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高三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6/3A/wKhkGWehk6CAaqACAAHX2rIOrLs960.jpg)
![2025年苏教版高三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6/3A/wKhkGWehk6CAaqACAAHX2rIOrLs9602.jpg)
![2025年苏教版高三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6/3A/wKhkGWehk6CAaqACAAHX2rIOrLs9603.jpg)
![2025年苏教版高三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6/3A/wKhkGWehk6CAaqACAAHX2rIOrLs9604.jpg)
![2025年苏教版高三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6/3A/wKhkGWehk6CAaqACAAHX2rIOrLs9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版高三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灯L1、L2正常发光。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灯L1突然变亮,灯L2变暗;电流表的读数变小。则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A.R1断路B.R2断路C.R3断路D.R4断路2、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B.若斜面长度一定,小球由静止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与倾角无关C.若斜面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由静止从顶端滚到底端的时间相同D.若斜面倾角一定,在斜面上不同的位置释放小球,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与时间成正比3、如果一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相等,则此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
)
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运动D.竖直上抛运动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B内,小球A在细线约束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此时木箱与地面间的弹力和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N1和f1.现在将小球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时释放,当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木箱与地面间的弹力和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N2和f2.木箱始终静止不动,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FN1>FN2;f1>f2B.FN1<FN2;f1>f2C.FN1<FN2;f1<f2D.FN1>FN2;f1<f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C.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6、如图(甲)所示是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装置,沙摆的运动可看作简谐运动,实验时在木板上留下图示的痕迹.图(乙)是两个沙摆在各自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的关系为2v2=v1,则板N1和板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A.T2=T1B.T2=2T1C.T2=4T1D.T2=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2015春•锦州期末)如图所示,为0.3mol的某种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关系的P-t图线.P0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则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为____L.(已知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8、(2014•德州一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E.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同性的特点。
(2)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薄壁汽缸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横截面积为S=1.0×10-2m2的光滑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外界大气压强P0=1.0×l05Pa.当环境温度为27℃时,密闭气体的体积为2.0×10-3m3.
①当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到87℃时;汽缸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②在上述过程中封闭气体____(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9、(2014•新民市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跟一电源相接,当S闭合时,平行板电容器极板A、B间的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若将两板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两倍,那么液滴的运动加速度为____,液滴的电势能将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若先将S断开,再将两板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液滴的运动加速度为____.10、(2012•新余校级模拟)(1)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如图,体积为V、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0、压强为1.2p0的理想气体.p0和T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αT;α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i)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1:
(ii)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11、利用静电除尘器可以消除空气中的粉尘.静电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和B分别接到高压电源正极和负极,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距B越近,场强__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B附近的气体分子被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粉尘吸附电子后被吸附到_______(填“A”或“B”)上,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面的漏斗中.12、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波速为2m/s,在沿波的传播直线上取P,Q两点,当波正好传到其中某一点时开始计时,测得5s内,P点完成8次全振动,Q点完成10次全振动,由此可知P,Q间的距离____,此波由点____向____点传播.13、电场线上每一点的____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始于____(正点电荷或者负点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始于无穷远处,终止于____(正点电荷或者负点电荷).14、(2014•呼伦贝尔一模)用能量为15eV的光子照到某种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测得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45eV,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eV.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有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____种.15、如图所示,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波,波速为100m/s,当t1=0时,振动只传播到A点,当t2=____s时,位于x=200m的P点第一次出现波峰,当t3____s时,P点第一次出现波谷.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物体的平均速率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____.(判断对错)17、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加.____.(判断对错)18、物体的位移为零时,路程也一定为零.____.(判断对错)19、甲、乙两杯水,水中均有颗粒在做面朗运动,经显微镜观察后,发现甲杯的布朗运动比乙杯中的激烈,说明甲杯中水温高于乙杯.____.(判断对错)20、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____.(判断对错)21、电场线真实地存在于电场中.____.(判断对错)22、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从而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____(判断对错)23、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____(判断对错)24、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里的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____.评卷人得分四、识图作答题(共2题,共14分)25、为探究獭兔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用患病的獭兔和正常獭兔做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亲本F1的表现型F2的表现型及比例杂交组合一:一只患病雄兔与一只正常雌兔杂交雌雄兔都正常,雌雄兔随机交配雌性全正常雄兔中,正常兔:患病兔=15:1杂交组合二:一只正常雄兔与一只正常雌兔杂交雌雄兔都正常,雌雄兔随机交配雌性全正常雄兔中,正常兔:患病兔=15:1(1)对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合理的解释:①患病性状只在__________(填“雌”或“雄”)性獭兔中表现;②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_____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2)依据上述解释,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用A、a和B、b表示)(3)请从F1和F2中选择小兔,设计简便的实验验证上述解释: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该解释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青蒿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Ⅰ.选择____和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①F2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②若F2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品种杂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③F2植株中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27分)27、【题文】如图所示,在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正方形区域内分别存在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xOy平面.一电子由P(-d,d)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区域Ⅰ.(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sin53°=)
(1)求电子能从第三象限射出的入射速度的范围.
