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0/2A/wKhkGWeiwdOAakyoAAIakBVu8YE805.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0/2A/wKhkGWeiwdOAakyoAAIakBVu8YE8052.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0/2A/wKhkGWeiwdOAakyoAAIakBVu8YE8053.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0/2A/wKhkGWeiwdOAakyoAAIakBVu8YE8054.jpg)
![2025年中图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0/2A/wKhkGWeiwdOAakyoAAIakBVu8YE8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先天性肌强直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依据遗传方式不同分为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一先天性肌强直家系的系谱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据图判断,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Becker病D.Ⅲ-5与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婚配,后代一定患病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共同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和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C.各种生物的基因都可以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5、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野生红眼雌果蝇与此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二代又出现了白眼果蝇。两次出现白眼果蝇的原因分别是()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6、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形成两个新种群后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种群1、2经不定向的选择后保留部分个体C.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D.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1、2间产生生殖隔离7、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一定会发生进化,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C.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8、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所做的贡献。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这几位科学家正是要找出这种反应背后的基因表达机制。他们发现细胞内的HIF-1ɑ(低氧诱导因子)可以控制EPO的表达水平,并且会随着氧浓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如图示),调节人体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对氧气变化的复杂又精确的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低氧环境下,HIF-1ɑ能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B.正常氧气条件下,人和大多数动物细胞的HIF-1ɑ含量相对较少C.静脉注射适量的EPO可以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更长D.只有在缺氧环境下,人体内的HIF-1ɑ才会调控EPO的合成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抗旱能力弱的植株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三种高抗旱类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全为高抗旱性植株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全为高抗旱性植株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不具有高抗旱性性状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4D.图Ⅲ类型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3/410、先天性肌强直病有显性突变型和隐性突变型两种。它们是由同一基因发生不同突变引起的。下图是其中某一类先天性肌强直病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家族所患遗传病很可能是显性突变型病B.上述两种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基因可位于X染色体上D.9号与另一突变类型的患者婚配,则子代一定患病11、两点测验法是指每次只测定两个基因间的遗传距离,是基因定位的最基本方法。例如,某雌雄同株植物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选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得F1,让F1进行测交,所得F2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即可代表两个基因间的遗传距离(若所占比率为5%,则遗传距离为5cM)。已知玉米粒糊粉层有色C(或无色c)、胚乳饱满Sh(或凹陷sh)、胚乳非糯性Wx(糯性wx)三对相对性状表现连锁遗传。利用两点测交法,每次就两对性状进行测定,通过三次杂交和三次测交就可以测定出这三个基因位点之间的距离和顺序,测交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亲本组合CSh/CSh×csh/cshWxsh/Wxsh×wxSh/wxShF2中籽粒的基因型及数量CSh/csh4032WxSh/wxsh1448Csh/csh149Wxsh/wxsh59915991cSh/csh152wxSh/wxsh58855885csh/csh4035wxsh/wxsh15311531
A.基因C和Sh,Wx和sh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约为3.6cM,20cMB.若亲本组合为CWx/CWx与cwx/cwx计算所得遗传距离为22cM,则三个基因的位置关系只有一种可能,即Sh位于C和Wx之间C.若C和Wx的遗传距离为18cM,不等于Wx和Sh的遗传距离与C和Sh的遗传距离之差,原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却未导致3对相关基因的互换D.根据两点测验法,若要确定4个基因的位置,则需要做4次杂交和4次测交12、某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三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相对值复等位基因A1(黄色)、A2(黑色)、A3(白色)控制,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某一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基因型为A1A3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1A2的个体交配得到F1,F1表现型及比例相对值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哺乳动物中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B.该哺乳动物的群体中,基因型为A1A1的个体致死C.F1中个体自由交配所得子代中黄色:黑色:白色=5:3:1D.F1中黄色个体与黑色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为1/813、将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和胡萝卜脱氢酶基因(ZDS)导入水稻细胞;培育而成的转基因植株“黄金水稻”具有类胡萝卜素超合成能力,其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一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2:1时,则不可能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若有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色大米: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4:3:9C.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1:15,则一定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若只有一个PSY和一个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无其他位置插入这两种基因,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14、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研究者进行果蝇杂交实验,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w白眼、pr紫眼和ru粗糙眼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纯合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果蝇杂交,F1表现为正常翅正常眼C.焦刚毛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雄蝇杂交,F1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D.白眼黑檀体雄蝇与纯合野生型(红眼灰体)雌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中雌果蝇有4种基因型15、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
