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册_第1页
2024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册_第2页
2024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册_第3页
2024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册_第4页
2024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汉字里的大千世界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人文主题分析人文主题分析排的这一组学习内容,蕴含了“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渗透了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语文要素分析语文要素分析从本单元开始,学生正式进入语文学习。为贴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降低语文学习难度,减缓幼小衔接坡度,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在识字教学中,要将“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指导学生学习汉字”这一语文要素落到实处。要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认识本单元的33个生字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了解汉字的由来,感受汉字的奥秘。本单元要写的16个字都是结构简单的独体字,要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能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按笔顺正确书写,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学习任务群定位学习任务群定位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审视教材单元,精准定位任务群。结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将本单元定位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从单元课文内容上来看,《天地人》通过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口耳目手足》通过看图识字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日月山川》采用了象形字识字的方法,认识自然其次,从单元书写内容来看,本单元是学生识字认字的起始单元,学生要学习写16个结构简单的独体字,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按笔顺正确书写,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这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一学段中“先认先写基本字”“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相吻合。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结合单元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与能力,本单元以“汉字里的大千世界”为主题统摄整个单元,让学生“走进有趣的汉字世界”,开启汉字王国的旅行,通过“跟着汉字识天地”“跟着汉字辨万物”“跟着汉字认自己”“跟着汉字学应用”四个任务认识汉字,认识自然万物。“跟着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汉字识天地”“跟着汉字辨万物”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汉字认识天地、自然、万物;“跟着汉字认自己”侧重引导学生认识人的身体部位、人的实践活动;“跟着汉字学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汉字的价值,学以致用,在生活与学习中应用汉字。通过玩游戏、朗读儿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通过听神话故事、欣赏书画,引导学生感受天地与日月,感受“人”在“天地”间的伟大;同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读生字,正确书写中国汉字,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汉字的兴趣……一个大情境、四个任务、多个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基于真实情境,激发识字兴趣,认识“天、地、人”等33个生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韵文识字、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建立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基本笔画,会写16个生字和8个笔画,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感受汉字横平竖直、字形方正的结构特点,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4.在大人的帮助下,正确朗读《剪窗花》。了解课外阅读的途径,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别人分享课外阅读成果,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5.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别人说话时,注意认真听。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任务框架任务框架第一单元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识字与写字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学习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韵语识字、象形字识字、看图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基本笔画,会写16个生字和8个笔画,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感受汉字横平竖直、字形方正的结构特点,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阅读与鉴赏2.在大人的帮助下,正确朗读《剪窗花》习惯。☆☆☆表达与交流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别人说话时,注意认真听。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梳理与探究对本单元学习过的生字,用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等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汉字可以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任务启动:走进有趣的汉字世界学习目标1.了解汉字的由来,初步认识汉字。2.梳理本单元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3.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习本单元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生字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导入。课前导入: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经过了长久的发展演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通过汉字看世界。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活动一:介绍汉字由来(一)汉字怎么来的?1.介绍汉字的由来。汉字的起源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对汉字的起源有过多种说法,如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刻契说等。长期以来人们都在探索和研究。汉字的源头在哪里呢?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刻画符号和原始图画,汉字可能就起源于这些符号和图画,而甲骨文正是由这些原始刻画符号发展而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物繁多,用结绳和刻木来记事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了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于是黄帝命令仓颉创造出一种文字来。自此之后他独居深沟,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古书上说,在仓颉造出文字的那一刻,“天雨粟,鬼夜哭”,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神话,说明古人一旦掌握了文字,便会产生惊心动魄的力量,使天地都为之变色。文字的发明和流传,不是一人之力、一时之功所能完成的,汉字承载着祖先的心血与智慧,历经反复的筛选,最终走向规范化,被人们所接受。仓颉作为汉字的发明者,是诸多为汉字发明作出贡献的“智者”的代表和象征。(二)为什么学习汉字?1.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每个中国人应尽之历史责任,同时也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汉字。2.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学生需要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3.学习好汉字有助于语文学习。