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6/10/wKhkGWegRdCAU4JyAAJR-GV9Uh4816.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6/10/wKhkGWegRdCAU4JyAAJR-GV9Uh48162.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6/10/wKhkGWegRdCAU4JyAAJR-GV9Uh48163.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6/10/wKhkGWegRdCAU4JyAAJR-GV9Uh48164.jpg)
![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6/10/wKhkGWegRdCAU4JyAAJR-GV9Uh48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三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转入的抗虫基因是Bt抗虫蛋白基因B.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能够获得一些重要的医学产品,如人的血清白蛋白,这是因为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了动物的乳腺细胞中C.由大肠杆菌工程菌获得人的干扰素后可直接应用D.为培育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2、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作用,保持生态环境。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Bt基因在其体内得以表达的结果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3、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的两位女科学家,CRISPA/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向导RNA可识别、切割DNA上的目标位点B.引入供体DNA分子的插入以实现替换,可以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C.向导RNA识别序列发生错配可能会导致基因被错误剪辑D.CRISPR/Cas9系统可应用于对人类遗传病的治疗4、下图是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其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有的产生黏性末端,有的产生平末端B.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可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C.用酶1和酶2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后,重组DNA分子仍能被酶2识别D.用酶3和酶4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其产物经T4DNA连接酶催化不能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5、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杀虫机理不同。在转Bt基因作物种植区,发现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上升。科学家尝试用含有Bt和CpTI两种基因的转双基因烟草对2龄幼虫进行多代抗性筛选。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不能检测烟草植株的抗虫性状B.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C.种植转双基因烟草可避免棉铃虫产生抗性基因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种植应考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6、烟薯-25是一种甜度大、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红薯。它是通过无性繁殖的作物,多代繁殖后病毒会在体内积累,导致含糖量不足,产量下降。大面积栽培时,一般都用脱毒苗。下列有关脱毒苗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毒苗培育过程的原理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脱毒苗培育过程需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C.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成分是相同的,但两个阶段光照条件不同D.培育脱毒苗应将组织块进行消毒处理,接种过程应进行无菌操作7、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HPV具有多种类型,其中的HPV16和HPV18属于高危型,可引起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现对某就诊者的取样细胞进行培养,来进行确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取样细胞时,分散取样的细胞必须采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培养取样细胞时,需要为这些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稳定的外部环境等C.让取样细胞进行贴壁生长,若产生了接触抑制现象,则不属于HPV高危型D.无论是原代培养还是传代培养,都需将培养瓶放在CO2培养箱中培养8、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尝试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杂交,希望培育出一种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的“超级作物”。下列关于“超级作物”培育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体细胞杂交前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马铃薯细胞与番茄细胞完成融合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D.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马铃薯细胞与番茄细胞进行融合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2019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基因敲除的猴的体细胞通过克隆技术培育出5只克隆疾病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克隆猴基因组成差异小,可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B.受精卵经基因编辑后形成的胚胎都成功发育为克隆疾病猴C.克隆疾病猴有助于研究该疾病致病机制和开发相应药物D.可以运用该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研究10、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观点,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方式D.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11、下列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A.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B.从机体取得细胞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接下来的细胞培养过程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12、微卫星DNA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并且数量丰富,因此,微卫星DNA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并有着广泛应用。根据“微卫星DNA”的特点判断,这种分子标记可应用于()A.人类亲子鉴定B.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C.诱导基因突变D.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测序13、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部分成员Ⅰ1、Ⅰ2、Ⅱ1和Ⅱ2的DNA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产生不同的片段,经电泳后与相应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个体Ⅱ1是杂合体的概率为2/3B.个体Ⅱ2与一杂合体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0C.个体Ⅱ3是隐性纯合体,有19kb探针杂交条带D.个体Ⅱ4可能为杂合体,有2个探针杂交条带14、图甲为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选用的载体,图乙是含有目的基因的一段DNA序列,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通过PCR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a和引物cB.