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开启化学之门(易错精选51题20大考点)
—金指考支题型僧购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共2小题)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共2小题)
三.用于加热的仪器(共2小题)
四.测量容器-量筒(共3小题)
五.称量器-托盘天平(共4小题)
六.固体药品的取用(共3小题)
七.液体药品的取用(共2小题)
八.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共3小题)
九.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共3小题)
十.化学的研究领域(共2小题)
十一.化学的用途(共2小题)
十二.蜡烛燃烧实验(共2小题)
十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2小题)
十四.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共3小题)
十五.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4小题)
十六.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共2小题)
十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3小题)
十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共3小题)
十九.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共2小题)
二十.绿色化学(共2小题)
■务命考点题型制栋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共2小题)
1.(2021秋•澧县校级月考)上实验时,对于桌子上一瓶无色气体,需要马上确认是不是
氧气,你认为应该采用下述中的哪种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A.小组讨论B.调查研究C.实验探究D.上网查询
第1页共28页
【答案】c
【解答】解:A、小组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
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
B、调查研究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
调查确定该气体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
C、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是否为氧气,故
该做法合理。
D、上网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
定该无色是否为氧气,故该做法不合理。
故选:Co
2.(2023秋•惠城区校级月考)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
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
【答案】B
【解答】解:小敏提出食醋、柠檬酸谁的酸性强,用pH试纸来测定它们的PH,谁的pH
小它的酸性就强,这是一个实验,因此不属于提出假设、得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而
属于设计实验。
故选:Bo
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共2小题)
3.(2023秋•电白区校级月考)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
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答案】B
【解答】解: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约20%即占五分之一,磷
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并减小了五分之一,消耗完
第2页共28页
氧气后瓶内气体压强就不发生变化了。
故选:Bo
4.(2023秋•乐昌市期中)学习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后,同学们对课本实验进行了改
进。
(已知: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红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240℃,集气瓶中气
体体积为200mL,图4中量筒和集气瓶中的水是足量的。)
(1)图1装置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反应的符号表
达式P+O2点心P2O5;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填操作),量
筒中的水倒吸进入到集气瓶中。
(2)图2装置利用铜丝与氧气反应测定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目的是
使氧气充分反应。
(3)图3中若白磷量不足,活塞最终停在刻度线C(填字母)。
A.4处
B.5处
C.4-5之间
D.3-4之间
(4)图4中橡胶管未夹止水夹,测定结果会无影响(填“偏大”或“偏小”或“无
影响”)。改进后,实验结束时流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39mL,则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为19.5%。
【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P+O2型P2O5;打开止水夹;
(2)使氧气充分反应;
第3页共28页
(3)C;
(4)无影响;19.5%。
【解答】解:(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观察到的现象是红
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02型P2O5,待红磷熄灭后
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筒中的水倒吸进入到集气瓶中;
(2)铜丝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
活塞能够使氧气充分反应;
(3)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如氧气被完全消耗则会停留在刻度线4处,
白磷量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则活塞最终停在刻度线4-5之间,故选:C;
(4)图4装置中橡胶管未夹止水夹,开始燃烧放热,气压变大,集气瓶中的水被压入量
筒,冷却至室温后,温度下降,氧气被消耗,气压变小,大气压将量筒中的水压入集气
瓶中,反应前后无其他气体进入或排出,这会使测定结果无影响,实验结束时流入集气
瓶的水的体积为39mL,则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更-义100%=19.5%。
200mL
故答案为:(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P+O2型P2O5;打开止水夹;
(2)使氧气充分反应;
(3)C;
(4)无影响;19.5%o
三.用于加热的仪器(共2小题)
5.(2023秋•梁园区校级月考)加热是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下列仪器加热时需要垫陶
土网的是()
【答案】D
【解答】解:A、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A错误;
B、蒸发皿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B错误;
C、燃烧匙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C错误;
D、烧杯,由于受热面积大,受热不均匀,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
而破裂,故D正确。
第4页共28页
故选:D。
