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08/wKhkGWehmFWAVJxNAAIAZ1Fg_iE082.jpg)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08/wKhkGWehmFWAVJxNAAIAZ1Fg_iE0822.jpg)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08/wKhkGWehmFWAVJxNAAIAZ1Fg_iE0823.jpg)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08/wKhkGWehmFWAVJxNAAIAZ1Fg_iE0824.jpg)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08/wKhkGWehmFWAVJxNAAIAZ1Fg_iE0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C.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D.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2、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C.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D.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3、1941年,意大利人阿尔蒂埃罗·斯皮内利认为:“民族国家的绝对主权导致了各个国家都想支配别国计的欲望这种支配的欲望不可避免会导致最强大国家对所有其他国家的霸权。”为避免这种现象,二战结束后A.世界经济趋向制度化发展B.苏联主导建立了华约组织C.美国实施“欧洲复兴计划”D.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启动4、下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5、洋务派大员张之洞曾电告总理衙门称:“苏杭织造丝绸,川楚织造纱布,则各国亦必效尤,改造土货,中国工匠生计从此尽矣。张之洞这一言论旨在A.维护传统手工制造B.保障中国劳工待遇C.抵制列强经济侵略D.推动深入学习西方6、1960年9月,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1970年2月,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成立了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这些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已经开始扩展到了生产领域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已经取得显著成就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8、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9、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1、商周时期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历史高峰A.正确B.错误12、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至唐朝,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A.正确B.错误13、古代的扬州属于沿海城市。A.正确B.错误14、近代中国诞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性的国民的塑造,不仅在革“身”,更重在革“心”,从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来看,具有鲜明现代性的独立人格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显现的,而其时的移风易俗变革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临时政府将“风俗之害”与“政治之害”并列为革命的两项主要内容,颁布劝禁缠足、剪辫、禁止赌博的法令,戒除伤生耗财的嗜好(诸如吸食鸦片、吗啡及各种烟、酒等)。仿效西方各国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礼服式样,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行,但事实上,人们服饰的式样品种远远超出了条例规定的范围,人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带有明显等级特色的大人、老爷称谓此时被明令废止,而代之以先生、君、阁下等文明称呼。一向为人们所重视的繁琐的婚丧仪式,趋向于文明简洁,“其在婚礼,乃由文明结婚而进至集团结婚,完全失去中国旧时嘉礼之风”,“其在丧礼,亦减而渐至轻微,丧服仅存名义,甚至无衰服而仅有黑纱甚至外观亦加斩服之名”。——摘编自赵刚印《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与人的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时期的移风易俗变革的意义。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蜀郡在秦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秦国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蜀地的粮食、竹简,还有木材、药材,名满天下。从蜀郡顺着长江而下可以直接攻打楚国。《华阳国志》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李冰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地询问,“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建造一座分水堤,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江,一条叫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还有就是人畜的生活用水;另外一条叫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都江堰巧妙地运用了弯道环流原理,能够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调节水流量。对此,汉代文献《风俗通》,里记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蜀郡在秦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秦国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蜀地的粮食、竹简,还有木材、药材,名满天下。从蜀郡顺着长江而下可以直接攻打楚国。《华阳国志》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李冰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地询问,“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建造一座分水堤,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江,一条叫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还有就是人畜的生活用水;另外一条叫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都江堰巧妙地运用了弯道环流原理,能够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调节水流量。对此,汉代文献《风俗通》,里记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摘编自王启涛《李冰和都江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冰能够修成都江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都江堰修建的历史意义。——摘编自王启涛《李冰和都江堰》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对比图l和图2,请任从两个角度提取有关唐代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说明。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19世纪,面对“大航海”“大工业”的潮流,明清王朝固守传统外贸格局,渐趋闭关锁国,为近代的衰败、层辱埋下隐忧。然而,明清对外贸易政策所蕴含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合理成分,仍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全球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重显其时代价值。15~19世纪,面对“大航海”“大工业”的潮流,明清王朝固守传统外贸格局,渐趋闭关锁国,为近代的衰败、层辱埋下隐忧。然而,明清对外贸易政策所蕴含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合理成分,仍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全球化日新月异的今天,重显其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9、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0、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
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材料核心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根据常识;上海与东北的贸易属于国内长途贩运贸易,这种贸易不是个案,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提供城镇商业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B项说法史实常识性错误,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制相当严格,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以地域为中心和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人群体方面的信息,排除。
【点睛】
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精准简约提炼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这是前提;据此透过想想看本质,推导背后的根源或本质——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这是关键。此外,准确理解一些历史概念,例如,明清商帮等。2、D【分析】【详解】
据材料“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可知,由于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反映了由于铁路等近代交通的发展,婚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婚礼铁路”,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与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无关,B错误;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不是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C错误。3、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之后,欧洲衰落,为了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欧洲走向了联合,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状态,排除A项;华约组织属于军事组织,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美国实施“欧洲复兴计划”,主导者是美国而非欧洲,排除C项。故选D项。4、D【分析】【分析】
【详解】
