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县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尚书大传》记载,西周时期,圭玉充当了对诸侯德行考核的结果:如果诸侯没有过失(主要指对周王朝服从与否),天子就会把圭玉归还于他;如果有过失,改过后才会归还;如果三年内不能得到圭玉,就会减免爵位;六年内不能得到就减免田地。西周这些做法()A.有利于加强君主的专制统治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分封秩序D.促进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2.下表呈现了近现代学者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不同解读。这反映出()学者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是造成中国文化学术落后的祸根罪源,也是导致中华民族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当代学者刘桂生“罢黜百家”并非禁绝儒家以外的各家,“独尊儒术”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A.集权政府加强思想控制始于西汉B.对汉代儒学的解读趋于客观全面C.汉武帝的文化政策违背历史潮流D.汉代儒学对近现代学术影响深远3.唐宪宗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为两制。朝廷的制诰、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唐代这一措施体现了()A.三省六部制逐步完善B.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C.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D.两者分工明确彼此制约4.如图是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所作《茗园赌(茶)市图》,该作品()A.描绘了宋代市井生活赌博风行B.体现了传统山水画的基本风格C.反映了理学兴起促成饮茶之风D.折射出农业经济作物有所发展5.明人徐渭论及绍兴府会稽县时说:“今按于籍口六万二千有奇,不丁不籍者奚啻三倍之。而一邑之田仅四十余万亩……合计依田而食与依他业别产而食者仅可令十万人不饥耳,此外则不沾寸土者尚十余万人也。”这说明,该地区()A.人地矛盾问题凸显B.户籍制度趋于崩溃C.土地兼并程度加剧D.民众生活水平较高6.“讲道理”是太平天国对士卒民众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19世纪50年代中期,太平天国在各占领地区的“讲道理”侧重于政治说教和宗教宣传;19世纪60年代初,以经济劝导为主,要旨劝谕民众进贡、交赋、纳税。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权指导思想的改变B.时局战局的恶化C.基层政权建设的巩固D.商品经济的发展7.下表中的变化体现了当时()1907年、1909年各级各类学堂教师来源构成(单位:人)本科毕业生留学生旧学教师外国教习1907年1909年1907年1909年1907年1909年1907年1909年专门学堂21237915937025129779122实业学堂3117486924317644543108师范优级911525214466806991初级739876

3473493927中学12662108

81711072851高小524910039

526170051953A.人才观念发生了巨变B.教育在变革中求发展C.传统的教育体制瓦解D.西方文化受到了抵制8.1931年9月27日,北平学生发表《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向国联报告请求公判”,是“软弱无效,坐以待毙的政策”,主张工农兵学商“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告全国民众书》发表的背景是()A.日本制造“济南惨案”B.日本占领东北三省C.“华北自治运动”进行D.中国局部抗战开始9.根据国家三线建设规划,1964年国家计委批准唐山铁道学院陆续迁往四川,并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内迁是三线建设时期高校内迁的缩影,这主要是为了()A.培养科技人才B.应对紧张形势C.改善工业布局D.增强国防力量10.1994年至2007年,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先后召开了6次年会(见下表),会议的主题发生了重要转向。年会主题的确定是基于()年份主题1994拉美现代化及对外关系199920世纪拉美的重大改革与发展2001全球视野下的拉丁美洲发展200320世纪拉丁美洲变革与发展2005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2007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A.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B.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C.反对霸权主义的现实需要D.民众了解拉美状况的诉求11.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A.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B.亚述帝国统一两河流域的见证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12.据下表可知,()时间史事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了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1381年英王理查德二世用英语与瓦特泰勒农民起义代表对话1385年英格兰规定所有文法学校都要将英语作为教学正式用语1450年凯德农民起义用书面英语形式呈交起义诉求A.农民起义促进了民主政治形成B.法制改革孕育了书面考试办法C.君主专制加强推动了国家崛起D.官方语言变迁强化了民族意识13.13世纪中叶起,德意志西南部的农村公社有了较大发展,成为农民组织与活动的基本结构。公社拥有自治权,可以选举产生村委会,颁布村规和管理低级司法,自主组织生产和经济生活,管理土地和森林、水泽、牧场等公地资源。这反映出,当时()A.农奴政治地位的日益提升B.封建庄园制的完善C.封建主对农民控制的松弛D.基层自治初步建立14.下表为巴西主要出口产品(1821—1900年),此表说明当时巴西()单位:%八种主要产品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十年期皮革咖啡食糖可可马黛茶烟草棉花橡胶合计1821—1830年1831—1840年1841—1850年1851—1860年1861—1870年1871—1880年1881—1890年1891—1900年13.607.908.507.206.005.603.202.4018.4043.8041.4048.8045.5056.6061.5064.5030.1024.0026.7021.2012.3011.609.906.000.500.601.001.000.901.201.601.50-0.500.901.601.201.501.201.302.501.901.802.603.003.402.702.2020.6010.807.506.2018.309.504.202.700.100.300.402.303.105.508.0015.0085.8089.8088.2090.9090.3094.9092.3095.60A.深受传统经济结构影响B.摒弃了宗主国生产方式C.共和制促进外贸发展D.严重依赖殖民地市场15.二战后,永久中立国瑞士加入马歇尔计划,并大大缩减了同苏联的正常贸易额。同时,瑞士积极开展广泛公共外交,努力充当东西方阵营的沟通桥梁。瑞士的做法()A.积极迎合美国全球战略B.加速了西方阵营分化C.有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D.缘于冷战局势的影响16.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重点议题从政治上转移到经济问题上。下图为1961—1981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A.追求建立新的国际治理机制B.致力摧毁世界殖民体系C.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D.努力构建区域经济集团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7.