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4/3D/wKhkGWehY5mANGMgAAJcRCitHSw638.jpg)
![2024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4/3D/wKhkGWehY5mANGMgAAJcRCitHSw6382.jpg)
![2024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4/3D/wKhkGWehY5mANGMgAAJcRCitHSw6383.jpg)
![2024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4/3D/wKhkGWehY5mANGMgAAJcRCitHSw6384.jpg)
![2024年高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04/3D/wKhkGWehY5mANGMgAAJcRCitHSw6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商以前,单一族群的小国通常会有固定的丧葬传统,但殷墟遗址中墓葬形式多样。如墓主的头向采取朝
北方状态的约占所有墓葬的45%;除了仰身葬之外,还发现有俯身、侧身等不同葬法。商代的墓葬方式
()
A.动摇了宗法制度的根基B.体现了商文化的多元性
C.强化了王权至上的理念D.反映了礼乐制度的影响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确时空:商朝。据题干可知,商代的墓葬方式多样,打破了商以前单一族群固定的丧葬传统,说明当时民
族交流影响了墓葬方式,体现了商文化的多元性,B项正确;商朝推行宗法制,并没有动摇,而且材料与宗
法制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反映商朝文化的多元性,与王权至上的理念无关,排除C项;礼乐制度出
现在西周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子贡主张“与时转货资”,越国范蠡主张经商应“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魏国大臣白圭主张以“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均牟取巨额利润。据此可知,当时
()
A.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商业经营理念有所发展
C.士人阶层普遍从事经商D.经商谋利引领社会思潮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春秋战国(中
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工商业经济发展,私商大量出现,材料中三人提出了货因时变、反向经
营等商业经营理念,B项正确;材料反映商业经营理念,而不是商人的社会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三
个士人,不能得出士人阶层普遍经商,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经商理念,不能得出经商思想就引领社会
思潮,排除D项。故选B项。
3.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
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汉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及富贵,
多买田至四百项”体现的是汉朝时期私人的土地买卖关系,说明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排除B项;封建社会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持续衰退的说法
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土地买卖的态度,合法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4.“中幡”原是唐代皇室、贵族出行时的仪仗(如图是敦煌出土的唐代“幡”),后演变为民间庙会中的
一种长竿表演节日(称为“耍中幡”),并配以金鼓之声和各种动作。唐人刘要在《咏王大娘戴竿》中写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犹自嫌轻更著人。”这反映了,唐代()
A.贵族体育走向了衰落B.民俗文化开始占主导
C.社会风尚的开放创新D.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本题材料中侧重展示的是将“中幡”推广至民间的过程,主要体现的
是推广变化的重要性、贵族的仪仗成为了民间的表演节目。将仪仗变为了节目的素材体现出了创新型,说
明唐代社会风尚的开放创新,C项正确;材料中的“中幡”由唐代皇室、贵族出行时的仪仗后演变为民间庙
会中的一种长竿表演节目,而非走向衰落,排除A项;材料中称赞长竿表演节目,但没有提到民俗文化开
始占主导,排除B项;材料重要体现出的是将“中幡”推广至民间的重要性,没有提到中外文化的交流,
排除D项。故选C项。
5.学者李昌舒认为,靖康之难并非经济与军事的力量悬殊所致,恰恰相反,当时北宋的军队在数量和战斗
力上均强于金兵,但由于思想的禁锢、士风的萎靡,面对社稷存亡的危急时刻,大多数士人或是避祸不言,
或是互相攻击,导致战机一误再误。这一观点强调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集团墨守成规B.贵族阶级奢靡腐败
C.专制集权统治措施D.前线将领贻误战机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北宋过度集权,
导致权力分割过细、制度过于僵化,养成了因循守旧风气,材料中“思想的禁锢、士风的萎靡”“士人……
避祸不言……互相攻击”均是具体表现,C项正确;统治集团的墨守成规是过度集权导致的,因此其不是主
要原因,排除A项;士风的萎靡不等于贵族阶级奢靡腐败,排除B项;“士人或是避祸不言,或是互相攻击,
导致战机一误再误”意味着并非将领贻误战机,排除D项。故选C项。
6.清代前期,松江府等水稻产区,由于“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的原因,种花者达
十之七八。奉贤、上海、南汇等地也大都以一半以至十之七八的土地种棉花。这()
A.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适应了丝织业对原材料的需求
C.造成了清代人口的大量减少D.反映了农业生产出现消退迹象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的原因,种花
者达十之七八。奉贤、上海、南汇等地也大都以一半以至十之七八的土地种棉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到清朝时期,种棉花者多达十分之七八,人们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
的发展,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丝织业的原材料是生丝,并不是棉花,排除B项;种植结构的变化并不
会造成人口的大量减少,排除C项;这一时期棉花种植量增加是农业进步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7.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在近代中国没能够产生影响,而生
物进化论却在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巨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
A.不够重视自然科学B.教育水平停滞不前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维新派变法的需要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跟中国当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有密切关
系,C项正确;A项只能解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没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不能解释进化论产生巨大影
响的原因,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且教育水平与材料现象关系不大,排除B项;维新派对进化论的宣传