汉字教学包括音、形、义等方面,我们掌握了汉字,就等于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入门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语文打好了基础。活动二:梳理单元内容1.《天地人》以国画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6个常用汉字。重点是认识这6个汉字,认识事物,认识世界。2.《金木水火土》以儿歌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五行和自然界中的四种事物,通过大自然中的具体事物认识世界。3.《口耳目手足》以图画的形式介绍人体的五个身体部位及相关的动词,认识汉字中的人体部位。4.《日月山川》给我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重点是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大自然。声说”的能力,养成“注意听”的好习惯;通过谜语诗来识字,正确辨析形近字,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汉字,诵读古诗;阅读儿童诗;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途径,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活动三:开启任务情境汉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反映了先民对世界的形象化认识。一个汉字一个故事,让我们进入“汉字里的大千世界”,开启汉字王国的旅行,通过“跟着汉字识天地”“跟着汉字辨万物”“跟着第一单元汉字认自己”“跟着汉字学应用”四个任务认识汉字,认识自然万物,在玩中学,在玩中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任务一:跟着汉字识天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识“天地人”。1.创设情境引入。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虽然能够通过讲话进行交流,但是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后代的人很难知道历史上发生的大事。我们的祖先查看风云变幻、季节交替,观察山川河流及鸟兽鱼虫……从这些事物的形态和变化中得到启发,造出了象形字,而后又用独体象形字组成了千万个合体字实际上,这千万个字从某种意义上都可归属于课题中的这三个字天地人。2.观察课文插图。出示课文插图国画《一望大江开》。介绍中国画用墨汁、毛笔绘制而成,是我国独有的绘画形式。我们是中国人,画中国画,认中国字。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并与同桌交流自己观察到了什么。(二)学习“天地人”。1.读好课文。(2)通过仰头看天、低头看地、手贴左胸自指的方式读“天地人”,通过与同学互指互认的方(1)课件出示“人”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该字像侧立的人形,让学生模拟侧身站立,手臂稍向前倾的人形。出示楷体的“人”字,让一个学生上前先侧身站立,而后转身面向其他同学,双手下垂,跨腿站立,以此体会“人”字是正面站立,双腿跨开,手臂下垂的人形。变化。(1)出示“天”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上加圆形符号成“”,圆形符号表示人头,人头在人体最高处,本义为头顶,头顶即为“颠”,也就是“天”的本字。篆文将人头用“一”表示,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于是“”变成了“”,上部的“一”变成了指事符号,特指人的头部或天的方位,引申为天空,又指大自然。(2)出示有关“天”的图片,师生进行交流。(1)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合体字。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大地上,这片大地上有高山、河流、平原。大地上有泥土的部分,我们称作“土地”,长满草的部分称为“草地”。出示图片,师生进行交流。(2)“土”是象形字,上横表示地面,下横表示地层,中间一竖表示土中生长出来的植物,本义为聚土为社所祭的地神,引申指土壤、疆域等。可先画“一”表示土层,而后加点成“亠”,表示把种子撒在泥土上,把所加的点拉伸为一竖,成“丄”,再画一横成“工”,像泥土把种子掩埋起来,慢土旁。“它”的形变,篆文写作“”,古文字像蛇形。(三)玩转“你我他”。1.出示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你我他”。出示水果图,教师出示“我”与“你”的字卡,练习说话。“我喜欢吃……”“你喜欢吃什么水果?”2.学生上台玩接龙问答游戏,在游戏中认读,理解并运用“你我他”。持也”,依据现字形可灵活识记为会意字,即“手”和“戈”的合写。教学时可这样展示:先出示纸4.出示字卡,进行练习。(四)理解“天地人”。分别析解“天地人”“你我他”的形、义后,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6个字作为词语或短语的内在含义及逻辑关系。1.出示“天地人”,引导学生思考:按照由上到下的方位应该怎样排列它们?人通过这样的竖行排序,让学生形象理解人在天地之间。地2.引导学生进行字族归类。“天地人”就像三个大的字族,每个字族里都包含很多字词。出示词语,让学生说说它们可以归属于哪个字族。出示“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雷电风雨”等,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了解它们都是表示天象气候的字词,属于“天”字族。出示“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了解它们都是表示地面万物的字词,属于“地”字族。出示“大人小孩、劳动创造、奔跑跳跃”等,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了解它们都是表示人或人的行为的字词,学生思考:“天地人”中,有思想、能创造、有生命的是哪个?师生交流,从而使其认识到:人善于思考,富于创造。我们要学好知识,才能认识浩瀚的天与广阔的地,只有认识世界才能创造第一单元世界。(五)总结“天地人”。《三字经》里说:“三才者,天地人。”天空气候,地面万物,人间万象,表示千万种事物的字词都可以归属到“天、地、人”这三个字族里,了解这种类属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学汉字、用汉字,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这就是汉字中的大千世界。任务二:跟着汉字辨万物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方法,认识《金木水火土》中7个生字;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山川》中8个生字。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4.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学习的乐趣。课前准备生字本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汉字中万物由来1.播放动画视频。本节课我们继续遨游汉字王国。播放动画,“金木水火土”五个动画小人自我介绍:我们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我们息息相关。2.出示课题,引出新字。学生仔细观察五个动画小人身上的字(金、木、水、火、土),试着读一读。1.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学生认真倾听。初步尝试诵读。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学生先在小组内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师生针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进行点评和学习。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列举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物品,进行交流。(1)出示树木的图片,告诉学生“木”指的是树木,让学生说说(2)出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水的用处。(3)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火的作用。(4)出示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5)重点指导“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让学生了解“金”可以泛指金属。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三)“五行”兄弟引见新朋友。1.读一读,圈出本课的7个生字。教师引出认字活动,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生字。学生仔2.游戏巩固,多渠道认字。“开火车”认读7个生字;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些字?游戏扩词;小组选择喜欢的生字,“开火车”扩词,尽量说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图填字、摘果子。(四)“五行”兄弟说天地。1.出示课文原文,学生自由练习读,指名读。2.出示《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盘古开天辟地后,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地形成。“日”与“月”指的是太阳与月亮,太阳与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1.认识田字格。师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生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2.学习笔画横。教师介绍笔画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学生练习,教师巡视)3.指导书写。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教师范4.方法同上,学习新笔画竖,指导书写“上”。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五行”朋友,请大家回家后把韵文背给家人听,并给他们介活动二:汉字可以画出来(一)故事导入,了解汉字起源。1.