6.(2023秋•德城区期中)给10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陶土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⑧用烟钳
A.②④⑦B.①③④C.④⑤⑧D.②④⑥⑦
【答案】D
【解答】解:由于给100mL液体加热,液体量多只能用烧杯盛放,用烧杯加热时不能直
接加热,必须垫上陶土网,用陶土网就需要用铁架台(带铁圈),加热时需用酒精灯做
热源,故选②④⑥⑦。
故选:D。
四.测量容器-量筒(共3小题)
7.(2023秋•九龙坡区校级月考)小明同学读量筒内液体体积时,先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
然后平视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再仰视读数为12mL,则实际倒出液体体积()
A.小于6mLB.大于6mLC.6mL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答】解:平视读数是18mL,读数正确,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是12mL,实际
上量筒内液体体积是大于12mL,故倒出的液体实际体积小于6mLo
故选:Ao
8.(2023秋•南岗区校级期中)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第一次读数为20mL,倒入部分液
体后第二次读数为40mL,经实际测量,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为19mL,则该名同学读数
方式先后可能为()
A.先平视,后仰视B.先仰视,后俯视
C.先俯视,后仰视D.先俯视,后平视
【答案】B
【解答】解:A、先平视读数为20mL,读数准确,后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倒
入液体的实际体积>40mL-20mL=20mL,不可能为19mL,不符合题意;
B、先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后俯视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实际体积<40mL
-20mL=20mL,可能为19mL,符合题意;
第5页共28页
C、先俯视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后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倒入液体的实际
体积>40mL-20nlL=20mL,不可能为191nL,不符合题意;
D、先俯视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平视读数为20mL,读数准确,倒入液体的实际体
积<40mL-20mL=20mL,不可能为19mL,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2023秋•奇台县校级期中)量筒是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围绕量筒回答下列问题。
三20
(1)用量筒量取45mL水时,一般采用的量筒规格50mL(1OmL/50mL/100mL)。
(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
是42.0mL。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
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44mLo
【答案】(1)50mL;
(2)42.0;大于。
【解答】解:(1)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
用量最接近,因此要量取45mL水,一般选用50mL的量筒;
(2)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为42.0mLo若该同学要量取44mL的该液体,读数时仰
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大于44mL。
故答案为:(1)50mL;
(2)42.0;大于。
五.称量器-托盘天平(共4小题)
10.(2023秋•文登区期中)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
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gB.27.4gC.32.3gD.32.6g
第6页共28页
【答案】B
【解答】解:图中物质和祛码的位置放反了,质量关系应为:祛码的质量=烧杯的质量+
游码显示的质量。即30g=烧杯的质量+2.6g,得烧杯的质量为:30g-2.6g=27.4g。
故选:Bo
11.(2023秋•嘉陵区月考)小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
祛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8.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
的质量应为()
A.7.5gB.8.0gC.8.5gD.9.0g
【答案】A
【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质量=右盘
质量+游码质量,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祛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
量为8.5g(1g以下用游码),则食盐质量=祛码质量-游码质量=8g-0.5g=7.5g。
故选:Ao
12.(2023秋•洛宁县月考)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
确)
(1)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和祛码位置放反了(己用游码),称得药品的实际质量
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
【答案】(1)偏小;
(2)偏大。
【解答】解:(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正确操作时:物质的质量=祛码质量+
游码质量;如果放反了则:物质的质量=祛码质量-游码质量.则实际值偏小;
(2)仰视读数偏小,所以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所需液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1)偏小;(2)偏大。
13.(2022秋•肇源县校级期中)小明做实验时要称8.3g的氯化钠固体,但他称时把药品和
祛码放反了,他称药品时1g以下用游码,则他称到的氯化钠固体的实际质量为7.7g;
他量取水时先俯视读数为18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5mL,则他实倒出的水」
13mL,(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或“不确定”)。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天平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正确操作时,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祛码的质
量加上游码的质量,当药品与祛码放倒了位置时,祛码的质量等于药品的质量加上游码
的质量,所以在左盘放了8g祛码,把游码移到0.3g处,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
是8g-0.3g=7.7g。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向量筒中注入水,俯
第7页共28页
视读数为18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8mL;倒出一部分水后,
仰视读数为5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5mL;则该学生实际倾
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3mL。
故答案为:7.7;小于。
六.固体药品的取用(共3小题)
