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政治汇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1页
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政治汇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2页
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政治汇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3页
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政治汇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4页
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政治汇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2019-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中政治汇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选题1.(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下列对“新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④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下列做法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照抄别国经验,而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有(

)①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③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④照搬苏联模式,建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

)①对当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了规定②规定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④为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B.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5.(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讨论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意义”时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B.乙: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丙: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丁: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6.(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三大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这主要说明了(

)①生产力只有适应生产关系才能发展②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这条新路(

)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主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④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道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1·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规定④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1·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总路线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0.(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一期中)下表是中国国民经济(1952年、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2.49%7.3%7.1%接近0A.资本主义工商业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11.(2019·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一期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下列属于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五四运动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辛亥革命12.(2019·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一期中)在毛泽东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地分析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正确地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对象、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政策和策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B.毛泽东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C.毛泽东思想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D.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3.(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一期中)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14.(2019·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一期中)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①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一期中)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政协的召开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6.(2019·北京四中高一期中)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新政协的召开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7.(2019·北京四中高一期中)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不断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8.(2019·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期中)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19.(2019·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一期中)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

1949 B.1952

1956C.1966

1976 D.1978

198220.(2019·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一期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推动这一主要矛盾解决的是()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提倡节俭,减少物质文化需要③坚持改革开放④早日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B【详解】①:“三大改造”完成后,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故①不选。②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故本题选B。2.B【详解】①③:“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婚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这表明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故①③正确。②:材料表明中国应该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不是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故不选②。④:材料表明建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能照搬苏联模式,④错误。故本题选B。3.B【详解】①: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规定,①错误。②④:党的八大规定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④符合题意。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③错误。故本题选B。4.B【详解】B:我国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错误。AC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此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CD排除。本题选B项。5.C【详解】A:“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党的八大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不符合题意。B:“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B不符合题意。C:“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历史意义,C正确。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C【详解】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说法错误。②③:三大改造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不正确。④:三大改造是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C【详解】①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道路,①④正确。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胜利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错误。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③错误。故本题选C。8.C【详解】②③: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①错误。④:1953年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召开党的八大,④错误。故本题选C。9.A【详解】A: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这说明毛泽东意在强调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A符合题意。B: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不合题意。C:材料不是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C不合题意。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错误。故本题选A。10.D【详解】AB:根据材料信息,资本主义经济接近0,故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不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AB不合题意。C: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不单是国营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C不合题意。D:根据材料信息,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经济成分占据主体地位,资本主义经济接近0,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A【详解】A: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A正确。BCD: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不是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辛亥革命,故BCD不选。故本题选A。12.D【详解】A: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错误。B: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B错误。C:《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C错误。D:依据题意,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D正确。故本题选D。13.B【详解】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B:“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正确。C:本题强调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等同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排除C。D:材料不是强调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14.D【详解】②③④:过渡时期总路线被简称为“一化三改”,“三改”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③④正确。①:“一化”指的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①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B【详解】A:新政协召开标志着三座大山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故不选A。B: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正确,应选。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开展的,故不选C。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故不选D。故答案选B。16.D【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D: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正确。A: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A不符合题意。B: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不符合题意。C:新政协的召开是在1949年6月,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底,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做出的决定性选择。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7.D【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A错误。B:生产不断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B排除。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