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着装有严格规范。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服饰规范的部分内容:出处内容《礼记·深衣篇》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新唐书·车服志》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绯,五品袍浅绯,六品袍深绿,七品袍浅绿,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宋史·舆服志》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摘编自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等材料二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衣冠复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饰,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违制使用贵重饰品和贵族服饰;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整编自赵梦菲《明代“服妖”服饰现象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并说明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服妖”下一定义,并对明代“服妖”的成因进行分析。(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立法权应该委托给贵族集团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集团。贵族集团的成员应该世袭。人民参与治国应仅限于遴选代表,代表的优点是有能力参与各种事务的讨论,人民则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行政权应该执掌在君主手中。——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关于孟德斯鸠思想的阶级立场,以下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观点一观点二孟德斯鸠的理论主张的是要摧毁当时已经腐烂透顶的封建主义和狂暴的君主专制政体,他所维护的是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兴阶级的利益。——摘编自张雁深《孟德斯鸠和他的著作》孟德斯鸠认为“没有君主就没有贵族,没有贵族就没有君主”,他向往的是君主与贵族的共治。——摘编自王养冲等《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4)》(1)围绕材料一中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评价。(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学者对孟德斯鸠阶级立场认知的差异。(2分)(3)有学者认为,“历史学家像小说家一样,是虚构故事的创造者”。结合两则材料,以孟德斯鸠思想的解读为例,对该观点予以评析。(4分)19.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成为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所及,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等材料二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世纪中后期巴黎社交方式的转变。(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精神成果,这些精神具有密切相关的同质性,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升华。同时也包括当代创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改编自张立新《溯源精神谱系研学红船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两个精神,构建一个主题并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历史答案1.【答案】C【解析】据材料“圭玉充当了对诸侯德行考核的结果”、“如果诸侯没有过失……天子就会把圭玉归还于他”、“六年内不能得到就减免田地”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圭玉对诸侯进行考核,并有相应的处罚,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分封秩序,故选C项;西周时期君主专制还未建立,秦朝才开始建立君主专制,排除A项;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B项;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外在表现,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专制独裁……祸根罪源”“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民族危机加深,西学盛行,知识分子对汉代儒学进行了猛烈批判;当代,学术文化观念的解放,使学者对汉代儒学的解读趋于客观全面,故选B项;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始于西汉”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在当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近现代学者对汉代儒学的评价,并未涉及汉代儒学对近现代学术的影响,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本来由中书省负责草诏,唐宪宗时逐渐确立翰林学士的草诏权,说明翰林学士参与了决策权,体现了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翰林学士分散中书省的“草拟权”——“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体现不出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排除A项;政事堂(中书门下)的设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材料提及翰林学士分散中书省的“草拟权”,无法看出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茗园”指茶园,“赌茶”即斗茶,指品评茶的高下,有赖于当时社会上对茶的认可,茶叶种植大面积扩张,茶文化进一步普及,故选D项。斗茶不同于赌博,斗茶是在点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玩茶方式,盛行于宋朝,是古代人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游戏,目的是通过比赛茶的好坏,来增添点茶的乐趣,排除A项;画的是市井风情,属于风俗画,排除B项;据材料“南宋”结合所学可知,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茗园赌(茶)市图》创作于南宋时期,其内容是用非常生动形象的笔法,将那时人们斗茶、饮茶的画面记录了下来,为后世研究当时民间斗茶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与理学没有关联,排除C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会稽县在籍人口6.2万多,实际人口24万多,田地仅可养活“十万人”,无地的“十余万人”,说明该地区人口过剩,土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问题凸显,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绍兴府会稽县人口过剩,土地资源紧张,与户籍制度不直接相关,不能体现户籍制度趋于崩溃,排除B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但材料不直接涉及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