲扬先抑。前面在描写狩猎时狍子面临死亡时彼此舍身相护、从容就义捍卫自尊之前,先极力描写狍子的傻,前后之间出现强烈的反差,不仅情节曲折,也更好地彰显了主题。(4)场景描写细腻(细致)生动。如悬崖边两只狍子面对死亡时的精彩表现,小说作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这些描写更好地刻画出狍子宝贵美好的品质,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任意三点即可,如有其他分析,合情合理即可。)10.CEH(“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断开,应与后面断开;“闻其秀才”作“吴廷尉”的谓语,中间不断开,应与后文断开;“门下”作“召置”的宾语,中间不断开,应与后面断开。每处1分)11.D(“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以为桂林、象郡”中的“以为”是“把……设为”的意思。)12.A(屈原自沉之后,“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继承了他的文学主张创作辞赋,但无人继承他的高洁志向和政治主张,无人敢于直言劝谏,也就无人能挽狂澜于既倒。)13.(1)我宁可投入江水,葬身于江中的鱼腹,又哪能拿自己高洁的品德,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常流”,江水;“安”,怎么、哪;“温蠖”,尘垢各1分;句意1分)(2)各项法令修改审定,让列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主张都是由贾生提出来的。(“更定”,修改审定;“就”,到、往;“发”,提出各1分;句意1分)14.①因为屈贾二人都为人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②因为屈贾二人都怀才不遇,才华横溢却被权贵排挤;③因为屈贾二人都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每点1分)【乙】贾生名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因为博通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做河南太守时,听说他才学优异,就召请他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宠幸喜爱(他)。孝文皇帝刚刚即位时,听说河南太守吴公的政绩是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曾经向李斯学习,就调任他做廷尉。廷尉于是(向文帝推荐贾生)说贾生年纪很轻,但对诸子百家的典籍非常精通。孝文帝征召贾生为博士。当时贾生年仅二十多岁,是博士中最年轻的。每当诏令交下来讨论时,各位老先生都不能说什么,贾生却一一对答,每个人都感到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博士们在这时才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生。孝文帝很喜欢他,越级提拔,一年之内(贾生)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生认为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和平融洽,就应该改定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详细起草准备上述各项仪式法度的草案,色彩崇尚黄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职名称,全都改变了秦朝的旧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礼让,没来得及实行。各项法令修改审定,让列候都住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主张都是由贾生提出来的。因此天子提议想让贾生任公卿的职位。绛、灌、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忌恨他,于是毁谤贾谊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大权,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因此天子后来也疏远了他,不采用他的建议,便任命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便辞别京城前往长沙,等到渡过湘江时,写了一篇赋来悼念屈原。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以后,贾生被皇帝召见。孝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里(接见贾生)。孝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触,就(向贾生)询问鬼神的原本。贾生因此详细说明了这里面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孝文帝(听得入神)移坐向前。接见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才知道)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任命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喜欢读书,所以(孝文帝)让贾生做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生进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从此时开始。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文帝没有听从。过了几年,怀王骑马,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后代。贾生感伤自己做太傅不称职,哭了一年多,也死了。15.C(C.“因此而由衷感到高兴”分析错误。“犹胜杜陵老”仅仅是一种戏谑和苦中作乐,并非“由衷感到高兴”,故选C。)16.①尾联说不要停留,快快赶路,要到芭蕉林中与獦獠为伍,语言平淡,直白浅近。②“蕉林”、“獦獠”暗示所贬之地的荒远蛮昧,传达出作者被贬的无奈与失意。③作者急于到这个地方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势利炎凉社会的鄙弃。(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应准确理解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含意。“平淡”应是指语言风格质朴无华,“山高水深”应是在朴实文字中,委婉含蓄的表达强烈的情感。(1)“行矣勿迟留,蕉林追獦獠”意思是不要停留,快快赶路,要到芭蕉林中与獦獠为伍,写了面对岭南的蛮荒和苦楚,他也要继续前进不能停留,语言直白、朴实无华,使读者通俗易懂;(2)两个意象“蕉林”、“獦獠”是边远山区的典型事物,概括了岭南的蛮荒和苦楚,暗示所贬之地的荒远蛮昧,从而间接的表达了作者被贬的无奈与失意,条件的艰苦和内心的忧愁;(3)但作者他“行矣勿迟留”,急于到芭蕉林与古朴纯真的獦獠为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势利炎凉社会的鄙弃,表现出一种坚定正视和不屈服的态度。)17.①.天下云集响应②.赢粮而景从③.大漠穷秋塞草腓④.孤城落日斗兵稀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赢”“腓”“称”等。)18.C(排中律: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矛盾律:意为任一事物不能同时既具有某属性又不具有某属性。同一律:意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充足理由律:即充足理由原则,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C.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知,文中的人物命名方式是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按同一律的概念,应当是同一部作品中的七代男人必须各自有各自的姓名,他们的姓名不能混淆,因此文中的人物命名方式是违背了同一律。故选C。)19.①.不温不火②.名声大噪③.