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冷链物流泛指产品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的物流方式。2020年7月,我国发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重点建设湖北武汉、浙江舟山等17个冷链物流基地。武汉、舟山成为我国骨干冷链基地的优势条件分别是()A.原料、市场B.劳动力、市场C.位置、原料D.交通、能源2、近年来,深圳市为了缓解住房短缺问题建造土楼公社,其特征是以环形排布的单元公寓为主,公共区域设置有商店、图书馆、篮球场等设施。下图为土楼公社景观图。读图,土楼公社()

①外墙厚;窗户小;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

②楼高层多;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③设置公共空间;有助于住户间沟通交流。

④融入传统建筑元素,利于地域文化传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小明到沙特阿拉伯旅游,看到当地许多居民身穿宽松的阿拉伯长袍。该国所属的世界文化圈是A.非洲文化圈B.西欧文化圈C.东欧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4、习近平主席提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体现了()

①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②追求人地协调;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③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的意义④政府全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决心,相信人定胜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京津冀一体化”政策促使北京汽车产业采取“总部在北京;生产到河北”的策略,将生产基地纷纷迁到河北。2015年4月北京现代第四家整车组装工厂落户河北沧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占地3000多亩,距港口仅需一小时车程。

(1)与在北京市建厂相比,沧州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

(2)北京汽车产业将生产基地迁到河北,主要受____因素影响,而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北京的原因是考虑到北京市具有____,____等优势条件。

(3)北京市将钢铁、汽车等制造企业以及化工、印染等企业迁出后,优先发展的产业应该具有____;

____的特点。7、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________的影响。

(2)城市的________因腹地条件而异。8、地域文化分类。

地域文化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____方面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9、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江苏省Ⅰ、Ⅱ、Ⅲ美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材料二下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类别。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协作程度。

Ⅰ类。

制鞋业;木竹藤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

弱。

Ⅱ类。

纺织业;服饰业等。

中。

Ⅲ类。

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强。

(1)Ⅰ、Ⅱ、Ⅲ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____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____。

(2)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比较,徐州和南通在Ⅰ、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___。

(3)图中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____(填“苏北”“苏中”或“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积极影响有____。10、我国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____;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____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11、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的________所造成的。12、读美国部分区域图和我国甲;乙、丙二区域的农业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一中M区域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2)我国甲地与纬度相近的美国N地相比;发展农业气候条件的优势是__________;近年来,丙地大量的农田变成了花卉;蔬菜基地及禽畜养殖场等,影响其农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乙地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有__________,同时存在__________等问题。

(4)乙地水稻种植区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为了减少这种危害,亚洲各国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建设。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呼包鄂区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包头是内蒙古的工业中心及最大城市;呼包银经济带;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中心,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1)呼包鄂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

(2)陕西、山西两省共同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

(3)从区位条件分析,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

(4)鄂尔多斯煤田是世界特大型煤田之一,能源开发和输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积极意义有____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规划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

材料二下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6年中国与荷兰三次产业构成示意图(下图)。

(1)“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的荷兰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景观差异显著,这种变化反映的是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结合材料二分析2016年中国与荷兰产业结构的特点是____。

(3)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有哪些____。

(4)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技___。A.正确B.错误16、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_____)A.正确B.错误17、如果水资源分布均衡,则各地不会出现水资源紧张问题。(_____)A.正确B.错误1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____A.正确B.错误19、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俄罗斯1月份等温线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原因。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何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中等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a、b两段东西向公路交通繁忙,具有明显的早高峰(出现在7时至9时)和晚高峰(出现在17时至19时),但车流的主流方向不同。

(1)指出①;②两个城市功能区名称。

(2)简述甲规划区建设商品房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3)概括工业区分布特点及积极意义。

(4)说明早高峰时段a、b两段公路车流的主流方向及成因。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性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省内低山丘陵地区茶园梯田处处可见;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当地茶叶种类多,质量高,名茶荟萃,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

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和降水分布图。

(1)读图;描述福建省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2)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试分析其茶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3)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灾害之一。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其中原因。

(4)福州市茶叶加工厂不多,但茶叶成品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试分析其原因。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枇杷套装技术(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枇杷与茶叶间种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每年3-4月间,当地举办以“浪漫云霄、欢乐采摘”为中心的枇杷节。下图所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1)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