只是进化论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8.民国初年时,婚礼礼堂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的国旗,迎娶时,一般有用红
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车内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且车内遮上红绣片。婚礼之后,一
般要摄影留念。这表明()
A.时代变迁冲击旧式婚俗B.传统婚俗礼仪被民众抛弃
C.政府主导婚礼习俗变迁D.西式婚礼受到民众的追捧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民国初年,婚礼习俗发生较大变化,这源于
列强侵略、西学传播和政局变动,A项正确;“抛弃”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在婚礼习
俗变迁中的主导作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式婚礼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9.从1964年到1975年,四川省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综合性比较高的工业制造系统,生产的产品从
精密仪器到超大型、超重型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机电设备,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上海,位居全
国第二。这主要得益于()
A.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施
C.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64年到197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64年一1975年,四川省工业快速发展,位居全国第
二,结合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四川省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三线建设的实施,A项正确;1958年,我国提出“鼓
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业空
间布局发生变化主要受国家政策的主导,这与科学技术进步关系并不密切,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末,
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0.“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
鉴。”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历史告诉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样的语句,从历史角度出发来阐述治国理政,既充满
生动性、具有说服力,又展现了他深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历史思维。这主要体现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
()
A.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B.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
C.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D.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习近平强调用历史思维指导实践,特别是从中汲
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及科学方法论因为历史就是治国安邦的经验宝库,D项正确;材料强调历史的重要
性,没有提到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排除A项;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
旨是体现历史的重要性,与民族精神传承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1.公元前215年,罗马《奥庇乌斯法》规定,妇女不能占有半盎司以上的黄金,不能穿戴华丽衣服;除
公共宗教活动日以外,妇女不能在城镇乘坐由两匹马牵引的车辆。针对此法案,妇女们聚集到罗马进行抗
议。经过二十年斗争,该法案最终被废除。这一结果表明,当时罗马()
A.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得到完善B.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妇女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D.公民的社会基础逐步扩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材料表明妇女经过二十年的斗争,把一些限制妇女社会地位的法案废除了,
可知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B项正确;根据所学,古希腊突出民主政治,古罗马突出法律与法治,排除
A项;材料体现的是经过二十年的斗争,不是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排除C项;妇女是不是公民,材料没
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2.1243年,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000磅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1285
年后,伦敦城又被英王爱德华一世直接统治13年,直至付出2000马克罚金才恢复权利。这反映了西欧
()
A.封建王权强化与城市自治发展B.封建领主衰落与市民阶级壮大
C.商品经济发展与庄园经济瓦解D.城市政治独立与民族国家兴起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3世纪(西欧)。据材
料“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000磅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可知,
此时西欧城市自治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此时专制王权也在得到强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领主
与市民阶级的信息,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庄园经济的瓦解,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城市自治
的发展,并不是政治独立,也未提及民族国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3.有史书描述说,他们在果阿、红海口和东非设立了永久性的堡垒,到达马六甲并从那里北上进入中国
本土,东行到香料群岛中心一一安汶,从而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
用战争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该描述中的''他们"指的是()
A.阿拉伯人B.葡萄牙人C.西班牙人D.英国人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用战争
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
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B项正确;7世纪中期起,阿
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
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与材料时间和地区不符,排除A项;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
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与材料地区不符,排除C项;17世纪,