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学生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分享。古代的水墨画美丽,古代的人们更是聪明,他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依据很多事物的样子,造出了我们最早的汉字。因为这些汉字与物体的样子很像,所以叫作象形字。下面让我们一起破解象形字的密码,踏上汉字王国的旅途!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图文对照,认识“日”。1.汉字宝库的大门徐徐打开了出现一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小结:太阳圆圆的,古人就画了一个圆圈,中间再加上一点,表示太阳光。后来,这个字经过几千年的变化,中间的点变长,外面的圆圈变成方形,变成了现在的“日”字。(三)图文对照,认识“月”。1.出示月亮图和“月”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画了什么?猜一猜右边是什么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相机点拨评价。第一单元小结:“月”字瘦瘦长长的,特别是这一撇,很像月亮弯弯的一边,引导学生发现图片和汉字之间的形似之处。2.聪明的古人根据常见的月亮的样子创造出了“月”字,经过变化,就变成了我们今天写的汉字“月”。仰望天空,看着这轮明月,你会想到什么?3.出示“月”字字卡,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四)图文对照,学习“水”字。1.天上有美丽的日月,它们照耀着地上的事物,你瞧(出示河流图片)这里也藏着汉字!出示水流图和“水”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中画了什么?想一想:这个字会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名回答。小结:这“水”字的样子特别像水流的模样。2.教师提示“水”字的读法:读准这个字,要注意舌头往后卷一点。3.出示字卡,师范读,生跟读。分组比赛读,“开小火车”读。(五)图文对照,学习“火”字。地方。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小结:上半部分像红红的火苗,下半部分像木柴。字由画来,看图认字。2.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火”字,全班齐读。像这样有意思的象形字还有很多!我们继续来认识。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还有四幅图,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幅一幅地猜一猜,这四幅图分别代表什么字?同桌两人交流。2.学生交流自己根据哪幅图猜出了哪个字,教师相机点拨评价。3.学生说到“田”字,教师出示田地的图片,并相机拓展。小朋友们如果去郊外游玩,一定看过这样的地方:方方的田地,周围有一圈圈的田埂,农民们来往劳动,种植庄稼。4.学生说到“禾”字,教师出示禾苗生长过程的图片,并拓展:禾,就是我们常说的禾苗,瞧,禾苗慢慢生长,沉沉的稻穗压弯了枝,经过碾压、脱粒,就会成为大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5.教师小结:刚刚,我们一边看图,一边识字,发现原来很多字都可以通过物体的形象来记忆。(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识字。本节课学习的8个生字,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单位名称里,交通指示牌上,餐厅名称上,甚至食品包装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相关图片)1.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一找今天学过的汉字。2.思考一下: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看到过今天学过的汉字?3.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这么多字都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细心的小朋友以后可以多多留意生活,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生字!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八)学习写字,记住象形字。2.指名学生根据给出的笔顺,当小老师带大家书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写的时候,哪些笔画要特别注意呢?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范写,强调:“日”字中间只有一横,“田”字里面要先横后竖,两个字都是先外后里,最后封口。学生观察并书空。3.教师强调写字姿势,并提醒学生在书上先描红两个,再自己写一个。4.同桌二人相互学习,进行评价。总结:通过汉字学习,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想认识更多的字,我们除了看图识字,还可以多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识字,这样,我们会在汉字王国中有更多的收获呢!任务三:跟着汉字认自己学习目标学习目标2.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感知中国汉字的神奇魅力。3.初步建立口语交际的对象意识。说话有自信,能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注意听”。对交流有兴趣,感受交流的快乐。课前准备生字本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人在天地间(一)课前游戏,导入课题。1.课前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张大嘴巴笑一笑请你跟我这样做:竖起耳朵听一听请你跟我这样做:再把眼睛眨一眨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拍手跺跺脚请你跟我这样做:端端正正把课上师生交流做游戏时,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身体部位,教师相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创设情境,进入汉字王国,认识人体部位与活动。2.引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第一单元(二)观察插图,识记生字。1.出示课本上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2.图旁有五个生字,你们认识吗?自由读,指名读,教师正音。(三)义形结合,理解字义。(1)出示象形文字及图片。引导: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2)图文对照,引导观察“目”的字形演变图。课件出示:古代人写“目”就画一只眼睛,外面的边框就像我们的眼框,中间的部分就像我们的眼珠。后来逐渐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目”字。(3)猜谜语识记“耳”。出示谜语:两把扇,在两边,摸得着,看不见。师生交流,教师小结,用猜字谜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猜谜识字法】联系生活组词,耳朵最下面很柔软的部分是耳垂;听音乐的时候,可以戴耳机;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戴上耳罩来保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杯子的口叫杯口,山洞的嘴巴叫洞口。【联系生活识字法】(四)对比观察,识写到位。2.学习新笔画横折。范写横折。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口”字上大下小,写在田字格中间;“目”字上下同宽,中间的两横与上下横之间间距匀称,中间两横收笔都不碰到竖。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五)借助插图,形象识字。1.播放歌曲: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引导学生仔细听,并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1)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听到“站”和“坐”时用圆圈圈出来。提问:图中哪位京剧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的是坐?(2)圈出站姿图及生字“站”,提问:仔细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提示:京剧演员双脚踏地,两腿直立,占据了一块空间,这就是“站”。(3)圈出坐姿图及生字“坐”,提示:古人对坐姿很讲究,比如古代有一种极重礼仪的坐姿叫“安坐”,即以膝居地,小腿平放在地上,臀部贴紧脚后跟。小结:中国是礼仪之邦,“姿势”是一门大学问,每一个动作都颇有讲究,今天我们就跟着儿歌一起来学习。(六)诵读儿歌,理解运用。1.同桌互读,相互正音;男女赛读;师生合作读。2.出示课文站姿图和松树的图片,提问:仔细观察两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京剧演员像松树一样笔直地站立着,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精神。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站要有站相。回忆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根据反馈,师生交流,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如站岗的哨兵、升旗仪式上的同学、十字路口的交警……3.出示课文坐姿图和古代包公图,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引导:包公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铁面无私的清官。你们看,包公坐着断案时是什么姿势呢?师生交流,身子正、腰板直、腿放平的包公看上去一身正气,给大家一种庄重正直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学学他的坐姿,坐着就像钟一样端正。回忆生活中有哪些人做到了“坐如钟”?根据反馈,相机出示图片,如寺庙中打坐的和尚。4.引导学生四人一组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你们觉得正确的走姿和睡姿又该是什么样的?