构建表达载体时应选用BamHⅠ和HindⅡ这两种限制酶C.图乙中一个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四轮复制得到所需目的基因的分子数为8个D.只利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就可以直接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1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倒平板前,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将锥形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B.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略大于瓶口的缝隙,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立即挑取菌落D.用移液器吸取相应的菌液前,需要将样液充分摇匀16、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不同相对分子质量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质粒后,电泳后出现3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质粒上只有3个酶切位点B.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来分离DNAC.外加电场时,DNA向正极泳动D.琼脂糖带负电荷,有利于DNA的泳动17、下图是快速RT-PCR过程示意图;①和②为逆转录酶催化的逆转录过程,③是PCR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逆转录酶具有DNA聚合酶能力B.③PCR过程只需要引物bC.RT-PCR不能检测基因表达水平D.RT-PCR可检测新冠病毒等RNA病毒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___________,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刚果红(CongoRed,简称__________)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____________,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一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19、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并且可以______,使目的基因能够______作用。20、___________(简称PCR)是一种____________迅速_______________的技术,它能以极少数的DNA为模板,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2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微型繁殖: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作物脱毒:采用______组织培养来除去病毒(因为植物分生区附近的病毒______)
人工种子: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_____包装得到的种子。优点: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______;方便储藏和运输。
人工种子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22、第四步: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选择性必修3P94)()A.正确B.错误24、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源于自然界,则不会存在安全性问题。()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7分)25、干燥综合征(S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抗体,其中以SSB抗体特异性最强。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SSB蛋白及利用SSB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RNA通过①过程获得cDNA需要________酶。已知真核生物mRNA在3'端加有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保护尾部不被降解。为了针对性获得cDNA,应如何设计逆转录第一步时的DNA引物______,设计引物的目的是______。
(2)为确保与pET41a质粒定向连接,对逆转录得到的cDNA扩增时,应在相应引物的_______(填“5'”或“3'”)端加上______酶切位点。
(3)③过程用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______,然后将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在添加_______的培养基(A)上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再利用无菌膜同位置转移到添加______的培养基(B)上培养,收集_______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将菌体破碎处理;筛选得到SSB蛋白。
(4)将改造后的大肠杆菌生产的SSB蛋白注入到小鼠体内是为了检测该蛋白是否具有抗原性,则后续实验内容应为抽取小鼠血液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6、世界上首只体细胞(猴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0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于2018年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布这一重要成果,该成果表明我国在灵长类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克隆猴涉及动物细胞核移植;即将猴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_______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
(2)克隆猴的获得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_繁殖;该培育过程中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核移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克隆猴的成功为解决人类器官移植来源不足和免疫排斥迈出了重大一步。构建重组细胞后;经培养形成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___________,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也可以培育在___________细胞上,使其维持不分化状态,作为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材料。
(4)与克隆羊多莉培养成功一样,克隆猴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__________。27、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克隆为“遗传同一机体或细胞系(株)的无性繁殖”。相对于植物克隆;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克隆比较困难,下图表示哺乳动物克隆的几种方法的主要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2获得的小牛的遗传物质来源于____________,方法3中得到的胚①、②发育成的小牛的遗传物质是否完全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B取自囊胚的____________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C应取自供体3的______细胞。
(3)细胞A、B、C在进行D过程之前需要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培养时需要满足_____。28、下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_____酶,获得原生质体,此处应使用浓度较大的外界溶液处理,以保证植物细胞会发生__________,而不会破坏原生质体;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常用的酶是_________。
(2).过程③在化学药剂_______的作用下会发生原生质体融合;融合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
(3).图中____过程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4).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_。29、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该病可能为腺苷脱氨酶ADA缺陷所致,ADA活性下降将使淋巴细胞损伤或死亡,导致细胞;体液免疫缺陷。ADA活性缺陷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请回答:
