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我国动物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金丝猴。
B.丹顶鹤。
C.啄木鸟。
D.扬子鳄。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A.生活环境的多样性B.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A.白毛的母猫生下黑色B.一对双胞胎姐妹几乎长得一模一样C.母亲有酒窝,子女无酒窝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C.自然界的生物要为争夺食物和配偶而斗争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以下的生活方式,做法不正确的是()A.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B.选择长跑、听歌等方式转移遇到烦恼的注意力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D.“三更起五更眠”,因学习紧张可以熬夜早起6、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把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它的运动比较____,用手指轻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说明有____存在.8、我国鱼类资源丰富,它们体表常覆有____,用鳃呼吸,通过____的摆动以及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____”.9、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由______到______.10、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X和____染色体组成的,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由两条____染色体组成的.11、阿城境内坐落着黑龙江省野生动物园区;园区内不仅有种类繁多的水栖和湿生植物,还有多种珍稀动物,如东北虎;黑熊等,是观察动物生活的好地方.甚至树上的蚂蚁窝也引来行人驻足观看.
(1)动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资料中所提到的各种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
(3)资料中提到的蚂蚁营群居生活,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并且形成等级,这种动物行为称为____.12、请把下列防腐方法与防腐原理用线连接起来;并将相应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
a腊肉A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b咸鱼B腌制法(用盐溶液脱水)
c干蘑C晒制法;烟熏法。
d袋装牛奶D脱水法.13、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____基础的不同,其次与____也有关系.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又有多细胞个体.16、竹子是靠其地下茎节上的芽形成的竹笋长成新个体的,这种繁殖是无性繁殖.______(判断对错)17、所有高等动物都有社群行为。______(判断对错)18、工蜂发现熊偷食蜂巢中的蜂蜜后“群起而攻之”,这是一种攻击行为。()19、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28分)20、将下列现象与动物行为类型用直线相连:。①摄食行为____A狗用排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②领域行为____B猫捉老鼠③防御行为____C鲑鱼洄游④繁殖行为____D蜜蜂蜇人⑤筑巢行为____E喜鹊用树枝架在树上21、将下列动物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蜣螂森林医生啄木鸟传播花粉蜜蜂捕鼠能手猫头鹰大地清道夫22、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种行为比前一种行为更能____。23、【题文】将下列动物行为进行分类,并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4、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家庭头发(卷发;直发)遗传特点调查后;绘制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遗传学上;人类头发的卷发和直发是一对______.小甜是直发,而妈妈是卷发,这种亲子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
(2)查找资料得知;卷发对直发是显性.如果控制卷发的基因是D,控制直发的基因是d,则可推测出小甜和爸爸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爷爷;奶奶、妈妈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
(3)小甜的爸爸是独生子,根据“单独二孩”政策,如果再生一个小孩,为卷发的可能性是______.25、某人做了以下试验:在标本瓶内装几只蟑螂以及它们吃的食物;瓶口用白纱布封住,使瓶内透气.白天用黑纸袋套在瓶外,使瓶内成为暗室;晚上揭开黑纸袋,用灯照明,使瓶内成为白天.经过一星期左右,蟑螂调整了自己的节律,在人工的“黑夜”活动了.
(1)判断下列两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蟑螂在自然状态下的黑夜活动;属于______行为;
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属于______行为.