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1
0.9
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B.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D.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17、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二倍体植株幼苗________→四倍体植株(做____)×二倍体植株(做_____)→三倍体植株(做_____)________×二倍体植株(做_____)→无籽西瓜18、分析下面列出的生物现象(1)—(8);把相应的序号填入左侧的括号中。
A.适应现象(____)
B.种内互助(____)
C.捕食关系(____)
D.种内斗争(____)
(1)雄企鹅聚集在一起孵卵(2)狮子捕杀斑马(3)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4)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发生的撕咬现象(5)山羊吃草(6)梅花鹿成群生活(7)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8)甲竹桃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19、适应具有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在降雪晚而少的冬季,雷鸟因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_____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主要包括一些_____常见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2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T2噬菌体的_____被35S标记,侵染细菌。②T2噬菌体内部的_____被32P标记,侵染细菌。22、细胞______的本质就是______的选择性表达。______的选择性表达与_________的调控有关。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3、为了培育性状优良的万寿菊,常用万寿菊与孔雀草进行有性杂交,如用基因型为DD的万寿菊与基因型为AABB的孔雀草杂交,获得的F1具有更优良的抗病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例中F1为_____倍体,其不可育的理由是______可用______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恢复可育的能力。
(2)万寿菊存在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的鉴定方法有目测法;花粉离体培养法、活体测定法等。
①花粉离体培养法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花粉,在______(仪器)下统计花粉的萌发率以测定花粉活力,其培养过程利用了_______原理。
②万寿菊雄性不育受细胞质基因(单个,S为不育,N为可育)以及核基因(成对,Ms为可育,ms为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有一种表现出可育如S(MsMs)即为雄性可育,则雄性不育基因型为____;让不育型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杂交,可稳定维持不育系存在(细胞质遵循母系遗传)。24、自从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后发现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青霉素酶,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请回答问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这类生物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其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欲证明“青霉素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的观点是错误的。
材料和器具:青霉素;培养皿、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实验步骤:
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个(A1;A2、A3);加入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有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繁殖后聚集在一起的菌群,即菌落。
步骤3:采用影印培养(如图所示);将A1中的菌落转移到B1。
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
①预期结果:B1、B2、B3中菌落数越来越多,则说明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青霉素_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②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中起了_________作用,其结果是使得细菌抗药的_________发生定向改变。
(3)尽管环境中细菌菌群中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目前仍使用青霉素等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_________。
(4)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青霉素,可能导致的后果_______?25、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染色体基因型XbXbXBXbXBXB表现型正常眼棒眼棒眼
(1)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运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_________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上表是对雌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由表中信息可知,X染色体上某区段重复导致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d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d,在纯合(XdBXdB、Xd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所示。若棒眼雌果蝇(Xd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进行杂交,则F1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雌果蝇占___________。若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正常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_。26、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紫花白花—紫花×白花405411二白花×白花0820三紫花×紫花1240413
(1)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
(2)组合一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紫花______________;白花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组合三中,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21分)27、下图是以玉米(2n=20)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②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培育乙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常采用________方法来获取单倍体幼苗。A→B→C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C;F处理最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不易获得的新品种是______________。丙、丁杂交,子代个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28、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植株花的细胞中无色素合成时,表现为白花。基因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B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红花=5:1;再让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2:1。已知控制花色的基因中,存在致死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花色的基因存在的致死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4)现将F1中白花植株进行自交,单株收获白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既有白花植株又有红花植株的株系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29、某二倍体植物茎的高矮有高茎、中等高茎、矮茎三种情况,由基因A和a控制,a基因能表达某种物质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型中有一个a表现为中等高茎,有两个及以上a表现为矮茎。