(1)出示各种走姿、睡姿照片,引导学生判断姿势的正误。(2)小结:走路时脚步应该像风一样轻、快且有力;卧床睡觉时应该像弓一样弯曲。5.举一反三:用同样的方法理解“行如风,卧如弓”。6.小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有了对站姿、坐姿、走姿、睡姿的具体要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常督促自己,做一个懂礼仪的小学生!(七)观察汉字,规范书写。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耳”字四横的长短各不相同,第一横平且稳,中间两横不碰边,最后一横向上斜。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2.指导书写新笔画撇、弯钩。学习新笔画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横与撇的不同。撇的起笔由按到提,笔画从右到左,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学习新笔画弯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弯钩起笔轻,比写竖的时候略微弯一些,最后加一个小小的钩。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提示“手”的第一笔撇较平缓,中间一横短,下面一横长且在横中线第一单元上,弯钩写在竖中线上。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4.同桌相互评价。活动二:人在活动中(一)情境导入。1.出示图片,学生做游戏。(看图做动作)2.这个游戏可不可以自己一个人玩呢?(请学生试着自己说自己做,并谈一谈感受)3.教师小结: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做游戏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让我们交上朋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二)大家一起做游戏。1.明确游戏方法。一个人发出指令,其他人做动作。比如说:把书合上,放到书包里。这是两个动作,先把书合上,再放到书包里。教师指名示范。指一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做游戏。教师说,学生做。教师评价:这位同学做得怎么样?他做的和老师的指令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听准了再做)2.试做游戏,教师指导。(1)同桌分工,试着做游戏。(2)个别指导,告诉学生,如果你的指令比较多,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这样表达就清楚了。明确指令要求:声音要响亮,语速要适中,表达要清楚。3.小组表演。(1)要求:①大声说。②注意听。(2)小组内表演,互相评价,让发指令的同学说说其他同学做得对不对。(3)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或全组成员做动作,然后互相评价。(三)师生共同总结。1.想好指令,用简单的话说出来。2.认真倾听,作出准确的动作。(四)实践拓展。任务四:跟着汉字学应用学习目标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区分3组形近字。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能按规则正确书写。5.在大人的帮助下,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课外阅读的基本途径。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并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生字本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是在书上读过的故事,也可以是在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一本喜欢的书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汉字可以这样用(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汉字世界趣味多!汉字还可以这样用!让我们学习汉字,应用汉字,一起到汉字王国去做客。(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1.创设情境:我们已经来到了汉字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2)教师示范。(3)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4)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5)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再次练写。(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1.创设情境: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3对双胞胎居民,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第一单元“日”和“目”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所以“日”里只有一横。人有两只眼睛,所以“目”里面有两横。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3对双胞胎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字来回答。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写的?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8.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课件播放《咏鹅》动画,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汉字世界趣味多!今天我们到汉字王国去做客,学习了很多汉字小知识,对汉字我们不仅要会读,会写,还要会用。活动二:汉字可以这样读(一)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1.本单元学习了汉字,可以帮助我们阅读,现在让我们开始阅读之旅,体验识字的价值。2.课件出示儿歌《剪窗花》,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想:“我”和奶奶都学会了剪哪些窗3.自由读《剪窗花》,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5.拍手合上节拍,齐读儿歌。6.图片展示各式各样的窗花和过春节时人们贴窗花的情景,告诉学生《剪窗花》这首儿歌就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7.创意表演朗诵。抓住“叫喳喳”“摇尾巴”两个动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体会剪窗花的乐趣。8.布置作业:回家后把《剪窗花》这首小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二)学以致用,畅享阅读时光。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打开一本好书,就像是打开一座知识的宝库;打开一本好书,就像是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阅读是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享受读书的快乐吧!(板书课题)师生交流读过哪些书,有什么收获。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2.启发谈话,创设亲子阅读的场景。(1)出示课本中的第一幅插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哪里读书?和谁一起读?(2)过渡: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爸爸妈妈陪你读书时,你的心情怎么样?(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的快乐时光,一定给你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3.创设给同学讲故事的场景。(1)出示课本中的第二幅插图。引导:观察图画,图中的小朋友读完书后在干什么?(2)过渡:图中的小朋友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他在给同学讲故事,同学们都叫他“故大王”。分小组交流,分享故事,评选小组内的“故事大王”。推选三位讲得最好的同学在班里讲故事,评选班级“故事大王”。教师相机指导。4.创设在书店看书的场景。(1)现场采访。采访三位“故事大王”:除了在家里,你平时还喜欢去哪里看书?看些什么书?(2)出示课本中的第三幅插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哪里读书?(书店)(3)小组交流:你喜欢在书店读什么书?怎样在书店里找到自己喜欢读的书?5.创设一起学习拼音的场景。(1)提问: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学生互动交流。(2)出示课本中的第四幅插图。点拨:拼音是我们阅读的好帮手。学了拼音,我们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了。6.推荐阅读书目。(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书,小组交流推荐。(2)学生在教室图书角,选择喜欢的书进行阅读。7.引发阅读期待。小朋友们,你们交流的时候,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让书成为我们的好朋友!第一单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如动画片和纪录片《汉字的四季月》,加深学生对我国汉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及热爱汉字的情感。本单元是第一个识字单元,安排在了汉语拼音学习之前,体现了语文学习以汉字为本的特点。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先学汉字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现将教学建议列出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听读模仿。