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20/wKhkGWehlRGAb13pAAIYbyFmYLg908.jpg)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20/wKhkGWehlRGAb13pAAIYbyFmYLg9082.jpg)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20/wKhkGWehlRGAb13pAAIYbyFmYLg9083.jpg)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20/wKhkGWehlRGAb13pAAIYbyFmYLg9084.jpg)
![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20/wKhkGWehlRGAb13pAAIYbyFmYLg9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3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保鲜水果B.铁的表面镀锡防止铁生锈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金属材料电镀时,通常以待镀金属制品为阴极,以镀层金属为阳极D.将纯碱溶于热水可以增强其去污效果2、1,丁二烯与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进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第二步进攻碳正离子完成1,2-加成或1,4-加成。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在和时,1,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的比例分别为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B.与相比,40℃时1,3-丁二烯的转化率增大C.从升至40℃,1,2-加成正反应速率增大,1,4-加成正反应速率也增大D.从升至40℃,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3、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B.1molH2SO4与1mol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D.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4、如下图所示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2Ag+Cu2++2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从银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B.工作一段时间后,右烧杯中电极重量减轻C.电池工作时,Cu2+向铜电极移动D.反应过程中银电极上有气泡5、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为KHCO3溶液B.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C.阳极区发生的反应为2H2O-4e-=4H++O2↑和H++HCO=CO2↑+H2O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电解装置共产生0.75mol气体6、在反应中,若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在常温下腐败产生气体而熵减少,所以为自发进行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D.原电池的反应都属于自发反应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彩虹和三棱镜分光得到的彩色光带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统称为皂化反应C.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溶液除去锅炉水垢中D.电热水器内装有镁棒,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热水器内胆金属发生腐蚀9、类比pH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常温下,某浓度溶液在不同pH值下,测得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B.常温下,C.b点时,对应D.时,先增大后减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已知:①H+(aq)+OH−(aq)=H2O(l)ΔH1=-57.3kJ·mol−1,②H2(g)+O2(g)=H2O(g)ΔH2=-241.8kJ·mol−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含0.1mol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ΔH=-114.6kJ·mol−1C.若反应②中水为液态,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ΔH<ΔH2D.1L1mol/L醋酸和1L1mol/L氨水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11、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铁、石墨作电极,用电解法从溶液中去除。电解时:如图1原理所示可进行除氮,有Cl-存在时,主要依靠有效氯(HClO、ClO-)将NH4+或NH3氧化为N2;翻转电源正负极,可进行除磷,原理是利用Fe2+将PO43-转化为Fe3(PO4)2沉淀。图2为某含Cl-污水在氮磷联合脱除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法除氮有效氯HClO氧化NH4+的离子方程式为3HClO+2NH4+=3Cl-+N2↑+3H2O+5H+B.溶液pH越小有效氯浓度越大,氮的去除率越高C.图2中20~40min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图2中0~20min脱除的元素是氮元素,此时铁作阳极12、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如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利用率D.CO还原PbO2的反应ΔH<013、某单液电池如图所示,其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左边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溶液中向右边电极移动C.充电时,右边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D.充电时,当左边电极生成时,电解质溶液减轻2g14、双极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能将水解离为和并实现其定向通过。工业上用双极膜电解槽电解糠醛溶液()制备糠醇()和糠酸盐();电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B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A电极反应式为:+2H++2e-→C.通电时双极膜将水解离为H+和OH-,OH-向A极方向移动D.生成糠酸盐的反应为:+2MnO2+OH-→+2MnOOH15、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B.密闭容器中1molHI分解后,容器内分子数目为C.与K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D.1L稀硝酸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为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比吸氧腐蚀更易发生B.镀锡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被阴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D.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原电池原理来减缓金属的腐蚀1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K=B.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C.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已知如表数据。