(2)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

(3)简述果农把枇杷幼果装入特制纸袋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云霄县举办枇杷节对促进枇杷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说明云霄县推广枇杷与茶叶间种的好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连接南北,扼控东西,襟带山河,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位于长江主航线和南北铁路干线的交叉路口,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鱼类资源丰富,为冷链物流提供原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2、D【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材料分析;建设土楼公社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住房短缺问题,不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①错误;楼高层多,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②正确;内部设置公共空间,有助于住户间沟通交流,③正确;融入传统建筑元素,利于地域文化传承,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3、D【分析】【分析】

【详解】

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在沙特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所属的世界文化圈是伊斯兰文化圈,故D项正确。4、C【分析】【分析】

【详解】

习近平主席提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这句话中,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体现了追求人地协调,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系得住乡愁”体现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②③正确;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效益,①错误;并未体现人定胜天的观念,④错误。故选C。

【点睛】5、B【分析】【分析】

【详解】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A正确。禁止开采煤炭、石油,不符合实际,寻找绿色替代能源合理,B不正确。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C正确。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改善区域环境,D正确。故本题选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详解】

(1)河北沧州离北京较近;经济没有北京发达,但从图中可以看出沧州土地面积大,地价会更低;地处沿海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汽车产业将生产基地迁到河北,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而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北京的原因是考虑到北京市具有信息通达度高;市场广阔、科技实力强、高校众多、人才密集等优势条件。

(3)北京市将钢铁、汽车等制造企业以及化工、印染等企业迁出后,优先发展的产业应该具有能源消耗少、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的产业。【解析】(1)土地面积大靠近海港(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

(2)政策信息通达度高;市场广阔、科技实力强、人才密集(任答两项)

(3)能源消耗少、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任答两项)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经济特征。

(2)辐射功能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物质9、略

【分析】【分析】

(1)

结合材料二可知;Ⅲ类工业部门的生产协作程度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集聚的优点可从降低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进行分析。

(2)

从Ⅰ;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与承接区角度分析。

(3)

读材料一可知,I、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苏南,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积极影响可从产业结构、环境等方面分析。【解析】(1)Ⅲ加强交流与协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

(2)徐州是I;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南通是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是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3)苏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资源压力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漫长季风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形成与环境管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作答即可。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在环境管理中,其执行主体应是国家和政府。

【点睛】【解析】国家政府社会经济活动12、略

【分析】(l)M在美国中部是冬小麦;是商品谷物农业;家庭农场式经营,生产规模大;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2)N在美国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甲是东北商品谷物农业,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丙是珠江三角洲平原,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发生变化,导致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由粮食种植变为花卉、蔬菜基地及禽畜养殖场等。

(3)乙是长江下游平原;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是劳动力丰富;传统的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但经济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人多地少,商品率低。

(4)乙是长江下游平原;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发展水稻种植主要是容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可降低水旱灾害的影响。

【总体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北部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春小麦,中部纬度低可种植冬小麦;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是大规模高度机械化的专业化生产。我国东北也是商品谷物农业,较美国气候类型不同。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是水稻种植业,较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机械化程度低,水利工程量大。【解析】(l)冬小麦(1分)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夏季气温高市场。

(3)劳动力丰富;种植经验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4)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早涝灾害水利工程等13、略

【分析】(1)结合图例及图示信息可知;呼包鄂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多;分布集中。

(2)陕西;山西两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两地共同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3)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主要原因是这里临近白云鄂博稀土矿;稀土矿资源丰富;有包兰铁路经过,交通运输便利;紧邻黄河,水源充足。

(4)鄂尔多斯煤田的能源开发和输出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必然会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析】(1)种类多;分布集中(或储量大)(2)水土流失(3)稀土矿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4)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4、略

【分析】整体分析:根据图中各产业百分比判断;各产业所占的比重。荷兰是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中国小,但两种产业均比中国发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间资源调配、人员往来等便利,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1)“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的荷兰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景观差异显著;这种变化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读图;根据各产业百分比判断,2016年中国与荷兰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而荷兰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中国小,但荷兰是发达国家,两种产业均比中国发达。

(3)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间资源调配;人员往来等便利,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交通便利,有利于促进地区间交流协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商贸发达。水陆交通便利,部门间协作紧密,管理体系完善。位于西欧平原,地形平坦,易于基础设施建设。【解析】(1)从沿海到内陆(2)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而荷兰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中国小,但是两种产业较中国发达(3)①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②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③促进地区间交流协作④促进经济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4)①位置优越,商贸发达②交通便利,协作紧密③地形平坦,易于基础设施建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详解】

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所以本题的描述是正确的。16、√【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经济、地区开放程度以及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等。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本题说法正确。17、×【分析】【详解】

