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DNA,以其中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此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②上有n个碱基,则新形成的肽链含有n/6-1个肽键(不考虑终止密码子)C.③是核糖体,翻译过程③将由3′向5′方向移动D.④是tRNA,不同生物的细胞中,tRNA是相同的,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2、基因I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I和基因Ⅱ的表达产物可能决定同一性状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会影响基因Ⅱ的表达C.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在某一个体的大多数细胞中都可以表达D.基因I和基因Ⅱ在转录时不可能存在A和T的碱基互补配对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形式是重复;这种变异发生的顺序是。
①DNA产生断裂片段②染色体产生断裂片段③DNA断裂位置增添重复序列④DNA断裂位置增添同一基因⑤断裂片段连接到非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⑥断裂片段连接到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A.①→③B.①→④C.②→⑤D.②→⑥4、某遗传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基因用B、b表示),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0%,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A.90%;10%B.75%;25%C.50%;50%D.35%;65%5、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的100颗种子种下去,结果为:结红果叶上有短毛37株、结红果叶上无毛19株、结红果叶上有长毛18株,结黄果叶上有短毛13株、结黄果叶上有长毛7株、结黄果叶片无毛6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体B.红果对黄果为显性C.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黄果长毛D.就叶毛来说,无毛与长毛都是纯合体6、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使蛋白激酶失活,从而抑制基因表达B.①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C.②过程中核糖体d比a更接近起始密码子D.细胞核内的mRNA通过核膜进入细胞质7、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及部分基因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a所在染色体的互换一定会导致配子基因组成类型的增多B.图示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和2对等位基因C.基因a和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XDY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B.III—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C.III—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IV—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89、下面左图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右图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段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6对同源染色体B.GH段发生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C.FG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互换D.若右图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时期为曲线图的HI段10、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蛋白质负责DNA分子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和阅读。包括两类:一类是组蛋白,与DNA结合但没有序列特异性;另一类是非组蛋白,与特定DNA序列或组蛋白相结合。且组蛋白可发生甲基化、磷酸化等修饰,有的修饰有助于DNA与RNA聚合酶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蛋白与非组蛋白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染色质中的组蛋白被修饰不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C.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可以使染色质中的DNA与组蛋白分离D.非组蛋白识别DNA的信息来源于脱氧核苷酸序列本身1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需要2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加,包括核糖体、mRNA、tRNA及多种蛋白质因子。嘌呤毒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它能有效地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具体原理是:嘌呤毒素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的结构,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从而阻断了后续反应的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RNA的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关系解读mRNA上的密码子B.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C.mRNA上同时结合许多核糖体可缩短合成一条肽链的时间D.嘌呤毒素通过干扰基因转录从而使蛋白质合成的结构改变12、用二倍体生物的甲、乙两个品种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杂交,目的是集中亲本双方的优良基因B.若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采集,则达不到实验目的C.戊、己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但基因种类相同E.通过①②途径获得新品种的方式所需育种时间最短E.通过①②途径获得新品种的方式所需育种时间最短13、下列DNA分子各种碱基数量比中,因生物种类不同而有区别的是()A.(A+T)/(G+C)B.(A+G)/(T+C)C.(A+C)/(T+G)D.A/G14、如图表示某雄性果蝇的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和焦刚毛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B.白眼基因和紫眼基因属于相对性状C.果蝇焦刚毛基因和翅外展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该果蝇减数分裂II中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白眼基因15、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甲型血友病发病史,图1中Ⅲ2和Ⅲ3婚后生下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Ⅳ2)。为探明Ⅳ2的病因,对该家系的第Ⅲ、Ⅳ代成员甲型血友病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产物进行电泳,得到图2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Ⅲ2和Ⅲ3再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孩子的概率是1/2B.根据图1可以推测Ⅱ5的基因型是XHXhC.结合图1、图2结果不能确定Ⅳ2的基因型是唯一的D.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16、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实验设计中采用了“减法原理”的是()A.“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完全培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组是缺Mg培养液B.“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对照组在光下进行实验,实验组做遮光处理C.格里菲思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观察小鼠是否存活D.在艾弗里向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几个实验组分别添加蛋白酶、酯酶或DNA酶等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18、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和_____的现象叫做_____。19、达尔文学说论证了生物是_____,并且对_____提出了合理的解释,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____,_____是进化的结果。但它的学说也有局限性,对于_____本质,达尔文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另外,他还接受了拉马克的_____的观点,同时对生物的进化也局限于_____水平。他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____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20、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_____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21、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_____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同种生物由于_____________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统称为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23、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2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该物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B.错误25、杂合子(Aa)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6、某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产生的花粉基因型有________种。C是指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则个体Ⅰ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个体Ⅱ与个体Ⅰ基因组成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个体Ⅰ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
