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2/1C/wKhkGWefZGSAJsCAAAEcf5mIfbo198.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2/1C/wKhkGWefZGSAJsCAAAEcf5mIfbo1982.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2/1C/wKhkGWefZGSAJsCAAAEcf5mIfbo1983.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2/1C/wKhkGWefZGSAJsCAAAEcf5mIfbo1984.jpg)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2/1C/wKhkGWefZGSAJsCAAAEcf5mIfbo19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A卷•基础考
点卷(9—10时间25分钟满分81分
课)
一、《鱼我所欲也》抓分训练(1—6题每空1分,共32分;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文学文化常识
⑴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与—
并称“孔孟”。
(2)《》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2.重点实词
⑶二者不可得兼
⑷死亦我所恶______________
⑸故不为苟得也
(6)贤者能勿丧耳
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8)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
⑼妻妾之奉______________
3.虚词妙用
/则凡可以得生者—
得之则生—
(10)则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_
I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
4.古今异义
(1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今义:表许可
(12)一豆羹
古义:今义:豆子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今义:计时的器具或指钟点、
时间
(1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今义:增加
5.通假字
(15)故患有所不辟也
“”同"“,
(1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
(17)乡为身死而不受
“”同"“,
6.一词多义
(1a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一
(18)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1徨]故不为苟得也一
(19)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
7.重点句子翻译
(2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二、《唐雎不辱使命》抓分训练(1—7题每空1分,共39分;8题每小题2分,共6
分)
1.文学文化常识
(1)《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史书,由西汉根据战
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
2.重点实词
(2)唐雎不辱使命
⑶安陵君其许寡人
⑷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⑸大王加惠____________
⑹弗敢易
⑺请广于君
(8)臣未尝闻也
⑼以头抢地尔
(10)寡人谕矣
3.虚词妙用
「所欲有甚于生者
方可芋我何加焉
受地于先王—
(11)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一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_
4.古今异义
(12)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今义:成直线的(跟“”相对)
(1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古义:今义:布衣服
(14)休裱降于天
古义:今义:休息
5.通假字
(15)秦王不说
“”同”“,
(16)故不错意也
“”同”
(17)仓鹰击于殿上
“”同”“,
6.一词多义
始伸[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一
(⑻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往[亦免冠徒跣
(19)徒(徒以有先生也一
(呼尔而与之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0)与轻寡人与一
I与臣而将四矣
7.词类活用
(21)天下编素名词用作动词,
(22)伏尸百万动词的使动用法,
8.重点句子翻译
(23)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24)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
(2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第三单元
B卷•基础考
点卷(11一12时间15分钟满分61分答案D4
课)
一、《送东阳马生序》抓分训练(1—7题每空1分,共46分;8题每小题2分,共8
分)
1.文学文化常识
⑴宋濂(1310—1381),字,号,浦江(今属浙江)人,
(朝代)文学家,“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2.重点实词
⑵无从致书以观
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5)未尝稍降辞色______________
⑹援疑质理援:
质:
⑺俟其欣悦
(8)卒获有所闻
⑼穷冬烈风
(10)媵人持汤沃灌
(11)主人日再食_______________
(12)右备容臭_______________
(13)略无慕艳意
(14)缀公卿之后
3.虚词妙用
(无从致书以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5)以以衾拥覆
[生以乡人子谒余
4.古今异义
(16)录毕,走送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17)尝趋百里外
古义:今义:趋向
(18)或遇其叱咄
古义:今义:或者
(19)主人日再食
古义:今义:又一次
5.通假字
(20)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
(21)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同“_______
6.一词多义
/色愈恭,礼愈至_
(22)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23)若{炸然若神人一
木如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耀整嚼知-
(24)足
,益慕圣贤之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25)道।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I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7.词类活用
(26)手自笔录
名词用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
(27)腰白玉之环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
(28)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
8.重点句子翻译
(29)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0)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1)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9.【名句锦囊】小金想引用古诗文名句来丰富“倾听古代文人心声”的展板内容,
请你帮他完成任务。(7分)
展板古诗文名
出处
栏目句
(1)长沟流
月去无声。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溯往杏花疏影
-日H-夕iJi里,一。
月(2)_,
弓如霹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弦惊。
抒豪(3)_,
情壮鬓微霜,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志何妨!