14.(2023秋•固安县校级月考)把锌粉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
A.镣子B.玻璃棒
C.药匙或“V”形纸槽D.直接倒入
【答案】C
【解答】解:A、镶子常用来取块状药品或颗粒较大的药品,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不能用来取用固体药品,故B不符合题意;
C、把锌粉装入试管中,应用药匙或纸槽,故C符合题意;
D、如果直接倒入,锌粉会粘在试管内壁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5.(2020秋•肇州县期末)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小李同学将取出后未用完的红磷放回原瓶
B.小明同学品尝了实验室中贴有“蔗糖”标签的药品,表示味道很甜
C.小王同学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D.因某固体药品的用量未指明,小白同学取了盖满试管底部的该药品
【答案】D
【解答】解: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
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做法错误。
B、实验室中三不原则:不品尝药品、不直接闻、不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做法错误。
C、闻气体气味时要用手扇着闻,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容易使人中毒,
不安全,故选项做法错误。
D、当未指明用量时,固体应盖满容器底部即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2023秋•八步区期中)在实验室里,取用块状固体药品一般用镶子(仪器名称),
“一横二放三慢竖”的原因是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取用粉末
状固体药品用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原因是: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答案】镜子;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药匙;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
管壁上。
【解答】解:块状固体药品一般用镜子夹取;
将块状固体放在容器口,慢慢滑入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第8页共28页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用药匙;
将粉末状药品送至试管底部是为了防止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故答案为:镜子;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药匙;避免药品沾在管口
和管壁上。
七.液体药品的取用(共2小题)
17.(2023秋•兖州区校级期中)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双氧水保存在细口瓶中
B.浓硫酸保存在细口瓶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
D.食盐保存在广口瓶中
【答案】C
【解答】解:A、双氧水是一种液体药品,应该保存在细口瓶中,方便倾倒法取用,故说
法正确;
B、浓硫酸是一种液体药品,应该保存在细口瓶中,方便倾倒法取用,故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液体药品,应该保存在细口瓶中,方便倾倒法取用,故说法错误;
D、食盐是一种固体药品,应该保存在广口瓶中,方便用药匙或镜子取用,故说法正确。
故选:Co
18.(2023秋•利通区校级期中)化学课上小明学习了几项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利用家中现
有的物品进行练习:他想从暖水瓶中倒一杯开水。
(1)先取下瓶塞倒放桌面上,暖水瓶口与水杯口紧挨着,使开水缓慢倒
入水杯中。
(2)倒完后,立即盖上瓶塞,把暖水瓶放回原处。
【答案】(1)侄紧挨着;缓慢;
(2)盖上;放回原处。
【解答】解:(1)从暖水瓶中倒一杯开水,先取下瓶塞倒放桌面上,暖水瓶口与水杯口
紧挨着,使开水缓慢倒入水杯中;
(2)倒完后,立即盖上瓶塞,把暖水瓶放回原处。
故答案为:(1)侄U;紧挨着;缓慢;
(2)盖上;放回原处。
A.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共3小题)
19.(2023秋•江门月考)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第9页共28页
60-
501
短一-
30三
A.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解答】解:A、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
B、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外焰加热,故C正确;
D、废弃固体药品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会腐蚀下水道和堵塞水池,故D错。
故选:Co
20.(2023秋•河口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你认为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1nL
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地瑞钳
C.为节约药品,实验后,实验剩余的药品要直接放回原试剂瓶
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答案】A
【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没有说明用量的一般取1〜2mL,故A正确;
第10页共28页
B、给固体加热,可以使用生期或者试管,故B错误;
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故C错误;
D、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瓶专用,不用清洗,故D错误;
故选:Ao
21.(2023秋•内江校级月考)“铜绿”是铜器表面锈蚀形成的绿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碱式
碳酸铜,易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按如图装置给试管中的
铜绿加热,请你完成下列操作填空: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
(2)向试管中加入铜绿时,先将试管平放,再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伸入试
管,然后将试管直立。固定到铁架台上时,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
试管口应略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炸裂试管。
(3)用酒精灯给碱式碳酸铜加热时,应该首先预热,然后再集中给有药品的部位
加热。
(4)实验中④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平放;伸入试管;三分之一;向下;防止生成的水流到试管底炸裂试管;
(3)预热;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①是铁架台;
(2)铜绿是粉末状固体。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先将试管平放,使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
入试管底部,然后竖起试管;
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水或固体药品中带有的水,冷凝后
回流到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3)加热时需要先预热,然后再集中给有药品的部位加热,以免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4)碱式碳酸铜,易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铁架台;
