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高考化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1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高考化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2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高考化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3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高考化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4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高考化学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高频考点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基础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

重难电离平衡常数及图像。

限时20分钟,正答率:—/8。

基础

1.(2019课标【,10,6分)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

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1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

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不”」J相

一^HC1:H,0=IO-3:I第一层

444U券上0

CLfiopap\o

第二层

r入4卜%。咻队《

」5W<4A4<心仪》

vvvvvvvvvv第二层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1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X10:,mol-L(设冰的密度为0.9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1

答案D

2.(2021河北邯郸三模,9)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mol-L氨水中滴加等浓度的CHaCOOH溶液至过量,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B.常温下,PH=2的某酸HA与pH=12的某碱B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HA为强

酸,BOH为弱碱

C.0.2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4)是0.1mol・CH£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D.浓度均为0.1mol・L的NHUSOi溶液与X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SO歹)=c(Na+)>

c(NHj)>c(H')>c(OH)

答案D

3.(2022全国乙,13,6分)常温下,一元酸HA的K,(HA)=1.0X10、在某体系中,H与A离

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溶液I膜溶液n

pH=7.0pH=1.0

H++A-uHA-一HAQH++A-

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中c(H')=c(OH)+c(A)

B.溶液II中HA的电离度为今

C1U1

C.溶液I和n中的C(HA)不相等

D.溶液I和H中的c总(HA)之比为10-

答案B

重难

4.(2021湖北,14,3分)常温下,已知H3P溶液中含磷物种的浓度之和为0.1mol•L',

溶液中各含磷物种的pc-pOH关系如图所示。图中pc表示各含磷物种的浓度负对数

(pc=Tgc),pOH表示0H的浓度负对数[pOH=Tgc(OH)];x、y、z三点的坐

标:x(7.3,L3),y(10.0,3.6),z(12.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pc(H3PO3)随pOH的变化

OH

I

B.LPO,的结构简式为HO-P-OH

C.pH=4的溶液中:c(H2POgXO.1mol-2c(HPO打)

D.H3POa+HPO^^^^21^03的平衡常数K>1.0X105

答案D

5.(2021江苏,11,3分)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0.3.溶液的性质。

实验1:用pH试纸测量0.1mol-L1NaHCCh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

实验2:将0.1mol-L1NaHCd溶液与0.1mol・L”CaCb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白色沉

1

实验3:0.1mol-LNa£0,溶液中通入C02,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

实验4:0.1mol-L'Na£0*溶液中滴加新制期口氯水,氯水颜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可得出:J(H2c03)>高瀛而

2

B.实验2中两溶液混合时有:c(Ca*)-c(C0|-)<Ksp(CaC03)

C.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g+LO+CO?­2HC0&

D.实验4中c.(CO1-)<c弼(CO|-)

答案C

6.(2018天津理综,6,6分)LiH2Poi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l溶液的pH随

c初始(1/0。的变化如图1所示,IhPOi溶液中112Poi的分布分数5随pH的变化如图2所

示[5=_空幽_

Cq(含P元素的粒子)

下列有关LiH2Pol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R)]、HPO/和P0;

C.随c初始(H2Pop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mol・L的IhPO:溶液溶解Li2c0力当pH达到4.66时,H3Pol几乎全部转化

为LiH2Poi

答案D

7.(2021河北石家庄二模,13)(双选)常温下,通入HC1或加入NaOH固体调节0.01

mol•L-NaHR溶液的pH(调节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c(HR)随pH变化的曲线如

A.x<0.01

-5

B./fai(H2R)^1X1O

C.水的电离程度:c>b=d

2

D.c点时溶液中存在c(HR)>c(H;R)>c(R')

答案CD

8.(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13)(双选)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氯气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盐

酸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测得氯气的饱和浓度c(CL)与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的

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T

a

c

)E

(/

r-)

t

已知氯气溶解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Ch(aq)+40(1)=^If(aq)+Cr(aq)+HC10(aq)K尸4.2XIO-4

@C12(aq)+Cl(aq)Clg(aq)K2=0.19

③HC10(aq)W(aq)+C1O(aq)Ka=3.2X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诙:c(lD>c(CD>c(C13)>c(Cl0)

