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A.光武中兴B.武帝盛世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2、元杂剧的奠基人是()A.关汉卿B.马致远C.苏轼D.辛弃疾3、孔子是教育行业的祖师爷,被称为“万世师表”,下列能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克己复礼B.苛政猛于虎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因材施教4、战国七雄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下列战役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9;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____》,他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称为“____”。7、将相应的人物和事件的序号填在下列时间的横线上。

公元前2070年____A;秦孝公①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1046年____B;项羽②夏朝建立。

公元前356年____C;陈胜、吴广起义③大泽乡。

公元前221年____D;武王④巨鹿之战。

公元前209年____E;禹⑤商鞅变法。

公元前207年____F、嬴政⑥西周建立8、春秋时期的孔子既是伟大的_________家,又是伟大的_________家。9、(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的刊物是《____》。辛亥革命的机关刊物《____》。10、公元960年,______发动“陈桥兵变”建立______王朝。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______(判断对错)1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3、《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14、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大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T.正确F.错误15、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6、连线搭配题:(每小题4分,连对一处得1分,共8分)(1)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请将下列思想家与其主要思想主张连接起来。(4分)墨子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孟子兼爱、非攻庄子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韩非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历史典故。请将下列成语与其相关典故连接起来。(4分)问鼎中原晋文公信守诺言退避三舍楚庄王询问九鼎轻重卧薪尝胆孔子发展学生潜能因材施教越王勾践发奋图强17、朝代人物代表作李春《颜氏家庙碑》隋朝颜真卿《玄秘塔碑》唐朝柳公权《千金方》孙思邈赵州桥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15分)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事实是什么?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对的行政区是在哪一朝代?当时设置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为管理西藏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上面的史实,你对西藏的历史有何认识?19、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座房子(图一)的名称是什么?居住的是什么原始居民?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2)第二座房子(图二)的名称是什么?居住的是什么原始居民?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那些农作物?20、材料一史学家往往依据一定的视角;选择和研究事件,下图是某位史学家的一份研究专题的提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后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剿灭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康熙皇帝时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

(1)依据材料一中的研究提纲;请你写出该史学家研究的专题。

(2)材料一中清朝时册封达赖和班禅封号的分别是哪两位皇帝;清朝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请用一句话评价戚继光;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还有哪些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事例。

(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管辖的?(5)结合以上材料试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你有何感想?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材料二金城公主,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降彼吐蕃赞普,即以今月进发,朕想自送于郊外。——以上均选自《旧唐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弄赞”是谁?(1分)“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今天哪一城市的什么建筑?(2分)(2)材料二中的“朕”是哪个朝代的皇帝?(1分)该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共同的积极意义?(2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吐蕃和唐朝关系日益密切的表现。(2分)2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政治篇(1)“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四大幸事,其中“金榜题名时”反应了我国古代哪一项重要制度?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2)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广阔的领土建立了什么制度?探究二经济篇(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杜甫诗《忆昔》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粮食的丰收和当时哪两种劳动工具的发明有关?(4)四川曾经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它出现的时间和名称。

探究三文化篇(5)唐代时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诗歌在唐代能够得到很大发展?(至少回答出两点)

探究四科技篇(6)“又造突火枪,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这项发明有什么影响?

探究五感悟篇(7)通过探究以上材料,你认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23、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持韩非子主张“无为而治”,加强中央集权。错误: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点。汉朝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它是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点。2、A【分析】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窦娥”这一角色就出自这部元曲作品.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故选A.