(2)据图判断:蟑螂属于哪一类动物?______;
你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26、小明在生物课上对蝗虫;蚯蚓、鲤鱼、大象、青虾和海豚进行分类(如图);但是用字母隐藏了动物的名字,请你根据他归纳的图解回答问题。
(1)在小明的分类思想中;首先考虑的依据是______。(“生活环境”或“形态结构”)
(2)A表示的动物是______;C表示的动物是______;F表示的动物是______。
(3)图解中体现出来的B和D的共同特征是______。27、右图是细菌细胞结构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个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3______;4______、6______序号[______]______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2)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_____,也不具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
(3)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______,这样的生物我们称之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8、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1)图甲是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2)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填字母)。(3)为了进一步探究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____,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4)我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选取了生长状况和质量完全相同的Ⅰ、Ⅱ、Ⅲ、Ⅳ、Ⅴ五组植物A进行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不考虑蒸腾作用对植株质量的影响)
①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温度不同,暗处理后五组实验植物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说明____。②依据实验结果,植物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____。(5)下图示A、B两种植物的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如果遇到长期阴雨的天气,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
(6)既然日光由红、蓝、黄等七色光构成,那么不同的单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同吗?带着这个问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广泛查阅资料,得知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量最大。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来探究不同的单色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①择一棵生长旺盛的植株,____。②将红色、蓝紫色、黄色半透明玻璃纸和不透光的黑纸剪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纸片。(注:某种颜色半透明玻璃纸只允许该种颜色单色光透过)③将这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____。④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将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色。⑤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实验部位颜色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29、来宾市忻城;象州等地盛产桑蚕;小明家依靠种桑养蚕发了家。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明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用玉米叶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为此他拟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进行观察。请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1)在该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请根据问题作出假设;______。
(3)为设置对照实验;小明将20只刚孵化的健康家蚕幼虫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一定量的桑叶饲养,乙组用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观察家蚕的进食、生长情况并做记录。
(4)小明在实验中选取20只家蚕幼虫而不是2只;目的是______。
(5)为了实验的更有说服力;小明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果应是几次实验的。______(此处选最小值或最大值或平均值)
(6)甲组家蚕幼虫逐渐长大、成熟,20多天后,19只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弱、死亡。由此,小明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______。30、某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弟弟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这位同学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______馒头。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____实验。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______。
(6)在观察现象时,发现馒头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______(选“细菌”或“真菌”)菌落。3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下表是利用大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大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分,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组别甲乙丙丁戊场所光下光下光下光下黑暗温度25℃25℃0℃25℃25℃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水淹没种子潮湿种子发芽情况19粒0粒0粒0粒18粒(1)乙组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2)对照甲、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3)对照甲、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甲、戊两装置中均有1粒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4)本实验中共有_____组对照实验。丁、戊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
A;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因而被称为森林医生.全世界大约有180种,除了澳大利亚和新几亚以外,啄木鸟几乎分布全世界.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解答时可以从动物的特点;意义以及分布方面来切入.
2、C【分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多样性的实质,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分析.3、D【分析】解:A;白毛的母猫生下黑色;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属于变异,不是遗传现象,A不正确;
B;一对双胞胎姐妹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是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不是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不是遗传现象,B不正确;
C;母亲有酒窝;子女无酒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属于变异,不是遗传现象,C不正确;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属于遗传现象,D正确.
故选:D.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解析】【答案】D4、A【分析】解: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繁殖过度引起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故选:A。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析】A5、D【分析】解:A;青春期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A正确;
B;选择长跑、听歌等方式转移遇到烦恼的注意力;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青春期发育;B正确;
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建立真正的友谊,C正确;
D;因学习紧张熬夜早起;会使得大脑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不利于身体健康;D错误。
故选:D。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
了解青春期心理的变化,遇到问题时选择正确的做法,健康度过青春期。【解析】D6、B【分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云杉生长迅速,高度超过桦树,能接受更多的光照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桦树林在云杉下面,接受的阳光很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死亡.是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的过程和自然选择的方式方面来切入.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快刚毛【分析】【解答】解: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一张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身体,因此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运动比较快.蚯蚓的刚毛主要分布在蚯蚓的腹面,用手指轻摸蚯蚓的腹面,会摸到刚毛.因此会有粗糙的感觉.
故答案为:快;刚毛.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运动.解答时可以从蚯蚓刚毛的分布、功能方面来切入.8、鳞片尾部和躯干部鳍四大家鱼【分析】【解答】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故答案为:鳞片;尾部和躯干部;鳍;四大家鱼。
【分析】(1)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2)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9、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分析】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
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解析】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10、略
【分析】
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从性染色体的来源看,是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染色体是X还是Y.是X就是女儿,是Y就是儿子.
故答案为:Y;X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性染色体.解答时可以从人的染色体的组成和性染色体的组成功方面来切入.
11、略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1)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维持生态平衡.动物可以帮助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等.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蚂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1)消费(2)生产者(3)社会行为。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点;结合资料分析作答.