B.b点溶液中存在:c(HC10)+c(Cl0)+c(Na)=c(Cl)+c(CI3)

C.由对比实验得出Cl对CL的溶解存在较大的抑制作用

D.表示NaCl溶液的曲线中,随着CL溶解度的减小,溶液中喘白感小

答案AB

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中和滴定

基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重难一元酸、碱滴定图像。

综合多元酸、碱滴定图像。

限时20分钟,正答率:/9。

基础

L(2019北京理综,12,6分)实验测得0.5mol•I?CIhCOONa溶液、0.5mol-LHCuSO,

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CH)

B.随温度升高,CH;)COOXa溶液的c(OH)减小

C.随温度升高,CuSOi溶液的pH变化是K,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随温度升高,CH:tCOONa溶液和CuSO1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OO、Cir水解平衡移

动方向不同

答案C

2.(2021河北保定二模,13)25℃时,按下表配制两份溶液。

加入的NaOH混合后所

一元弱酸溶液

溶液得溶液

HA10.0mL5.0mL溶液I

0.20mol-I/'0.20mol・L

pH=5.0

HB10.0mL5.0mL溶液II

0.20mol-L-10.20mol・L

pH=4.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I中:c(Na)>c(A)>cGO〉c(OH)

B.溶液II比溶液I的pH小L0,说明Ka(HB)>K„(HA)

C.混合溶液I和溶液II:c(Na)+c(H,)=c(A)+c(B)+c(OH)

D.混合溶液I和溶液II:c(IIA)>c(IIB)

答案A

重难

3.(2022福建厦门二模,10)室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NO,和HNO2混合

液中逐滴加入0.1mol-UNa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c(H')>c(NOg)>c(NOp

B.导电能力:b<c

C.c点:2c(NOp+2c(HN02)=3C(Na)

1n-2.68

D.由d点可得((HNO2)二

答案C

4.(2016天津理综,6,6分)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Il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QKQKUD

B.滴定至P点滴溶液中:c(B)>c(Na)>c(HB)>c(H4)>c(OH)

C.pll=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涮,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Ac(H')

答案C

5.(2021河北衡水一中二模,9)甲胺(CHNH”的性质与氨相似,25C时向10mL0.1

mol-L的甲胺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稀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

负对数[用PC表示,pC-lgc水(H)〕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甲胺的电离方程式:CH3NH2+H2OUCH^HJ+OH

C.b点溶液的pH<7

D.e点溶液:c(CD>c(CHaNH。>c(H')>c(OH)

答案C

6.(2022辽宁丹东一模,15)乙醇胺为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数降=4.0X10巧)。其电离

方程式为HOCH2cHH0CH2CH2NHj+0H。用0.1mol/L的盐酸滴定20mL0.1

mol/L乙醇胺溶液,温度恒定在25时,滴定过程中由水电离出的2水(FT)的负对数与滴

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箱5=0.7)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点溶液的pH约为11.3

B.b点溶液中:c(HOCH2cH2NH2)>c(Cl)>c(HOCH2CH2NHj)

C.c点两侧溶液均存在由水电离出的c水(H,)=1X107mol/L

D.d点溶液中:c(CD=2c(HOCH2cH2NH2)+2c(HOCH2cH

答案B

综合

7.(2019课标I,11,6分)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112A的Q=1.1x

10-3,《2=3.9X10,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

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7

6

5

X4

克3

2

010203040

V(NaOH)/mL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答案C

8.(2020课标I,13,6分)以酚猷为指示剂,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6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川的变化

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6(H?A),曲线②代表8(HA)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1

C.HA的电离常数h=LOX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答案C

9.(2022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一模,15)常温下,向20mL0.1mol・L।HRQ,溶液中滴加

0.1mol・L।的NaOH溶液时,pH、pc(X)[pc(X)=-lgc(X)(X=H2s(kHSOg或SOp)]随V(NaOH

溶液)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010.020.040.0

“NaOH溶液)/mL

A.常温下,HEO,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X1022

B.当V(NaOH溶液)=10mL时,c(H2s6)+2c(H')=c(HSO3)+2c(OH)

C.V(NaOH溶液)二40mL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常温下,当pH=7.6时,有3c(HSO3)<c(Na)

答案B

易混易错

1.读图析图(2018浙江11月选考,23,2分)常温下,分别取浓度不同、体积均为20.00mL

的3种HC1溶液,分别滴入浓度为1.000mol•L;0.1000mol・1/和0.01000mol•L1

的NaOH溶液测得3个反应体系的pH随V(NaOH)变化的曲线如图,在V(NaOH)=20.00mL

前后出现突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4

12

10

H8

c

一6

4

2

0

KNaOHVml.