(1)25℃时,pH=11的NaC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_____mol•L-1。
(2)25℃时,等浓度的NaCN、Na2CO3溶液、CH3COONa三种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0.100mol•L-1NH4HCO3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填化学式)。
(4)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25℃1.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约为_____。
(6)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与NaCN两溶液中,离子总数NaCl_____NaC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HCN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c(CN-),该溶液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1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O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多选不得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
(5)若在(4)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20、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A和气体B,发生反应A(s)+2B(g)D(g)+E(g)ΔH=Q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时间(min)物质的量(mol)01020304050B2.001.361.001.001.201.20D00.320.500.500.600.60E00.320.500.500.600.60
(1)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据表中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Bb.加入一定量的固体A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升高反应体系温度e.同时加入0.2molB;0.1molD、0.1molE
(3)对于该反应,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曲线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4)容器的体积和温度T1℃不变,向该容器中加入1.60molB、0.20molD、0.20molE和nmolA,达到平衡后,与表格中20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完全相同,投入固体A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5)若该密闭容器绝热,实验测得B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Q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c点v正__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kJ·mol-1、c(B)=0.200kJ·mol-1及c(C)=0kJ·mol-1.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分别:②_______;③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该反应的△H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
(3)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③:v(B)=_______。22、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的H2、Cl2;二者相互反应生成HCl,将HCl溶于水得到盐酸。
(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若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适量水制得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则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mL(水的密度按1g·cm-3计算)。
(3)若(2)问中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则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4)若用(3)问中浓盐酸稀释获得500mL1mol·L-1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mL(计算结果取整数)。2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图中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C;A;B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A;B都是惰性电极;c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U形管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B是_____极(填“阴”或“阳”),B极逸出_____(填“黄绿色”或“无色”)气体,同时B极附近溶液呈________色。
②电解池中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如要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电解液c选用CuSO4溶液;则:
①A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B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在电解精炼过程中,电解液中伴随有Al3+、Zn2+产生。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3)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若阴极析出Cu的质量为12.8g,则阳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24、IBr、ICl、BrF3等称为卤素互化物,(CN)2、(SCN)2、(OCN)2等称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碘(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中学常见的无机反应类型)。
(2)溴化碘(IBr)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2SO3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①已知某些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SCN->CN->Br->Cl-。现将几滴KSCN溶液滴入到含少量Fe3+的溶液中,溶液立即变红,向其中逐滴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褪去,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使该溶液红色褪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新制氯水B.碘水。
C.SO2D.盐酸。
(4)KCN为剧毒物质,处理含有KCN的废水常用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溶液将CN-氧化为CO32-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6.2×10-10,H2CO3的电离常数K1=4.5×10-7,K2=4.7×10-11,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N-+CO2+H2O=HCN+
B.2HCN+=2CN-+CO2↑+H2O
C.2CN-+CO2+H2O=2HCN+