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没有依靠拼音来认读,而是强调在文本的情境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的跟读模仿来学习。本单元的识字,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在文本的语境中引导儿童反复地识读,通过不断地与生字照面来强化学生的认读,在生活互动中感受汉字的音韵,识记汉字的字形,了解汉字的字义,达到音形义统一。2.链接图画,趣味识字。在汉字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儿童自己去发现汉字的奥秘。本单元的汉字主要以象形的独体字为主。汉字以形为本,字中有象。汉字的创造与滋生在于眼观视觉的象。汉字以视觉的象作为媒介,融合思维成为符号,因此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画面感,学会想象和联想,用读图法来识记汉字,让这些象形的独体字形神兼备地走进童心。比如“口、耳、目”,这三个字和我们人体器官的口、耳、目非常像。引导学生通过照镜子,比汉字,谈感受,发现原来这些字都是我们的祖先对照自己的样子创造发明的。通过图画和汉字链接,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图画感,进而体会汉字的特点,从而进行科学有趣的识记,而不是将汉字作为简单机械的符号去死记硬背。3.注重日常,培养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不仅要认字读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写字习惯是低年级要培养的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本单元的课文和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都有写字的内容。在指导汉字书写时,教师要关注正确的书写姿势,引导学生做到“三个一”。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汉字基本笔画笔顺的识记教学,以及汉字在进行书写时基本的间架结构的摆放。例如《金木水火土》的教学,这一课的写字内容有横和竖两种基本笔画,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感受从上到下写一竖,从左到右写一横这样的基本笔顺规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比如《天地人》一课,虽然这课的6个生字不要求书写,只要求认读,但它是以《三字经》韵文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整体的阅读,进行朗读训练,学会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出诗歌的韵律,做到朗读时要眼到、口到、心到,读正确读流畅。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游拼音王国,绘趣味绘本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本单元安排了4课拼音和一个语文园地,学习的内容包括6个单韵母、8个声母,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认读的字,为每一课都提供了整合的情境图。此外,本单元有2课安排了词语的拼读,有1课安排了儿歌朗读,让学生运用、巩固所学拼音,使拼音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的第一个拼音训练要素:认识单韵母、声母。认识6个单韵母、8个声母,会读、会写。本单元的第二个拼音训练要素:正确拼读音节。学生要了解声调符号的形状,四声的读法,读准四声调。本单元的第三个拼音训练要素:认识四线格并正确书写单韵母和声母。本单元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以来的第一个拼音单元。教材将拼音单元编排在识字单元之后,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主题学习主题本单元以“游拼音王国,绘趣味绘本”为主题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以“游拼音王国”为活动轨迹,设置学习“绘单韵母卡、声调卡、声母卡、对比声母卡”“将绘制的拼音卡整理成有趣的拼音绘本”等语文实践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畅游拼音王国,认识拼音朋友,跟随拼音朋友一起游戏、玩耍,认识汉字、沉浸阅读,体验快乐有趣的拼音生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6个单韵母、8个声母,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正确拼读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画字母,记忆字母形体。2.认识四线格并正确书写6个单韵母、8个声母。易混淆的音节词。4.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认读词语;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朗读儿歌《小白兔》;学习并背诵古诗《画》。5.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二单元任务框架任务框架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识字与写字1.正确认读6个单韵母、8个声母,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正确拼读声母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画字母,记忆字母形体。2.认识四线格并正确书写6个单韵母、8个声母。王”2个生字,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阅读与鉴赏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认读词语;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朗读《小白兔》。学习并背诵古诗《画》。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表达与交流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梳理与探究节词。☆☆☆任务一:拼音王国学ɑoe,绘单韵母卡学习目标1.结合图画找出ɑ、o、e这3个单韵母的形,读准三个单韵母的音。3.认识四线格,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ɑ、o、e。4.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初步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课前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郊外小河,学习ɑoe(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激趣:(播放音频)小朋友,你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面对一个个不认识的字,千万别着急。我介绍汉语拼音这位新朋友给你们认识,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帮助你们识字、学习普通话。今天我们乘坐列车到拼音王国去旅行,这里有四大乐园,我们可以去不同的地方游玩,认识不同的拼音朋友,画一画认识的拼音朋友,制作拼音趣味绘本。首先我们去郊外小河做客,认识3个新朋友单韵母宝宝ɑ、o、e。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第二单元(二)看图说话,学习新知。么?他们正在干什么?1.学习ɑ。(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女孩在干什么?(在练习发声)我们也来试试。(2)教师出示拼音卡片ɑ,讲解并示范发音,学生模仿,反复练习发音。(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在发ɑ的音时的口型。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忆发音特点:张大嘴巴ɑɑɑ。(4)观察图中的小女孩,看小女孩身体的哪部分与ɑ的形状有关系,借助小女孩的头部形状,识记ɑ的字形。2.学习o。(1)出示公鸡啼叫图,引导学生观察:公鸡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相机引出公鸡喔喔的叫声,就是字母o的发音。(2)出示卡片,学习o的发音。①教师讲解、示范发音,强调o是单韵母,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舌头、嘴唇、开口度的大小等在整个发音过程中始终没有什么变化”。②学生练习发音。(3)学生自编顺口溜记忆发音特点:嘴巴圆圆ooo。(4)引导学生观察o的字形像什么?是怎样记住它的形状的?(可以编顺口溜,可以形象记忆)3.学习e。(1)课件出示大白鹅图,鼓励学生和它打招呼。(大白鹅好!)(2)学习e的发音。(3)学生自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发音特点:嘴巴扁扁eee。(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e像什么。由图中大白鹅的倒影引出e的字形,并和o对比,找出形状相似的地方。活动二:趣味游戏,画画ɑoe1.角色扮演:一天清晨,小女孩来到小河边,开始练习发音ɑ;引来了大公鸡,大公鸡喔喔地叫了起来o;还引来了大白鹅e音。2.学生做字母手指操,进一步识记ɑ、o、e的形状。手指操小朋友,跟我来,一起来做手指操。我做ɑ,你做ɑ,女孩扎辫笑哈哈。我做o,你做o,公鸡打鸣喔喔喔。我做e,你做e,水中有只大白鹅。aoe3.引导学生找找生活中的ɑ、o、e,如汽车的方向盘像o,盘起来的蛇很像e。生活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中哪些物品跟它们长得相似呢?请你找一找。4.写一写,画一画。把你找到的物品画下来。活动三:认识四线格,写写ɑoe(一)认真观察,学写拼音。1.认识四线格。(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四线格。(2)介绍四线格的上格、中格、下格,强调拼音字母都写在这个四线三格里。2.指导书写ɑ。(1)引导学生观察ɑ在四线格中的位置。(2)教师讲解笔顺并范写:ɑ先写半圆再写一竖弯,留个小尾巴。3.指导书写o:o像一个圆,要写得均匀。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时,要提示学生从左上起笔,圆要写饱满。