⑷_,
衡阳雁去《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绘战无留意。
地景(5)一抹晚
物烟荒戍
《浣溪沙》纳兰性德
垒,_______
(6)
“_?
寻同
道豪!”是词人《满江红》秋瑾
杰对自己难
觅知音的
悲叹,无限
悲情与惆
怅,尽在沾
湿衣襟的
泪水之中。
第三单元
C卷•单
元综合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答案D4
升卷
题号总分
分数
一、积累运用(2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9分)
(1)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其中的抒情主人公融
入了诗人的情感。如《定风波》中,毒寒杜值,风雨中徐行的苏轼是何等的豪迈口
又如《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月华如洗,幻想斫去桂树枝条的辛弃
疾是何等的慷慨激昂……其中的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同样浸润着诗人的情感,它
们又被称为“意象”。
⑵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
着色,幻化为中华儿女记忆中的一抹美丽底色;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
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
(3)诗歌中有“花”的身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的
“①,吹笛到天明”,尽显作者回忆中的闲情雅兴;秋瑾《满江
红》中的“②,③”,暗寓作者内心忧国的悲
愤。
(4)诗歌中有“落日”的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笔下的
边塞在落日中一片肃杀;“④,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
溪沙》笔下的营垒、关城在夕阳下一片荒凉。
(5)古诗词中很多常见的意象,表达着灵动的中国式美学,是一种独特而高雅
的中国符号。
1.根据第⑴段文字的语境,完成下列各小题。(3分)
⑴给加点字注音:斫去()。(1分)
⑵画波浪线的短语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1分)
⑶方框内的“逗号”应改为“”。(1分)
2.根据语境,在第(3)(4)段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词句。(4分)
3.请结合示例,给图中汉字作解析。(2^)
这个字是
“秉”。一只手抓
住了一棵禾苗,意
思是拿着片屋着。
、例如“秉烛待旦”
入八一中的这个字就是
丸此意。
.这个字是
酒L“兼”。一只手同
时抓住了两棵禾
苗意思
是______
。例如
”中的这个字就是
此意。
4.[中考创新考法](2023•江西南昌市模拟)鲁迅先生
评价《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小文同学看到评价后对此书特别
感兴趣,但不知该怎样阅读讽刺作品。请结合《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告诉他此
类作品的阅读方法。100字左右。(4分)
5.(2023•河南中考)班级拟召开“家在河南”主题班会,下面是班长小豫准备的
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9分)
⑴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
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约8
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
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东汉时期,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
字形义关系和使用现象的专著《说文解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20世纪80
年代,王永民发明“王码五笔字型”,解决了汉字的电脑输入难题……这些在汉字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都与河南有关。
;约8000年前已出现::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当代王永民发明
:贾湖契刻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码五笔字型”
O-----O1---1o------O
世界最早的文字I②I④解决了汉字的
雏形之_输入难题
⑵小豫想为下面幻灯片中的文字选配一幅插图。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
哪一幅?请简述理由。(3分)
【当代奇迹】河南有一个水利奇迹——红旗渠,它是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
时十年在悬崖陡壁上修建的人工天河,解决了当地56万多人的饮水难题和54万
亩耕地的浇灌问题。过去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红旗渠建成后,''旱涝
都不怕,年年保丰收”。修建红旗渠异常艰辛,其中“青年洞”的开凿尤为不易,300
多名壮小伙儿组成突击队,一锤一钎打了17个月,才凿出了长616米、宽6.2米、
⑶小豫想用一组排比句为班会作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
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分)
同学们,河南文化如万里长河,我们今天掬起的不过是几朵浪花;河南文化如
鸿篇巨制,我们今天欣赏的不过是几个片段;河南文化
如,O
希望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全面地了解河南,更深刻地理解河南文化。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以画入境”能更好地理解词句。读苏词,眼前会有很强的画面感。请将下面
词句表现的生动画面填入表格中。(2分)
词句以画入境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
冈。
7.词中两次出现“射”字,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8.[课标理念]小金在默写时,不知横线处应写“燕”还是“雁”。请
你根据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下面的材料,帮助他判断此处应选用哪个字,
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此处应选用“”字,理由:
9.“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词人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
种效果的。(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
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乙]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丙]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
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10.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舍生而取义者也”和“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舍”,读音相同,意思相同。