D.HCN+=CN-+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5、25℃时,0.01mol·L-1的KOH溶液的pH=12。(_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6、Na2CO3溶液:c(H+)-c(OH-)=c(HCO)+2c(CO)-c(Na+)。(_______)A.正确B.错误27、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40分)28、三氧化二铬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某企业从铬铁矿(含等)回收铬;既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约宝贵的资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高温条件下,与发生的反应:
②铬铁矿焙烧时生成和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铬矿石“焙烧”时,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滤液1”调节pH时,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填选项)“滤渣2”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A.B.C.D.浓HCl
(3)请写出“溶液X”中加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溶液Y”中加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若处理100吨该铬铁矿(铬元素质量分数为19.5%),经上述工艺处理,每步过滤操作,铬元素损失过滤前的a%,最终所得的为___________吨。(用a表示)
(5)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则在___________(填“阴”或“阳”)极室制得,电解时通过膜的离子主要为___________。
29、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为原料来制备锰的化合物;相关流程概述如下。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软锰矿的酸浸处理。
①过程中可以提高锰元素浸出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②酸浸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将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2)过程Ⅰ:工业上采用电解溶液的方法制备二氧化锰,则二氧化锰在___________(填“阳”或“阴”)极生成,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过程Ⅱ:制备
难溶于水、能溶于强酸,可用溶液和溶液混合制备。每制得至少消耗的体积为___________。30、铜冶炼过程产生的粗硫酸镍废液中含有等微粒。工业上以此为原料精制硫酸镍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②是一种三元弱酸。
(1)可选择_______(填标号)检验粗硫酸镍废液中是否存在A.NaOH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溶液D.稀硫酸(2)步骤ⅱ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_______。写出步骤ⅱ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步骤iii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3中溶液2中则步骤ⅲ需控制pH的范围为_______。
(4)步骤ⅳ在加入NaF的同时需调pH约为5,若pH过低,导致沉淀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
(5)结合图像分析由溶液4得到的操作是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1、氧化钪()在铝合金、航天、催化剂、陶瓷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以钛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为以及硅铁等氧化物,液膜方法提取流程工艺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效率,应采取_______措施,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洗钛”时的作用之一是与反应生成该离子为橘黄色的稳定离子,的化合价为_______,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3)“酸溶”后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浓度均小于再用氨水调节溶液pH使沉淀完全而不沉淀,则调pH应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已知室温下完全沉淀的pH为1.05,当离子浓度减小至时可认为沉淀完全,)
(4)用草酸沉钪时,求在25℃pH=2的草酸溶液中c()/c(H2C2O4)=_______,写出“沉钪”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已知25℃时,H2C2O4Ka1=5.0×10-2,Ka2=5.4×10-5)
(5)写出空气中煅烧草酸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有机推断题(共4题,共36分)32、碘番酸是一种口服造影剂;用于胆部X-射线检查。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1COOH+R2COOH+H2O
(1)A可发生银镜反应;A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
(2)B无支链;B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E为芳香族化合物;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G中含有乙基;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碘番酸分子中的碘位于苯环上不相邻的碳原子上。碘番酸的相对分了质量为571;J的相对分了质量为193。碘番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6)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含量可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2称取amg口服造影剂,加入Zn粉、NaOH溶液,加热回流,将碘番酸中的碘完全转化为I-;冷却;洗涤、过滤,收集滤液。
第二步:调节滤液pH,用b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cmL。已知口服造影剂中不含其它含碘物质。计算口服造影剂中碘番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33、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位于同一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Q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一种名为“PowerTrekk”的新型充电器是以化合物W2Q和X2Z为原料设计的,这两种化合物相遇会反应生成W2QZ3和气体X2,利用气体X2组成原电池提供能量。