4.教师范写e,并强调:e一笔写成,它不是一个圆。学生书空、描红。5.完善图画,在图画旁边画上四线三格,写上单韵母,制作aoe拼音卡。(二)归纳总结,制作拼音卡。1.今天我们认识了ɑ、o、e三个新朋友,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物品。将这些物品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出相对应的拼音字母。这就是我们拼音王国旅行的第一张单韵母卡。2.ɑ、o、e三个新朋友还特别爱美呢,喜欢戴上各种不同的帽子。下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戴帽子的它们吧!3.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把自己画的生活中的图形完善起来,展示给爸爸妈妈。任务二:拼音王国学声调,绘声调卡学习目标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认读ɑ、o、e的四声调。尤其要读准ɑ的二声和a、o、e的三声。课前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借助图片,认识声调(一)复习导入。1.回顾情境:小朋友们,我们在拼音王国的旅行继续进行。上节课我们来到郊外的小河边,第二单元认识了三位新朋友ɑ、o、e,制作了单韵母卡。大家画得真棒,展示交流。2.课件出示字母ɑ、o、e。指名说出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齐背口诀。(圆圆脸蛋ɑɑɑ,一个圆圈ooo,白鹅倒影eee)3.看口型猜单韵母。4.指名说发音口诀。(嘴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5.教师说单韵母,学生做口型,然后发音,并从学生做完的单韵母卡中找出字母。6.今天我们继续去拼音王国旅行,去认识头上戴着小帽子的ɑ、o、e。(二)学习四声。1.认识声调符号,了解四种声调名称。(1)汉语拼音规定一个音节有4个音调。它们好像四个兄弟,名字各不相同,读音的高低升降情况也不相同。(2)出示小汽车行驶路线图并讲述。这四个声调符号分别用小汽车行驶轨道来表示,标在字母的上端。图一表示第一声,图二表示第二声,图三表示第三声,图四表示第四声。教师指着声调符号分别领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把声调读准确,特别是三声。(3)教师配合手势教学四声发音特点,用声调儿歌帮助记忆: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2.学习ɑ的四声。学生刚接触声调,不容易把四声读准,教师可结合生活创设语境,多读多练。(1)课件再次出示小汽车行驶路线图,并讲述“汽车平走āāā,上坡加油ááá,下坡又上坡ǎǎǎ,快速下坡ààà”。(2)教师边做手势边范读,让学生看清手势,听清四声的不同发音。(3)按四声的顺序请学生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4)学生自由练读ɑ的四声。(5)打乱四声的顺序指生读,重点练读ɑ的二声和三声。逐步达到能直呼带声调的ɑ。3.学习o的四声。(1)多媒体课件出示:ō、ó、ǒ、ò。教师引导学生像读ɑ的四声那样,试着读一读o的四声。(2)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学生练习读o的四声。(3)多媒体课件出示o的四声,打乱顺序指名读。4.学习e的四声。(2)小组合作学习,组内齐读,组长抽读。(3)教师指学生读,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4)联系日常生活,教师引导学生用e的四声音节组词“ē:阿胶;é:飞蛾、额头;ě:恶心;è:饿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5)多媒体课件出示e的四声,打乱顺序读。5.出示:āáǎà,ōóǒò,ēéěè,教师范读一遍,学生练读,分组读、齐读各一遍。引导学生活动二:趣味游戏,读准声调2.听教师读不同声调的3个单韵母,说出是第几声。3.给三个学生分别起字母名字,一个叫ɑ,一个叫o,一个叫e,然后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还可以给这三个字母分别加上四个声调再起12个名字。4.看屏幕“开火车”读。(屏幕显示:带声调的ɑ、o、e共12个字母随机逐个闪烁,轮到的同学就读那个闪烁的带调单韵母)6.抄写ɑ、o、e,再依次加声调符号。(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活动三:挥动画笔,画画声调1.我们认识了3个字母朋友—单韵母ɑ、o、e,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能读准四个声调,真棒!2.给不同声调的单韵母制作趣味声调卡,分小组进行。选择一个字母,像图片中一样绘制趣味声调卡。示例:3.小组分享,全班进行交流。分享。任务三:拼音王国学iuü,绘单韵母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i、u、ü,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3.在学习新的字母时,学会利用学过的单韵母发音,归类记忆,学会区分不同单韵母的发音。课前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单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农家小院,探索奥秘(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1.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其四声。展示单韵母卡与声调卡。2.教师揭题:拼音王国旅行继续开始。今天,我们来到农家小院,再来认识三个拼音朋友,(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2.谈话导入:这个小院真美。你看房屋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站在河边看大人晾衣服。河里有一条鱼吐泡泡,还有一只乌龟悠闲地游着。活动二:借助图片,学习iuü1.教学单韵母i。启发学生观察:晾衣杆上晾的是什么?(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2)谈话引入:“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观察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师生共同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ii(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2.教学单韵母u。(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谁在水里游?(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教学讲解:发u音,嘴唇拢圆,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发音口形不变。学生练习读单韵母u,师生共同编顺口溜:嘴巴突出uuu。(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教师指学生领读)(4)教师引导学生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这只乌龟的龟壳形状像u形)3.教学单韵母ü。(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谁在水里吹泡泡?(2)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引出ü:一条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ü)(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ü的发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口形像在吹笛子。(4)记字形:u和ü的字形有点儿相同,又有点儿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教顺口溜:u上加点üüü,鱼儿吐泡üüü。活动三:戴上小帽,读准iuü1.教学i的四声。(1)师:i和ɑ、o、e一样,可以戴上四顶帽子。仔细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出示:īíǐì)学生观察比较。(2)出示多媒体课件:(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3)学生分组练习朗读i的四声。教师用儿歌范读:ī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铅笔在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哪儿?ǐ拿把椅子您请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2.教学u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ūúǔù)ū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火车呜呜叫ūūū。ú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没有就是“无”úúú。ǔ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一二三四五ǔǔǔ。ù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我们爱公物ùùù。3.教学ü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ǖǘǚǜ)ǖ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驾车驾车ǖǖǖ。ǘ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大鱼大鱼ǘǘǘ。ǚ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下雨下雨ǚǚǚ。ǜ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玉米玉米ǜǜǜ。活动四:趣味游戏,画画iuü1.角色扮演:一天清晨,男孩来到小河边,看到乌龟慢慢爬行(发u音);看到鱼儿水中跳(发ü音);看到衣服院中挂(发i音)。2.学生做字母手指操,进一步识记i、u、ü的形状。引导学生找找生活中的i、u、ü,生活中哪些物品跟它们长得相似呢?请你找一找。3.写一写,画一画。把你找到的物品画下来,师生进行交流。4.猜一猜。一名同学将画的物品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猜这个物品与哪个字母相似。活动五:借助四线格,写写iuü(一)借助四线格,学写iuü。