B.”所欲有甚于生者”和“重于泰山”中的“于”,都用来引出比较的对象,意思
相同。
C.“故不为苟得也”“乡为身死而不受”和“见义勇为”中的“为”,都是“做”
的意思。
D.“得之则生”与“行道之人弗受”中的“之”,都代指前文提到的“一箪食,一
豆羹”。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
是()(2分)
【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理解:“生”和“义”是不可能同时得到的,正如“鱼”和“熊掌”不可能同时得
到一样。
【乙】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不只是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能够
不丧失信心罢了。
理解:贤人之所以能成为贤人,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丧失信心。
【丙】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样)优
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理解:如果我在不合乎礼义的情况下接受了优厚俸禄,那么我就是失去了人的本
心。
12.小组学习时,小语和小双展开了讨论,请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小语:孟子以说理见长,以善辩闻名,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一格。
小双:赞同。除了常说的精妙的比喻外,他还善用“①”的修辞手法来
增加语言的气势,比如文章中,②
小语:孟子的文章除了语言气势磅礴外,严密的论证体系也是一大特点。我认为这
缘于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小双:同意。我关注到第二段中孟子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格外善用
“③”的论证方法,这在文中也能找到佐证。比如,④
13.[中考创新考法]孟子主张的“舍生取义”,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
高尚追求。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明“舍生取义”在李玄通身上是如何体现的。(2
分)
【链接材料】李玄通①,雍州蓝田人,累除定州总管。刘黑阅反叛,攻之,城陷被擒。
黑阅重其才,欲以为大将,玄通叹息日:“吾荷②朝恩,作藩东夏,孤城无援,遂陷虏
庭。当守臣节,以忠报国,岂能降志,辄受贼官。”拒而不受。因溃腹③而死。高
祖闻而为之流涕。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①李玄通:隋唐时期将领。②荷(h。):承受,蒙受。③溃腹:剖腹。
(四)(2023•河南平顶山市模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4—17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
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
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
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
下帷绝编,迨②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
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②迨:直到,等到。
14.下列对甲文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俯身倾耳以请”中的“俯”是弯下的意思,体现了宋濂虚心求教的态度。
B.“负箧曳屣”中的“负”,通过成语“负荆请罪”来印证,可推知其意为“背”。
C.根据“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两句的句式特点,由“戴”的用法,可推
知“腰白玉之环”中的“腰”用作动词,意思是“在腰间佩戴”。
D.“敝”是个谦辞,常用于称呼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敝姓”“敝校”
等。因此,“编袍敝衣”中的“敝”意思是“自己的”。
15.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6.甲文第一段,作者写成年后外出求学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为什么要花
费笔墨写先达的情况?(2分)
17.读了甲、乙两个文段,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分别概
括作答。(4分)
(五)(2022•浙江金华市六校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1题。(10分)
齐宣王见颜斶①(节选)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日:“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日:“王,人
君也。斶,人臣也。王日'斶前‘,斶亦日'王前',可乎?"斶对日:“夫斶前为
慕势,王前为趋士②。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念然作色,曰:“王者
贵乎?士贵乎?”对日:“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目:“有。昔
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③垄④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日:'有能
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
也。”……
宣王日:“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
⑤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注】①颜斶(chu):齐国隐士。②趋士:礼贤下士。③柳下季:即柳下惠,字季,
鲁国贤人,居于柳下。④垄:指坟墓。⑤细人:德行低下的人。
18.[课标理念]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2分)
文
言
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词
句
有
敢
去
柳
查阅词典法
下
去:①距离;②离开;⑴去: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季
③舍弃抛弃
垄
五
十
步
成语联想法
“王忿然作色”中的
死
“色”可依据成语
不⑵赦:_______
“和颜悦色”中的
“色”推测为“脸色”赦
的意思
续表
文
言
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词
句
课内迁移法
夫
根据《〈论语〉十二章》
斶
中的“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中的前
⑶慕:________________
“说”,“宣王不说”为
中的“说”,可理解为
慕
“同“悦’,愉悦,高
势
兴”的意思
君
子
语境推测法
“及今闻君子之言”焉
⑷焉:________________
可推断,“闻”是“听、
可
听说”的意思
侮
哉
1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20.这篇文言短文以对话为主,对话非常精彩。揣摩下面齐宣王和颜斶的对话,说
说颜斶会用哪种语气来回复齐王。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2分)
王忿然作色,目:“王者贵乎?士贵乎?”