水资源紧张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工农业需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凸出,从而因此水资源紧张。水资源分布均衡不能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此说法错误。18、×【分析】【分析】

【详解】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没有文化可持续发展,所以该说法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故本题错误。

【点睛】

由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时间长,且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水平高,故应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原则。四、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气温的分布规律要从气温值的大小;气温值的变化和气温高低值的分布进行描述;读图可以得出: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0℃到~-40℃之间;1月份等温线整体向南部弯曲,表现为西部、东部等温线整体呈南北走向(延伸),整体数值自西向东减小;最低值出现在国土东部大陆内部。东西伯利亚山地向北敞开,冷空气容易集聚,北部平原海拔低,利于冷空气深入。南部山地阻挡南方暖湿气流北上,所以气温最低值出现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一个寒冷中心。俄罗斯的而气温分布的原因要从海陆位置角度分析,西部受海洋、盛行西风影响显著,越往东,西风和海洋的影响越小;且俄罗斯东部多山地,地势高,受大西洋和西风的影响小,故西部地区气温高于东部。

(2)从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分析,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水、矿产资源等自然因素和交通、政治、开发历史、经济、旅游、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和资源,而人文原因是开发历史和经济。【解析】(1)1月份等温线整体向南部弯曲;表现为西部;东部等温线整体呈南北走向(延伸),整体数值自西向东减小;(-40℃出现闭合)最低值出现在国土东部大陆内部。

1月份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俄罗斯自西向东气候的大陆性增强;(西部受海洋;盛行西风影响显著)。

(2)西部人口密集,工农业集中,开发历史悠久;国土南部纬度低,气候相对适宜。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组主要以城市土地利用情况为材料;考查城市的土地利用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观察力的综合素养。

(1)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城市规划图的判读。由图可知;①位于城市中心,地价最高,是商业区,②在商业中心的外围,占地面积大,是住宅区。

(2)

甲规区建设商品房的有利条件是靠近工业区;工人数量大,购房人群多,市场广阔;不利条件是:靠近工业区,污染严重,环境差,交通不便,影响购房欲望,价格较低。

(3)

由图可知;工业区分布特点是位于郊区,靠近交通线;其积极意义是降低对城区的污染,工厂占地面积大,该地地价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线,交通便利,有利于降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成本。

(4)

早高峰时段a、b两段公路车流的主流方向及成因分别是:a路段:主要是离城区较近,到城区上班的的白领阶层居民向西(①区)上班,由②区到①区上班;b路段:主要是产业工人到工业区上班;即是向东(工业区),由②区到工业区上班。

【点睛】【解析】(1)①商业区;②住宅区。

(2)有利:靠近工业区(购房市场);不利:污染严重(环境差;交通不便)。

(3)位于郊外;对城区(居民区)污染小(地价低);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

(4)a路段:向西(①区),由②区到①区上班;b路段:向东(工业区),由②区到工业区上班。22、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福建省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

【详解】

(1)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征;说明降水量的递增或者递减趋势和降水量的分布情况。首先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根据等降水量线上的数值看出,降水量东南少,西北多,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增趋势;在图中明显的标出了山脉,一般在山地的迎风坡会形成地形雨,山地的降水多于平原地区。

(2)茶叶的生长环境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湿度等方面来分析;本题需从材料出发,再结合福建省的区域环境特征来作答。气候方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高,适宜茶树的生长;地形方面,福建省位于浙闽丘陵上,丘陵地形有利于排水;土壤方面,当地的土壤以红壤为主,偏酸性;湿度方面,沿海的位置和丘陵地形使得当地的云雾多,湿度大。

(3)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应用山谷风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夜晚;山坡顶部受太阳辐射减少的影响,气温快速降低,冷气流顺势下沉纸谷底,同高度的自由大气,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因此形成了山谷风环流,在这个环流的作用下,冷气流顺势下沉纸谷底,暖空气被抬升,因此谷底温度低,山坡温度高。

(4)本题要从福州茶叶加工厂少和茶叶批发市场多两方面来做答。影响工厂布局的主要因素有距原料产地的距离、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科技等。一般来说,加工厂应该位于原料产地附近,距离远会增加运输成本。福州离茶园较远,因此福州的茶叶加工厂较少。福州的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且交通便利,利于茶叶批发市场的发展。【解析】(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或者总体东南降水少;西北降水多)山地多于平原。

(2)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茶树多分布于低山丘陵,排水良好;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丘陵地区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有利于优质茶叶生产。

(3)早春的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