该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三种,其色素合成途径如下图,其中B基因的存在能够抑制b基因的表达: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上图情况外还能通过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只考虑花色相关基因,选取某纯合白花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花色表现为___________,F1自交,若F2代表现型有两种,则亲代白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F2代表现型有三种;其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某纯合紫花高茎植株与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矮茎植株;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该植株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性状发生了改变;③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为了确定该植株形成的原因,使该植株与亲代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时基因突变引起;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先天性肌强直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依据遗传方式不同分为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可以推测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同为常染色体遗传病,或者同为X染色体上的遗传传病。假设Becker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Ⅱ2生出的Ⅲ2一定为患者,与系谱图不符,则推测Becker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推测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同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即Becker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homsen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均是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所以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A正确;
B、若Becker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Ⅱ2生出的Ⅲ2一定为患者,与系谱图不符,则推测Becker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因Becker病和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推出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据分析可知,Becker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homsen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图可知,该系谱图中每代都有患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即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Becker病;C正确;
D、若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是Becker病;一父母表现均正常的患者,可以确定其为隐性纯合子(aa),Ⅲ-5为杂合子(Aa),因此,二者结婚可以产生不患病(aa)的后代,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先天性肌强直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依据遗传方式不同分为Becker病(显性遗传病)和Thomsen病(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遗传系谱图作答。2、A【分析】【分析】
基因突变的特征:
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
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具有突变具有普遍性,A正确;
B.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错误;
C.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D错误。
故选A。
【点睛】
注意理解基因突变的4大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B【分析】【分析】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
A;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提纯的DNA中仍混有少量的蛋白质,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共同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正确;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
D;“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4、B【分析】【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详解】
A;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A错误;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B正确;
C;具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生物;其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有基因,但有的生物没有X、Y染色体,C错误;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同样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D错误。
故选B。5、A【分析】【分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详解】
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说明是纯合子,后代突然出现白眼则为基因突变;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且红眼对白眼是显性,设相关基因用A、a控制,将野生红眼雌果蝇(XAXA)与此白眼雄果蝇(XaY)交配,理论上不会出现白眼后代,因此子二代又出现的白眼果蝇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C、D错误,A正确。故选A。6、B【分析】【分析】
1;隔离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2;物种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
A;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A正确;
B;种群1、2受到的是定向的自然选择;B错误;
C;据图示可知;种群1、2间存在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C正确;
D;由于种群1、2基因库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即产生了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B。
【点睛】7、D【分析】【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B错误;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不同,D正确。
故选D。8、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在正常氧条件下,HIF-1α在脯氨酸羟化酶;蛋白酶体和VHL的作用下被降解;而在低氧环境下,HIF-1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与ARNT的结合,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
【详解】
A;据分析可知;低氧环境下,HIF-1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与ARNT的结合,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A正确;
B;在正常氧条件下;HIF-1α在脯氨酸羟化酶、蛋白酶体和VHL的作用下被降解,在人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内的含量相对较少,B正确;
C;EPO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运氧能力,进而保证能量的供应,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更长,C正确;
D;由题干信息“细胞内的HIF-1ɑ(低氧诱导因子)可以控制EPO的表达水平;并且会随着氧浓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改变”,可知并不是只有在缺氧环境下,人体内的HIF-1ɑ才会调控EPO的合成,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的研究机制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题干的条件和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C: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Ⅰ类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具有R基因,即相当于纯合子,该个体能够稳定遗传;Ⅱ类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该个体相当于杂合子,该个体不能稳定遗传;Ⅲ类型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全为高抗旱性植株,A正确;