对日:“士贵耳,王者不贵。”
A.不卑不亢B.诚惶诚恐
我选(),理由:
21.《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最终使秦王“长跪而谢”;本文中,颜斶使齐宣王
“愿请受为弟子”。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唐雎和颜斶说理的精妙之处。(4分)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
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
鹫。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三单元A卷•基础考点卷(9—10课)
一、《鱼我所欲也》抓分训练(1—6题每空1分共32分;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1)儒家孔子(2)孟子
2.(3)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4)讨厌,憎恨(5)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6)丧失(7)假
如,假使⑻踩踏(9)侍奉
3.(10)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表示
转折关系,相当于“却”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
4.(11)可以用来(12)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13)古代的一种量器(14)益处
5.(15)辟避躲避(16)辩辨辨别(17)乡向先前、从前
6.(18)做为了(19)得到,获得同“德”,感恩、感激
7.(20)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关键词:“得兼”
“舍”)
(21)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难我不躲避。(关键词:“患”
“辟”)
二、《唐雎不辱使命》抓分训练(1—7题每空1分,共39分;8题每小题2分,共6分)
L⑴国别体刘向
2.⑵辱没、辜负⑶答应,允许(4)交换⑸施与恩惠(6)不
⑺增广、扩充⑻曾经⑼碰撞(10)明白,懂得
3.(11)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介词对于介词,从介词,去,到,到达介词,对,对于介词在
4.(⑵只是(13)平民(14)吉祥
5.(15)说悦高兴、愉快(16)错措安放(17)仓苍青白色
6.(18)命令、派遣出使(19)裸露只,仅仅(20)给同“欤”,语气词语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
叹或反诘连词,相当于“和”“同”
7.(21)穿白色丧服(22)使……倒下
8.(23)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注意句式:“……者,……也”,表判断)
(24)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发”“休禳”1分,大意1分)
(25)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色挠”“谢”1分,大意
1分)
第三单元B卷•基础考点卷(11—12课)
一、《送东阳马生序》抓分训练(1—7题每空1分,共46分;8题每小题2分,共8分)
L⑴景濂潜溪元末明初
2.⑵得到⑶借⑷忧虑,担忧⑸言辞和脸色⑹引、提出
询问⑺等待⑻终于⑼极(10)热水(11)供养给……吃(⑵香气(⑶羡慕(14)跟随
3.(15)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介词,用介词,凭借
4.(16)跑(17)快步走(18)有时(19)两次
5.(20)支肢肢体(21)被披穿
6.(22)周到到倒达(23)好像如,比得上(24)脚足以值得
(25)学说,主张说,谈论规则道路道理方法
7.(26)用手(27)在腰间佩戴(28)穿着破旧的衣服
8.(29)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加冠”“道”1分,大意1分)
(30)我站在前辈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援”“质”“请”1分,大意1
分)
(3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儿也没有羡慕的意思。(“雉袍敝衣”“略”“慕艳”1分,大
意1分)
(32)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以”“足”“口体之奉”1分,大意1分)
二、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9.(7分)⑴吹笛到天明⑵马作的卢飞快⑶酒酣胸胆尚开张⑷塞下秋来风景异⑸半竿斜日旧关城
⑹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每空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第三单元c卷•单元综合提升卷
1.(3分)⑴zhu6⑵俏峭⑶分号(每小题1分)
2.(4分)①杏花疏影里②为篱下黄花开遍③秋容如拭④一抹晚烟荒戌垒(每空1分,有错别字、添字、
漏字,该空不得分)
3.(2分)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1分)示例:兼收并蓄、二者不可得兼(任写一个词语或课内外文言语句)(1
分)
【解析】本题考查仿照示例给汉字作解析。仔细分析所给示例可知,应先根据图画及汉字,推断出字义;然后
调动积累,选取合适的词语或文言语句举例说明。
4.(4分)示例:阅读《儒林外史》这类讽刺小说,我们要体会批判精神。如书中第四十八回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
夫”,全县读书人都以为“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于是“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