1.指导书写i。(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i的基本笔画。(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3)师生共同读书写韵母i的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格。(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2.指导书写u。(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竖。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竖一定要写直。(2)教师指导学生试编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弯后竖紧相连。(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4)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投影,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5)学生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进行修改。(6)再次展示,教师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3.指导ü的书写。(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启发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的位置。(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稍靠近一点,点写在上格靠下一点。(3)师生共同创编韵母ü的书写儿歌:竖右弯,连直竖,再写两点在上边。第二单元(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学,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5)教师利用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4.完善图画,在旁边画上四线三格,写上拼音,制作i、u、ü拼音卡。(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1.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i、u、ü,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物品,将这些物品画下来,并在旁边写出拼音字母。这就是我们拼音王国旅行的第二张单韵母卡。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任务四:拼音王国找声母,绘声母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i、u组成的音节,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在生活中汲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课前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来到山坡,学习bp(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1.看图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今天我们继续在拼音王国中旅行。我们随小明一起去爬山。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指学生回答。情景:小明和爷爷正在爬山。爷爷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结合情境,学习b和p。1.学习声母b。(1)课件出示菠菜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你吃过吗?(2)教师出示声母卡片b,指导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b和“菠菜”的“菠”发音是一样的,不过b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①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②指生读,师正音。③学生思考:b像什么?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2.学习声母p。(1)课件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明和爷爷正在干什么。(他们在爬山坡)(3)师范读,学生认真看口形:双唇先紧闭,然后被气流冲开,听发音。(4)学生领读、分男女生读,体会读时,口腔要往外送气,气流较强。(5)b、p对比读。教师把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的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6)学生记忆形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p像什么。(7)学生自由回答。(9)游戏:猜口形。(同桌两个人一个读声母但不能出声,另一个通过口形气流辨别读的是哪个声母)活动二:趣味游戏,学习拼读1.学习b和ɑ的拼读。(1)教师用卡片演示两音相碰过程,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ɑ。(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音节bɑ。(3)教师把教材第25页最上方的四幅插图贴在黑板上,学生观察思考:图上分别画了什么?(猪八戒手里拿着数字8、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一个箭靶、一座大坝)(4)教师出示bā、bá、bǎ、bà四个音节卡片,指一名学生把它们放到合适的图画下面。2.小组合作,练习拼读。练习拼读。出就可给本小组加分,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4)出示语文园地二中“用拼音”部分,指生拼读,注意读准声调。(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音节说一句话。活动三:仔细观察,学习书写1.过渡: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b和p的读音,与它们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来练习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漂亮,好吗?2.指导书写b。(1)引导学生先观察书中b的笔顺和b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范写b,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半圆占满中格。学生跟着老师书空。(3)学生仿写一个b,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第二单元得好。3.指导书写p。(1)引导学生先观察书中p的笔顺和p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要点:p的竖占中格和下格;p的半圆占中格。写声母p时先写竖,再写半圆,两笔完成。(2)教师范写p,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处起笔,到第三格中间收笔,第二笔半圆与竖连接,占满中格。(3)学生仿写一个p,教师巡视。(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p在投影上进行展示,全体同学观察,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5)学生结合点评再仿写两个p,争取写得比第一次好。4.比较观察声母b和p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用打手势的方式表示两个字母,深入领悟二者在形上的不同。区分:声母b的半圆在右下角,声母p的半圆在右上角。小活动:学生把左手掌展开作为两个声母的竖,右手握拳当作半圆。5.课件出示儿歌“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学生齐读,结束全课。活动四:借助图片,学习mf(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游戏《摘星星》:课件出示星星图,学生认读星星上的音节,每读对一个,星星眨一眨眼睛。2.教师引学:这节课我们认识声母m、f。教师板书课题m、f。(二)借助图画,学习m、f。1.学习m的读音。(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思考: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女孩藏在了哪里?(山洞门后)(2)课件出示m,认识的学生领读。(3)教师根据学生认读时的口形情况,示范读,重点强调:发m音时,先把双唇闭拢,把气堵住,舌后缩,气流从鼻子里出来;然后张开嘴,声带有些颤动。(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抓住要领自由练习读m,体会发音方法。2.记忆m的字形。学生齐读儿歌:两个门洞mmm。3.学习声母f的音。(1)课件出示教材中爷爷拄拐杖的插图,学生观察思考:爷爷拄的拐杖形状像什么?(拐杖的形状像f)(2)指名认读f。(3)教师重点强调: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发音。(4)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抓住要领自由练习读f。(5)学生“开火车”认读f,教师个别指导。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4.学习声母f的形。(1)同桌之间交流记忆f的方法。(2)课件出示儿歌:一根拐杖fff。学生齐读。(三)同桌合作,学习音节。认真听,把有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2.指2~3名学生领读七个音节。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音节说一句话。活动五:看图说话,学习生字1.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谁?预设:图上画了爸爸、妈妈,他们在陪着小女孩玩儿。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爸爸”“妈妈”两个词语的第二个字都读轻声。