①写出W2Q和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X2和Z2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X2的一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③若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则理论上需要W2Q的质量为_________。34、已知A;B、C、E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中B常作食品的膨化剂,A与C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质也只含有一种,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D放出。X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X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氧化物之一参与大气循环,为温室气体,G为冶炼铁的原料,G溶于盐酸中得到两种盐。A~H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未写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物质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D→G转化过程中,转移4mol电子时释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用物质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为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用N2、H2为原料,采用电解原理制得NH3,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5、甲;乙、丙是都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1)若甲是CO2。
①常用于泡沫灭火器的是_______(填“乙”或“丙”;下同)。
②浓度均为0.01mol·L-1的乙溶液和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2)若甲是Al。
①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②当n(Al)︰n(NaOH)︰n(H2SO4)=1︰1︰2时,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若甲是Cl2。
①甲转化为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已知:TiO2(s)+2Cl2(g)+2C(s)=TiCl4(l)+2CO(g)△H=-81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写出TiO2和Cl2反应生成TiCl4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常温下,将amol·L-1乙溶液和0.01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丙,溶液呈中性,则丙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A.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该过程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
B.铁的表面镀锡防止铁生锈;是利用了锡比铁不活泼,从而隔绝空气,保护铁,B项错误;
C.电镀时通常把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C项正确;
D.纯碱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碱性,纯碱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去污效果增强,D项正确;
答案选B。2、B【分析】【详解】
A.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A正确;
B.由图可知,两个加成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升温不利于1,丁二烯的转化;B错误;
C.温度升高;无论正反应还是逆反应,反应速率均增大,C正确;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平衡逆向移动,D正确。
答案选B。3、C【分析】【详解】
A.焓变=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所以ΔH>0表示吸热反应,ΔH<0表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中和热是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能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时除了生成水的热效应,还有生成硫酸钡沉淀的热效应,所以放出的热不是中和热,故B错误;
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为整数或分数;只表示物质的量,故C正确;
D.1molH2与0.5molO2反应生成的水的状态不定;所以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烧热,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4、B【分析】【分析】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Cu+2Ag+Cu2++2Ag,Cu极作负极,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Ag极作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Ag++2e-=2Ag;以此解答。
【详解】
A.Cu为负极Ag为正极;电子从负极Cu经导线流向正极Ag,故A错误;
B.右烧杯发生电极反应Cu-2e-=Cu2+;电极重量减轻,故B正确;
C.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u2+向银电极移动;故C错误;
D.Ag极作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Ag++2e-=2Ag;没有气泡产生,故D错误;
故选B。5、D【分析】【分析】
【详解】
A.K2CO3溶液吸收CO2,发生反应:K2CO3+CO2+H2O=2KHCO3,所以X为KHCO3溶液;A正确;
B.左侧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右侧为阳极,为了阻止左侧的碳酸根移向阳极,同时能够使右侧的K+迁移到阴极;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
C.右侧为阳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生成氧气,同时产生大量氢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产生的氢离子和碳酸氢根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HCO=CO2↑+H2O;C正确;
D.根据电子守恒和发生的反应可知存在关系:2e-~H2~0.5O2~2CO2,所以转移1mol电子时,产生0.5molH2、0.25molO2、1molCO2;共1.75mol气体,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6、B【分析】【分析】
根据各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以此来解析;
【详解】
A.根据各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则=可得3v(A)=v(B),A错误;
B.根据各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则=可得2v(B)=3v(C),B正确;
C.根据各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则=可得5v(C)=2v(D),C错误;
D.根据各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则=可得5v(A)=v(D),D错误;
故选B;7、D【分析】【分析】
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食物可在常温下腐败;产生气体而熵增加,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应在高温下进行,故B错误;
C.自发进行的反应熵不一定增大;如氨气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故C错误;
D.只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才能构成原电池;必须自发,原电池的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8、A【分析】【分析】
【详解】
A.三棱镜分光得到的彩色光带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与胶体的性质无关,A错误;
B.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B正确;
C.硫酸钙存在溶解平衡:加转化为更难溶的碳酸钙,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