友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这正是对“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
迅语)的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或答到“欣赏讽刺笔法”“联系现实深入理解”等阅读方法亦可。阅读方
法2分,结合事例2分)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阅读讽刺作品,应注意以下方面:体会批判精神;欣赏讽刺笔法;联系现实
深入理解。据此结合《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说出此类作品的一种阅读方法即可。
5.(9分)⑴(4分)①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②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③东汉许慎编耳:说文解
字》④世界上第一部字典(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作答本题,可按照下面的步骤形成思路,组织答案。
第一步:审读时间轴,明晰待填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阅读文字材料,筛选相关内容。
抓住“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东汉时期,许
慎编写了一部研究文字形义关系和使用现象的专著《说文解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不难得出答案要
点。
第三步:再读题干要求,整合答案作答。
题干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可对提取出的答案要点进行整合,使其符合要求。
⑵(3分)示例一:建议选择A图。该图真实再现了林县人民抡锤打钎凿开山石的场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他们
修建红旗渠的艰辛,与文字内容匹配。
示例二:建议选择B图。该图描绘的是红旗渠修通后林县人民丰收运粮的情景,能显示修建红旗渠的意义,与
文字内容匹配。
(能结合图文材料简述选择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分析。作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给出的两幅图片,明确其侧重方向;然后将其与文字材
料建构起联系;最后做出选择,并结合图文材料简述理由。
A图:
图中信息:劳动者“一
锤一铲■建红旗渠。
二二二戛二二二
文字材料匹配:在悬
崖陡壁上修建的人工
天河;修建红旗渠异
常艰辛……一锤一钎
打了17个月,才凿出……
“青年洞"O
B图:
:图中信息:人们运输丰收的
■粮食。
口
:文字材料匹配:解决了当地
:56万多人的饮水难题和54万
1亩耕地的浇灌问题;红旗渠
:建成后,“旱涝都不怕,年年
:保丰收”。
⑶(2分)示例一:灿烂星空我们今天注目的不过是几颗星辰
示例二:华美乐章我们今天聆听的不过是几个音符
示例三:参天巨树我们今天采摘的不过是几片绿叶
(内容1分,句式1分,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与续写。作答的关键是分析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和修辞。然后根据分析出的要点,调
动积累进行仿写与续写。
河南文化如万里长河,我们今天掬起的不过是几朵浪花
“浪花”与前面的“长
河”相关,“片段”与
前面的“鸿篇巨制”相
:比喻修辞,部分
关,都表示整体中的一
小部分,突出河南文化
的悠久和丰厚。
石
河南文化如鸿篇巨制,我们今天欣赏的不过是几个片段
6.(2分)“我”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随从出猎的将士们头戴锦缎帽子,身穿貂皮衣服,纵马驰骋,浩浩
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好一个盛大、壮观的出猎场面!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解答时,要将词句中描写的对象(人、物)找全面,结合描写对象的特征添
加恰当的修饰语;此外还要合理想象,将词句留白的部分补出来。表述时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切忌只是直白
地翻译。
7.(2分)示例:“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表达了词人的英勇豪迈之情;(1分)“射天狼”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
侵者,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的赏析。作答此类试题,要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主旨和具体的句子
分析作答。本题中,要先解释“射”的意思,然后再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亲射虎”指射杀猛虎,表现了
词人的英勇豪迈之情;“射天狼”中“天狼”暗指当时的西夏,把入侵者作为射杀的目标,抒发了杀敌报国的
雄心壮志。
8.(2分)雁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雁”的意象寄寓思
乡之情,“燕”的意象在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词中极为常见,故用“雁”更能传达出词人的情感(每空1分,若
只答第一空不得分;理由任写一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作答时,结合本首词和参考材料中含“雁”和“燕”的诗句及这两个
意象寄寓的情感综合分析阐述理由。从内容上看,北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景象,因此“雁”点明了地域和时
令特点。从情感上看,“雁”寄寓思乡之情,而“燕”多出现在描写春天的古诗词中。据此结合题干设定的
情境组织语言作答。
妙招技法
意象“燕”和“雁”的区分
