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B/2B/wKhkGWeiw3mAVmCoAAFcFfF-AAs856.jpg)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B/2B/wKhkGWeiw3mAVmCoAAFcFfF-AAs8562.jpg)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B/2B/wKhkGWeiw3mAVmCoAAFcFfF-AAs8563.jpg)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B/2B/wKhkGWeiw3mAVmCoAAFcFfF-AAs8564.jpg)
![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B/2B/wKhkGWeiw3mAVmCoAAFcFfF-AAs8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A.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B.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条通道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2、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①陈胜②吴广③项羽④刘邦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3、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这位“首领”是()A.完颜阿骨打B.赵匡胤C.元昊D.耶律阿保机4、分封制产生于()A.夏朝B.商朝C.原始社会时期D.西周5、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王朝是()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6、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表明汉初统治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A.提倡节约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C.以德化民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7、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8、东周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D.公元前770年9、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的毛泽东何叔衡等13人代表当时全国()名党员。A.49人B.4万余人C.30多D.50多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11、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B.造船、矿冶颇具规模C.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D.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12、同学在讨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时出现了不同观点,你同意哪些观点()A.资产阶级革命B.民族解放战争C.非正义的战争D.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13、北宋与辽、西夏签订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是()A.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B.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C.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赋税D.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民族交融14、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赵匡胤评价准确的有()A.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B.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C.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D.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士人地位15、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A.鉴真东渡B.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C.玄奘西行D.文成公主入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商王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17、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______,法家代表人物是______。18、_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19、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的统治被称为______。20、(1)公元前2070年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_______。(2)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古文字是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开始的。(3)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_______的局面。秦国商鞅变法采取的是_______思想。(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在岷江上主持修建_______,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1、1636年,努尔哈赤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A.正确B.错误22、提倡“兼爱”“非攻”,又提出选贤、节俭的是墨子。______(判断对错)23、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24、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6分)25、(12分)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以后出现的又一鼎盛时期,小黄在学习这一主题的时候,做了不少笔记,但不完整。请你帮助她完成笔记。(1)列举唐代科举制度的特征(2分)(2)请你举出唐代时期与日本友好往来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3)唐代繁盛的原因有哪些?(2分)2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发展更显风骚。(1)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且其作品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________。(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是评价宋代词人________。(3)元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是________。(4)堪称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是________。27、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至少三项)。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8、在改革过程中,主持改革者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从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人是谁?
(2)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3)他是什么学派创始人?
(4)列举出他的三则教育教学名言。
(5)怎样评价此人?30、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选项,A、B、D所述均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但并不是唯一的一条通道,比如汉朝与日本的交往,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答案】C2、D【分析】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河、汉界来源于楚汉之争。因此选D。【点评】掌握楚汉之争。3、D【分析】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耶律阿保机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了两套行政体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故选:D。
本题考查契丹建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识记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的相关知识。【解析】D4、D【分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周天子作战。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把握分封制产生的时期。
准确识记分封制产生于西周。【解析】D5、B【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故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了全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隋朝建立和统一的相关史实。【解析】B6、B【分析】由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和依据所学可知,由于连年战争,西汉初年,经济衰落,人民流离失所,为此统治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恢复发展生产。
故选B。
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史上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的史实。
本题以西汉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析】B7、B【分析】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既没有改变当时的政权,也没有改变当时的隶属关系,但给匈奴和吐蕃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生产器具等,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解析】B8、D【分析】略【解析】D9、D【分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存瑞、李达等13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出席会议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共一大.
要注意理解中共一大的意义.【解析】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相关知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C是出土于湖北随州的编钟,编钟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是兵马俑出现于秦朝,所以答案是B、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解析】【答案】B、D11、ABC【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手工业的发展。唐朝的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折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此外,唐朝的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也很发达。D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属于夏商周时期的史实。故选ABC。【解析】ABC12、AB【分析】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主要考查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解析】AB13、AD【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签订合约,给社会带来和平与安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也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了民族交融。选AD符合题意。
故选:AD。
本题考查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相关史实。【解析】AD14、ABD【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经出现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通过“杯酒释兵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C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是隋唐时期的史实。故选ABD。【解析】ABD15、AC【分析】A.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B.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C.玄奘西行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D.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故选AC.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解析】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盘庚迁殷的史实。商朝建立之初,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盘庚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盘庚17、孟子韩非【分析】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施仁政于民”,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故答案为:
孟子;韩非。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孟子韩非18、略
【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答案为:
甲骨文;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了甲骨文和司母戊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解析】甲骨文;司母戊鼎19、略
【分析】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答案为: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故填禹和夏朝。(2)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点。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I的。故填甲骨文和商朝。(3)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采取的法家的思想。故填百家争鸣和法家。(4)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的相关知识点。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上主持修建都江堰,这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故填李冰和都江堰。
【解析】(1)禹;夏朝(2)甲骨文;商朝(3)百家争鸣;法家(4)李冰;都江堰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1、×【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皇太极建立清朝的相关知识点。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故题目错误。故选B
【解析】B22、√【分析】据所学知;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知识;掌握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及主张;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及主张、影响。【解析】√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家分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战国即由此起始。故:正确。【解析】T24、×【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氏族的有关内容【解析】×五、列举题(共3题,共6分)25、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定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其特征是择优录取,比以往的九品中正制要进步的多。(2)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唐玄宗时期的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空海法师则是日本到中国学习的著名僧人。(3)唐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开放与交流,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开明的政策和政治的清明,以及当时安定的社会环境等。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解析】【答案】(1)分科考试,择优录取(2)鉴真、空海等(3)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等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杜甫的相关内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后人称为“史诗”。他的诗有的气魄浑厚,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故填杜甫。(2)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轼的相关内容。苏轼,北宋豪放派词人,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被尊称为“苏学士”,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填苏轼。(3)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曲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所学得知,元曲是元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故填元曲。(4)本题主要考查了《红楼梦》的相关内容。《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故填《红楼梦》。【解析】(1)杜甫;(2)苏轼;(3)元曲;(4)《红楼梦》27、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肆割占中国领土。在此后几十年里,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数十个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大量掠夺侵略权益,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解析】第一次: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肆割占中国领土。六、简答题(共3题,共24分)28、(1)据材料“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貴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可知,为述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
(2)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胡床和胡乐、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围绕创新,探索等精神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孝文帝改革。
(2)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3)创新,探索。【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小题1】(1)据材料“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貴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可知,为述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等。
(2)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胡床和胡乐、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围绕创新,探索等精神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孝文帝改革。
(2)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3)创新,探索。【小题2】【小题3】29、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孔子。
(2)本题考查孔子生活的时期。
(3)本题考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本题考查孔子的教学名言。
(5)本题考查对孔子的评价。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生活的时期、教育贡献等内容。【解析】(1)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人物是孔子。
(2)据所学可知;孔子春秋晚期的鲁国人。
(3)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名言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故答案为:
(1)孔子。
(2)春秋晚期。
(3)儒家学派。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
(5)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0、(1)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记载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长生录取协议书(2篇)
- 生产制造外包合同(2篇)
- 八年级思想读本《3.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听课评课记录4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1《二次根式》听评课记录4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听评课记录1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听课评课记录(档)
-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听课评课记录: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听评课记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 邮轮外部市场营销类型
- 2023年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效果评估指南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工程与伦理课程
- CKDMBD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 苏教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能量》表格式教案
- 潮汕英歌舞课件
- 田字格模版内容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 热连轧带钢生产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