(2)若电子从位置射出;求电子在磁场Ⅰ中运动的时间t.
(3)求第(2)问中电子离开磁场Ⅱ时的位置坐标.28、如图;绝缘粗糙的竖直平面MN
左侧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MN
下滑,到达C
点时离开MN
做曲线运动.AC
两点间距离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
(1)
求小滑块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vc
(2)
求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C
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3)
若D
点为小滑块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及重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当小滑块运动到D
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继续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P
点.
已知小滑块在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D
从D
点运动到P
点的时间为t
求小滑块运动到P
点时速度的大小vp
.29、如图1
所示,空间存在着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Q
静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高台边缘,另一质量为m
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
以水平初速度v0
向Q
运动,v0=mg2qB
小球PQ
正碰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且电荷量不发生转移,已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mgq
水平台面距离地面高度h=2m2gq2B2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
(1)
求PQ
两球首次发生弹性碰撞后;小球Q
的速度大小;
(2)PQ
两球首次发生弹性碰撞后;经多少时间小球P
落地,落地点与平台边缘间的水平距离多大?
(3)
若撤去匀强电场,并将小球Q
重新放在平台边缘,小球P
仍以水平初速度v0=mg2qB
向Q
运动,小球Q
的运动轨迹如图2
所示,已知Q
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所受全力的大小相等,求小球Q
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H
.评卷人得分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2分)30、某同学为了较精确地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E(
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约为1娄赂)
B.电流表G(
满偏电流3.0mA
内阻为100娄赂)
C.电流表A(
量程0隆芦0.6A
内阻约为1娄赂)
D.滑动变阻器R1(0隆芦10娄赂
额定电流为2A)
E.滑动变阻器R2(0隆芦1k娄赂
额定电流为1A)
F.定值电阻R0(
阻值为900娄赂)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
为了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还要考虑操作的方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
(2)
根据题意在图1
中画出该实验所需要的电路图.
(3)
根据图2
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起来,组成完整的电路.
(4)
如图3
所示,是某同学根据正确的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的图线,其中纵坐标I1
为电流表G
的示数横坐标I2
为电流表A
的示数,由图可知,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
内电阻为______娄赂(
保留2
位有效数字)
31、2017年1月24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以唾液腺作为生物反应器,从转基因动物的唾液中生产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可用于治疗人类小儿脑瘫和老年痴呆等神经损伤或退化性疾病的人神经生长因子蛋白。(1)欲获得人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可从细胞中分离到相应的mRNA,再经过反转录产生________,以此作为模板可利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获得目的基因,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合成引物。(2)将人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导入猪受体细胞;最终使其在________中高效表达,获得的产品需要与天然产品的功能进行________比较。
(3)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猪体细胞的细胞核转入_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核移植(或克隆)。
(4)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转基因生物引发人们在食物安全、________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3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矿泉水瓶P和物块Q;分别与跨过轻滑轮的轻绳连接,滑轮通过竖直弹簧力计悬挂;
②将纸带上端夹在Q的下面;下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往P中加一些水,接通电源,释放P后,P向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③逐渐往P中加适量水;重复实验,获得多组实验数据。
(1)在图乙所示的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1、5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14.40cm,5、9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30.2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额率为50Hz,则Q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Q的加速度a随测力计示数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F轴上的截距为b,不计滑轮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Q的质量为______,滑轮的质量为______。33、某研究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首先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然后调整气垫导轨水平;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实验时每次滑块都从同一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用x表示滑块从位置A到光电门的距离,用△t表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d时;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cm;
(2)实验前调整气垫导轨水平的目的是______;
(3)以滑块(包含遮光条)和重物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用实验测得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能定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由图知,R1与灯L1并联,若R1断路则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电路的总电流减小,即并联电路R3、R4的总电流减小,得到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减小,由欧姆定律的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流过灯L2电流变小,灯L2变暗,由路端电压增大,得到灯L1两端的电压增大,灯L1的功率增大,灯L1变亮,A对;若R2断路,则电路断开,两灯不亮,电流表没有读数,B错;若R3断路则灯L2不亮,C错;若R4断路则电流表没有读数;D错。
【点评】学生能据电流的流向判断电路中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明确动态分析的总体思路是先由局部阻值的变化得出总电阻的变化,再整体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再局部就是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去分析。2、B【分析】解:A;落体下落很快;不容易计时,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用“冲淡”重力的巧妙方法加以突破,故A正确.