明朝绍兴府会稽县人口过剩,土地资源紧张,田地仅可养活“十万人”,无地的“十余万人”,明显不能代表当时民众生活水平较高,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占领地区“讲道理”内容的变化,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为了政治宣传和争取民众,“讲道理”侧重于政治说教和宗教宣传;而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天国处于衰退时期,军事和政治形势急剧恶化,急需通过征收赋税来应付开支、巩固政权,故选B项;太平天国政权的指导思想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天下大同思想,并没有改变,排除A项;这一时期太平天国处于衰退时期,政局不稳,基层政权建设不巩固,排除C项;太平天国后期的工商业相当活跃,但经济劝导不等于发展商品经济,排除D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1907年、1909年各级各类学堂教师来源构成”及所学可知,20世纪初,各类学堂中,包含了本科毕业生、留学生、旧学教师、外国教习,且人数呈上升趋势,反映了当时教育在变革中发展的状况,故选B项;人才观念是指人们对人才的识别、选拔、管理、培养、保护等方面的根本看法,材料中各类学堂教师来源的变化,没有涉及人才观念,排除A项;“瓦解”一词过于绝对,与表格中“旧习教师”人数增加不符,排除C项;西方文化受到抵制,与表格中“留学生”“外国教习”不符,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面对日本侵略,国民政府幻想依靠国联调停,北平学生发表《告全国民众书》,认为求助国联会是“坐以待毙”,要求全国民众联合起来,故选D项;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32年,东北全境沦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排除C项。9.【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根据三件建设规划,将唐山铁道学院陆续迁往四川,结合所学三线建设的史实可知,由于60年代美国敌视新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应对紧张局势,将工业内迁到中西部地区,即应对紧张形势,故选B项;培养科技人才不需要将学院搬迁,排除A项;三线建设的结果是可以改善工业布局,但不是实行三线建设的目的,且材料中是高校内迁,无法改善工业布局,排除C项;此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种转向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拉关系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亟须现代化的历史镜鉴和理论支撑,而拉美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故选A项;年会主题的确定实际上与国家的现实形势有关,而不是基于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认知,排除B项;“拉美现代化及对外关系”“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强调拉美现代化,与反对霸权主义无关,排除C项;中国拉美史研究会年会主题的变化和民众的意愿之间没有必然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阿伊哈努姆遗址出土了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这些都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显示了强烈的希腊文化痕迹,是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故选C项;根据时间来看,这个遗址不是最早的城市遗址,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A项;到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的范围扩充至全部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古希腊人沿地中海北岸和黑海地区建立数量众多的城邦,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不在其范围,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到15世纪,英语在英国诉讼、审讯、国王对话、学校和官方文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民族语言有利于强化民族内的认同,有利于强化民族意识,故选D项;17世纪后期,英国建立了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英语的广泛应用,没有涉及书面考试的内容,排除B项;早在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就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材料中对英语使用的进一步规定,有利于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而非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作用,排除C项。13.【答案】C【解析】据题干可知,在中世纪德意志西南部的农村公社,公社的权力比较大,如“可以选举产生村委会”“颁布村规和管理低级司法”等等,这反映出封建主对农民控制的松弛,故选C项;题干所述及的对象是“农民”,而不是“农奴”,并且,题干述及的是“基层治理”和“经济”方面,并没有涉及“政治”,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农村公社对封建庄园的“冲击”,而不是“完善”,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农村公社有了“较大的自治权”,并不能扩大为“基层自治初步建立”,排除D项。14.【答案】A【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巴西主要出口产品中原材料和农产品占到80%以上。结合所学可知,巴西未独立前在葡萄牙殖民统治下,殖民者在巴西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巴西经济发展依然未摆脱殖民时期经济的影响,出口依然以原材料为主,体现了巴西深受传统经济结构影响,故选A项;表格数据表明咖啡、可可等占比达到80%以上,体现了葡萄牙在巴西推行的种植园经济依然在发挥作用,“摒弃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巴西刚独立之初建立的是君主制,1889年,巴西材料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排除C项;巴西本身就是殖民地,只是1822年刚刚获得独立,其并未建立殖民统治,因此不具有殖民地市场,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据材料“永久中立国瑞士加入马歇尔计划……沟通桥梁”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爆发,受冷战局势的影响,永久中立国瑞士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加入马歇尔计划,并充当东西方阵营的沟通桥梁,故选D项;瑞士的做法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是为了迎合美国的全球战略,排除A项;据材料“加入马歇尔计划……东西方阵营的沟通桥梁”可知,瑞士的做法壮大了西方阵营的力量,排除B项;瑞士并不属于第三世界,该国的做法是为了自身利益,并不能有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排除C项。16.