A.3种IIC1溶液的c(HCl):最大的是最小的100倍

B.曲线a、b、c对应的c(NaOH):a>b>c

C当V(Na0H)=20.00mL时,3个体系中均满足:c(Na)=c(Cl)

D.当V(NaOH)相同时,pH突跃最大的体系中的c(H)最大

答案D

2.电导率(2022福建福州二模,1。)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室

温下,用0.100mol・L।的CHaCOOH溶液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OH

和NL-H20的混合溶液,所得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K.(CHaCOOH)=1.7X10\Kh(NH3・H20)=1.7X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人4点的混合溶液中:。(1^本)约为1.7X105mol-L1

B.b点的混合溶液中:c(NH3-H20)>C(ClhCOO)

C.c点的混合溶液中:c(ClhCOO)+c(CH3COOH)=c(Na)+c(NHj)+c(NH.•H20)

D.a点一c点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答案B

3.水的电离(2022辽宁鞍山一模」1)25℃时,向20.00mL0.1000mol/LCH3COOH溶液

中逐滴加入0.1000mol/LNaOH溶液,其用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CHJCOO)约为103mol/L

B.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c点溶液中:CH3C00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

D.d点溶液中:c(Na)<c(CH3COO)

答案A

题型模板

模型一电离平衡思想模型

模型认知

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计算:一般利用“三段式”法计算出平衡浓度,然后代入表达式中进行

计算。

2.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表现出离子浓度的关系,常用于离子浓度的分析。

3.温度一定时,对于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1.(2021浙江1月选考,17,2分)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测IU为强酸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测BA为强酸强碱盐

C.0.010mol-L;0.10mol-L1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a则a《a

D.100mLpH=10.00的NaCO,溶液中水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为1.OX10-5mol

答案D

2.(2022福建莆田二模,4)K.(HNC2)=4.6X1(T(25℃)。室温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浓度NaNO?和HN02的混合液呈碱性

B.NaNQ,溶液中:c(Na)>c(OH)>c(NO0>c(H)

C.pH=3的HN0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4)=lX103mol-L1

D.pH=5的HNOz溶液中,与黑=2

c(NOz)46

答案D

3.(2021河北新高考适应卷,9)醋酸为一元弱酸,25C时,其电离常数75X10、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mol•L1CH3COOH溶液的pH在2~3范围内

B.CHsCOONa溶液中,c(CILCOOH)+c(ID=c(OH)

C.将0.1mol-L-CIhCOOII溶液加水稀释,其电离常数和均不变

D.等体积的0.1mol-L1NaOH溶液和0.1mol-L1CH.CO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且

c(Na)>c(CH3C00)>c(OH)>c(H')

答案C

模型实践

电离平衡及移动

1.电离平衡移动也遵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受到浓度、温度和同离子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2.“四个不一定”: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的离子浓度都减小;电离平衡右移,

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增大,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

4.(2020北京,11,3分)室温下,对于1L0.1mol-L醋酸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CH£OO的粒子数为6.02X1022

B.加入少量CIhCOONa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

C.滴力口NaOH溶液过程中,n(CH£00)与n(CH3COOH)之和始终为0.1mol

D.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0|-+2H'-H20+C02t

答案C

5.(20225•3创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PbSOi难溶于水,但能溶于CHEOONHi溶液生成醋酸铅,则醋酸铅的电离方程式为

(CH:$COO)2Pb^^Pb*2cH:£00一

B.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时,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一定增大,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

离子的浓度也不一定增大

C.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4.5X10-7,(尸4.7X10",氢富酸(HCN)的电离常

数:K=6.2X10",贝!J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0:的离子方程式为2CN-FH20+C02—

2HCN+C01-

D.常温下,向pH二a的盐酸中加入pH二b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盐酸与氢

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0,则液b=13

答案C

模型二数形结合思想模型

模型认知

一元酸与碱反应分布系数图像

1.0

o.s.