英国才来到亚洲,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世界历史》解说词中说:“14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
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
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
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材料旨在强调,这场“新的文化”()
A.是古典文化的新生,延续了古代的文化传统
B.解放了长期以来被宗教戒律压抑禁锢的人性
C.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主要内容
D.实质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4世纪(意大
利)。据材料“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意识形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
代精神就产生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新兴资产阶级对新文化的需要,D项正确;文艺复兴对
古代的文化传统有继承,更有创新,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实质,未提及“解放人
性”,排除B项;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
的新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5.1999-2019年间,美元占美洲贸易结算的96%,占亚太地区贸易结算的71%,占世界其他仅贸易结算的
79%o唯一例外的是欧洲,在那里欧元占主导地位。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于崩溃B.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D.欧洲国家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1999-2019年世界。
根据题干可知美元占除了欧洲的其他地区贸易结算比重非常高,而在欧洲欧元占据主导地位,说明欧洲在
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增强,逐渐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是在20世纪70年代,
排除A项;B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B项;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出现分裂,美国和欧洲依然是合作关系,
排除C项。故选D项。
16.G20即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休组成,包括欧盟以及具有
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印度……。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平等地位在一起商讨
问题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的建立()
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主导地位B.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C.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D.使国际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平等地位在一起商讨问题的国际经济合
作论坛”反映出二十国集团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C项正确;发达国家依然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中占主
导地位,排除A项;二十国集团国家分布于五大洲,他们不可能组成区域经济集团,排除B项;根据材料
二十国集团仅仅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对国际社会贫富差距缩小作用甚微,排除D项。故选C项。
第H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孟元老对北宋京城汴梁作了如下描绘: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髻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
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给汴梁增添新的文化演
绎动力的重要源泉是街市赋予它的浓厚的世俗性。街市的产生,不仅带来了汴梁城市商业活动的全面开放,
也把城市变成了繁荣的大众生活的场所,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勃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内涵,
造就了高雅文化植根的土壤。
——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
材料二“讲史”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它和“小说”一家最受市民阶层欢迎。宋代讲史中最著名的话
本是《汉书》《三国志》《五代史》,这些话本中的主要人物虽然是帝王将相,但却能引起市民的广泛兴趣。
与“讲史”话本相比,“小说”话本的题材则十分广泛,如《错斩崔宁》《错认尸》《错勘赃》等话本是在
“错”字上做文章的公案小说;还有描写人物的爱情小说,如《碾玉观音》中对裱褶匠的女儿隙秀秀、碾
玉工匠崔宁的描写,《志诚张主管》中对绒线铺主管张胜等人的充分描写。
——摘编自王平《城市经济与市民文化影响下的宋元话本小说》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北宋京城汴梁城市商业繁荣发展的动力。(6分)
(2)城市经济与市民文化影响下产生宋元话本。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城市不同话本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哪些诉求。(8分)
【答案】(1)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政局相对稳定;世俗文化的繁荣。(6分)
(2)讲史:符合市民阶层反对暴政、反对战乱、希冀统一安定的政治理想;公案小说:体现了市民阶层对
封建司法制度的不满和对昏庸官员的批判;爱情小说:表达了市民阶层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关注和对爱情自
由的渴望。(8分)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概括北宋京城汴梁城市商业繁荣发展的动力,
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政治、经济、阶级和文化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一“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给汴梁增添新的文化演绎动力
的重要源泉是街市赋予它的浓厚的世俗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俗文化的繁荣;根据材料一“街市的产
生,不仅带来了汴梁城市商业活动的全面开放,也把城市变成了繁荣的大众生活的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市民阶层的崛起;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局相对稳定。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分析宋代城市不同话本反映的诉求,可以从材料二的
信息“'讲史'是……帝王将相,但却能引起市民的广泛兴趣”“与‘讲史‘话本相比……上做文章的公案
小说”“还有描写人物的爱情小说……中对绒线铺主管张胜等人的充分描写”分别得出讲史:符合市民阶层
反对暴政、反对战乱、希冀统一安定的政治理想;公案小说:体现了市民阶层对封建司法制度的不满和对
