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七校第一次联考慈济中学慈济中学都昌二中湖口二中庐山区一中彭泽二中瑞昌二中琴海学校第=1\*ROMAN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混(hǔn)合孱(chán)弱撺(cuān)掇锣鼓喧阗(tián)B.祈(qí)祷榫(sǔn)头胆怯(qiè)势不可当(dānɡ)C.火钵(bō)乘(chèn)机颓圮(pǐ)剜(wān)肉补疮D.皮辊(ɡǔn)比较(jiào)弄(nònɡ)堂绯(fēi)闻轶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荫庇频率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磋商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珠联璧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教了很多的写作技巧,学生们即使这些都做到了,在写作时还不一定就能得心应手。因为写作的基础是生活。B.刚刚宣布订婚了的莎拉波娃和武贾西奇一起漫步在早上的街头,两人十指紧扣,间不容发,无视狗仔追拍。C.踏入师范学校的第一天,我的老师就告诉我: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就是要“无所不至地关心学生、培养学生”。D.面对这次犯下的大错,他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采用装聋作哑、一推三六五的手段,拒不认错,物我两忘。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要防止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影响社会稳定,扰乱教育秩序。B.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借助微博参与公益活动,将微力量汇聚起来,有效解决了众多的社会性问题和政策。C.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D.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B.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C.“你们要学习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老师教导我们说,“认真学好功课,将来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韩非子认为,法和术都是帝王之具,“君无术则弊于上(即在上位而受蒙蔽)。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韩非子·定法》)法是峻法,术是控制群臣。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B.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C.堂吉诃德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打斗之中,又往往以遍体鳞伤而告终。他总是哭丧着脸,还缺了牙齿,显得又古怪又悲哀,桑丘给他取了个“哭脸骑士”的封号。这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堂吉诃德》)D.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卫•科波菲尔》)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拉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ɡ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奠定了基础。7.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后被翻译成嗅觉信息。8.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都能取得进展。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方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②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注解】①阃:城门之外。②上功:呈报功劳。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数:多次B.良久,召唐,让曰让:谦让 C.皆自用飨士飨:犒劳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坐:因……犯罪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而莫之夭阏者B.跪而推毂临清流而赋诗C.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复以为云中守但以刘日薄西山12.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A.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B.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C.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D.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2)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3)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14.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陆游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三个词语概括。(3分)(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分)15.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内容。(共8分,任选4题)(1)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五、现代文(共21分)森林陈世旭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森林有诗。要摆脱无名的羁绊,我最想走向森林;要拯救疲惫的灵魂,我最想走向森林;要吟唱隐秘的心曲,我最想走向森林。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莺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走向森林,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风吹落潮湿的种子。季节更替,森林里到处荡漾着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倾听森林的语言,你将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生活的困惑与感伤随风而逝。走在森林,你会发现你是快乐的,森林是无声的呼唤,充实了你原本空洞的灵魂。因为惰性和缺乏勇气,我任随自己长年被囚禁在嘈杂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楼群像树林,只是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令人眷恋的狗尾巴草的清香。楼群的颜色顽固,隐去了季节的界限;窗口在夜晚筛下星星,挤窄了无边际的想象;钢筋水泥傲然挺立,带来了坚硬工具的压抑。这是化工森林。在这里,人们掩起私下里表情丰富的脸庞,让善意和温情在陌生中蛰伏窥望。只有森林才会有真正的歌唱。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远。森林里最多的是树,每棵树都是歌手。走进森林,走进歌声,走进激动的曲调和流畅的节奏,离开城市的喧嚣,演奏自己的乐章。让漫天的音乐的羽毛,化作无边的新绿与嫩黄。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我见识过世界的不只一处森林。每次我都会力图进入森林的深处。穿过茂密的、散发着浓郁的树脂和草莓香味的松树林,心里泛起一种甜丝丝的快感。林中的湖泊像美人的镜子,波光粼粼地闪烁在无边森林的怀抱,映照着蓝天的纤尘不染和青山的雄浑与妩媚。那些树林是没有猎人也没有伐木者的。那里的鸟是不害怕被人惊扰的。树桠上,站着不知名的鸟。它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不时懒洋洋地一跳。有时候落到离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飞起。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有时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片树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森林无疑有一种凝重的隐喻性质,暗示出生活最为深沉的一面。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潮湿的凉意从四面八方袭来。