扑面而来(第①处,结合后文“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可知,此处强调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一直是拉丁美洲一个没有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作家,故此处可填“不温不火”。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第②处,结合前文“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及后文“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可知,此处强调《百年孤独》的问世,让马尔克斯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故此处可填“名声大噪”。名声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第③处,此处强调这种乱的感觉像是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迎面到来,故此处可填“扑面而来”。扑面而来:正冲着脸面来了。表示动作、事物、气息、言语等直接发生并到来的情形。)大前提: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并批判现实。小前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本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结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并批判现实生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并批判现实生活必须要有一个小前提,根据语段“同时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质”得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并批判现实生活的小前提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或“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三段论”的小前提是附属于大前提的,且两个前提饱含共同词项。结合“借魔幻的手法影射现实社会,以达到对社会事件的揶揄、谴责、揭露、讽刺和抨击的目的”可以得出大前提“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并批判现实”。)21.(1)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2)都在扬眉带笑(3)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此处承上句“‘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可知,后面应该是对前句的解释说明,可知应填“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2)此处和“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为对照句,故句式为“都在……”,再结合“欢喜”可知应填“都在扬眉带笑”。(3)此处承上句说“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的关系,结合后文“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可知后者包含前者,故填“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22.因为“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所以在此作用下,自然万物具有了人的情态。(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文段首句为中心句,谈“移情作用”的内涵,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让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接着进行阐释:大地山河,风云花鸟等自然万物都因之具有了人的情态。后面句子是举陶渊明和林和靖的例子进一步加以证明。因此文段主要内容为前两句。首句为因,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后句为果,所以自然万物都具有了人的情态。据此,用因果关系的复句整合第一、二句话即可得出答案:因为“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注于物,所以在此作用下,自然万物具有了人的情态。)23.审题:这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首先记叙了刀郎的《罗刹海市》引起的“现象级”话题。然后写听众对这首歌的评价,认为歌曲通俗大众,自由随性,有感而发,侧重点在褒扬。最后写一些乐评人对歌曲的评论,没有新意,节奏混乱,歌词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侧重点在批评。任务导引部分,以刀郎的音乐引出“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和“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的争论,并且提出你更欣赏哪种文化的问题,要求用演讲稿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思考。写作时要注意演讲稿的形式要求。所谓高雅文化,指的是一些知识精英在广泛收集民间作品、民间智慧的基础之上,加上自身对艺术的探索与造诣而打造出的代表文化。所谓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出题者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作文写对高雅艺术的看法,对大众艺术的看法,或是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都是可以的。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辩证思考,讲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会让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写作时,先提出文化不仅要“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也要有“下里巴人”的通俗,雅俗共赏才更出彩。主体部分先论述雅是高雅,是精致,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更高追求。再论述俗是通俗,是世俗,是生动活泼接地气,是人间烟火万家灯火,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再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的雅与俗既可以相辅相成,也可以相互转化。最后总结全文,雅和俗各有优长,正好互补,文化上接高雅的天线,下接通俗的地线,才能打造出经典之作。可以列举《诗经》《红楼梦》《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只此青绿》、古典诗词等论据进行论证,让文章更有说服力。立意:1.感受高雅文化,提升艺术品位。2.立足现实,发展大众文化。3.拒绝低俗,追求精深。4.高雅与大众并重,成就多彩文化。【答案】例文:雅俗共欣赏别样自精彩亲爱的同学们:你喜欢“阳春白雪”的高雅,还是“下里巴人”的大众?我的观点是:雅、俗各有各的特点,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赏,才能成就别样的文化精彩。最近《罗刹海市》这首歌引发不同议论,有人赞其通俗易懂,有人说其不够精致,仿佛通俗与精致必须非此即彼,泾渭分明。而我认为,其实,高雅与大众并不矛盾。高雅的文化让人生精致、细腻,大众的文化使人生热闹、生动。大众文化是普通和流行,是高雅文化的基础。《诗经》中的“国风”本是地方民歌,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反映现实,在当时可谓至俗,是完全大众的文化,却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白居易将自己写作的诗稿念给洗衣老妇听,力求通俗易懂,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广为流传,却成就与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