6

8°,.....................-V^H=PK=4.76

.」

34567

pH

1.以CHaCOOH为例,限6,分别为CIhCOOH、CH3COO的分布系数。

2.当pH<pK,时,主要存在形式是CH£OOH;当pH〉pK”时,主要存在形式是CH.COO。

3.K(CH^COOH)由图可知,c(CHC00)=C(CH.COOH)时

C(CH3COOH)3

f476

pH=pKa=4.76,Ka(CHsCOOH)=c(H)-10-o

1.(2020海南,12,4分)某弱酸HA溶液中主要成分的分布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0.20---------------------/-------------------------------

o.ooI…--「仃…।…।,

1.02.03.04.05.06.07.08.0

pH

A.该酸TgKa*4.7

B.NaA的水解平衡常数降贷

C.当该溶液的pH=7.0时,c(HA)<c(A)

D.某c(HA):c(A)=4:1的缓冲溶液,pH=4

答案B

模型实践

多元酸与碱反应分布系数图像

以草酸为例:

8

1.6“为H2c2O由勺分布系数、6।为的分布系数、。为CQj-的分布系数。

2.当溶液的pH=l溶时5产4,pH=4.2时6尸62。当p*l.2时,HCOi为主要存在形式;

在1.2<PH<4.2区间,HGO]为主要存在形式;当pH>4.2时,&0广为主要存在形式。

3.L(H2c200,^嗓黑虫,由图可知,c(&0勺)=c(HC20n时

c(IIC2O4)

+H2

pH=4.2,K2(H2C204)=C(H)=10O同理,M(H£。)二10;

2.(2022福建漳州二模,10)常温下,用pH=13的NaOH溶液滴定20nL0.1mol・LH3Pol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ajHPO)约为1.IX103

B.NalkPO:溶液中,ILP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C.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

D.b点:2c(Na)=c(H2PO;)+c(HPO?)4-c(PO?-)+c(HFOj

答案D

2

3.(2017课标II,12,6分)改变0.1mol・L।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NHA\A'

的物质的量分数6(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8(X)=——^—^]o下列叙

C(H2A)+C(HA)+C(A)

述错误的是()

1.0

0.8

A.pH=L2时,c(H2AAe(HA)

D.lg[K2(II2A)]=4.2

1

C.pH=2.7时,c(HA)>c(H2A)=C(A')

D.pH=4.2时,c(HA)=c(A2')=c(Hl

答案D

4.(2016江苏单科,14,4分)(双选)H2c2O1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仅2。)+

C(HC2O;)+c(C2O1-)=0.100mol-L的H2c2O」和NaOII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

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

确的是()

().02

0

A.pH=2.5的溶液中:c(H>CM+c(C,Oj-)>c(HCQ。

B.c(Na9=0.100mol・L7的溶液中:cGD+cOiqOAcSlD+cCO;-)

C.c(HC20i)=c(C20%-)的溶液中:c(Na,)溶.1中mol・L+c(HC20n

D.pH=7.0的溶液中:c(Na)>2c(C205-)

答案BD

5.(2021河北唐山一模,13)在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某二元中强酸H2A溶液中逐滴加入

KOH溶液,其溶液pC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C=-lgX,X表示溶液中HA或不的

A.曲线N代表的是pc(H次)与pH的变化关系

B.pH=3时,溶液中有c(HA-)+2c(A2-)-c(Na')<10Ymol/L

:

C.pH=4时,溶液中有c(HA)<c(A)<c(H2A)

D.常温下KHA的水解平衡常数KFIO打

答案C

模型应用

其他物质间反应的分布系数图像

本类题的图像中纵坐标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分数,横坐标是

溶液的pH。解题时一般分三步分析:

第一步,总体读图,通过观察弄清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弄清各微粒浓度变化。

第二步,识图,分析特殊点的含义,如曲线的起点、终点、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分

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斜率的大小及升降。

第三步,分析,进行信息提取,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提炼有用信息,在统摄信息

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用数据计算分析。

6.(2021山东,15,4分)(双选)赖氨酸[HN(CH3cH(NHJC00,用HR表示]是人体必需氨基

酸,其盐酸盐(HiRCL)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K.KK

卜庶一23

向一定浓度的H3R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HR'、H?R、HR和R的分布系数5(x)