据材料“捜粟都尉赵过在映、甘一带以人挽型”“(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王景迁庐江太守,教用型耕”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官员教人们使用犁耕技术,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和耦型是牛耕主要形式,故A、C两项错误;犁耕技术的基本定型是隋唐时期的曲猿犁,故B项错误。5、C【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甲午战后,张之洞认为,如果允许日本在苏杭、川楚开设工厂,织造丝绸和纱布,那么列强势必会纷纷仿效,改变中国手工产品的生产方式,造成中国工匠的失业,因此他旨在抵御列强经济侵略,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张之洞反对的是西方的经济侵略,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并不主张维护传统手工制造;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劳动待遇;D选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未深入学习西方。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6、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上述组织都是生产工业原产品的组织,而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西方国家利用价格剪刀差,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初级产品、原产品价格,造成新兴独立国家在经济上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出现材料中新兴独立国家的联合,选项B正确;这一时期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但未出现资源短缺,选项A排除;选项C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中组织是专门的经济组织,未体现出区域集团化,选项D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得到保护,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只要他们不反对革命就应该保护。题干表述错误。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也是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历史高峰时期,故题干表述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至唐朝,已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题意说法正确。13、B【分析】【分析】
【详解】
古代扬州属于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不是沿海城市。故本题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诞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故题干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4分)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颁布劝禁缠足;剪辫、禁止赌博的法令,戒除伤生耗财的嗜好(诸如吸食鸦片、吗啡及各种烟、酒等)。”可知;禁缠足、剪发辫、禁赌博;戒除伤生耗财的嗜好;根据材料“仿效西方各国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规定了男女礼服式样,要求官吏士庶一律遵行”可知,易服饰;根据材料“带有明显等级特色的大人、老爷称谓此时被明令废止,而代之以先生、君、阁下等文明称呼。”可知,改称谓;根据材料“一向为人们所重视的繁琐的婚丧仪式,趋向于文明简洁”可知,婚丧仪式从简。
(2)根据材料“从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来看,具有鲜明现代性的独立人格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开始显现的,而其时的移风易俗变革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变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推动现代性国民塑造和中国近代化历程、有利于政治革命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解析】(1)禁缠足;剪发辫、禁赌博;戒除伤生耗财的嗜好;易服饰;改称谓;婚丧仪式从简。
(2)破除了旧社会的陈规陋习,改变了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有利于民主平等观念的传播,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推动现代性国民塑造和中国近代化历程;有利于推动政治革命和经济发展。16、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得出秦王的支持;秦国重视水利兴修;根据“蜀郡在秦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秦国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蜀地的粮食;竹简,还有木材、药材,名满天下”得出秦国统一战争的需要;成都附近物资丰富,提供物质基础;根据“(冰)能知天文地理”、“李冰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地询问,‘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得出李冰熟知天文地理并实地考察、汲取经验。
(2)历史意义根据“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建造一座分水堤,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江,一条叫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还有就是人畜的生活用水;另外一条叫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可知,都江堰的修建使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经济繁荣;减少水灾,有利于当地的稳定发展;便于当地交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解决人畜生活用水,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巩固了秦国在蜀郡的统治;为秦统一六国创造有利条件。【解析】(1)原因:秦王的支持;秦国重视水利兴修;秦国统一战争的需要;成都附近物资丰富;提供物质基础;李冰熟知天文地理并实地考察;汲取经验。
(2)历史意义:使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经济繁荣;减少水灾,有利于当地的稳定发展;便于当地交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解决人畜生活用水,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巩固了秦国在蜀郡的统治;为秦统一六国创造有利条件。五、论述题(共2题,共16分)17、略
【分析】从图1来看;唐代手工业主要集中在运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从图2来看,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一带。因此可以从唐代手工业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位置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唐代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然后联系史实说明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同样也可以联系所学,从不同时期的具体生产方式来论述说明二者的不同,然后联系史实说明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论述角度确定后,必须联系史实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提取多个论题,从中确定一个论题进行论述即可。解答此类试题,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解析】角度1:唐代手工业主要集中在运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交通的便利;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盛;自魏晋以来;江南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较快等。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沿线一带。西方列强的侵略及自然经济瓦解较早,交通便捷、劳动力丰富和商品市场广阔,原有的工场手工业较为发达,洋务运动的影响等。
角度2:唐代手工业以手工劳动和官营形式为主。农耕科技发达;官府专营制度和专卖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等。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以机器生产和民营为主。近代科技发展、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影响、近代中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西学的传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
说明:其它角度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8、略
【分析】【详解】
材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特别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故考生在提出观点时不能偏离“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要注意观点具体明确,如“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巧的价值。在阐述观点时要结合近现代史,须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清晰,如在新中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异存”的方针;积极参加维和任务;“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等。【解析】示例: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朽的时代价值。
阐述: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对外扩张,明清政府固守传统外贸格局,尽量减少与西方的接触,这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衰败和屈辱。但是与此同时,明清政府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理念,不侵略其他国家和地区,坚持与各国和平交往。
如面对马戛尔尼使团扩大外贸的要求;乾隆皇帝虽然予以拒绝,但并没有关闭中国的外贸通道,中外往来依然在和平进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注重和睦和诚信的理念,具有其时代价值。
进入2l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因为全球化过程中的利益失衡,而采取了逆全球化的措施,以邻为壑,只顾及本国利益而任意损害他国利益。
但是中国政府却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与人为善”等理念,与世界各国和平交往,共享发展成果,2018年底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点。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洋潜标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定安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过关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四篇)
- 2025年二年级语文组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 2025年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2篇)
- 2025年二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总结(三篇)
- 2025年二手房屋装修合同(五篇)
- 《配电网设施可靠性评价指标导则》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CJJ 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 食品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及其报告格式参考
- 产品质量法解读课件1
-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仓库搬迁及改进方案课件
- 精神科护理技能5.3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 采购管理学教学课件
- 《供应商质量会议》课件
-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评价研究的中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