D.镁是活泼的金属;电热水器内装有镁棒,形成原电池时镁是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内胆腐蚀,D正确;
故选A。9、C【分析】【分析】
H2A⇌H++HA-,HA-⇌H++A2-,pH增加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由图可知:下方曲线是H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左侧曲线是H2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右侧曲线是A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图象,下方曲线是H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左侧曲线是H2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右侧曲线是A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pC越大,浓度c越小,时,故A错误;
B.交点a处c(HA-)=c(H2A),根据H2A⇌HA-+H+,常温下,Ka1=c(H+)=l×10-0.8,则故B错误;
C.根据图象,b点时对应故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c(H2A)+c(HA-)+c(A2-)始终不变;故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BD【分析】【分析】
【详解】
A.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电离时需要吸收能量,向含0.1mol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mol·L−1乙二酸生成0.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由于生成1mol水时放出热量57.3kJ,由于有硫酸钡沉淀生成,生成沉淀时继续放热,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kJ,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要继续放热,若反应②中水为液态,则放出的热量多于生成气态水的热量,ΔH是负值,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ΔH<ΔH2;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1L1mol/L醋酸中醋酸的物质的量为1L×1mol/L=1mol;1L1mol/L氨水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1L×1mol/L=1mol,醋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电离时都要吸热,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11、AC【分析】【分析】
根据有Cl-存在时,主要依靠有效氯(HClO、ClO-)将NH4+或NH3氧化为N2可知,溶液中存在Cl2+H2OH++Cl-+HClO,以及除氮时总反应为3HClO+2NH4+=3Cl-+N2↑+3H2O+5H+;
根据除磷原理是利用Fe2+将PO43-转化为Fe3(PO4)2沉淀,溶液中无Fe2+,说明Fe作阳极,失电子,得Fe2+。
【详解】
A.电解法除氮有效氯HClO将NH4+氧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为3HClO+2NH4+=3Cl-+N2↑+3H2O+5H+;A正确;
B.随溶液pH降低,c(H+)增大,Cl2+H2OH++Cl-+HClO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ClO)减小,使NH4+的氧化率下降;则氮的去除率随pH的降低而下降,B错误;
C.除磷时,Fe作阳极失电子,石墨作阴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H+被消耗;溶液pH会增大,图2中20~40min溶液pH增大,故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C正确;
D.图2中0~20min溶液pH的变化得出脱除的元素是氮元素;此时铁作阴极,D错误。
答案选AC。12、BD【分析】【详解】
A.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不影响化学平衡,CO的转化率不变,不会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A错误;
B.由图可知,用CO冶炼金属铬时lg一直很大,说明CO的转化率很低,故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B正确;
C.用CO冶炼金属铜时,随温度升高lg值增大;说明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错误;
D.由题图可知用CO冶炼金属铅时,lg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D正确;
答案选BD。13、CD【分析】【详解】
A.由图示分析可知;放电时左边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
B.由A分析可知;放电时左边为电池的负极,右边则为电池的正极,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氢离子向右边电极移动,故B正确;
C.充电时左边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右边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故C错误;
D.由反应可知,充电时,当左边电极生成时;电解质溶液中会减少2molHCl,则减少的质量为73g,故D错误。
故选CD。14、BD【分析】【分析】
【详解】
A.电解时,B电极上MnOOH失去电子生成MnO2;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为阳极,故A错误;
B.A电极为阴极,糠醛转化为糠醇,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故B正确;
C.在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通电时双极膜将水解离为H+和OH-,OH-向B极方向移动;故C错误;
D.从图示可知,阳极生成的MnO2将糠醛氧化为糠酸盐,同时MnO2又被还原为MnOOH,反应为:+2MnO2+OH-→+2MnOOH;故D正确;
故选BD。15、AB【分析】【分析】
【详解】
A.中的氢原子不含中子,一个含有10个中子,即一个含有10个中子,则的中子数目为A正确;
B.该反应为分子总数不变的反应,所以密闭容器中1molHI分解后,容器内分子数目为B正确;
C.与K充分反应生成KO2,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目为C错误;
D.1L稀硝酸中,硝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为溶液中的水会电离出少量的氢离子,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总数大于D错误;
答案为AB。16、B【分析】【分析】
【详解】
A.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析氢腐蚀要在强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在弱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发生,则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易发生,A说法错误;
B.镀锡铁制品镀层受损后;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被腐蚀,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说法正确;
C.隔膜电解法以多孔隔膜将阳极区和阴极区分隔,在氯碱工业,需阻止OH-与阳极生成的氯气反应;电解槽被阳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C说法正确;
D.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利用原电池原理,构成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减缓金属的腐蚀,D说法错误;
答案为B。17、BD【分析】【分析】
【详解】
A.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2温度下到达平衡需要的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温度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故B正确;
