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2015•舟山)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是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是()

A.甲B.甲和乙C.乙和丁D.丁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②电源电压为12V

③电阻R1的最小电功率为2.7W

④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氢燃料客车。

D.太阳能电池路灯。

​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分裂;①②③④表示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染色体使用的染色剂是碘液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观察染色体最适宜的细胞是③5、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A.Cc和CCB.CC和ccC.Cc和DDD.Cc和cc6、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可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气体D.用稀硫酸鉴别铁粉和氧化铜7、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刚开始患此病的人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传染病B.引起这种病的生物是传染源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重核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9、如图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____。

10、A;B、C、D、E、F、G、H、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G、I属于单质;A为红褐色固体,G为紫红色固体,H为浅绿色溶液.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略去).

(1)E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写出反应②中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和生成I的原因____.11、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用__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____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然后根据公式算出相应的功率;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以用调节灯泡两端____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刚好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此时的电流表的示数,就可以算出额定功率,此时灯泡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发光。12、如图是“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A、B两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____(煤油、水),理由是____.各瓶中浸泡着一段金属丝,且RA>RB.实验时当开关闭合后,发现A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说明____.

13、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14、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环境影响,同时生物也能____和适应环境。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蚯蚓的钻穴运动能改良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28分)16、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绳的方法.

17、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及杠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是用钓鱼竿钓鱼的情景,其中动力为F1,阻力为F2,请在图中作出阻力F2的力臂2.

19、图中;杠杆OBA在图示位置静止,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力F的力臂l.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②转化成③后析出晶体,③④都是常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进行解答。

【解答】解: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是由图象可知,丙和丁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二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D2、C【分析】【解答】解:

①从“U﹣I”关系图象可以看出,甲为滑动变阻器的U﹣I关系图象,因为最后电压变为0,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乙为电阻R1的U﹣I图象;

②由U﹣I图象得,I=0.3A时,U乙=3V,U甲=9V;

电源电压U=U乙+U甲=3V+9V=12V;

③由U﹣I图象得,I=0.3A时,U乙=3V;

所以电阻R1的最小电功率为P1最小=U乙I=3V×0.3A=0.9W;

④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两电阻串联,干路电流最小;

由图象知:电路电流I=0.3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甲=9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故选C.

【分析】①根据电压变化的范围进行判断;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会等于零;

②由图象找出某一电流值所对应的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电源电压;

③电阻两端电压最小;通过的电流最小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④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电流最小,由图象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A【分析】【解答】A;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B;风力属于新能源;

C;氢能属于新能源;

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A.

【分析】根据已有的新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此解答.4、D【分析】【解答】A;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最后一步都需要染色;染色用的都是碘液,A正确.

B;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有一个复制加倍的过程,B正确.

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C正确.

D;观察染色体最适宜的细胞是②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

故选:D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图为有丝分裂的过程为:①间期,②中期,③后期,④末期.5、A【分析】【解答】: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当一对基因中有显性基因时一般表现显性性状,一对基因中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隐性性状。Cc和CC中都有显性基因C因此都会表现C所控制的显性性状。故答案选A。

【分析】:CC和cc分别表现为C和c控制的性状,Cc和DD表现为C和D控制的两种不同的显性性状,Cc和cc分别表现为C和c控制的性状。6、D【分析】【分析】A;依据碳酸盐、活泼金属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与氢气分析解答;

B;依据氯化钡还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C、依据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气体时有可能无法点燃分析解答;

D;依据两者与硫酸反应时的现象不同分析解答;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涉及到初中化学中很多规律性的知识,只要平时在学习中多加总结,认真分析便可顺利解题.

【解答】解:A、因为碳酸盐、活泼金属(氢前)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与氢气,所以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可能含有CO32﹣;

B;由于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可证明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或两者均有;

C、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气体时一氧化碳量较小时不易被点燃,所以此方法除掉CO2中少量的CO气体不可取;

D;两者与硫酸反应时的现象不同;稀硫酸与铁反应会产生气泡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后溶液呈浅蓝色,所以可用稀硫酸鉴别铁粉和氧化铜;

故选D7、B【分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表明这种新的疾病属于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解答】解:A;通过分析可知;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这种新的疾病属于传染病,A正确;

B;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属于病原体,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错误;

C;这种新的疾病属于传染病;因此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C正确;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可以有效预防该传染病,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裂变【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核裂变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明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故答案为:裂变9、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分析】【解答】由于绳子在木棒上绕了几圈;所以这两根木棒就组成了一个滑轮组.从漫画来看,小孩用力一拉,就可以使两位大力士撞到一起,这说明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分析】两根光滑的木棒相当于一个滑轮组,把其中任意一个看作定滑轮,另一个则是动滑轮。10、硫酸、硫酸铜3CO+Fe2O32Fe+3CO2Fe+CuSO4=FeSO4+Cu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分析】【解答】(1)A;B、C、D、E、F、G、H、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I、G属于单质,E溶液经过反应会得到G,G是红色固体,所以G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的F是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X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铜和剩余的硫酸,D能与E溶液反应生成铜和H、I,H为浅绿色的液体,所以D是铁,H是硫酸亚铁,I是氢气,A为红褐色固体,A和B反应会生成D和C,因此A是氧化铁,B可以是一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硫酸铜;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3)反应②中生成G的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生成I的原因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故答案为:(1)硫酸;硫酸铜;

(2)3CO+Fe2O32Fe+3CO2;

(3)Fe+CuSO4=FeSO4+Cu;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分析】根据A、B、C、D、E、F、G、H、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I、G属于单质,E溶液经过反应会得到G,G是红色固体,所以G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的F是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X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铜和剩余的硫酸,D能与E溶液反应生成铜和H、I,H为浅绿色的液体,所以D是铁,H是硫酸亚铁,I是氢气,A为红褐色固体,A和B反应会生成D和C,因此A是氧化铁,B可以是一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1、P=UI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正常【分析】【解答】用电压表测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灯的电流,故实验原理是P=UI。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可以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额定功率。故答案为P=UI,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正常。

【分析】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P=UI,根据测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可知,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中的电流。测小灯泡额定功率时,移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灯泡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才称为正常工作。12、煤油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快或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慢电流相同时,电阻大的升温快,产生热量多【分析】【解答】解:

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改变要研究的因素,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一定,所以A;B两瓶中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理由是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快;

由图知,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RA>RB;电流通过A瓶产生的热量多,因此A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快,由此得出,当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煤油;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快或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慢;电流相同时,电阻大的升温快,产生热量多.

【分析】电热的影响因素有电流、电阻、通电时间.首先要判断清楚两段导体的什么因素是相同的,什么因素是不同的,再根据焦耳定律来判断哪段导体产生的电热多,即这个瓶中温度上升较快.13、静脉瓣【分析】【解答】静脉内有瓣膜使得血液在静脉中只能单向流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分析】需要熟练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14、影响适应影响【分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环境影响,同时生物也能影响和适应环境。【解答】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环境影响,同时生物也能影响和适应环境。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叶变态成刺,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蚯蚓的钻穴运动能改良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答案为:影响适应影响。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