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hÓu)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hÒu)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B.植物的抽清、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qiáo)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lǜ)到特殊的情况。C.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qiào)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jǐ)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jì)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zhǎo)泽,也几乎是一声不晌。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B.今年的天气周而复始,昨天还是骄阳似火,今天就大雨倾盆。C.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D.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受到低温的损害。B.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所以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C.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D.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B.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C.因此,1980年以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C.“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二、(10分,每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③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6.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7.下面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是火山说。B.“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中,“可能”二字可有可无。C.第③段文字主要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以为恐龙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D.第④段文字中引号是指特定称谓,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为了解释说明。三、(15分,每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⑥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映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可以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B.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C.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D.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映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9.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C.第④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D.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B.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C.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D.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第Ⅱ卷(表述题共80分)四、(10分)11.请在“肃穆”“威严“励志”“积极”中选三个词语连缀成一句话,要求用上排比的修辞手法。(5分)1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5分)伴随着“寻找最美声音读书读报”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书香漂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包括滨海公园在内的55个漂流书籍点参与活动,覆盖中小学校,企业车间、社区活动中心和部队基地等城区多地,充分将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空间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书页和文字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管造了全民阅读的氛围。书香漂流活动还推出了“全民阅读·志愿风采”微信图书借阅平台,利用“万联网+阅读”进一步浓厚阅读气氛。五、(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乌有先生者,中山布农也,年且七十,艺①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②,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无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③,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克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蓄薄酿,每朔望④辄自酌,今故人来何共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翌日⑤,先生复邀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暮先生酒解而公犹僵卧气息慑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无计不施,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闲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⑥白骨可肉⑦矣。唯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谓坐视故人死,是背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⑧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嘱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注释】①艺:种植。②齿:动词,并列,为伍。③拜:官职任免升迁,这里是“上任”。④朔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⑤翌日:第二天。⑥庶几:表推测。⑦白骨可肉矣:起死回生的意思。副:相称,符合。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①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二叟相见大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延邻医脉之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海阳无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②先生无计不施,迄无效,益恐。15.加横线的句子表现出“老妻”怎样的品性?(4分)六、(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父亲和那道坡宋向阳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你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都不瞅一眼。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了一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早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日头还没升起,除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噪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徐老套笑咪咪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17.请从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赏析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18.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19.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20.请写出题目“父亲和那道坡”的含义。(3分)七、作文(40分)21.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作文。小时候的牛汉,把一半的语文课本送给乔元贞,是一种长大;小英子,硬着头皮独自去汇款,是一种长大;可爱的你,为刚刚下班回家的父母沏上一壶热茶,是一种长大……长大意味着学会为他人着想,长大意味着学会承担责任,长大意味着学会感恩回报……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及解析1.C2.B3.B4.B5.B6.C7.B8.B9.D10.C11.略。12.示例:书香漂流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书香漂流活动借助漂流书籍点和微信图书借阅平台,营造全民阅读氛围)13.①一整年;②高兴;③邀请;④鞭策,用鞭子驱使。14.①海阳无是公,是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把读书做学问当作要务。②乌有先生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先生因此)越发害怕。1S.仁义(讲道义)参考译文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和庸俗的人为伍,人对他的毁请与美全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海旧亡(读“无”音)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致カ于读书做学问。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的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无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乌有先生说:“你打老远的地方来(看我),我没有什么可用来表达放意的,可是寒舍略微儲备了些濞酒,每当初一十五(我)总是独自喝,现在老朋友光临,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一起喝呢?”于是一起杨快地喝起来,夜色将尽还没有尽兴。第二天,乌有先生再次邀请无是公喝酒,端着酒杯,评说从古至今天下太平与混乱的事情,心里痛快极了,不知不觉已经酩酊大醉了。伤晚,乌有先生酒意已消,可是亡是公还倒卧在地,气息微弱,머他他都不醒,(乌有先生)非常惊慌,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