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校际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校际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校际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校际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校际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2月高二校际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人认为,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敛怨以为德”,为上天所弃;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这主要体现了周人A.能够借鉴历史经验 B.推崇神权至上思想C.沿袭前朝价值观念 D.坚持礼法并重传统2.西汉时,“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其中,选博士等,取明经;选廷尉正等,取明律令;选三辅令等,取治剧(剧:繁重)。据此可知,选官途径重在A.依据政绩实效B.参考资品等次C.关注家世道德D.考察为官能力3.“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A.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B.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C.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D.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4.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5.明清时期,晋商店铺对于招牌领章、账簿管理、经营范围、用人定位、职责权限、起居生活等事项,均制定了明确的店规铺纪。晋商亦形成了“一店受困,同乡共助”的风气。上述情形的出现A.有利于商业的规模化发展B.是商业法规成熟化的标志C.表明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D.说明晋商的业务遍及全国6.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时间支出及用途熙宁六年十一月3万石谷,淮南西路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熙宁七年五月5万石谷,真定府路减价出粜熙宁九年二月10万缗钱,广南西路转运司以备军需表1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7.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8.19791984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由18亿余亩减少到16.9亿亩,平均每年减少近2000万亩。粮食亩产由337斤提高到481斤,平均每年增长24斤。这一现象的出现A.适应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B.引发了土地所有制变化C.解决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D.促进了育种技术的进步9.1855年,在华外商共1038人,比1837年增加了3倍,分属于219家洋行。西方商人还在开放口岸投资办厂,由此产生了依附于外国商人的特殊阶层——买办。据此推知,买办阶层是A.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B.西方经济发展的产物C.西方殖民渗透的工具D.商品交易安全的保障10.建国前上海码头工人是中国近代城市中典型的,“苦力”群体。建国后上海码头工人的工作开始“竞赛化",1951年上海市运输公司举办的首次劳动竞赛分为团体和个人赛。码头工人还被宣传为“替国家增加了财富,爱护人民财产”的模范。这一转变反映了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C.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发生根本改变D.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11.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某一作物的传播路线图。该作物是A.甘蔗B.小麦C.水稻D.番茄12.在中世纪,“胡椒袋”是欧洲有钱人的外号,胡椒面在称重时要关紧门窗,以免被风吹跑。但是到了16、17世纪,胡椒却成为欧洲市场上的大众化商品。这种变化A.反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 B.推动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出现C.受到外来物种引进的影响 D.得益于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13.下表为英国近代人口结构变化简表(局部).。年代1700年1801年1851年总人口(万人)5068662088城市人口(万人)852381119城市率16.8%27.5%53.6%表2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B.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C.海外殖民活动的扩展D.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14.如图是1924—1926年在批发商业中苏联的国营商业与私营商业的比例示意图:(单位:%)这一变化A.扭转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B.促进了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C.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巩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5.19世纪,英国伦敦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有相应的市场用途(如表),对此,有学者指出,“1800年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垃圾被赋予了回收利用的新意义.”这主要表明,当时伦敦垃圾种类市场用途煤灰、煤渣制砖、农肥破布、碎布造纸、制衣帽碎瓷器建筑、铺路厨余垃圾农肥各类破旧用品出售给对应废品回收商表3A.资源利用效益得到提高B.环境污染问题得以解决C.基础设施建设臻于完善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荒地带”。至公元1000年左右,中原文明仍处于主导地位。吴地加速开发的契机在安史之乱之后才出现,这一时期,人们大力发展丘陵地区的农业,使大片沼泽变为良田,全国的经济中心也开始逐渐南移。宋元时期,江南代替中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明清时期,吴地成为中国首富之区。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达到“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分工更加细密,绫、绢和罗等各种专门的织机出现,能制造各种复杂的花纹。苏州的水陆交通发达,“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绘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姑苏繁华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苏州工商业繁荣的盛况。——摘编自李晓燕《明清时期吴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市民文化的发展》材料二——据【美】施坚雅《中国历史的结构》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述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在古代中国经济地位的变化过程。