(1)某医疗小组利用一种经过修饰的腺病毒作为运载体,将治疗SCID的正常基因导入取自病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内,然后移植给病人,这些造血干细胞再经____________形成淋巴细胞,可正常发挥免疫功能。这种对SCID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2)有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SCID的儿子,他们希望通过设计试管婴儿再生一个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健康的孩子。设计试管婴儿的基本程序:首先为女性注射______________,进行促排卵,然后从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培养到MⅡ期;再将成熟的卵子与获能的精子经______________形成受精卵,然后继续培养受精卵获得早期胚胎;从早期胚胎中取出______________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选择无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
(3)这对夫妇用该试管婴儿的脐带血救治患病孩子。大多数人认为,用设计试管婴儿的办法救治自己的孩子是符合伦理道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1;抗虫基因有Bt抗虫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淀粉酶抑制剂基因,植物凝集素基因等;
2;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
【详解】
A;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转入的抗虫基因是Bt抗虫蛋白基因;A正确;
B;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能够获得人的血清白蛋白;这是因为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了动物的受精卵细胞中,且在乳腺细胞中表达产生了人的血清白蛋白,B错误;
C;大肠杆菌细胞中缺少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获得人的干扰素后要经过进一步的修饰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
D;为培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可以将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也可以将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错误。
故选A。2、C【分析】【分析】
BT基因即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杀虫基因。与其它芽胞杆菌相比,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苏云金芽胞杆菌不仅能够形成芽胞,同时还能产生由杀虫蛋白组成的晶体。
【详解】
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DNA;而不是蛋白质,A错误;
B;Bt基因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不具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B错误;
C;转基因抗虫油菜的Bt基因在其体内表达能杀虫的蛋白;C正确;
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属于有机物;D错误。
故选C。3、A【分析】【分析】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紧扣题干信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准确答题。
【详解】
A;根据“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说明向导RNA可识别目标位点,并由核酸内切酶Cas9切割目标位点,A错误;
B;引入供体DNA分子的插入以实现替换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可以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B正确;
C;向导RNA识别序列发生错配可能会导致基因被错误剪辑;C正确;
D;向导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向目标序列结合;核酸内切酶Cas9使该基因上下游的DNA双链断裂,对基因进行定点切割,生物体自身会将断裂上下游两端的序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了细胞中目标基因的敲除,实现对人类遗传病的治疗,D正确。
故选A。4、D【分析】【分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分析图解:酶1和酶2切割会形成黏性末端,并且形成的末端序列相同;酶3和酶4切割会形成平末端。
【详解】
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有的产生黏性末端(酶1和酶2),有的产生平末端(酶3和酶4),A正确;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后可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如图中的酶1和酶2,B正确;用酶1和酶2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形成的末端序列相同,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后,重组DNA分子仍能被酶2识别,C正确;用酶3和酶4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形成平末端,其产物经T4DNA连接酶(即可连接黏性末端;也可连接平末端)催化可以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解题关键要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识记不同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明确具有不同末端序列的平末端均可以经T4DNA连接酶催化连接。5、C【分析】【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
A、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目的基因,但是不能检测烟草植株的抗虫性状,A正确;
B、单基因抗性筛选与双基因抗性筛选导致棉铃虫种群基因库不同,B正确;
C、棉铃虫产生抗性基因是自然产生的,而种植转双基因烟草可淘汰该基因控制的性状,C错误;
D、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和种植应考虑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后果,D正确。
故选C。6、C【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详解】
A;脱毒苗的培育采用了植物组织技术;而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脱毒苗培育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且需要添加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培养基中激素的成分和含量不同;C错误;
D;培育脱毒苗应将茎尖进行消毒处理;接种过程应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D正确。
故选C。7、A【分析】【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详解】
A;取样的细胞还可采用机械的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A错误;
B;培养取样细胞时;需要为这些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稳定的外部环境如适宜的温度和pH等,B正确;
C;若被HPV感染成为癌细胞;则不会出现接触性抑制现象,因此若出现接触性抑制时,则可确定不属于HPV高危型,C正确;
D、CO2培养箱中含有95%空气和5%CO2,其中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因此,进行细胞培养时,都需用到CO2培养箱;D正确。
故选A。8、D【分析】【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来自两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详解】
A;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关键是细胞膜的融合;其结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体细胞杂交前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正确;
C;马铃薯细胞与番茄细胞完成融合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C正确;
D;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灭活的病毒用于动物细胞融合,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D【分析】【分析】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详解】