随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6⑸印而焉丽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M点,c(cr)+c(OH)+c(R)=2c(H2R*)+c(Na')+c(H)

C.0点,pH笔吸

D.P点,c(Na)>c(Cl)>c(OH)>c(H*)

答案CD

7.(2021辽宁,15,3分)用0.1000mol・L盐酸滴定20.00mLNa3A溶液,溶液中H2AS

HA、A」的分布分数8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A的仁为10,025

8”点"(时)圮。2_)>。01冰)

C.第一次突变,可选酚酸作指示剂

1

D.c(Na2A)=0.2000mol・L

答案C

8.(2020山东,15,4分)(双选)25双时,某混合溶液中c(CIM00H)+c(CH£OO)=0.1

4

mol•LIge(CH3COOH)xIge(CH3COO).Ige(H)Ige(OlDKpH

(为CFhCOOH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点时,c(CH3C00H)=C(CH3C00)

B.N点时,PH=-lgKa

C.该体系中,c(CHKOOH)二注噜、mol・L1

Ka+c(HD

D.pH由7到14的变化过程中,CHBCOO的水解程度始终增大

答案BC

情境应用

简单情境

1.中和滴定PH-V图像的应用(2022辽宁抚顺一模,15)25℃时,在20mL0.10mol-L1

氨水中滴入0.10mol-L的盐酸,溶液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25℃时,NH3-H20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6

B.b点对应溶液中:c(Cl)=c(NHJ)

C.b点对应加入盐酸的体积等于20mL

D.滴加10mL盐酸时:c(NHj)>c(Cl)>c(NH3・H20)

答案C

2.中和滴定导电能力7.图像的应用(2022辽宁百师联盟联考,15)分别用0.1mol/L的

CHaCOOH溶液滴定10mL等浓度的NaOH溶液或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mL等浓

度的盐酸,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I

01020V/nJ

A.等浓度的盐酸与NaOH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B.a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总浓度大于b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总浓度

C.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CH3C00)>C(OH)>C(H)

D.c点溶液中:2cOf)+c(CH3COOH1=2c(OH)+c(CH3COO)

答案A

3.HR):与NaOH滴定曲线的应用:2022福建四地市一模,10)室温下,0.1mol-L1FhPO.

溶液与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Kai=2.16

B.由b点可知(2V普

C.c点时,c(Na)=c(H2POi)+2c(HPO厂)+3c(P07)

D.NazHPO: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直接进行中和滴定,可先加入CaCL溶液再进行滴定

答案B

复杂情境

4.中和滴定pH与IgY图像的应用(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一模,14)室温下,向10mL

0.1000mol-L二元酸FLB溶液中滴加0.1000mol・LK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与

IgY⑶代萄端或簿中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PH

0

9

8

7

6

5

4

3

2

1

0I23456lgY

2

B.当滴加10mLKOH溶液时,溶液中c(H2B)>c(B)

C.X点对应的pH为6.5

D.若用酚猷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变粉红色

答案B

5.物质的量分数6(X)与Tgc(OH)图像的应用(2022辽宁沈阳二中二模,15)常温下联氨

N科的水溶液中有:

凡乩+出。5;^NzH1+OHK.

N2H打N汨针+0万K2

提示:二元弱碱的电离也是分步电离。该溶液中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6(X)随Tgc(0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in表示N汨行的变化

B.D点的横坐标为10.5

C.若调节联氨溶液的方式是通入HC1气体,则B点存在c(Cl)<3c(N]H[)

D.若C点为N2H5cl溶液,则C点存在:c(N2H。+c(OH)=c(N2H尹)+c(FT)

答案C

6.分布分数与pH图像的应用(2022福建龙岩一模,10)K2FeO,溶液中含铁微粒的分布分数

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iFeOJ的数量级为10H

B.当c(HFeO。)+c(K+)=c(HFeOi)+2c(FeO9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C.向pH=2的这种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10,HFeO,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

D.HFeO,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答案C

7.中和滴定pc(x)与pH图像的应用(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一模,14)常温下,向某浓度

的也A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c(x)[pc(x)=-lgc(x),x为MAHA、

A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为曲线HI与曲线I的交点此时溶液中c(Na)>3c(A2)

2

B.整个过程中c(H2A)+C(HA)+c(A)不变

C.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H.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0.8

D.b点为曲线H与曲线【II的交点,b点对应的pH为3.05

答案D

审题解题

审题方法

1.(2019天津理综,5,6分)某温度下,HNO?和CH..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X10,和

1.7X10;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I代表HNO2溶液

B.浴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c(HA);C)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A)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

补充设问

设问①弱酸的电离常数与其酸性强弱有何关系?