(2)平放;伸入试管;三分之一;向下;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炸裂试管;
第11页共28页
(3)预热;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九.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共3小题)
22.(2022秋•龙岗区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B.加热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加热烧杯中的液体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
试管口倾倒,图中瓶塞要正放,故A错误;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错误;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
俯视,故C错误;
D.烧杯加热时,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陶土网,故D正确。
故选:D。
23.(2023秋•垦利区期中)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时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
④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⑤加热时,没有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⑥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
3
其中与之有关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答】解: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造成试管破裂;
②加热时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可能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③加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试管温度骤冷可能破裂;
④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可能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第12页共28页
⑤加热时,没有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可能造成试管破裂;
⑥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一,可能造成液体溅出,不造成试管破裂。
故选:Co
24.(2023秋•明山区校级月考)按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图中的错误之处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2)改正B图中的错误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工。
(3)C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是火灾或爆炸。
(4)某同学用量取液体,如D所示读数为42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小于42m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2)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工;
3
(3)火灾或爆炸;
(4)小于。
【解答】解:(1)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伸入试管中,防止被污染。
(2)加热试管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工。
3
(3)吹灭酒精灯会导致火焰进入酒精灯,导致火灾或爆炸。
(4)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俯视读数,视线偏高,读数偏大,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小于
42mLo
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
(2)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工;
3
(3)火灾或爆炸;
(4)小于。
十.化学的研究领域(共2小题)
25.(2023秋•高密市校级月考)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第13页共28页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
活动的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答】解: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符合定义指明的内容,所以正确。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错误。
故选:Ao
26.(2015•大庆模拟)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
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
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
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
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
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
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②⑤.
(2)环境问题④⑥⑧.
(3)能源问题③④⑦.
(4)粮食问题①.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健康问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六大营养素或化学元素与健康的关系、食品
安全、服药治病等,②新型药品的开发有利于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⑤
研制人造血管,利用治疗血管病,所以正确.
(2)环境问题主要指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
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可防止白色污染,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是绿色
化学的特点之一,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可防止水污染,所以都是环境问题.
(3)能源问题主要指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
的途径,可间接减少能源的消耗,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
为燃料,是新能源开发问题,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可以节约电能,所以都是能源问题.
(4)粮食问题主要涉及农药化肥的施用和生产,①高效化肥的合成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
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1)②⑤;(2)④⑥⑧;(3)③④⑦;(4)①.