5.练习说话:你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喜欢做什么?活动六:学习书写,绘声母卡(一)学习书写,绘制声母卡。1.指导书写m。(1)课件出示基本笔画:右弯竖。学生跟着老师书空两遍,然后在四线格里仿写三个。(2)学生观察书中m的笔顺,弄清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3)教师范写,强调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4)学生练习书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指导书写f。(1)课件出示基本笔画,学生跟着书空两遍,然后在四线格里仿写三个。(2)学生观察书中f的笔顺,弄清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3)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上。(4)学生练习书写两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3.绘制声母卡。(1)出示bpmf,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它们分别像生活中的什么物品?画一画。示例:(2)同学进行交流展示。(二)学习小结,课后激励。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它们分别是b、p、m、f。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了!课下我们继续完善bpmf声母卡吧!任务五:拼音王国找声母,绘对比声母卡第二单元学习目标学习目标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4.借助拼音和教师的示范,朗读儿歌《小白兔》。5.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在生活中汲取知识,会区分4组形近字母。课前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来到礼堂,学习dtnl(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摘葡萄。出示一幅葡萄架图,架上结着6个单韵母葡萄和4个声母葡萄。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葡萄分别叫什么名字?自己轻声读一读。2.请一名学生上来,把这些葡萄摘下来,分成两盘,(出示1号果盘图和2号果盘图)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i、u、ü是韵母,所以把它们放在1号果盘里,b、p、m、f是声母,所以把它们放在2号果盘里。3.“开火车”读1号盘子里的单韵母。4.引导学生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声音要短)5.指名读声母。6.引入新课:我们继续在拼音王国里旅行,今天我们来到学校礼堂,继续学习声母。(二)图文结合,学习音、形。2.指名试着读一读,然后提问:你们见过它们吗?l这四个声母。我妈妈教过我d的读法。我问过奶奶t念什么。4.学生个别读,教师相机讲解发音要领: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发n时,气流从鼻腔出来。发l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5.教师出示d、t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d、t,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口形。6.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l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8.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示例:我发现图中立起来的鼓和旁边的鼓棒组成了声母d。跳舞的姐姐拿的伞把像声母t。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舞台上艺术节的门像声母n。打架子鼓的小哥哥手中拿的鼓棒像声母l。9.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编一首字母歌。(敲小鼓ddd,小伞把ttt,一个门洞nnn,小鼓棒lll)10.课件出示儿歌,指名领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11.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它们。12.课件出示d和b、p,n和m,t和f,l和i。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声母之间有什么不同。13.课件出示“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小伞把ttt,一根拐杖fff,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小棍lll活动二:仔细观察,学写dtnl1.指导学生观察书中d、t、n、l四个拼音娃娃分别住在四线格几楼。l住在二楼和三楼,n住在二楼。2.指导书写d。(1)课件演示声母d的笔顺,学生书空。(2)指名说说d的笔顺。(3)教师在四线格里范写d,重点讲解半圆要占满中格,竖从上格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收笔。(4)学生在四线格内独立仿写两个d。(5)投影展示书写较好的范例,引导学生说说哪里值得自己学习。按照指导书写d的方法“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互相评价再练写”指导学生书写t、n,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声母的占格、笔顺、笔画位置等。4.学生独立仿写l。活动三:趣味游戏,玩转dtnl1.捏一捏。操作规则: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捏一捏今天认识的拼音娃娃,可以独自进行,也可以与同桌讨论合作。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3.展示捏好的作品,请全体同学欣赏,将作品贴在卡纸上,制作dtnl声母卡,进行保存。结束全课。活动四:好友对碰,学习拼读(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游戏《送信》:教师把声母房、韵母房的图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替生病的马伯伯把写有声i2.指学生到前边逐一送信。3.集体订正后齐读拼音。4.引入新课,这五个单韵母与这四个声母相遇,又会组成哪些音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l和单韵母的拼读。(二)联系生活,学习拼读。1.学习n的拼读。第二单元(1)教师拿出单韵母ü和声母n,组成音节nü,学生自由练习拼读三遍。(2)学生领读、小组赛读音节nü。(3)教师板书音节nǚ,学生借助打手势自由练习拼读一遍。(5)读这个音节时,你想到了什么?示例:我是一个女孩儿。妈妈是女人。姥姥有两个女儿。(6)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n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组成哪些音节。(7)指名汇报。(8)课件出示ná、né、nǐ、nù四个音节,同桌对读,读错的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9)指名领读四个音节。2.学习l的拼读。(1)教师从房子图上拿出声母l,和单韵母ü组成音节lü。(3)教师板书lǘ音节,学生借助打手势自由练习拼读一遍。(5)教师引导学生用lǘ说一句话。示例:爷爷家有一头毛驴。毛驴在草地上跑。毛驴的叫声很大。(6)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l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组成哪些音节。(7)指名汇报。注意:当学生提到l和o能组成音节时,教师要予以纠正,把正确的音节写在黑板的一角,但不用告诉学生理由。如果学生拼出了三拼音节,教师予以鼓励,但不做重点讲解。3.学习d、t的拼读。(1)学生四人一组,组长任意拿出一张音节卡片,指名拼读,读对了其他组员跟读,读错了其他组员纠正,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对多的组获胜。(3)用你喜欢的音节说一句话。活动五:学习生字,朗读儿歌3.指名领读带有拼音的生字。4.教师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6.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特级教案语文一年级(上)7.指2~3名学生朗读儿歌。8.男女生对读儿歌。9.齐读儿歌。活动六:好友变身,绘对比声母卡2.出示语文园地二中“用拼音”部分,指生拼读,进行区分。3.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与声母相似的事物,进行交流。示例:任务六:拼音王国收获多,绘本大比拼学习目标学习目标2.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4.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课前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学以致用,学习园地知识(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引言:(课件出示拼音王国图片)拼音王国趣味多!我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制作了拼音王国拼音绘本,今天我们一起来挑战、展示。(二)联系生活,趣味识字。1.引言:同学们,学好拼音,离不开拼音本,出示拼音本,说一说你的发现。2.教师利用课件圈出8个生字,交流识字:(1)你认识哪些生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2)还有哪些生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3)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4)“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3.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1)你会写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