B;根据小球沿斜面运动的特点可知;若斜面长度一定,若斜面的倾角越大,则小球的速度变化越快,所以小球由静止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与倾角有关,故B错误.
C;根据小球沿斜面运动的特点可知;若斜面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由静止从顶端滚到底端的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是相同的,时间也相同,故C正确.
D;根据小球沿斜面运动的特点可知;若斜面倾角一定,在斜面上不同的位置释放小球,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
本题考查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只要了解其研究过程;采用的方法、其科学的思维以及得出的结论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物理学的发展史要了解,特别是一些物理学家对物理学史的贡献更应当了解,属于物理常识,要加强记忆.【解析】【答案】B3、A【分析】解:如果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都相同;由I=Ft
可知,物体受到的力是恒力.
则可知;物体可以做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或竖直上抛运动;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方向不断变化,合力为变力,在任何相等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不相等,故不可能为匀速圆周运动,BCD
均可能,A
不可能;
本题选运动不可能的;故选:A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根据动量定理可明确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否相等,明确冲量不变则说明物体受到的一定是恒力.
该题考查物体的冲量与受力、运动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明确受力与运动的关系,注意明确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是变力.【解析】A
4、B【分析】【分析】当小球A在细线约束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细线的拉力,再对木箱,根据平衡条件求出FN1和f1.
将小球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时释放,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再对木箱,根据平衡条件求出FN2和f2.即可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设小球和木箱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当小球A在细线约束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1cosθ=mg,则细线的拉力T1=
对木箱,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FN1=T1cosθ+Mg=(m+M)g;
f1=T1sinθ=mgtanθ
将小球拉至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时释放;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mgL(1-cosθ)=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m,解得T2=mg(3-2cosθ),则FN2=T2+Mg=mg(3-2cosθ)+Mg
f2=0
故得:FN1<FN2;f1>f2.
故选:B5、C【分析】【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都不一定大.【解析】【解答】解:A;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大,也可能减小,如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加速度不一定变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加速度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不变,故C正确;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6、A【分析】【分析】单摆的摆动和木板的匀速运动同时进行,上板记录了一个周期的图象,下板记录了两个周期的图象,根据速度的定义公式列式比较即可.【解析】【解答】解:设板长为L;则:
上板记录了一个周期的图象,板匀速运动位移L的时间等于单摆的周期,则:T1=;
下板记录了两个周期的图象,板匀速运动位移L的时间等于单摆周期的两倍,则:T2=
根据题意,有:2v2=v1;
故得:T2=T1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8.4【分析】【分析】由图可知图象为P-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压强与摄氏温度的关系;知道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和已知的变化量去判断其它的物理量.【解析】【解答】解: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22.4L;0.3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6.72L.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C知:在P-T图象中等容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温度.所以在图中,虚线及延长线为等容线,A点的体积为6.72L.
A到B,压强不变,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得:VB===8.4L.
故答案为:8.4.8、CD吸热大于【分析】【分析】(1)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2)①当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时;气体作等压膨胀,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列式求解出膨胀的体积;
②温度升高,气体从外界吸热;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传递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解析】【解答】解:(1)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是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错误。
B;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C正确;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
E;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E错误;
故选:CD.
(2)封闭气体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气缸移动的距离为:
温度升高;气体从外界吸热;
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得:Q>-W;即传递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答:(1)CD
(2)①当环境温度缓慢升高到87℃时,汽缸移动的距离是4×10-2m;②吸热,大于.9、增大0【分析】【分析】带电液滴开始恰好静止,则电场力和重力相等,两板间的距离增大,电场强度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液滴的加速度.通过电场力做功判断液滴电势能的变化,将S断开,通过电场强度的变化,判断液滴的加速度变化.【解析】【解答】解:液滴开始静止;有:mg=qE.