昏庸官员的批评;爱情小说:表达了市民阶层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关注和对爱情自由的渴望。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胡格诺教派和英格兰新教催生了新的音乐表达,出现了使用法国和英格兰本土语言的诗篇
歌调音乐。贵族统治者不仅支持作曲家创作世俗音乐,也赞助作曲家写作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为贵族和中
产阶级上层的一群有较高修养的业余表演者提供了适用于演唱和演奏的音乐,有修养的女士和先生常常是
有才能的歌手或演奏家。16世纪初,第一次出现了通过活字印刷出版的音乐,大量乐谱将许多音乐作品传
播到了更为广泛的地区。
——摘编自【美】沃尔德等《西方音乐史十讲》
材料二国歌的旋律能唤起情感共鸣,歌词可展现历史与故事内涵,是了解民族国家的重要材料。
英国国歌《天佑吾王》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随着报刊和剧院的推广而流行此后,“吾王”的内涵因政
治斗争而不断改变,直到19世纪才定型。1914年,英国对德国宣战时,群众自发聚集在白金汉宫前,唱起
了《天佑吾王》。1939年的一天,BBC广播电台播放起了这首歌,随后首相发表了对德作战宣言。《泰晤士
报》曾指出:“并不是我们选了自己的国歌,相反,是它在冥冥之中出现在了我们身边;如今已成既定事
实。”
——摘编自罗宇维《传统的编织与共同体的建构一一基于英国国歌确立历史进程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并说明其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国歌对于英国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1)特点:民族化、世俗化。(2分)
原因:文艺复兴解放了音乐思想;宗教改革推动音乐的民族化表达;印刷术推动音乐传播;新贵族和市民
阶层的扩大。(6分)
(2)意义:承载了英国历史传统;推动了英国政治体制转型;鼓舞了英国人的精神;传播了英国文化。(6
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英国)。特点:
根据材料中的“出现了使用法国和英格兰本土语言的诗篇歌调音乐”可以得出“民族化”根据材料中的“16
世纪初,第一次出现了通过活字印刷出版的音乐,大量乐谱将许多音乐作品传播到了更为广泛的地区。”可
以得出“世俗化”。原因: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在属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所以结合时代背景可
以得出“文艺复兴解放了音乐思想”和“宗教改革推动音乐的民族化表达”通过材料中的“16世纪初,第
一次出现了通过活字印刷出版的音乐,大量乐谱将许多音乐作品传播到了更为广泛的地区。”可以得出“印
刷术推动音乐传播”西方社会通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大众的思想。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
得新贵族和市民阶层的崛起,所以得出:''新贵族和市民阶层的扩大”。
(2)本题是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通过材料中的“歌词可展现历史与故事
内涵,是了解民族国家的重要材料”可以得出“承载了英国历史传统”通过材料中的“并不是我们选了自
己的国歌,相反,是它在冥冥之中出现在了我们身边;如今已成既定事实。”可以得出“推动了英国政治体
制转型”通过材料中的“1914年,英国对德国宣战时,群众自发聚集在白金汉宫前,唱起了《天佑吾王》。
1939年的一天,BBC广播电台播放起了这首歌,随后首相发表了对德作战宣言”可以得出“鼓舞了英国人
的精神;传播了英国文化”。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
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己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
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角度解读: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解读:沉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札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于朝的统
治,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
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再一次成为列强宰割掠夺的对象;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站起来: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完
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赢得了民族独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富起来、强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
示例
角度内涵:根据材料“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可将解读角度选取为“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解读:沉沦:根据材料“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并结合辛丑条约的相关史实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札会;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于朝的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联系军阀混战的相关史实可知,
袁世凯复辟帝制闹剧失败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结合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
侵华战争。
站起来:根据材料“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
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提高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赢得了民族独立。结
合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的相关史实可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
心;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富起来、强起来:根据材料“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
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起重机专利许可及销售代理合同
- 合作房地产开发协议(28篇)
- 师傅和徒弟作文
- 2025年兼职工劳务合同格式
- 2025年企业合作投资与合资合同
- 2025年信用卡预借现金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区域饮品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式多功能打印机销售合同规范
- 2025年企业电力安全使用标准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DL∕T 5452-2012 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档商务酒店连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治
-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JTT1066-2016
- 人工智能产业分类目录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一年级下册写字表练字帖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