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洋洋同学家住洞庭湖畔,她的家乡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龙卷风C.冰雹D.泥石流2、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英国首都举行;回答5-6题.

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反映伦敦气候的是()A.B.C.D.3、我国黄土高原的气候比较干燥,因地制宜,建造的传统民居是()A.四合院B.窑洞C.土楼D.吊脚楼4、2016年奥运会于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奥运会开幕当日,地球公转位置处在图中的()A.甲乙之问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问5、欧洲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D.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关于太阳辐射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水能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B.太阳辐射能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地表C.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C.汉族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以少数民族为主。

D.我国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都非常稠密。

8、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大洲为南美洲,在南半球B.B大洲为第三大洲,在东半球C.E为大西洋,F为印度洋,G为太平洋D.C大洲跨南北半球,D大洲平均海拔最高9、读图;关于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两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西多平原,以东多高原、山地B.以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C.以西人口密集,以东人口稀少D.以西交通不便,以东交通便利10、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之一B.国内居民大多是信奉佛教的C.是世界上人口数量居第二位的国家D.居民中多数是黄种人,也有少数白种人11、以下国家不属于欧盟的是()A.法国B.冰岛C.挪威D.奥地利12、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某“驴友”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24-25小题.

下列所发微博正确的是()A.沿路线1领略了太行山风光的美丽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C.沿路线3可感受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D.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回答关于黄河的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上的____山脉,最后流入____海,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和____.是我国第二____(长;大)河.

(2)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内;使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流程图完整:

A.泥沙淤积河床B.暴雨C.水土流失D.植被破坏。

(3)黄河上游河段在干旱地区塑造了两个平原____和____.

(4)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经常断流,请从自然、人为方面分析原因:____.

(5)黄河不同河段采取的治理措施不同,在上中游河段应____,在下游河段应____.1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小林和小红点说法,哪一个是可信的?____

(2)写出小林所在地A的经纬度____.

(3)小林大致在小红的____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小林所在地A处于____纬度。

(5)A地和B地都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15、某中学计划开展野外考察.读图1和图2将本次活动计划补充完整.

【区域概况】

(1)图1中①、②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A点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

(2)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____,判断理由____.

(3)若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当地球运行如图2所示时,其降水概率____.(“大”或“小”)

【活动安排】

(4)选择营地:图中A、B两地最适宜搭帐篷的地点是____.

(5)调查区城内居民点:李庄位于吴庄的____方向,两村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米,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___庄,请在图中画出该河流.16、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平原A:____;

工业区B;____

油田C____;

河流D:____.

②该图所示国家是____,A处为该国首都____.

③该国亚洲部分的主要河流大部分从南往北流,说明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

④中国的消费品在该国市场受到青睐,原因是____

⑤该国有世界最长的铁路,该铁路沿南部修的原因是____.17、读“法国”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名称:A____湾,B____海,C____河.

(2)法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大国,地势特征是____,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巴黎盆地属____气候,是甲、乙两图中的____,该盆地一直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产量很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地中海沿岸属于____气候.这里种植的____;糖分含量较高,是很好的酿酒原料.

(3)法国是世界上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业已成为该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巴黎有“艺术之都”的美称,下列艺术景观不在巴黎的是:____.

A.凯旋门B.卢浮宫C.克林姆林宫D.艾菲尔铁塔.18、赏读电视片中经典台词,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展现美食背后人和自然故事的纪录片.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1)填表概括我国农业物产丰富的原因.

。优势特征位置____兼备;大部分在____,小部分在____疆域幅员辽阔,经度、纬度跨度广地形____气候____;____“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2)读教材;填表解释我国主食格局的原因.

。主食作物集中产区。

(填自然地理分区)主产区的自然环境差异主要地形气候类型水资源多少气候类型水资源多少小麦____地区________气候平水带西北地区高原、________气候________水稻____地区________气候____(3)仅靠“自然的馈赠”无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读图2“中国人口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总体趋势为____;而人均耕地变化总体趋势为____.