若将两板间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两倍,电势差不变,则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加速度方向向下;液滴向下加速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将S断开,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d变化时,电场强度不变,则电场力和重力仍然平衡,加速度为0.
故答案为:,增大,0.10、ADE【分析】【分析】(1)理想气体内能由物体的温度决定;理想气体温度变化,内能变化;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判断气体温度变化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强如何变化.
(2)(i)开始气体温度降低时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可以求出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时气体的温度;温度再降低时,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可以求出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时气体的体积.
(ii)求出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然后根据气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求出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最后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求出气体放出的热量.【解析】【解答】解:(1)A、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则其温度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故A正确;
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气体的温度不变,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可能发生变化,气体的状态可能变化,故B错误;
C、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若气体的温度T随时间不段升高,体积同时变大,其压强可能不变,故C错误;
D;气体绝热压缩或膨胀时;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气体内能发生变化,温度升高或降低,在非绝热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要吸收或放出热量,由此可知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故D正确;
E;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故E正确;
故答案为:ADE.
(2)在气体由压强p=1.2p0下降到p0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
温度由T=2.4T0变为T1,由查理定律得=①;
在气体温度由T1变为T0的过程中,体积由V减小到V1;
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②;
由①②式得V1=③;
(ⅱ)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W=P0(V-V1)④;
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减少为△U=α(T1-T0)⑤;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W+△U⑥;
由②③④⑤⑥式得:Q=+αT0;
答:(1)ADE;
(2)(i)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1=;
(ii)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αT0.11、略
【分析】电极截面如图所示,由电场线可判断越靠近B场强越大;粉尘吸附电子后带负电,因此向正极A运动。【解析】【答案】越大A12、2mQP【分析】【分析】由题,5s内,P点完成8次全振动,Q点完成10次全振动,可知,从波到达Q点开始计时,由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周期.根据公式x=vt求出波从Q传到P的距离.【解析】【解答】解:据题;5s内,P点完成8次全振动,Q点完成10次全振动,必定是从波到达Q点开始计时,波传播的方向是从Q到P.
周期为T===0.5s;波从B传到A的时间为△t=2T=1s,则P,Q间的距离为S=v△t=2×1m=2m
故答案为:2m,Q,P.13、切线方向正点电荷负点电荷【分析】【分析】电场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引入的,并非实际存在的,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沿电场线电势降低.【解析】【解答】解: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点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始于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点电荷。
故答案为:切线方向正点电荷负点电荷14、2.552【分析】【分析】根据数学组合公式求出该群氢原子可能发射的不同频率光子的种数.根据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求出光子能量,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求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解析】【解答】解:用能量为15eV的光子照到某种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测得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45eV;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km=15-12.45=2.55eV.
现有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根据=3;知该群氢原子可能发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但是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的光子能量小于2.55eV;所以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2种.
故答案为:2.55,215、1.951.85【分析】【分析】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判断出t=0时刻质点A的振动方向,也就是起振方向,当x=5m的波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当x=15m的波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根据t=求解时间.【解析】【解答】解: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形向右平移,则知t=0时刻质点A的振动方向向下;
也就是起振方向;当x=5m的波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根据t=得:
t2==1.95s
当x=15m的波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根据t=得:
t3==1.85s
故答案为:1.951.85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分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位移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此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平均速率是位移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物体的平均速率为零,则物体的路程为0,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由此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对单个的分子没有意义;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不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加.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解析】【解答】解:物体的位移为零时;其路程不一定为零.比如绕操场一圈,路程不为零,但位移等于零.所以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固体颗粒越小、液体(或气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应.【解析】【解答】解: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液体的温度;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温度越高,悬浮物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所以发现甲杯的布朗运动比乙杯中的激烈,不一定是由于甲杯中水温高于乙杯.所以以上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热力学温标亦称“绝对温标”.是由开尔文首先引入的.开尔文所利用的实验事实是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时,压强与摄氏温度成线性关系,再进行合理外推得到的.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15K;热力学温度的0K是不可能达到的.【解析】【解答】解: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热力学温标的零K达不到.