设问②图像中曲线I、II分别代表哪种酸?为什么?

答案C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电离常数相对大的弱酸,酸性更强。

设问②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较强的溶液PH变化更大一些,故曲线I、H分别代表

C&COOH、HNO2。

2.(2020浙江1月选考,23,2分)室温下,向20.00mL0.1000mol-L盐酸中滴加0.100

0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5=0.7。下列说

法不乏碉的是()

PH

12

10酚限六突'变

8。反应终点娄专

6甲基红一范围

4甲基橙察

2

°10203040V(NaOH)/mL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V(NaOH)=30.00mL时,pH=12.3

答案C

解题思路

3.(2018浙江4月选考,18,2分)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两溶液中:c(CIl3C00:i=c(cr)

B.分别中和pH相等、体积相等的两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C.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金属镁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D.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

化):c(CH3cOO)=c(CD

补充设问

设问①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与中和等阴、等体

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有何不同?

设问②酸碱溶液恰好中和与酸碱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有何区别?

答案A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需要NaOH的物质的

量相同;而等PH、等体积的盐酸与醋酸溶液,酸的物质的量不同,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也

不同,醋酸溶液浓度更大一些,所需碱的物质的量更大。

设问②酸碱恰好中和,说明酸与碱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可能呈酸性(XH.C1),碱性

(CLCOONa)或中性(NaCl)。酸碱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有可能是酸碱恰好中和,如盐酸与氢

氧化钠;也有可能是酸或碱过量,溶液才能呈中性,如醋酸与氢氧化钠(醋酸需过量)或氨

水与盐酸(氨水需过量)。

4.(2021浙江6月选考,19,2分)某同学拟用pH计测定溶液pH以探究某酸HR是否为弱

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若测得0.01mol・L'NaR溶液pH=7,则HR是弱酸

B.25℃时,若测得OOImol-L」HR溶液川〉2且pH<7,则HR是弱酸

C.25℃时,若测得HR溶液pH=a,取该溶液10.0mL,加蒸储水稀释至100.0mL,测得

pH=b,b-a<lJ!JHR是弱酸

D.25℃时,若测得NaR溶液pH二a,取该溶液10.0mL,升温至50℃,测得pH=b,a>b,则HR

是弱酸

补充设问

设问①弱酸的特征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证明某酸是弱酸?

设问②酸碱无限稀释时,PH变化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B

补充设问答案

设问①弱酸的特征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弱酸对应盐的酸根离

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因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酸根离子水

解,溶液碱性增强;升温一般也会促进弱酸的电离;此外一般还可以用加水稀释促进弱酸

电离判断。

设问②常温时,无论酸碱,也不分强弱,无限稀释后pH均不会达到7。如:pH=6的强酸或

弱酸稀释至10倍后,川均小于7。

答题技巧

5.(2017江苏单科,20,14分)碑(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

去除水中碑的有效措施之一。

⑴将硫酸镒、硝酸忆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获得一种

碑的高效吸附剂x,吸附剂x中含有cor,其原因是

⑵LAsO,和H:AsO冰溶液中含碎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

度之和的分数)与川的关系分别如图I和图2所示。

.0

o..8

o..6

o..24

4

I

10

8

0,6

0.

Q4

0.2

0.0Z2

①以酚酥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l/sO,溶液中,当溶液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O

②H皿s0第一步电离方程式kAs(h=LAsO/H的电离常数为《J则pQ=

(Pl1=TgKa,。

⑶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pH=7.1时,吸附剂X表面不带电

荷;pH".1时带负电荷,川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pH<7.1时带正电荷,pH越彳氐,表面

所带正电荷越多。pH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碑和五价碑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

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碑的质量)如图3所示。

3

图3

,其原

下降

迅速

高而

pH升

量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