(3)若要尽快获得纯种优良(aaBB)的品种,则应采用上图中________(用字母表示)过程进行育种。27、番茄的花粉在花瓣开放前就已成熟;花开前两天就有授粉能力,这种开花习性决定了番茄属自花授粉的作物。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
甲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子一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乙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子一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甲;乙两组的亲本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2)根据第___________组的杂交结果;可说明其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请设计最简便的方案予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从番茄茎颜色的角度考虑,乙组的子一代在自然条件下再获得子二代,上下代进行比较,绿茎的比例将___________。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分析,上下代是否_____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是DNA分子,作为转录的模板;②是mRNA分子,作为翻译的模板;③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④为tRNA分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
A;①是DNA;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该过程RNA聚合酶可起到解旋和催化子链合成的作用,故无需解旋酶,A错误;
B;翻译时;若②mRNA上有n个碱基,由于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构成一个密码子,故指导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的个数为n/3个,则合成的肽链中最多有肽键n/3-1个,B错误;
C;③是核糖体;图中④从核糖体上脱离下来,则翻译的方向为5′向3′,C错误;
D;物质④是tRNA;tRNA上有反密码子,可以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不同生物的细胞中,tRNA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D。2、D【分析】【分析】
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以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
【详解】
A;基因I和基因Ⅱ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是等位基因。但生物的一个形状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因此基因I和基因Ⅱ可能决定同一性状,A正确;
B;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B正确;
C;若基因I和基因Ⅱ是管家基因;则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C正确;
D;转录时;基因I和基因Ⅱ中的胸腺嘧啶T可以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中的腺嘌呤A互补配对,即存在A—U、T—A、C—G、G—C配对方式,D错误。
故选D。3、D【分析】【分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4类;本题考查重复,充分理解教材图示及相关定义即可作答。
【详解】
结合教材图示可知: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重复,故选D。
【点睛】
本题易错选C,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称为易位。4、B【分析】【分析】
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详解】
由题意知,BB=60%,Bb=30%,bb=10%,因此B的基因频率为60%+1/2×30%=75%;b=10%+1/2×30%=25%。B符合题意。
故选B。5、C【分析】【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果和黄果这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叶片的长毛;无毛和短毛受另一对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1,此对性状的双亲均为杂合体,表现为红果;子代短毛:无毛:长毛=2:1:1,双亲也为杂合体,表现为短毛.
【详解】
A;根据亲本杂交后代都发生了性状;说明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体,A正确;
B;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7+19+18):(13+7+6)=3: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为杂合体,表现为红果,所以红果对黄果为显性,B正确;
C;根据子代红果与黄果分离比为(37+19+18):(13+7+6)=3: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表现为红果;根据子代子代短毛:无毛:长毛=(37+13):(19+6):(18+7)=2:1:1,说明此对性状的双亲均表现为短毛,因此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C错误;
D、就叶毛来说,子代短毛:无毛:长毛=2:1:1,说明其基因型为Bb:BB:bb=2:1:1;所以无毛与长毛都是纯合体,D正确.
故选C。6、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④表示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a、b;c、d是核糖体。
【详解】
A;据图分析;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达,也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A错误;
B;①为转录过程;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不需要解旋酶,B错误;
C;②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核糖体是沿着mRNA移动的。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出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起始密码子在右端,所以核糖体d比a更接近起始密码子,C正确;
D;细胞核内的mRNA合成以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D错误。
故选C。
【点睛】7、A【分析】【分析】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图中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详解】
A、由图可知,若A和a所在染色体的发生互换,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ab;与不发生互换产生的配子基因型种类相同,A错误;
B、由图示可知,图中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2对等位基因A/a、D/d,b与b属于相同基因;B正确;
C;由于基因A、a和D、d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故这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等位基因D/d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故该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XDYd;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A:B:C【分析】【分析】
分析图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已知Ⅰ-1的基因型为XA1Y,Ⅰ-2的基因型为XA2XA3,则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为XA1XA2、XA1XA3、XA2Y、XA3Y。
【详解】
A、I-1与I-2基因型是XA1Y、XA2XA3,后代II-2有两种基因型:XA1XA2、XA1XA3;可能性各是1/2,A错误;
B、II-2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Ⅲ-1的X染色体来自II-2,III-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B错误;
C、II-3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II-4基因型XA2Y,III-2基因型有1/2XA1XA2、1/4XA2XA2、1/4XA3XA2;C错误;
D、III-1基因型为1/2XA1Y,III-2基因型有1/2XA1XA2,后代IV-1是女性,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2×1/2×1/2=1/8;D正确。
故选ABC。9、A:B:D【分析】【分析】
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而经过有丝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仍然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分离。分析图解:图1中,AF区段表示有丝分裂,FG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区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图2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因此该细胞是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
A;由分裂示意图可以看出;此动物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则CD段染色体数量加倍,共有12条染色体,6对同源染色体,所处的时期可为有丝分裂的后期,A正确;
B;GH段发生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产生的子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C错误;
D;图2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对应时期为图1的HI段,D正确。
故选ABD。10、A:C:D【分析】【分析】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蛋白质包括两类蛋白质:一类是组蛋白,与DNA结合但没有序列特异性;另一类是非组蛋白,与特定DNA序列或组蛋白相结合。且组蛋白可发生甲基化;磷酸化等修饰,有的修饰有助于DNA与RNA聚合酶结合。
【详解】
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均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