12、略
【分析】
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其中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亚硝酸盐及二氧化硫是常用的防腐剂之一.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3、遗传物质环境【分析】【解答】解: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环境.
【分析】此题考查的变异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变异原因和类型方面来切入.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遗传信息在DNA(成双螺旋状)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结构组成等方面来切入.【解析】【答案】对15、A【分析】【解答】解:真菌既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做面包;馒头时用到.大多数真菌是多细胞的,如可以食用的多种蘑菇,以及能使食品发霉的霉菌(或青霉、曲霉)等.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16、√【分析】解:竹子开花较为少见;但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
这种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
无性生殖是指: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解析】√17、×【分析】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有的高等动物没有社会行为如老虎,而不所有高等动物都有社会行为,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解析】×18、×【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工蜂发现熊偷食蜂巢中的蜂蜜后,工蜂“群起而攻之”,需要许多的工蜂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解析】F19、A【分析】【解答】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
A级。
AA级。
故答案为:√;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认证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据此解答.四、连线题(共4题,共28分)20、BADCE【分析】【解答】猫捉老鼠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属于摄食行为;狗用排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领域行为;蜜蜂蜇人属于防御行为;喜鹊用树枝架在树上属于筑巢行为;鲑鱼洄游主要是回到产卵地进行产卵繁殖;属于繁殖行为.
故答案为:
【分析】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因此狗一边走一边撒尿是在用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领域行为.21、蜣螂:大地清道夫啄木鸟:森林医生蜜蜂:传播花粉猫头鹰:捕鼠能手【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着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一点,合理地保、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解答】蜣螂粪球是大地清道夫;啄木鸟具森林医生的美称;蜜蜂传播花粉;猫头鹰是捕鼠能手;是庄稼的朋友。
【解析】蜣螂:大地清道夫啄木鸟:森林医生蜜蜂:传播花粉猫头鹰:捕鼠能手22、(1)先天性行为后天性学习行为(2)遗传物质环境适应环境【分析】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由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由遗传物质的控制。先天性行为由动物生来都有的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范围较小,不会消退;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是逐渐形成的,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还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易消退。(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种行为比前一种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解析】(1)先天性行为后天性学习行为(2)遗传物质环境适应环境23、略
【分析】【解析】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如鸟类迁徙、水牛耕田、雄鸡报晓)后天性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所以又叫做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老马识途、望梅止渴)【解析】【答案】(1)A、B、C、E(2)D、F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4、相对性状;变异;dd;Dd;50%【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人类头发的卷发和直发是一对相对性状.小甜是直发,而妈妈是卷发,这种亲子间的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变异.
(2)若卷发对直发是显性.如果控制卷发的基因是D;控制直发的基因是d,小甜和爸爸都是直发,则可推测出小甜和爸爸的基因组成都是dd.爸爸的基因dd一个来自爷爷,一个来自奶奶,而爷爷;奶奶都是卷发,则可推测出爷爷、奶奶的基因组成都是Dd;小甜的基因dd一个来自爸爸,一个来自妈妈,已知妈妈是卷发,则可推测出妈妈的基因组成也是Dd.
(3)小甜的爸爸是独生子;根据“单独二孩”政策,如果再生一个小孩,为卷发的可能性是50%.如图: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变异;(2)dd;Dd;(3)50%(1/2).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画遗传图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难度中等.【解析】相对性状;变异;dd;Dd;50%25、先天性;学习;节肢动物;因为蟑螂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有3对足和2对翅【分析】解:(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蟑螂在黑夜活动,属于先天性行为;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属于学习行为行为.
(2)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但有的有单眼和复眼,蟑螂的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蟑螂为节肢动物昆虫纲,因为蟑螂的足和触角分节.
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2)蟑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因为蟑螂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有3对足和2对翅.