A;5只克隆疾病猴是由猴的体细胞通过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获得的;所以其基因组成差异小,可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经基因编辑后形成的胚胎不一定都能发育成克隆疾病猴;B错误;
C;克隆疾病猴有助于研究该疾病致病机制和开发相应药物;C正确;
D;不能利用该技术进行克隆人的研究;D错误。
故选BD。
【点睛】10、B:C【分析】【分析】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2;生物武器的特点:单位面积效应大;有特定的伤害对象;具有传染性;危害时间久;不易被发现和鉴定;使用者本身易受伤害;生物武器造价低;技术难度不大,隐秘性强,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
【详解】
A;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减少人们对转基因食物安全的担忧,A正确;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反对生殖性克隆,但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错误;
C;试管婴儿技术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属于有性繁殖,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错误;
D;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有传染性强、作用范围广等特点,应严格禁止,D正确。
故选BC。11、A:B【分析】【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时;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剪碎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转入细胞培养液中进行的培养是原代培养;当细胞贴满瓶壁,在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浮液,转入培养液中进行的是传代培养。
【详解】
A;通常将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A正确;
B;从机体取得细胞后立即进行培养过程是原代培养;B正确;
C;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接去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是传代培养,C错误;
D;无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过程;细胞都有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D错误。
故选AB。12、A:B【分析】【分析】
微卫星DNA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并且数量丰富,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人类亲子鉴定;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详解】
AB;微卫星DNA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且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特异性,因此可用于人类亲子鉴定、物种间亲缘关系鉴定、物质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等,AB正确;
C;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与微卫星DNA的特性无关,C错误;
D;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测序与微卫星DNA的特性无关,D错误。
故选AB。13、B:C:D【分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假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分析图1,Ⅰ1、Ⅰ2都无病,但其女儿Ⅱ3却有病,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基因型为aa,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为Aa,再结合图2的酶切结果可知,Ⅰ1、Ⅰ2、Ⅱ1的基因型相同,因此Ⅱ1的基因型为Aa,Ⅱ2表现正常,且从酶切结果看,Ⅱ2与Ⅱ1基因型(Aa)不同,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以推知,23kb探针杂交条带对应正常显性基因A,19kb探针杂交条带对应隐性基因a。
【详解】
A、由分析可知,个体Ⅱ1的基因型为Aa;杂合体的概率为1,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个体Ⅱ2的基因型为AA;与杂合体Aa婚配,生患病孩子aa的概率为0,B正确;
C、个体Ⅱ3是患者,是隐性纯合体,故有19kb探针杂交条带;C正确;
D、个体Ⅱ4是Ⅰ1(Aa)和Ⅰ2(Aa)所生的表现正常的后代;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若为杂合体就有2个探针杂交条带,D正确。
故选BCD。14、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构建表达载体时;不能选用限制酶BamHⅠ,否则会导致两种抗性基因都被破坏,因此应该选择Bc1I和HindⅢ这两种限制酶,根据引物的延伸方向,所用的引物为图乙中引物a和引物c。
【详解】
A;PCR技术要求两种引物分别和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结合;根据引物的延伸方向,所用的引物为图乙中引物a和引物c,A正确;
B;根据图甲可知;BamHⅠ会导致两种抗性基因都被破坏,同时为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因此只能选BclI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B错误;
C;图乙中一个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四轮复制可得到16个DNA片段;其中所需目的基因的分子数为8个,C正确;
D;由于选择BclI和HindⅢ这两种限制酶;破坏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但没有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因此应该先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筛选出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和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再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加氨苄青霉素含普通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存,而含重组质粒的不能生存,从而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D错误。
故选BD。15、A:D【分析】【分析】
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并塞上棉塞。(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将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详解】
A;倒平板前;需要将锥形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通过灼烧灭菌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略大于瓶口的缝隙,以免杂菌进入,而不是为了防溅,B错误;
C;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等到冷却后再挑取菌落;否则高温会使菌落死亡,C错误;
D;用移液器吸取相应的菌液前;需要将样液充分摇匀,保证菌液中微生物均匀分布,提高实验的准确性,D正确。
故选AD。16、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质粒上的DNA分子为环状;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完全酶切环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即3种不同分子量DNA(至少被切割成3条DNA片段),因此环状质粒上至少有3个酶切位点。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质粒上至少含有3个酶切位点,A错误;
B;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带负电,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因此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用来分离DNA,B正确;
C;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带负电,因此外加电场时,DNA向正极泳动,C正确;
D;DNA分子的糖-磷酸骨架中磷酸基团呈离子状态;带负电,若琼脂糖带负电荷,使得电场力增强,有利于DNA向正极泳动,D正确。