②我国人口2008年比1949年大约净增____亿人.由于人口基数____,我国仍将坚持的人口国策是:控制____,提高____.

③在2000年前后,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现象说明我国____(多项选择).

A.人口总量下降。

B.国土面积增大。

C.制定和实施了保护耕地的政策。

D.加强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督和管理。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4)请运用所学知识,将如图3特色饮食与地区及其地理原因连线.19、下列哪些是可再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A;铁矿石B、太阳能C、土地D、石油E、森林。

非可再生资源有:____

可再生资源有:____.20、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____,西侧的是____.2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省区的简称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

(2)B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与我国冬季____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3)界线A以西和界线C以北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地区,D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乙图景观分布在B线以____(南或北)地区,当地气候____(填干湿状况);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5)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在各种水域中,人们主要从事____生产(填写农业类型).

(6)②省地区由于距海远,四周又有高山环抱,来自海洋的水汽不易到达,所以该降水量____,形成了富有有特色的____农业,近年来在该省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主要通过____运输方式运往上海等地.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4分)22、我国在部分省市设施“单独二胎”政策,因此计划生育已经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____.(判断对错)23、伏尔加河是俄罗斯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欧洲第一长河.____.(判断对错)24、从时间分配上看,我国春夏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秋冬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____(判断对错)25、亚洲地面起伏不大,比较平坦.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8分)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例尺较小的是____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地图.

(2)表示范围大的是____地图,内容详细的是____地图.

(3)北京在天津的____方向.

(4)在北京市地图中量得北京与天津图上距离为2cm,那么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27、分析材料后填空.

①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是因上;中、下游同时强降雨造成的.

②长江上游的岷江;嘉陵江流域植被普遍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吸纳雨水的能力大大减弱,从而造成大量雨水夹带泥沙直下江河.

③长江流域承担蓄洪重任的8大湖泊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初减少了33%.长江中下游只能抵抗10-20年一遇的洪水.

④长江两岸盲目挖沙;既破坏了大堤,也改变了河道,后患无穷.一些地区河道建设缺乏管理,或把河道当成垃圾场,或在河道里建房建厂,甚至开辟“开发区“,影响河道畅通.

⑤长江上大量的泵站;水闸、涵洞、灌渠破损;功能减弱.

以上材料描述了我国长江洪灾的一些隐患;下面左列为长江发洪水的一些原因,右列为一扇形比例图,把你认为最重要原因的字母填在右图中面积最大的扇形中,相对次要的填在面积第二的扇形中把最不重要的原因填在面积最小的扇形中.

长江发洪水的原因包括:

A.长江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

B.气候异常;形成大量降雨.

C.长江上游支流流域植被普遍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D.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已不复存在.

E.滥伐森林和开垦土地;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流入江中,抬高河床,水泛成灾.

F.水利设施抗灾标准低.

G.某些河段违章采沙.

H.河道人为设障现象严重.

I.长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2分)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4分)领海①______________;海峡②___________;山脉③_________;地形区④_____________。(2)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__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2分)(3)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29、读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名城:①是_____________地区、②是_____________地区、③是_____________地区、④是_____________地区(2)划分①、②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河(3)划分①、③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广大的是_____;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原因是_____;②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原因是____。(5)如果让你在③区域中,选择种植:水稻、甘蔗、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农作物?简单说明理由。③区选种___,理由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江南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处洞庭湖之南而成为湖南.湖南东临江西,西接渝贵,南毗两广,北连湖北.湖南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该省区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解析】【解答】解:湖南的自然灾害除冰冻灾害外;湖南省还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等自然灾害.东、西、南部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而洞庭湖地区为平原,所以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

故选:D.2、A【分析】解:读图可知;A图的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较小,为热带草原气候;

C两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D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英国伦敦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A图气候特点相吻合,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及气候的分布,结合图示解答即可.【解析】【答案】A3、B【分析】【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解析】【解答】解: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故选:B.4、B【分析】【分析】春分日即3月21日,夏至日即6月22日,秋分日即9月23日,冬至日即12月22日.【解析】【解答】解:8月5日-2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乙丙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故选:B.5、C【分析】略【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CD【分析】【分析】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解析】【解答】解:风能;水能等能源间接地来自太阳能;故A不正确;

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仅为太阳辐射问题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B不正确;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故C正确.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D正确.