B;Ⅰ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全为高抗旱性植株,B正确;
C、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可以产生四种配子(1/4R1R2、1/4R1r2、1/4r1R2、1/4r1r2),与Ⅱ杂交(产生的配子1/2R、1/2r);后代中不具有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4×1/2=1/8,C错误;
D、图Ⅲ类型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有一条染色体上具有R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基因型可表示为R1r1R2r2;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具有R基因)占15/16,D错误。
故选CD。10、C: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1号有病,2号正常,他们的女儿5号有病,则该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3号正常,4号有病,其儿子9号有病,女儿10号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综上所述,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因为该病表现为代代相传,且发病率较高,则最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很可能是显性突变型病,A正确;
B;先天性肌强直病有显性突变型和隐性突变型两种;它们是由同一基因发生不同突变引起的,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C错误;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9号为杂合子(设为Aa),则另一突变类型的患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其为隐性基因的纯合子(设为a,a,);因此9号与另一突变类型的患者婚配,后代有正常的,也有患病的,D错误。
故选CD。11、C:D【分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C和Sh的遗传距离等于Csh/csh和cSh/csh所占的比率,Wx和sh之间的遗传距离等于WxSh/wxsh和wxsh/wxsh所占的比率。
【详解】
A;根据题意;C和Sh的遗传距离等于Csh/csh和cSh/csh所占的比率,即(149+152)/(4032+149+152+4035)=3.6%,Wx和sh之间的遗传距离等于WxSh/wxsh和wxsh/wxsh所占的比率,即(1448+1531)/(1448+5991+5885+1531)=20%,故基因C和Sh,Wx和sh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约为3.6cM,20cM,A正确;
B;若亲本组合为CWx/CWx与cwx/cwx计算所得遗传距离为22cM;大于Wx和sh之间的遗传距离,说明三个基因的位置关系只有一种可能,即Sh位于C和Wx之间,B正确;
C;若C和Wx的遗传距离为18cM;不等于Wx和Sh的遗传距离与C和Sh的遗传距离之差,原因可能发生了双交换,C错误;
D;根据两点测验法;若要确定4个基因的位置,则需要做6次杂交和6次测交实验,D错误。
故选CD。12、B:D【分析】【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老鼠毛色的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因此黄色属的基因型有A1A2、A1A3,A1A1纯合致死;白色鼠的基因型有A2A2、A2A3;黑色鼠的基因型只有A3A3。
【详解】
A;一个基因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体现的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错误;
B、基因型为A1A2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1A3的个体交配,理论上F1的基因型为A1A1、A1A3、A1A2、A2A3,而图中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2:1,推知A1基因纯合致死;B正确;
C、F1中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致死(1/9A1A1):黄色(2/9A1A2、2/9A1A3):黑色(1/9A2A2、2/9A2A3):白色(1/9A3A3)=1:4:3:1,故F2的实际表现型及比例为黃色:黑色:白色=4:3:1;C错误;
D、F1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2A1A3、1/2A1A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故选BD。13、A:C【分析】【分析】
假设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用A/a表示,胡萝卜脱氢酶基因(ZDS)用B/b表示。A_B_表现为亮红色,A_bb表现为橙色;aa__表现为白色。
【详解】
A;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2∶1时;属于9∶3∶3∶1的变式,有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且PSY基因多次插入,则可能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错误;
B、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假定转入PSY基因的用A表示,没有转入PSY基因的用a表示,转入ZDS基因的用B表示,没有转入ZDS基因的用b表示,转基因水稻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遵循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A_B_含有两种转基因,表现为亮红色,A_bb只含有PSY基因,表现为橙色,aaB_、aabb为白色;自交后代中白色大米∶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4∶3∶9,B正确;
C、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1∶15,不一定有PSY、ZDS插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如C错误;
D、若有一个PSY和一个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基因型可视为AB/ab;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D正确。
故选AC。
【点睛】14、B:C【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白眼对应的基因w和焦刚毛对应的基因sn均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翅外展基因dp和紫眼基因pr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粗糙眼ru和黑檀体e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详解】
A、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中的w白眼、pr紫眼和ru粗糙眼三个基因位于非同源染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
B、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F1基因型为DPdpRUru;表现为正常翅正常眼,B正确;
C、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snwXsnw×直刚毛红眼纯合雄果蝇XSNWY,后代中雌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XSNWXsnw,雄性均为焦刚毛白眼XsnwY,故子代出现白眼即XsnwY的概率为1/2;C正确;
D、白眼黑檀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基因型为EeXWXw,EeXWY,两者杂交,F2中雌果蝇基因型种类为3(EE、Ee、ee)×2(XWXW、XWXw)=6种;D错误。
故选BC。15、A:B:C【分析】【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弓|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
【详解】
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可能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
B;②③中酶A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录细胞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
C;基因突变会引起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但不改变tRNA的种类数,C错误;
D;由表格信息可知;①④基因突变导致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因此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D正确。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详解】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解析】性状分离17、略
【解析】①.秋水仙素②.母本③.父本④.母本⑤.联会紊乱⑥.父本18、略
【分析】【详解】
(1)雄企鹅聚集在一起孵卵属于种内互助;
(2)狮子捕杀斑马属于捕食关系;