鸟悄悄地离开被太阳晒得温暖的树梢,振起翅膀,依恋地、默默地飞进树林深处。雾在林中飘荡。雾是半透明的,并不妨碍仰望树缝中的天空。被树枝分割的天空特别明亮,让我想起南方家乡闪烁的星光,被星光照亮的丰沛的河流、绿树中的城市和织锦般的田地。莱蒙托夫说得不错:“当我们远离尘世而跟大森林接近时,大家都不由得变成孩子了,心灵摆脱了种种负担,恢复了本来面目。”托尔斯泰则给森林赋予了道德意义:“置身于令人神往的大森林之中,心中难道能留得住敌对感情、复仇心理或者嗜杀同类的欲望吗?心中的恶念应该在与作为美与善象征的大自然接触时消失。”如果有一天,你坐在森林之外的地方;梦想曾经的家园,你便会知道,失去绿荫,灵魂就失去了庇护。混浊的噪声从耳边掠过,你将嫉妒并且哀怨,谁曾拥有过那片森林?我多么愿意住在这样的树林:在森林幽静的小径徘徊,鼻翼里全是青涩的气味,看或枯或荣的草在夕阳下泛着柔柔的光,像长发飘逸;在绿叶沙沙的伴奏下唱歌,唱消失的爱情和不可知的未来;听或深或浅的水在林子的深处汩汩流动,像精灵呢喃。等有一天终于不能呼吸的时候,我就溶入树下的泥土,无声地悠悠地去到森林的漩涡深处,肃穆,庄严,神秘,颤栗。然后在返青的季节,同蚂蚁、蚯蚓和飞虫,同所有卑微的生命一起,用柔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迎接春天的来临。一声鸟鸣,心便永不寂寞。(选自2011年第1期《散文选刊》,有删改)16.在文中,作者写了城市中的“化工森林”,用意是什么?(6分)17.文章联想丰富,但始终围绕作者的感情而展开,而且感情的发展层层深入,请梳理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5分)18.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一句中“生命的原始法则”的意蕴。(6分)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认为,森林会消除人们的困惑和感伤,会使人们空洞的内心得到充实,会让人们变得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等。B.“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的意思是,在喧嚣的城市,人们的心灵将受到世俗的冲击,但走进森林,将可能获得重生。C.文中引用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的话,写出了森林的巨大作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D.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这和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密不可分,如“湖泊像美人的镜子”、“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等。E.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有时插入第二人称,不同人称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又使文章显得亲切。六、(15分)20.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写语段。九月一日,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请根据你的观察,描写出某校园开学报到时的场景。要求:(1)用点面结合的手法;(2)使用细节描写及排比的修辞;(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七、(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9月3日,第十二届全运会,四川队帆板运动员马娇在比赛中看到辽宁队选手因操作失误不慎落水,情况危急,当即放弃比赛,跳入水中协助对手。马娇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帆船帆板比赛仲裁委会当天作出裁定,按照此前几轮的平均成绩给马娇计分。请以“道德与规则”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少于700字。

九江市七校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B(A.混hùn合。C.乘chénɡ机。D.弄lònɡ堂)2.A(B.鞠躬尽瘁。C.要言不烦。D.胁迫)3.A(得心应手:谓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B.间不容发:比喻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炼、严谨。C.无所不至:指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的。贬义词。D.物我两忘: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也指人在做事情时所达到的高度专心致志的境界。)4.C(A.“扰乱教育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语序不当。B.“有效解决政策”搭配不当。D.搭配不当或次序不当。应为“详细地介绍了……”)5.C(A.连续不同内容的问题,各句都用问号。B.最后一个逗号改冒号,起总结上文的作用。D.第二个括号要放引号后,是句中括号。)6.B(“迎春”与“探春”互换。)7.D(涉及的信息区域就集中在第3自然段,仔细审读,“化学信号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D项漏掉了“……转变为电信号”这个过程。)8.C(审读题目,“承接顺序”四个字提示我们要注意文中表述的不同时期,不同成果的对应关系。A.信息点在2段“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结果”,“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在时间上就表述错误了。B.相关句子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传导过程。”“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把时间弄错了。D.相关句子为4段“当阿克塞尔……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受体家族……”,错在“得知……过程后”。)9.A(B.强加因果。C.第2段说“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可见一个人只有一个嗅觉受体,不可能有“万种”。推断失误。D.无中生有。)10.B(让:责备)11.A(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者表修饰,后者表承接。C.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比。D.前者为介词,用;后者也是介词,因为。)12.B(参见译文)13.(1)一切奖赏恩赐都是在朝廷外决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胜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竭尽他的才智能力。(考点:外、从、责、乃)(2)因为听信郭开的谗言,最后杀了李牧,让颜聚代替他,所以士卒败逃,被秦擒获消灭。(考点:用、卒、北、被动句式)(3)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考点:夫、家人、起田中、安)14.(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每个关键1分)(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3分)15.略16.①和真正的森林构成对比(1分),突出了“我”对嘈杂,冷漠的城市的厌弃(1分),对自由、充满温情的真正的森林的向往(1分),②引出下文(1分),正是因为厌弃了城市(1分),“我”才会走进森林,演奏自己的乐章(1分)。17.①开宗明义,点明“最喜欢森林”;②渴望、梦想走向森林;③走进森林,进入森林的深处;④愿意住在森林;⑤死后愿意和森林完全融为一体。(每点1分)18.①生命是自由的、快乐的;②各种生物都是自然的主人,相互之间应该和谐相处。③大自然是生命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答对一点得2分)。19.BC(B.语意理解错,原句的意思是: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进入森林,心灵将产生震撼,将获得新生。C.“人类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偏离文章主旨)20、1、写“点”3分,写“面”3分,细节描写3分;2、修辞方法3分;3、其他3分。21.解析:马娇的亮色,在于她向全运赛场展示了体育道德之美,向社会传递了一股正能量。全运赛场,是运动员展示力量之美、速度之美的地方,同样也是展示体育道德之美的地方。人们除了观赏精彩的比赛外,更希望他们在尽显体育竞技魅力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良好风尚,向社会传递一股正能量。马娇做到了。马娇的出现,是全运赛场上的一抹亮色。据此类推,如果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都能像马娇一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一股巨大的正能量,伟大的中国梦就会更快更早得以实现。好的立意应该是——顺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