C.由图可知,T2温度下到达平衡需要的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温度T2>T1。温度越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物质的量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分析】
根据溶液的pH及水的离子积计算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根据电离常数的大小分析比较溶液的酸碱性;根据盐类水解原理分析解答;根据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电离度;根据溶液中守恒关系分析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详解】
(1)pH=11的NaCN溶液,c(H+)=10-11mol•L-1,Kw=c(H+)×c(OH-)=10-14,故c(OH-)=10-3mol•L-1,氢氧根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故c(OH-)水=10-3mol•L-1,故答案为:10-3;
(2)根据图表数据分析,电离常数:醋酸>HCN>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等浓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水解程度为: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故溶液的pH: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故答案为:Na2CO3>NaCN>CH3COONa;
(3)铵根离子水解而导致其溶液呈酸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根据电离常数可知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能力大于铵根离子,NH4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故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NH4+,故答案为:NH4+;
(4)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由于酸性:H2CO3>HCN>HCO3-,故反应生成HCN和碳酸氢钠,不能生成碳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H2O+CO2=HCN+NaHCO3,故答案为:NaCN+H2O+CO2=HCN+NaHCO3;
(5)1.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常数Ka=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浓度相等,所以CH3COOH的电离度约故答案为:0.4%;
(6)根据电荷守恒分析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与NaCN两溶液中,离子总数都等于阳离子总数的二倍,两溶液中的钠离子不水解,所以数目相同,NaCl溶液呈中性,则c(H+)=10-7mol/L,NaCN溶液呈碱性,则c(H+)<10-7mol/L;则离子总数NaCl大于NaCN,故答案为:大于;
(7)HCN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N-)+c(OH-),若c(Na+)=c(CN-),则c(H+)=c(OH-),该溶液呈中性,故答案为:中。【解析】10-3Na2CO3>NaCN>CH3COONaNH4+NaCN+H2O+CO2=NaHCO3+HCN0.4%大于中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
(2)a.及时分离出CO气体;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生成物浓度降低,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减小,a不符合题意;
b.适当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b符合题意;
c.增大CO2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符合题意;
d.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c;
(3)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反应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b.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CO的物质的量就会发生变化,若混合气体中c(CO)不变,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v正(H2)=v正(H2O),若v正(H2)=v逆(H2O),则v正(H2O)=v逆(H2O);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当容器中c(CO2)=c(CO)时;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未达到平衡,这与反应开始加入的物质的量及反应条件有关,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c;
(4)在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K==1.0;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温度是830℃;
(5)假设CO2转化量是xmol,由于容器的容积是1L,所以物质的平衡时的浓度与其物质的量数值相等,则平衡时各种气体的浓度分别是c(CO2)=(2-x)mol/L;c(H2)=(3-x)mol/L;c(CO)=c(H2O)=xmol/L,故K==解得x=1.2mol,故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n(CO2)=2mol-1.2mol=0.8mol。【解析】K=吸热bcbc8300.820、略
【分析】【详解】
(1)向2L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20分钟内达到平衡状态,A(s)+2B(g)D(g)+E(g)ΔH=QkJ·mol-1
起始量1mol/L00
变化量0.50.250.25
平衡量:0.50.250.25
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E)×c(D)/c2(B)=0.25×0.25/0.52=0.25;正确答案:0.25。
(2)30min后,n(B)增加,n(D)、n(E)均增加,说明平衡右移,通入一定量的B可以实现,a正确;改变固体A的量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b错误;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量不变,c错误;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平衡移动,但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同时增加,d错误;同时加入0.2molB;0.1molD、0.1molE,平衡不移动,各物质的量均增加,e正确;正确选项:ae。
(3)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浓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对于B来说,是物质的量的减小,对于D(g)或E(g)来说,是物质的量的增加,且比值大约为2:1,只有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④。
(4)按题中所建立的平衡,B物质的变化量为0.6mol,根据方程式,A的变化量为0.3mol,为顺利达到此平衡,A的量大于0.3mol,正确答案:>0.3。
(5)B的转化率随着时间变化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Q<0,c点为平衡点,v正=v逆,正确答案:小于;等于。【解析】①.0.25②.ae③.④④.>0.3⑤.小于⑥.等于21、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1)与①比较;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因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率,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②为使用催化剂;与①比较,③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度率加快,化学平衡移动,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故答案为加催化剂;温度升高;