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为了研究的方便引入了电场线,实际不存在,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不相交不闭合,电场线疏密描述电场强弱,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疏的地方电场强度弱.【解析】【解答】解:为了研究的方便引入了电场线;实际不存在.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解析】【解答】解: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从而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拉开了人们以及原子核的序幕.故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质量是惯性的唯一标志,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是否运动等全部无关.【解析】【解答】解:质量是惯性的唯一标志;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是否运动等全部无关,故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由万有引力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失重状态.【解析】【解答】解: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失重状态.而不是不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四、识图作答题(共2题,共14分)25、(1)①雄
②一
(2)AAbb和aaBB
(3)实验方案:让F2中的患病雄兔与F1中的正常雌兔交配,繁殖多次,统计后代的表现型(或从F2中选取多只患病雄兔与F1中的多只正常雌兔随机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子代中的雌兔都正常,雄兔中患病:正常=1:3(或子代中正常雄獭兔与患病獭兔的比例接近7:1)【分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基因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亲本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规律,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实验,证明推测的结论。分析杂交组合一: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子一代雌雄鼠都正常,说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雌雄鼠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鼠:患病鼠=15:1说明患病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现,且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杂交组合二:一只正常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子一代雌雄鼠都正常,雌雄鼠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鼠:患病鼠=15:1,说明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现,且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解答】(1)①由分析可知,患病性状只在雄鼠中表现。
②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
(2)由于该病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雄鼠中正常:患病=15:1,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正常鼠鼠的组合是AABB×aabb或者的AAbb×aaBB,如果是AABB×aabb,则AABB为雄鼠,aabb为雌鼠,如果是AAbb×aaBB,二者性别不受基因型限制。
(3)如果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表现正常,且患病性状只在雄鼠中表现,子二代中患病雄鼠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正常雌鼠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相当于测交实验,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雌鼠都表现正常,雄鼠正常:患病=3:1。故实验方案:让F2中的患病雄鼠与F1中的正常雌鼠交配,繁殖多次,统计后代的表现型(或从F2中选取多只患病雄鼠与F1中的多只正常雌鼠随机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子代中正常田鼠与患病田鼠的比例接近7:1(或子代中的雌鼠都正常,雄鼠中患病:正常=1:3)。【解析】(1)①雄②一(2)AAbb和aaBB(3)实验方案:让F2中的患病雄兔与F1中的正常雌兔交配,繁殖多次,统计后代的表现型(或从F2中选取多只患病雄兔与F1中的多只正常雌兔随机交配,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子代中的雌兔都正常,雄兔中患病:正常=1:3(或子代中正常雄獭兔与患病獭兔的比例接近7:1)26、(1)AAbb或Aabb(2)Ⅰ.AABBaabbⅣ.①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白色:黄色=13:3③白色:黄色=3:1④1/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分析及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答】(1)由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可知,只要有A、无B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黄花,因此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2)①由题意可知,欲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只能选择AABB和aabb杂交,因此F1的基因型为AaBb,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即AB:Ab:aB:ab=1:1:1:1。
②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可以写出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b为黄花,其余的为白花,因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花:白花=3:13。
③F1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品种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为黄花,其余为白花,因此F1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品种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为黄花:白花=1:3。
④F2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1:2,F2自交,在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花纯合子即AAbb的比例是1/3+2/31/4=1/2。【解析】(1)AAbb或Aabb(2)Ⅰ.AABBaabbⅣ.①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白色:黄色=13:3③白色:黄色=3:1④1/2五、计算题(共3题,共27分)27、略
【分析】【解析】(1)电子能从第三象限射出的临界轨迹如图甲所示.电子偏转半径范围为<r<d
由evB=m得v=
故电子入射速度的范围为<v<
(2)电子从位置射出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设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R2=2+d2
解得R=
则∠PHM=53°
由evB=mR2解得T=
电子在磁场Ⅰ中运动的时间t=T=
(3)如图乙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带电粒子在射出磁场区域Ⅰ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在磁场区域Ⅱ位置N点的横坐标为
由△NBH′可解得NB的长度等于d,则QA=d-
由勾股定理得H′A=d,H′B=Rcos53°=
所以电子离开磁场Ⅱ的位置坐标为【解析】【答案】(1)<v<(2)(3)28、略
【分析】
(1)
小滑块到达C
点时离开MN
此时与MN
间的作用力为零,对小滑块受力分析计算此时的速度的大小;
(2)
由动能定理直接计算摩擦力做的功Wf
(3)
撤去磁场后小滑块将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分运动计算最后的合速度的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小滑块的运动过程,在与MN
分离时,小滑块与MN
间的作用力为零,在撤去磁场后小滑块将做类平抛运动,根据滑块的不同的运动过程逐步求解即可.【解析】解:(1)
小滑块沿MN
运动过程;水平方向受力满足。
qvB+N=qE
小滑块在C
点离开MN
时。
N=0
解得vc=EB
(2)
由动能定理。
mgh鈭�Wf=12mvc2鈭�0
解得Wf=mgh鈭�mE22B2
(3)
如图;
小滑块速度最大时;速度方向与电场力;重力的合力方向垂直;
撤去磁场后小滑块将做类平抛运动;等效加速度为g隆盲
g隆盲=(qEm)2+g2
且vp2=vD2+g隆盲2t2
解得vp=vD2+[(qEm)2+g2]t2
答:(1)
小滑块运动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vc
为EB
(2)
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C
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为mgh鈭�mE22B2
(3)
小滑块运动到P
点时速度的大小vp
为vD2+[(qEm)2+g2]t2
.29、略
【分析】
(1)PQ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据此列式,可求得碰撞后小球Q
的速度大小.