【答案】A【解析】据图“1961—1981年不结盟运动……数量变化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中有关经济的宣言、决议与纲领数量大幅增加,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关注经济解放,主张打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追求建立新的国际治理机制,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在其成立初期(20世纪60年代)主要关注政治上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致力于摧毁世界殖民体系,与材料“20世纪70年代……从政治上转移到经济问题上”不符,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处于两极格局期间,“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是在两极格局结束后,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包括广大亚非拉国家,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项。17.(14分)【答案】(1)文化内涵:儒家道德标准的象征(或:四时秩序的象征;公正诚直的象征。此处只给一点的分,不重复赋分);等级的象征(或:官员品衔的象征,此处只给一点的分,不重复赋分);崇尚节俭的价值观的象征(或:主流价值观的象征,此处只给一点的分,不重复赋分)。(答对一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影响:强化等级秩序;有利于形成重视道德的社会风气;有助于维护社会及政治稳定;有助于塑造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答对一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2)定义:“服妖”现象,是一种与传统风俗、礼法秩序、主流价值观念等相背离的个人或群体的服饰行为。(2分,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对“服妖”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描述,照抄材料不得分)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朝服饰习惯的影响(或:民族交融的影响,此处只给一点的分,不重复赋分);市民阶层的壮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等。(答对一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解析】(1)第一小问文化内涵,据材料一表格中“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可知,儒家道德标准的象征(或:四时秩序的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象征;公正诚直的象征。);据材料一表格中“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可知,等级的象征(或:官员品衔的象征。);据材料一表格中“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可知,崇尚节俭的价值观的象征(或:主流价值观的象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结合所学儒家思想内容可知,有利于形成重视道德的社会风气;据材料一“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可知,强调等级,有助于维护社会及政治稳定;据材料一“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可知,有助于塑造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2)第一小问定义,据材料二“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并结合所学明代思想领域的变化可知,“服妖”现象,是一种与传统风俗、礼法秩序、主流价值观念等相背离的个人或群体的服饰行为。第二小问成因,据所学知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可知,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二“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可知,元朝服饰习惯的影响,即受民族交融的影响;据材料二“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服妖”有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等分类,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壮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等。18.(12分)【答案】(1)评价:其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试图调和君主、贵族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没有正确认识普通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主张贵族世袭制,具有时代局限性。(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2)差异:前者认为孟德斯鸠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认为孟德斯鸠代表君主和贵族的利益。(每点1分,共2分)(3)该观点抹杀了历史的客观性,放大了历史的主观性。孟德斯鸠有《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传世,其思想并非“虚构故事”。两位学者对孟德斯鸠观点的解释虽有差异,但均有材料依据,属于对历史的多元解释,也并非“虚构故事”。(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解析】(1)紧扣设问“简要评价”,据材料一立法权应该委托给“贵族集团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集团”“行政权应该执掌在君主手中”并结合纲要下册第8课所学启蒙思想得出其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据材料一可知,孟德斯鸠主张国家政权应由君主、贵族、人民共同参与得出试图调和君主、贵族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据材料一“贵族集团的成员应该世袭”“人民参与治国应仅限于遴选代表”“人民则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得出没有正确认识普通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主张贵族世袭制,具有时代局限性。(2)紧扣设问“阶级立场”,据材料二孟德斯鸠“维护的是即将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兴阶级的利益”并结合纲要下册第8课所学启蒙思想得出前者认为孟德斯鸠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据材料二孟德斯鸠“向往的是君主与贵族的共治”得出后者认为孟德斯鸠代表君主和贵族的利益。(3)据材料“历史学家像小说家一样,是虚构故事的创造者”作出判断,得出该观点抹杀了历史的客观性,放大了历史的主观性。用孟德斯鸠的史事反驳历史学家“是虚构故事的创造者”得出孟德斯鸠有《论法的精神》等著作传世,其思想并非“虚构故事”。分析材料二中两位学者对孟德斯鸠观点的解读差异,反驳历史学家“是虚构故事的创造者”得出两位学者对孟德斯鸠观点的解释虽有差异,但均有材料依据,属于对历史的多元解释,也并非“虚构故事”。19.(14分)【答案】(1)原因:宗教改革的影响: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人文精神的传播。(6分)(2)评析:19世纪中后期,巴黎的社交方式向公共性、大众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向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革命运动的推动下,法国共和制逐步确立,公民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一转变反映了法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8分)【解析】(1)据材料一“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可知,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