(2)由图可知,实验②平衡时A的浓度为0.06mol/L,故A的浓度变化量0.1mol/L-0.06mol/L=0.04mol/L,由方程式可知B的浓度变化量为0.04mol/L×2=0.08mol/L,故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100%=40%;因③温度升高,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吸热,即△H>0,故答案为40%;>;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方向是吸热方向;
(3)实验③平衡时A的浓度为0.04mol/L,故A的浓度变化量0.1mol/L-0.04mol/L=0.06mol/L,由方程式可知C的浓度变化量为0.06mol/L,故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vC=vA=-mol/(L•min)="0.009"mol/(L•min),vB=2vA="0.018"mol/(L•min),故答案为0.018mol(L•min)-1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浓度-时间图象、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析】①.加入催化剂②.升高温度③.40.0%④.>⑤.升高温度,c(A)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向吸热⑥.0.018mol/(L∙min)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题目信息,电解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标准状况下224LHCl的质量将其溶于适量水制得质量分数为。
36.5%的浓盐酸,则其体积为635mL;
(3)此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cm-3,则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4)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若用此浓盐酸稀释获得500mL1mol·L-1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体积【解析】63511.94223、略
【分析】【详解】
(1)①根据电流方向可知,a是正极,b是负极;则A是阳极,B是阴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在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产生氯气,在阴极是氢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产生氢气,该电极附近产生高浓度的氢氧化钠,遇到酚酞显示红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阴;无色;红;
②在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产生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在阴极是氢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或2H2O+2e-=H2↑+2OH-,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l--2e-=Cl2↑;2H++2e-=H2↑或2H2O+2e-=H2↑+2OH-;
(2)①电解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A是阳极,则A极材料是粗铜,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2e-=Cu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粗铜;Cu-2e-=Cu2+;
②B是阴极,B极材料是精铜,该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铜,即电极反应为:Cu2++2e-=Cu,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精铜;Cu2++2e-=Cu;
③a.电能大多转化为化学能;但是还有热能的产生,故错误;
b.在电解精炼过程中,在阳极上,比金属铜活泼的金属Al、Zn先于金属铜失电子,所以电解液中伴随有Al3+、Zn2+产生;故正确;
c.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故错误;
d.在阳极上;活泼性较差的Ag;Pt、Au形成阳极泥,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故正确;
故选bd;
(3)阴极上析出铜的质量为12.8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0.4mol,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得阳极上产生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2.4L/mol=2.24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24。【解析】阴极无色红2Cl--2e-=Cl2↑2H++2e-=H2↑或2H2O+2e-=H2↑+2OH-粗铜Cu-2e-=Cu2+精铜Cu2++2e-=Cub、d2.2424、略
【分析】【详解】
(1)Cl得电子能力强于I,则ICl中Cl元素显-1价、I元素显+1价;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此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
(2)IBr具有强氧化性,I元素显+1价,被还原成I-,被氧化成因此离子方程式为IBr++H2O=I-+Br-++2H+;
(3)①溶液立即变红,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加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说明KMnO4把SCN-氧化,促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终Fe(SCN)3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
②能使红色褪去的物质,可以具有强氧化性,如新制氯水中Cl2将SCN-氧化,也可以具有还原性,如SO2将Fe3+还原;故A;C正确;
(4)CN-中N元素显-3价,C元素显+2价,另一种单质气体为N2,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5ClO-+2OH-=2+N2↑+5Cl-+H2O;
(5)根据电离常数大小,推出酸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强弱顺序(酸性强弱)为H2CO3>HCN>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规律知,A、D正确。【解析】+1复分解反应IBr++H2O=I-+Br-++2H+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CN-氧化,减小了SCN-的浓度,使反应Fe3++3SCN-⇌Fe(SCN)3的平衡不断向左移动,最终Fe(SCN)3完全反应,红色消失AC2CN-+5ClO-+2OH-=2+5Cl-+N2↑+H2OAD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5、A【分析】【分析】
【详解】
0.01mol·L-1的KOH溶液的c(OH-)=0.01mol/L,由于在室温下Kw=10-14mol2/L2,所以该溶液中c(H+)=10-12mol/L,故该溶液的pH=12,因此室温下0.01mol·L-1的KOH溶液的pH=12的说法是正确的。26、A【分析】【分析】
【详解】
碳酸钠溶液中电荷守恒:则c(H+)-c(OH-)=c(HCO)+2c(CO)-c(Na+),故答案为:正确。27、A【分析】【详解】