①“雁”在古诗中多为游子思乡的寄托,传达思乡之情和羁旅伤感,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归
雁洛阳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燕”表现春光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谁家新燕啄春泥”。“燕”
还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的感慨,如晏殊《浣溪沙》中“似曾相识燕归来”。
9.(2分)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词人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词人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词人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
了词人愁绪的浓重)。
(结合词句内容,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表面上考查句子赏析,实则考查分析句子中的哪些内容蕴含了词人浓浓的情感。作答时,可从
意象选择、炼字用词等角度入手分析。“羌管”“霜”两个意象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悠悠”是羌笛声
的特点,笛声越绵长,词人的情感就越浓烈;“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据此分析作答即
可。
A项,sh乐舍弃/sh©,客舍。二者读音和意思均不同。B项正确。C项,做/为了/做。D项,代词,
代指“一箪食,一豆羹”/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故选B。
【甲】句理解有误,“二者不可得兼”是在假设的情况下出现的,事实上二者完全有同时得到
的可能,因此“不可能同时得到”的说法与事实不符;【乙】句译文和理解有误,“是心”意思是“舍生取义
的本心”,将“是心”理解为“信心”不正确。
12.(4分)示例:①排比(或“反问”)②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铺排开来,气势磅礴,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
犀利文风(或“'是亦不可以已乎‘一句转为强烈的呼喊,使得语言气势磅礴,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犀利文
风”)③对比论证④将“先前”与“现在”面对“万钟”的态度进行对比(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把握。结合情境可知,第①空应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第
②空举出文章中运用该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根据文章的内容不难判断其运用了排比和
反问的修辞手法,任选其一,并举例分析即可。第③空填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第④空,从第二段中找出使
用该论证方法的例子填写即可。除举例论证外,作者将“先前”与“现在”面对“万钟”的态度进行对比,
由此可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13.(2分)李玄通被叛贼刘黑网擒捉,刘黑闵重视他的才能,想任用他为大将,却被李玄通拒绝,最后剖腹自杀表
明报国之志。(1分)他的这种宁死也不愿叛国的精神,正是对舍生取义的生动诠释。(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首先,要参考注释,读懂材料大意;然后结合人物经历,分析其体现的
“舍生取义”的精神。材料中李玄通被擒,拒绝刘黑阚的重用,最终剖腹而死,以报国家,体现了舍生取义的
精神。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李玄通,是雍州蓝田人,多次被授任为定州总管。刘黑闽反叛,攻打李玄通,州城陷落,李玄
通被擒获。刘黑闲重视他的才能,想任用他为大将,李玄通叹息道:“我蒙受朝廷大恩,镇守东方,孤城没有援
兵,于是被俘虏。如今当保持人臣节操,以忠诚报答国家,岂能贬抑志气,接受叛贼的官职。”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其他计算机信息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多孔微孔陶瓷材料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企业高校实习生三方协议
- 2025年人才共享协议标准化文本
- 2025年合作共管协议示范文本
- 2025年借款合同范本速览
- 2025年个人公积金贷款合同调整全览
- 2025年专利权使用和解协议指南
- 2025年养老院入住协议标准
- 2025年供电设施更新改造协议
- 学校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青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选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区工作者培训课件 新浪版》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趋势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电子课件-《饭店服务心理(第四版)》-A11-2549
-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课件(PPT 111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 自来水业务办理授权委托书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 2022危险化学品及石化化工项目必须进园区的规定文件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