故选:CD.7、AB【分析】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民族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故选:AB.

【解析】【答案】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8、AB【分析】【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析】【解答】解:读图可得;A是南美洲,跨南北半球,故A叙述错误;

B是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洲,故B叙述正确;

E是大西洋;F是印度洋,G是太平洋,故C叙述正确;

C是大洋洲;跨南北半球,D是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D叙述正确.

故选:AB9、AC【分析】解:该线以东多平原;以西多高原;山地,故A错误,符合题意;

该线以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该线以西人口稀少,以东人口密集,故C错误,符合题意;

该线以西地形多崎岖不平;交通不便,以东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该线:AC.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要理解答题.【解析】AC10、BD【分析】【分析】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国内居民大多是信奉印度教,居民中多数是黄种人,也有少数白种人.【解析】【解答】解:印度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之一;为世界文明古国,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故AC叙述正确;

印度居民中多数是白种人;也有少数黑种人,大多是信奉印度教,故选项B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11、BC【分析】【分析】欧盟的成员国有: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解析】【解答】解:欧盟的成员国有: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爱尔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根据题意.

故选:BC.12、BD【分析】解:读图可得;路线1经过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行山位于山西与河北之间;路线2经过了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能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路线3经过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地区;路线4经过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故选:BD.

读图可得;路线1经过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路线2经过了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路线3经过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路线4经过的地区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解析】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略

【分析】【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解析】【解答】解:(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2)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黄河上游河段在干旱地区塑造了两个平原;即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4)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经常断流的原因在于:①自然方面:年降水量减少,气候干旱;②人为方面:人口增加,生活;农业、工业用水增加,植被破坏等.

(5)黄河在上中下游分别有不同的问题;其中上游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河,到了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为此,在上中游河段应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在下游河段应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故答案为:

(1)青藏;巴颜喀拉;渤;河口;桃花峪;长;

(2)如图:

(3)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4)自然方面:年降水量减少;气候干旱;人为方面:人口增加,生活;农业、工业用水增加,植被破坏;

(5)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14、略

【分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析】【解答】解:(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点经度是0°,在东半球;B点经度为110°E,在东半球;故小红的说法可信.

(2)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小林所在地A的经纬度为(20°N,0°).

(3)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可知,小林大致在小红的西南方向.

(4)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此可知,小林所在地A处于低纬度.

(5)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纬);据此可判断,A地和B地都位于北半球.

故答案为:(1)小红;(2)20°N,0°;(3)西南;(4)低;(5)北半球.15、略

【分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析】【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图1中①的海拔高度为263米;②的海拔高度为212米,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51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A点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陡崖.

(2)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缓的是甲;理由是甲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3)若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当地球运行如图2所示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其降水概率大.

(4)若选择营地;图中A;B两地最适宜搭帐篷的地点是B,B处地势平坦,A位于陡崖上.

(5)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可判定,李庄位于吴庄的东北方向;两村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2×2000=2400米;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吴庄,因为吴庄位于山谷处.

故答案为:(1)51;陡崖;(2)甲;等高线稀疏,坡缓;(3)大;(4)B;(5)东北;2400;吴;16、略

【分析】【分析】图中所示的是俄罗斯,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由于俄罗斯的人口、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俄罗斯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解析】【解答】解:①读图可得:A是东欧平原;B是新西伯利亚工业区;C是秋明油田;D是勒拿河.