故选BCD。17、B:C【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逆转录酶可以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还可催化以cDNA为模板合成其互补DNA;RT-PCR过程中需要a、b两种引物。
【详解】
A;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所以具有DNA聚合酶的能力,A正确;
B、③PCR过程需要引物a、b;因为后续的模板链序列既有与靶RNA一致的,也有与cDNA一致的,B错误;
C;RT-PCR可检测基因的转录情况从而推知基因的表达水平;C错误;
D;通过设计RNA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新冠病毒等RNA病毒;D正确。
故选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刚果红染色法CR红色复合物透明圈透明圈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稳定存在遗传至下一代表达和发挥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多聚酶链式反应体外扩增DNA片段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茎尖极少或没有)胚状体人工薄膜不受季节的限制人工种皮;胚状体和人工胚乳。
(2)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3、A【分析】【详解】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
故正确。24、B【分析】【详解】
来源于自然界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后,可能破坏原有的基因结构,具有不确定性,外源基因也可能通过花粉传播,使其他植物成为“超级植物"等,所以如果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也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本说法错误。五、实验题(共1题,共7分)25、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其中以大肠杆菌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人员一般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然后再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详解】
(1)利用RNA通过①过程(逆转录)获得cDNA需要逆转录酶;已知真核生物基因的mRNA在3'端加有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保护尾部不被降解。逆转录第一步以mRMA为模板合成DNA单链;新链与模板链反向平行,由于新链只能由5'端向3'端延伸,所以逆转录第一步的引物应与mRNA尾部的Poly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互补配对,即用多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序列为引物;设计引物的目的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对逆转录得到的cDNA扩增时;引物的5'端结合母链的3'端之后DNA聚合酶开始扩增DNA。为确保其与pET41a质粒定向连接,应使用不同种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由图可知,使用EcoRI酶会破环SSB基因,故应在相应引物的5'端加上BamHI和XhoⅠ酶切位点。
(3)由题图分析可知:质粒上存在卡那霉素和氯霉素抗性基因,由于XhoⅠ酶破坏了氯霉素抗性基因,所以成功组装的重组质粒不能在添加了氯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③过程用重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大肠杆菌成为易于吸收外源DNA的状态,然后分别将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先接种在添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A)上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再利用无菌膜同位置转移到添加氯霉素的培养基(B)上培养,收集能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含氯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后将菌体破碎处理,经筛选即可得到SSB蛋白。
(4)将改造后的大肠杆菌生产的SSB蛋白注入到小鼠体内是为了检测该蛋白是否具有抗原性,如果该蛋白有抗原性,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则后续实验内容应为抽取小鼠血液提取其中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其是否含有抗SSB的抗体。【解析】(1)逆转录用多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序列为引物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5’BamHⅠ和XhoI
(3)使大肠杆菌成为易于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卡那霉素氯霉素能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含氯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
(4)提取其中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其是否含有抗SSB的抗体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6、略
【分析】【分析】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进行核移植时;依据提供细胞核的细胞的不同,核移植可以分为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
【详解】
(1)动物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2)克隆猴的产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本质上属于无性繁殖。克隆猴的培育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
(3)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也可以培育在饲养层细胞上,使其维持不分化状态,作为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材料。
(4)与克隆羊“多莉”培养成功一样;克隆猴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点睛】
答题关键在于掌握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发育、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析】每空2分(1)卵母细胞(2)无性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3)诱导分化饲养层(4)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27、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哺乳动物克隆的几种方法的主要步骤;其中方法1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技术来培育克隆动物,该技术得到的子代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供体;方法2主要采用体外受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监管中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说课稿 新人教版
- 《认识厘米和米》单元整体设计(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 《第二单元 讲述家乡故事 6 花瓣飘落添秀丽》说课稿-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五年级下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8 制作我的小乐器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之笔算除法》(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 Lesson 23 What Do We Need for the Trip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第二单元 镜头下的美丽世界 第9课 拒绝侵权明责任》说课稿-2024-2025学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 沐足店如何利用移动支付提升品牌形象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辅导班合伙人合同范本(2篇)
- 2021年嘉兴市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量教学实录(特级教师程翔)
- 港股通知识点、港股通开通测评题及答案(全)
- 《直播电商平台运营》-教案全套 第1-8章 直播电商电商营销新风口-案例解析拆解典型直播成功秘诀
- 放射性肺炎诊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