(3)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属于其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4)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发生的撕咬现象属于种内斗争;
(5)山羊吃草属于捕食关系;
(6)梅花鹿成群生活属于种内互助;
(7)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属于种内斗争;
(8)甲竹桃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是对环境的适应,属于适应现象。
因此属于适应现象的有(3)(8),属于种内互助的有(1)(6),属于捕食关系的有(2)(5),属于种内斗争的有(4)(7)。【解析】(3)(8)(1)(6)(2)(5)(4)(7)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普遍性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两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蛋白外壳DNA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分化基因基因基因表达四、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3、略
【分析】【分析】
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时;减数分裂可正常进行,产生可育的配子。雄性不育个体在杂交实验中只能用做母本。
【详解】
(1)基因型为DD的万寿菊与基因型为AABB的孔雀草均为二倍体。二者杂交,得到F1个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一个二倍体。因为F1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故为不可育的。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使其染色体加倍,实现可育。
(2)①花粉离体培养法是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花粉;通常在显微镜下统计花粉的萌发率以测定花粉活力。花粉离体培养法是指在离体环境条件下,将花粉中所含有的精子细胞发育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这利用的是细胞的全能性。②依据题干可知,质基因为单个,核基因是成对的,且基因的表示方法均告知,故雄性不育基因型为S(msms),且只能为母本,让不育型与基因型为N(msms)的个体杂交,子代均为不育,可稳定维持不育系存在。
【点睛】
细胞质遵循母系遗传,即子代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母方。成对的细胞核基因由父母方各提供一个。【解析】二F1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不能正常联会,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秋水仙素(或低温)显微镜植物花粉(配子)细胞的全能性S(msms)N(msms)24、略
【分析】【分析】
根据实验分析可知;A组培养皿中的细菌未接触青霉素,但是能够在筛选过程中不断增强抗药性,证明细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抗生素的作用只是筛选出了能够适应具有抗生素环境的细菌,而不能诱导其产生抗药性。
【详解】
(1)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故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其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
(2)①根据题意可知;A组培养皿中的细菌未接触青霉素,但能够在筛选过程中不断增强抗药性,说明细菌本身就具有抗药性,其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青霉素之前;
②青霉素筛选出了具有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故青霉素在细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中起了筛选作用;其作用结果是使得细菌抗药性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实验中发现;扩大培养具有抗药性的菌落,获得的新的B2,B3的培养皿中,具有抗药性的菌落个体数量依旧较少,即菌群中的抗药基因频率极低;
(4)滥用青霉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不断被筛选出来,抗药基因频率增加,使得青霉素药效降低,耐药性强的超级细菌的产生。
【点睛】
个体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决定,但能够遗传的表现型仅由基因决定。环境的改变只能起到筛选基因的作用,即筛选出能够适应环境的基因,但不能诱导基因改变,基因的改变主要源于基因突变。【解析】原核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二分裂基因突变之前选择基因频率抗药基因频率极低(种群中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青霉素的药效降低耐药性强的超级细菌的产生25、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表信息可知;果蝇的棒眼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
(1)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由表中信息可知;X染色体上某区段重复导致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眼,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棒眼雌果蝇(Xd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XdBXb、XdBY、XbXb、XbY,其中XdBY胚胎致死,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是棒眼雌果蝇(XdBXb)、正常眼雄果蝇(XbY)和正常眼雌果蝇(XbXb),即F1表现型有3种,比例为1:1:1,其中雌果蝇占2/3。子一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dB:Xb=1:3,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1,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产生的F2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dBY:XdBXb:XbXb:XbY=1:1:3:3,其中XdBY胚胎致死,因此自由交配F2中果蝇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3:3,即F2中正常眼的概率为6/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伴X遗传、致死现象和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假说-演绎法染色体结构变异32/36/726、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从组合三紫花与紫花交配后代出现白花;而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表型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说明白花是隐性,且双亲紫花为杂合子;第一组后代紫花:白花为1:1,相当于测交;第二组是隐形纯合子自交。
【详解】
(1)由于组合三中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一后代紫花:白花为1:1;属于测交,说明亲代紫花基因型为Dd,白花基因型为dd。
(3)组合一后代紫花:白花为1:1;属于测交。
(4)组合三后代紫花:白花为3:1,所以F1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5)组合三后代紫花:白花为3:1,所以F1基因型为AA或Aa,后代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解析】三Dddd测交2/3性状分离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21分)27、略
【分析】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分析图形A过程是杂交,A到E到新品种甲是诱变育种;A到D到品种乙是杂交育种;A到B到C到品种丙是单倍体育种;A到F到品种丁是多倍体育种。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①②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个体上;培育乙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B过程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来获得单倍体幼苗。A→B→C是单倍体育种;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酿酒厂天然气供气服务合同
- 物联网工程居间合同
- 农业政策支持方案
- 补充借款合同格式
- 新媒体运营合作协议
- 林木种植与林业管理作业指导书
- 大型钻机租赁合同
- 大厦物业租赁合同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2025年汉中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试题
- 监理专题安全例会纪要(3篇)
- GB/T 17374-2024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 高级烟草制品购销员(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河道清淤疏浚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护理部工作总结
-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有解析)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中级)课件全套 宋永昌 项目1-3 机械系统检查与诊断-工业机器人运行维护与保养
- 浩顺一卡通软件新版说明书
- 2024年高考英语新课标1卷讲评(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