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为防止铁离子水解,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应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正确。五、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40分)28、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①②,焙烧过程中Al2O3与Na2CO3反应生成NaAlO2和CO2,FeO·Cr2O3焙烧成Fe2O3和Na2CrO4,SiO2与Na2CO3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固体成分为NaAlO2、Fe2O3、Na2CrO4、Na2SiO3,加水溶解,Fe2O3难溶于水,滤渣1主要成分是Fe2O3,滤液为Na2SiO3、NaAlO2、Na2CrO4,调节pH目的是时Si、Al元素转化成沉淀,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和Al(OH)3,因此用CO2调节pH,Na2SiO3转化成H2SiO3,NaAlO2转化成Al(OH)3,滤渣2主要成分是H2SiO3和Al(OH)3,根据信息③,滤液2加入硫酸,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r元素转化成Cr2O利用草酸的还原性将Cr2O还原为Cr3+;据此分析;
(1)铬铁矿中FeO·Cr2O3为主要成分,根据信息②,Fe元素转化成Fe2O3,Cr元素转化成Na2CrO4,Fe、C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故答案为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2)根据上述分析,滤液1的成分是Na2SiO3、NaAlO2、Na2CrO4,流程目的是制备Cr2O3,因此需要将Si、Al元素除去,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和Al(OH)3,因此调pH时,通入最佳试剂为CO2,发生Na2SiO3+2CO2+H2O=H2SiO3↓+2NaHCO3,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故答案为C;H2SiO3、Al(OH)3;
(3)根据上述分析,利用草酸的还原性将Cr2O还原为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r2O+3H2C2O4+8H+=2Cr3++6CO2↑+7H2O;Cr3+与HCO发生双水解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r3++HCO=Cr(OH)3↓+3CO2↑;故答案为Cr2O+3H2C2O4+8H+=2Cr3++6CO2↑+7H2O;Cr3++HCO=Cr(OH)3↓+3CO2↑;
(4)每次过滤损失a%,根据流程共过滤3次,因此根据元素守恒,最终所得Cr2O3的质量为=28.5(1-a%)3;故答案为28.5(1-a%)3;
(5)根据总反应方程式,C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依据电解原理,阳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即Na2Cr2O7在阳极上生成,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阳极,参与反应;故答案为阳极;【解析】(1)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2)C
(3)
(4)
(5)阳29、略
【分析】【分析】
软锰矿(MnO2,FeS2)酸浸得到MnSO4溶液,MnO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酸浸时Fe2+被氧化为Fe3+,-1价的S元素被氧化成S单质;电解硫酸锰溶液得到二氧化锰;用NH4HCO3溶液和MnSO4溶液混合制备MnCO3。
【详解】
(1)①加热;将矿石磨成粉都可以提高高锰元素浸出速率;
②酸浸时Fe2+被氧化为Fe3+,-1价的S元素被氧化成S单质,MnO2被还原成Mn2+,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S2和MnO2的系数比为2:3,再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FeS2+3MnO2+12H+=3Mn2++2Fe3++4S+6H2O;
(2)Mn2+转化为MnO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MnO2在阳极生成,电极反应式为
(3)用NH4HCO3溶液和MnSO4溶液混合制备MnCO3,NH4HCO3溶液中存在HCO的电离HCOCO+H+,与MnSO4溶液混合后Mn2+和CO结合生成MnCO3沉淀,促进碳酸氢根的电离,从而使溶液酸性增强,氢离子又和碳酸氢根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H4HCO3+MnSO4=MnCO3+CO2+H2O+(NH4)2SO4,则每制得1molMnCO3需要2molNH4HCO3,溶液体积为L。【解析】加热将矿石磨成粉2FeS2+3MnO2+12H+=3Mn2++2Fe3++4S+6H2O
阳30、略
【分析】【分析】
粗硫酸镍废液中含有等,步骤i中加入有机溶剂,作用是除去得到含铜有机物,溶液1中含有等,步骤ⅱ中加入过氧化氢作用是氧化和有利于形成除去砷和铁元素,溶液2中含有步骤iii中加入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转化为沉淀,步骤ⅳ中加入NaF并调节pH约为5的目的是沉淀钙离子和镁离子,沉淀3是氟化钙和氟化镁,溶液4中的溶质主要为
【详解】
(1)粗硫酸镍废液中含有和都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可以与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所以可选择检验粗硫酸镍废液中是否存在即选C;
(2)步骤ⅱ中加入的作用是氧化和有利于形成除去砷和铁元素,温度过高,受热分解,所以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防止受热分解;据分析可知步骤ⅱ中被氧化,故离子方程式为
(3)步骤iii加入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使转化为沉淀;根据题目已知信息,的若溶液2中时,溶液3中不能大于即pH不能大于7,又因为溶液3中则溶液3中不能小于即pH不能小于4,故需控制pH的大致范围为4~7;
(4)步骤ⅳ在加入NaF的同时需调pH约为5的目的是沉淀钙离子和镁离子,若pH过低,导致沉淀率下降,原因是与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F,即原因是若pH过低,与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F,导致降低;沉淀率下降;
(5)从图中可知,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由其溶液得到晶体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解析】(1)C
(2)防止受热分解
(3)调节溶液的pH使转化为沉淀4~7
(4)若pH过低,与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F,导致降低;沉淀率下降。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1、略
【分析】【分析】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TiO2、还含有Si和Fe的氧化物SiO2、Fe2O3等,由流程可知,加浓硫酸酸浸后,滤渣1为二氧化硅,水解发生TiOSO4+(x+1)H2O=TiO2•xH2O+H2SO4,萃取时分离出Ti、Sc,洗钛分离出[TiO(H2O2)]2+,加NaOH反萃取后分离出Sc,与盐酸反应加草酸发生3H2C2O4+2Sc3+=Sc2(C2O4)3↓+6H+,再灼烧发生2Sc2(C2O4)3+3O22Sc2O3+12CO2;以此来解答。
【详解】
(1)“酸浸”时;为提高浸取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将矿石粉碎;加强搅拌或增加酸浸时间、适当升温等,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或粉碎钛铁矿;Si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照明销售合同范例
- 供暖法律合同范例
- 2025年度物流园区后勤保障与运营管理合同
- 产品英文订购合同范本
- 中国针织衬衫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仓储承包服务合同范本
- 低价渔具转让合同范例
- 公寓电脑租赁合同范本
- 农机合同范本
- 仔猪购买合同范本
- 数学-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 《心脏血管的解剖》课件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7.3.1印度(第1课时)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 AS9100D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