(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宋时期华北和东南沿海经济活动水平变化的总体趋势,分析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8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的仕途观材料一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年3月27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材料二《时报》说:“盛矣哉!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新薄海臣民之视听,驱天下人士使各奋其精神才力,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万国公报》道:“中国政府近于改革之事颇有改观,而立废科举一节,取数百年来败坏中国及近日屡蹶屡起、根深蒂固之附属物,一旦拔废之,是真中国历史上之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材料三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之后,士绅阶层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不复存在。传统乡村社会依靠士绅实现自治的稳定结构被打破,与之同步的是国家政权下沉的努力,但是,自上而下的授权来源使得乡村社会被“土豪劣绅”充斥,最终导致政权的覆灭。1910年,梁启超写道“(科举)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不可废除。”——岳铭青:《科举制废除、士绅阶层衰落与基层治理变迁》材料四清末新军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类别部别国内学生留学生士人行伍总计第九镇(驻江宁)3401527287714第八镇(驻湖北)1541249723686第二十一协(驻湖北)534733133总计547318421131533历史的观察者,试从不同视角评价科举制的废除;并谈谈面对时代变革,“刘大鹏”等读书人的出路在哪里?(12分)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岛城市发展是1887年德国侵占后,从最南端的港口开始。自1898年始德国人将原沿海一带中国居民迁移,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相继建成小港码头、胶济铁路、青岛机车厂,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雏形。1906年,即胶济铁路全线贯通的第三年,青岛港贸易额上升至863430两,青岛港贸易收入约增长了58.4%。青岛最早的分区是按社会等级划分,其高低排列顺序分别是青岛区(欧人聚居区)——大鲍岛区(华商聚居区)——台东镇(华人劳工聚居区)——台西镇(贫民聚居区)。——摘编自李东泉《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材料二青岛生产总值,改革开放初期为38.4亿元,1987年112亿元;1999年1019亿元;2010年迈上5000亿元台阶,达到5749亿元;随后,全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七千、八千、九千、万亿四个千亿元台阶,2016年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1979年青岛电视机总厂成立,1984年改制,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下线,1994年青岛电视机厂变更为青岛海信集团公司,1997年海信股票上市。青岛市在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2016年被列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市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6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9.6:40.4。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摘编自《青岛统计年鉴》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青岛·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在1618世纪繁荣的中欧贸易中,瓷器、漆器、织物、壁纸、家具和玩具等各式各样的中国特产涌入欧洲,饮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丝绸与瓷器的魅力促使欧洲人致力于将其生产本土化。1753年7月24日,瑞典王后收到国王赠送的一件特殊生日礼物: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屋。她描述道:“我的长子穿得像个中国王子一样在入口处恭候,随侍的王室侍从则扮成中国文官的模样……里面有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印度风格装饰成的大房间,四角各有一只大瓷花瓶。……欣赏过所有东西之后,国王陛下下令演出一场配土耳其音乐的中国芭蕾。”——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1)根据材料一,写出马铃薯的洲际传播路径。结合所学,概括马铃薯成功跨洋传播的必备条件。(6分)(2)参考材料,运用18、19世纪的相关史实,以“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0242025学年12月高二校际联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CBABAACC题号1112131415答案BDADA16.【答案】(14分)(1)变化过程:唐中期以前,被视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蛮荒之地”);唐中期安史之乱后,经济发展加速,逐渐摆脱边缘地区地位;宋元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核心部分;明清时期成为国内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其他阶段划分言之有理亦可)(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总体趋势:华北区域整体呈急剧下降趋势;东南沿海区域逐渐上升并超过华北区域。(2分)原因:从北方角度分析:北方长期战乱;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从南方角度分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海上丝路发展的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统治阶级的重视。(每点2分,任答3点6分)17.【答案】(12分)从积极方面分析: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为后来的民主革命和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政治变革的角度看,科举制的废除打破了士绅阶层对政权的垄断,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政治,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方面每个角度2分,总分4分)从消极方面分析:从社会稳定角度看,科举制废除导致了乡村社会的混乱和政权的动荡。从选官制度的角度看,科举制的废除使得选官制度失去了公正性和透明度,出现了“土豪劣绅”充斥乡村社会的情况。(消极方面每个角度2分,总分4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得分)出路:面对时代变革,“刘大鹏”等读书人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寻求新的出路。他们可以通过接受新式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角度2分,总分4分)18.【答案】:青岛·缩影(13分)近代史上,青岛是德国的殖民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半殖民色彩浓厚,德国控制青岛,中国人遭到不合理待遇。(3分)反映了青岛是旧中国独立、主权领土完整遭到严重侵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反映了青岛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缩影;反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