本题以关汉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元杂剧的奠基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词和元曲的相关史实.【解析】【答案】A3、D【分析】孔子是教育行业的祖师爷;被称为“万世师表”,这是孔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故选D。

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着重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主张。【解析】D4、B【分析】略​【解析】B5、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在隋朝创立的,所以“举子看榜”图最早出现在隋代,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A错误,B符合题意;唐宋元朝是科举制的发展完善时期,排除CD。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兰亭序书圣【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他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称为“书圣”。

【点评】本题是对王羲之的代表作和艺术成就的考查。7、E、②D、⑥A、⑤F、①C、③B、④【分析】【分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打败商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在秦国实施变法运动。这就是商鞅变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秦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秦军再也无力对抗农民起义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再现的认识能力。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学生容易记错,本题各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是从前到后的一个过程。对历史朝代可以记为:历史朝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十国、还有两宋元明清。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一子目孔子中的内容:“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可知,故填思想教育。考点:孔子【解析】【答案】思想教育9、中外纪闻民报【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的刊物是《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辛亥革命前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创办的刊物。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0、略

【分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祖即宋太祖赵匡胤.

故答案为:

赵匡胤;北宋.

本题考查宋太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太祖赵匡胤.【解析】赵匡胤;北宋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分析】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司母戊鼎的相关史实。【解析】√1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时;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故本题正确。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13、×【分析】【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史记》。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秦朝统一文字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为在全国推行统一书体,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用小篆书写了标准的文字范本。秦代统一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本题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的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的原因。【解析】√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6、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战国各学术派别的思想主张。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但支持正义战争。孟子是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2)本题主要考查一些成语的历史典故。春秋时,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史载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亡时,曾受到楚王的热情接待,重耳当时允诺若能回国为君,一量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主要后退三舍(90里),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到吴王夫差时,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但被吴王扣留三年,勾践和夫人忍受了种种屈辱。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他和百姓同甘共苦,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春秋晚期的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注意“因村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的很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性。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解析】【答案】(1)(2)17、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所处时代和贡献的准确识记。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朝的颜真卿创立了新书体,人称“颜体”,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唐朝的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代表作是《玄秘塔碑》;唐朝的孙思邈,医术高明,著有《千金方》,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思邈被后世尊为“药王”。【解析】五、材料题(共3题,共15分)18、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知道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2)本题考查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知道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3)本题考查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知道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清朝册封达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据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事实是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对的行政区是在元朝;当时设置宣政院进行管辖.

(3)据材料二“清军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可知,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汉藏人民友好关系源远流长.

故答案为:

(1)吐蕃;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元朝;宣政院.

(3)清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汉藏人民友好关系源远流长.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回顾教材相关图片可知,图一为远古时期我国原始居民半坡聚落的半地穴式房屋,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适应了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黄河流域的气候;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2)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回顾教材相关图片可知,图二为远古时期我国原始居民河姆渡聚落的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既防禽兽骚扰,又可以防止潮湿和水患,适应了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的气候;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原始居民中,河姆渡人最早种植了水稻,半坡人最早种植了粟。

【解析】(1)图一: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粟。(2)图二: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水稻。(3)水稻、粟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中央与西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归纳和概括能力。由材料中的研究题纲,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元朝和清朝对西藏的管辖可知,该史学家研究的专题应是古代史上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和对西藏的管辖。

(2)本题考查了清朝对西藏管辖的相关知识。据所学知;顺治帝赐于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于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本题考查了对戚继光的评价及明清时期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史实。由材料“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后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剿灭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可知,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由材料“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康熙皇帝时的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可知,明清时期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史实还有,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对台湾管辖的相关知识。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本题考查学生对1684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的前提;国家强盛才能保证祖国不受外敌所侵,任何外来的侵略注定要失败等。

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考查【解析】(1)古代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和对西藏的管理。(2)顺治帝、康熙帝;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3)戚继光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雅克萨之战。(4)设台湾府。(5)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2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解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弄赞指松赞干布,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位于今天拉萨的布达拉宫。(2)解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朕是指唐代的皇帝,材料反映了金城公主下嫁到吐蕃。(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事件的共同积极意义是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唐蕃之间的友好交往。这时候,唐蕃已经合同为一家了。考点: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解析】【答案】(1)“弄赞”(1分)指松赞干布城市(1分)拉萨建筑(1分)布达拉宫(2)朝代(1分):唐朝事件(2分):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3)意义(2分):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一句话(2分):唐蕃“和同为一家”。2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科举制度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的深远。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所以得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梨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筒车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