(2)
两球碰撞后交换速度;Q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经过一个周期时间再次与P
球碰撞,交换速度,P
球做平抛运动.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即可.
(3)PQ
相碰之后小球Q
开始做曲线运动;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下落高度为H
此时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到最大速度.
任意时刻v
沿水平向右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vxvy.
与vy
相对应的洛伦兹力水平向右,为fx=qvyB
小球Q
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用动量定理可求解.
解决本题要正确分析两球的受力情况,准确把握弹性碰撞的规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关键要运用积分法动量定理求解最大速度.【解析】解:(1)
小球PQ
首次发生弹性碰撞时;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
mv0=mvP+mvQ
12mv02=12mvP2+12mvQ2
联立解得vP=0vQ=v0=mg2qB
.
(2)
对于小球Q
由于qE=mg
故Q
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
qvQB=mvQ2r
经时间t1=T=2娄脨mqB
小球PQ
再次发生弹性碰撞,由(1)
可知碰后:vP隆盲=v0=mg2qBvQ隆盲=0
小球P
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2t2=2hg=2mqB
所以P
与Q
首次发生碰撞后到落地,经过的时间t=2娄脨mqB+2mqB=2mqB(娄脨+1)
落地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P=vP隆盲t2=m2gq2B2
(3)PQ
相碰后,Q
球速度vQ=v0=mg2qB
之后小球Q
以速度vQ
开始做曲线运动.
设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下落高度为H
此时速度最大为vm
方向水平向右.
由动能定理得:mgH=12mvm2鈭�12mvQ2
任意时刻v
沿水平向右方向;竖直向下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vxvy
.
与vy
相对应的洛伦兹力水平向右;为fx=qvyB
小球Q
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
sumlimitsf_{x}trianglet=隆脝qv_{y}Btrianglet=qBsumlimitsv_{y}trianglet=qBH=mv_{m}-mv_{Q}
联立解得H=m2gq2B2vm=3mg2qB
答:
(1)PQ
两球首次发生弹性碰撞后,小球Q
的速度大小为mg2qB
.
(2)PQ
两球首次发生弹性碰撞后,经2mqB(娄脨+1)
时间小球P
落地,落地点与平台边缘间的水平距离为m2gq2B2
.
(3)
小球Q
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3mg2qB
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H
为m2gq2B2
.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2分)30、略
【分析】解:(1)
电源电动势为1.5V
较小;电源的内阻较小,为多次几组实验数据,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选D;
(2)
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将电流表G
与定值电阻R0
串联,改装成电压表,用电流表A
测电路电流,滑动变阻器R1
串联接入电路,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用直线把各点连接起来,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4)
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的知识得电源两端电压为:U=1(9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受体激动阻断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主令电器防雷避雷产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致密熔铸合成云母陶瓷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美术-第三课-《书籍装帧设计》教案
- 2025年二年级音乐年度总结参考(2篇)
- 2025年个人股权无偿转让协议简单版(2篇)
- 2025年二手汽车转让协议格式范文(2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情境基础小练新人教版
- 2025年五年级《红楼梦》读书心得(2篇)
- 2025年个人房产转让合同简单版(2篇)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2024-2030年山茶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弹性力学数值方法:解析法: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 高考英语经常用的七百个词汇
- 不定代词用法总结及配套练习题
- 河南省邓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JJG 976-2024透射式烟度计
- 半干法脱硫工艺
-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范文模板
-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 网络和信息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