B;根据题意;组蛋白的有些修饰有助于DNA与RNA聚合酶结合,因此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B错误;
C;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C正确;
D;非组蛋白识别并结合到DNA上的信息来源于脱氧核苷酸序列本身;D正确。
故选ACD。
【点睛】11、A:B【分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嘌呤毒素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阻断翻译的进行而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
A;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A正确;
B;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B正确;
C;mRNA上同时结合许多核糖体;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C错误;
D;嘌呤毒素具有与tRNA分子末端类似的结构;可以代替携带有氨基酸的tRNA与核糖体结合,从而阻断了后续反应的进行,嘌呤毒素干扰的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翻译的过程,D错误。
故选AB。12、A:B:C【分析】【分析】
杂交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优点是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操作简单,缺点是育种时间长。
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获得正常个体为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性状,过程繁琐。
【详解】
A;①过程是杂交;目的是集中亲本双方的优良基因,A正确;
B;若④过程使用的花药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采集的;不能采集到需要的基因组合,则达不到实验目的,B正确;
C;己植株是由戊幼苗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植株;所以它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但基因种类相同,C正确;
D;戊是单倍体幼苗;此处没有形成种子的步骤(单倍体大多也不能形成种子),故⑤应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而非种子,D错误;
E;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通过①③④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方式所需育种时间最短,E错误。
故选ABC。13、A:D【分析】【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
A;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G+C)值不同,A正确;
B;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G=C,因此A+G=T+C=A+C=T+G;(A+G)/(T+C)=1,B错误;
C;在双链DNA分子中;(A+C)/(T+G)=1,C错误;
D;在双链DNA分子中;A/T=1,A/G比值不同,D正确。
故选AD。
【点睛】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14、A:C【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控制焦刚毛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紫眼和翅外展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
【详解】
A;白眼基因和焦刚毛基因是不同基因;两者的碱基序列或碱基数目不同,A正确;
B;白眼基因和紫眼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果蝇焦刚毛基因和翅外展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果蝇减数分裂II中期的细胞中不一定有X染色体;即不一定含有白眼基因,D错误。
故选AC。15、B:D【分析】【分析】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详解】
A、XXY个体的出现是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的,无法预测概率,A错误;
B、该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图1中,Ⅱ5的母亲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HX-,其父亲患病基因型为XhY,可以推测Ⅱ5的基因型是XHXh,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Ⅲ2基因型为XhY,Ⅲ3基因型为XHXh因此Ⅳ2(XXY的非血友病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有XHXHY或XHXhY两种,但图2电泳结果可除基因型XHXhY,C错误;
D;图2中下方条带为h基因;电泳速度快,说明分子量小,可能是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D正确。
故选BD。16、A:B:D【分析】【分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加法原理”是人为添加某种影响因素,“减法原理”是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均为“实验组”。判断为“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是和常态情况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
【详解】
A;“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实验组去除培养液中的Mg,采用了“减法原理”,A正确;
B;“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实验组做遮光处理,去除了正常的光照条件,采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
C;格里菲思的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采用了“加法原理”,C错误;
D;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组中;添加某种酶的目的是通过酶解去除其中相应的成分,采用了“减法原理”,D正确。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略
【分析】【分析】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行为。
【详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行为;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发生缠绕,交换相应片段。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行为。【解析】联会18、略
【解析】①.显性性状②.隐形性状③.显性性状④.隐形性状⑤.性状分离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不断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和变异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个体渐变20、略
【解析】非同源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不能可育地理障碍基因交流隔离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2、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23、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24、A【分析】略25、B【分析】略五、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6、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是某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植物的体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图,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B表示花药离体培养,E表示受精作用,F表示细胞增殖和分化,C表示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诱导。
【详解】
(1)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植物体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花粉)的过程中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的种类=2×2=4种。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即图中的A过程中,如果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则B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12条),C过程一般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得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t-IV-M13-生命科学试剂-MCE-4429
- Frutinone-A-生命科学试剂-MCE-8513
- 2-Carbamimidoylsulfanyl-acetic-acid-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335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品牌授权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篮球俱乐部赛事安全预案与责任承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中式餐厅合伙人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游艇码头租赁与船舶租赁税务筹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表格合同管理系统在线培训及售后服务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化学事故威胁制度
- 科技创新在小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重要性
- 护理部工作总结
- 农业生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300道及答案
-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有解析)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DB37-T3953-2020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浩顺一卡通软件新版说明书
- 植物检疫员岗位职责说明书
-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各地真题)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经理层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