②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该城市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

③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所以该地区的主要河流大部分从南往北流,注入北冰洋.

④中国的消费品在该国市场受到青睐;原因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比较落后,日常消费品需进口。

⑤俄罗斯有世界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该铁路沿南部修的原因是南部气温较高,资源丰富;工业区多,人口和城市密集.

故答案为:①东欧平原;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秋明油田;勒拿河;

②俄罗;莫斯科;

③南高北低;

④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比较落后,日常消费品需进口.

⑤南部气温较高,资源丰富、工业区多,人口和城市密集.17、略

【分析】【分析】法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大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法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大西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小,全年降水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灾害,对农业发展非常有利;法国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在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光照非常充足,因此种植的葡萄质地优良.【解析】【解答】解:(1)读图可知A是比斯开湾;B是地中海,C是塞纳河.

(2)法国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法国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法国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卢瓦尔平原和阿基坦盆地等大西洋沿岸地区,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盛产优质葡萄,糖分含量较高,是很好的酿酒原料.这里有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

(3)法国的旅游业发达;凯旋门;艾菲尔铁塔等都是其著名的旅游景点;克林姆林宫是俄罗斯的景点.

故答案为:(1)比斯开;地中;塞纳;(2)东南高、西北低;温带海洋性;甲;地中海;葡萄;(3)C;18、略

【分析】【分析】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状况及国情回答.【解析】【解答】解:(1)我国疆域辽阔;纬度范围大约是北纬53度至北纬4度;大部分属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种地形必然导致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区,所以我国气候又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2)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水资源属于平水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西部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3)读表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呈上升趋势;而人均耕地呈下降;根据图表,2008年中国总人口为13.5亿,1949年总人口为5.5亿,因此我国人口2008年比1949年大约净增8亿人;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数量依然很大.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由于国家制订了保护耕地的政策,并且加强了对土地的监督和管理,因此我国的人均耕地在2000年后呈上升趋势;

(4)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候漫长寒冷;因此特色饮食是腌辣白菜;四川等地气候潮湿,特色饮食是麻辣火锅;湖北;湖南等地河湖众多,特色饮食是莲藕排骨.

故答案为:(1)。优势特征位置海陆兼备;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疆域幅员辽阔,经度、纬度跨度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主食作物集中产区。

(填自然地理分区)主产区的自然环境差异主要地形气候类型水资源多少气候类型水资源多少小麦北方地区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平水带西北地区高原、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少水带少水带水稻南方地区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丰水带(3)①:上升;下降;②:8;大;人口数量;人口素质;③:CD;

(4)19、略

【分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解析】【解答】解: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故答案为:AD;BCE.20、略

【分析】【分析】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其中位于东侧的是香港,西侧的是澳门.【解析】【解答】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下游入海口的东西两侧;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北与珠海相连.

故答案为:香港;澳门.21、略

【分析】【分析】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解析】【解答】解:(1)根据地理位置和省的轮廓可知①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为成都;

(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3)D为青藏地区;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高寒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根据乙图的景观可判断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5)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渔业;

(6)新疆的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其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新疆人民在绿洲上发展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新疆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目前距离最长;输气量最大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起点为塔里木盆地轮南,通过管道运输到达上海等地.

故答案为:

(1)川或蜀;成都;

(2)0℃;

(3)西北;高寒;

(4)南;湿润;

(5)渔业;

(6)小;绿洲;管道.四、判断题(共4题,共24分)22、×【分析】【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这说明我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解析】【解答】解: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实行了“单独二胎”生育政策;但我国的人口国情之一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等,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我国没有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因此计划生育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地区,全长3600多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里海.伏尔加河水能蕴藏量丰富,河上建有大型水电站.它还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河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解析】【解答】解:伏尔加河全长3600多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里海;伏尔加河水能蕴藏量丰富,河上建有大型水电站,它还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河运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解析】【解答】解: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造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故答案为:×.25、×【分析】【分析】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解析】【解答】解: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