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蟑螂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
明确节肢动物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解析】先天性;学习;节肢动物;因为蟑螂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有3对足和2对翅26、生活环境鲸鱼乌贼蚯蚓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分析】解:(1)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2)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乌贼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3)图解中体现出来的B和D的共同特征是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
(1)生活环境;
(2)鲸鱼;乌贼;蚯蚓(答案不唯一)
(3)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解答即可。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按要求对生物进行分类。【解析】生活环境鲸鱼乌贼蚯蚓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27、DNA集中的区域细胞质鞭毛5细胞膜叶绿体DNA集中的区域原核生物【分析】解:(1)据分析可见:3是DNA集中的区域;4是细胞质,6是鞭毛,能运动。5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出不去,有害的物质也进不来,故5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因此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真正(成形)的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由于细菌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活方式是异养。
(3)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
故答案为:(1)DNA集中的区域;细胞质;鞭毛;5细胞膜。
(2)叶绿体。
(3)DNA集中的区域;原核生物。
图中各字母分别表示3:DNA集中的区域;5:细胞膜;2:细胞壁;1:荚膜;4:细胞质;6:鞭毛。
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结构、营养方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考查较为全面,注重基础。【解析】DNA集中的区域细胞质鞭毛5细胞膜叶绿体DNA集中的区域原核生物六、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8、(1)叶绿体④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2)b、f(3)①左②叶片变蓝(4)①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②26℃(5)A(6)①暗处理24小时③遮住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或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叶片)⑤黑色纸片遮住的部位不变蓝,红色、蓝紫色纸片遮住的部位蓝色最深,黄色纸片遮盖的部位蓝色较浅【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叶片的结构、气孔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探究光合作用实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实验等有关知识。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而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区别于表皮细胞的主要特点。因此,图甲是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表皮细胞相比,②叶肉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叶绿体;据图可知,d点光照最强,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反而减少,这是由于气体出入叶片的气孔被部分关闭,有利于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④气孔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2)植物体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进行。据图乙可知,b点之前,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分解的有机物大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表现为有机物逐渐减少;b点到f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表现为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因此,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b、f点。(3)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外界气体进不去,而装置内的植物在黑暗中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造成装置内气压下降。因此,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②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一大特性。暗处理后,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再将装置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此装置,植物能够重新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叶片变蓝,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4)①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温度不同,暗处理后五组实验植物减轻的质量也不同,这说明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②依据实验结果,植物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6℃。在此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都达到最强状态。(5)由A、B曲线分析可知,A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强状态时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要高于B植物,要求的光照强度也高,即A植物生命活动比B植物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多。如果遇到长期阴雨的天气,光照条件达不到光合作用的要求,而生命活动旺盛的A植物会因有机物积累不够,生长首先受到显著影响。因此,如果遇到长期阴雨的天气,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A。(6)①择一棵生长旺盛的植株,暗处理24小时,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影响实验效果,增强说服力。③将这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遮住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或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叶片),这样就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被叶片吸收,遮住不透光黑纸片的叶片部位见不到光,目的设置对照实验。⑤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实验部位颜色变化。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一大特性,吸收的光多,合成的淀粉就多,滴加碘液后颜色就深。黑色纸片不透光,因此叶片该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既然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量最大,那么遮住红纸片和蓝紫色纸片的叶片部分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就最多,因此,遮住黄色纸片的叶片部分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较少。因此,可以预测实验现象为:黑色纸片遮住的部位不变蓝,红色、蓝紫色纸片遮住的部位蓝色最深,黄色纸片遮盖的部位蓝色较浅。【解析】(1)叶绿体④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2)b、f(3)①左②叶片变蓝(4)①温度不同,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同②26℃(5)A(6)①暗处理24小时③遮住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或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叶片)⑤黑色纸片遮住的部位不变蓝,红色、蓝紫色纸片遮住的部位蓝色最深,黄色纸片遮盖的部位蓝色较浅29、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吗?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玉米叶不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平均值玉米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分析】解:(1)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小明提出的问题是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吗?
(2)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小明可作出假设是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玉米叶不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
(4)该实验中选取家蚕的数量均为20只而不是2只;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因此用20只家蚕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为了使探究实验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
(6)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家蚕食物的不同,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玉米叶饲养,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设项目用工合同模板
- 红木家具采购合同样本
- 国际牛肉市场分销合同
- 外汇资金代操作理财合同协议
- 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2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九单元《溶液》
- 8《匆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Module 10 The weather Unit 3 Language practice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春节照看协议合同范本
- 全面介绍现货中远期交易
- 公安系防暴安全03安检
- 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一课时-感知音乐中的旋律三
-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会反思》教案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 福利院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5页)
-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