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分析】《回延安》是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贺敬之。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文化,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回延安》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通过对延安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诗歌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的根脉比喻诗人与延安的紧密联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用羊羔吃奶依赖母亲来比喻自己对延安的感恩之情。这些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诗人初回延安时的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回忆延安生活时充满眷恋,“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再到赞美延安的新面貌,“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情感层层递进。课后习题围绕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特色等方面展开,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代诗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浓厚的兴趣,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然而,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与诗歌创作的时代有一定距离,对于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意义以及诗人对延安的那种特殊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刻。在诗歌鉴赏方面,学生虽然对修辞手法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体会诗歌运用独特手法所表达的深层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价值上,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此外,学生在朗读诗歌时,对于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基调,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涵,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和语言魅力。【教学目标】1.
学生自主学习,认识“盏、登时”等字词,理解“几回回、脑畔上”等具有陕北特色的词语含义。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背诵诗歌重点章节。3.
理清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4.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兴、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5.
了解陕北的民俗文化,感受革命圣地延安的精神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
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具有陕北特色的词语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体会诗歌中运用比兴、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人对延安的复杂情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意义。2.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意象等方面,领悟诗歌的艺术价值,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准备】1.
制作教学课件,收集与延安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以及诗人贺敬之的资料。2.
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目标】1.
学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理解具有陕北特色的词语含义。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划分诗歌结构。3.
体会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
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展示延安的风景图片,如宝塔山、杨家岭等,创设情境。2.
提问引导:同学们,听着这首充满激情的民歌,看着这些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延安,这座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城市,曾经是无数革命志士向往的地方。诗人贺敬之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战斗,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再次回到延安时,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回延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去感受诗人对延安的那份炽热的情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圈出生字词。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重点指导“盏(zhǎn)”“登时(dēngshí)”“糜子(méizi)”“油馍(yóumó)”等字词的读音。(2)利用多种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几回回”,让学生结合语境体会多次的意思;通过图片展示理解“脑畔上”,直观感受窑洞顶上的位置;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登时”(立刻、马上);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糜子”“油馍”等陕北特色食物。(3)指导书写生字(4)出示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如“盏”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戋”要写得紧凑,下面的“皿”底要写得平稳;“登”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和各部分的比例。(5)教师示范书写,强调易错点。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规范。3.
检查朗读(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诗歌围绕回延安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读完后,学生进行评价,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如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有所体现等。三、再读课文,梳理内容1.
默读课文,思考: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情节发展、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3.
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总结并板书:(1)回延安——激动喜悦:写诗人初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与亲人相见的欢乐场景。(2)忆延安——深情眷恋:回忆在延安的革命生活,表达对延安的眷恋之情。(3)话延安——亲切热烈:描绘与延安亲人欢聚一堂,畅谈延安变化的情景。(4)看延安——赞美自豪:展现延安的新面貌,抒发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和自豪之情。(5)颂延安——真挚祝愿:歌颂延安的历史功绩,表达对延安未来的美好祝愿。4.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梳理诗歌的结构脉络,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四、精读课文,感受情感与语言魅力1.
学习第一部分“回延安——激动喜悦”(1)指名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2)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等句子,分析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拟人)以及直呼“母亲延安”所蕴含的情感,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久别重逢的激动。(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诗人激动、喜悦的心情,注意语速稍快,语调上扬,突出重点词语。2.
学习第二部分“忆延安——深情眷恋”(1)自由朗读这部分,思考:诗人回忆了在延安的哪些生活场景?这些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人将自己对延安的感恩之情与羊羔吃奶依赖母亲相联系,以及通过描述在延安的劳动、学习生活,展现对那段岁月的眷恋。(3)分小组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更好地读出眷恋、深情的情感。3.
学习第三部分“话延安——亲切热烈”(1)默读这部分,思考: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聚时的氛围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等句子,体会延安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相聚时热闹、亲切的氛围。(3)角色扮演朗读,让部分学生扮演诗人,部分学生扮演延安亲人,通过对话朗读,进一步感受那种亲切热烈的情感。4.
学习第四部分“看延安——赞美自豪”(1)指名朗读,思考:这部分描绘了延安的哪些新面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找出描写延安新面貌的句子,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排比),体会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和自豪之情。(3)全班齐读,要求读出赞美、自豪的语气,声音洪亮,充满激情。5.
学习第五部分“颂延安——真挚祝愿”(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结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引导学生理解“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所表达的对延安的不舍和对未来再回延安的期待,体会诗人对延安真挚的情感。(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次感受诗歌的情感和语言魅力。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了他回延安的激动、忆延安的眷恋、话延安的亲切、看延安的自豪以及颂延安的祝愿。诗歌运用了富有陕北特色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延安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自然特征与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算题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试题全套
- 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药店营业员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虚拟现实游戏配音音效音乐委托协议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健身工作室门面店转让合同
- 大连市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 2025年度咖啡连锁品牌档口转让及运营管理合同
- 慢性胰腺炎课件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第四章
- 阴道镜幻灯课件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 PCB行业安全生产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课件
- 上海音乐学院 乐理试题
- SAP中国客户名单
- DB32∕T 18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2年福建泉州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浅谈固定资产的审计
- WZCK-20系列微机直流监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