十一.化学的用途(共2小题)
第14页共28页
27.(2023秋•开远市校级期中)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B.化学在医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答案】C
【解答】解:A、化学就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为目的,A说法正确。
B、化学能开发新的医药产品,B说法正确。
C、化学的发展能帮助解决生态问题,C说法不正确。
D、原子论和分子论是近代化学的基础,D说法正确。
故选:C»
28.(2023秋•淄川区期中)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
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答案】C
【解答】解:A、化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同时它的一些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
灾难,我们人类应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
化学技术治理水污染,故A正确。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如飞机、汽车的各种制作材料,都是利用
化学技术开发的新能源,故B正确。
C、化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不能涉及各个领域,因此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世界上所
有的问题,故C错误。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如青霉素可以消炎杀菌,故D
正确。
故选:Co
十二.蜡烛燃烧实验(共2小题)
29.(2023秋•渠县校级月考)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5页共28页
白姿板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B
【解答】解:
A、随着蜡烛的燃烧,烧杯内氧气逐渐减少,且二氧化碳逐渐增多,所以蜡烛火焰会逐渐
熄灭,所以A正确。
B、由于不能和空气充分接触,蜡烛将发生不完全燃烧,白瓷板将变黑,所以B错误。
C、火焰由三部分组成;内焰、焰心、外焰,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要用外焰,所以
C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
水变浑浊。所以D正确。
故选:Bo
30.(2021秋•石城县校级月考)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
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石蜡滓后水面E且石蜡硬度小,密底
水中石蜡块无明显变化比水小,难溶
于水
II铁纱窗外焰处的铁纱窗出蜡烛火焰
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
焰心处的铁纱窗无及焰心处温度
明显变化
第16页共28页
Ill燃着的火柴伸入焰心的导管引焰心处有可燃物
出白烟,且白烟
被点燃
IV澄清石灰水变浑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
浊,硫酸铜粉末氧化碳
粉末1iD石灰水变蓝色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型二氧化碳+水
为探究实验III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
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石蜡的固体颗
粒。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I、根据小刀切一块蜡烛,可知蜡烛硬度较小;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密
度比水小;根据蜡烛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II、由实验现象: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最高。
IIL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白烟能燃烧,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该物质是石
蜡固体小颗粒。
IV、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蜡烛燃
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归纳总结】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所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型二氧化碳+水。
为探究实验皿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
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石蜡的固体颗粒。
故答案为:I:小;小;难。
II: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III:白烟被点燃。
IV:变浑浊;变蓝。
结论:石蜡+氧气笆水+二氧化碳;
石蜡的固体颗粒。
第17页共28页
十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共2小题)
31.(2023秋•滨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汽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答案】B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五氧化二磷由一种物质组成,
属于纯净物,故A错;
B、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
物,故B正确;
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C错;
D、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受污染的空气中含
有污染物、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o
32.(2023秋•垦利区期中)在以下物质中:①澄清的石灰水;②氮气;③氯气;④二氧化
碳;⑤矿泉水。
(1)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填序号)
(2)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填物质符号)
【答案】(1)①⑤;
(2)②③④。
【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
钙和水、矿泉水含有水和矿物质等多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
(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氮气、氯气、二氧化碳均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
物。
故答案为:(1)①⑤;
(2)②③④。
十四.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共3小题)
33.(2022秋•左权县期末)琅哪山景区空气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大氧吧。
“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能是()
A.1:2B.1:5C.1:4D.21:79
【答案】A
第18页共28页
【解答】解: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
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
A、1:2大约是33.3%,属于富氧空气,故A正确;
B,1:5不可以,比空气中的还低,故B错误;
C、1:4,属于普通空气的组成,故C错误;
D、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D错误
故选:Ao
34.(2023秋•珠海校级月考)《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
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的氧气,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
C.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D.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A
【解答】解:A、“人造空气”中含有70%的氮气,空气中约含有78%的氮气,所以“人
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选项错误;
B、“人造空气”(氧气含量20%)比空气(氧气含量21%)中的氧气含量低,故选项
正确;
C、“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在“人造空气”中,
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故选项正确;
D、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利用足量的红磷燃烧,可粗略测定“人
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正确。
故选:Ao
35.(2023秋•卧龙区校级月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空气中含量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
(2)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氮气。
(3)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4)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94%的是稀有气体。
【答案】(1)氧气;(2)氯气;
(3)二氧化碳;
(4)稀有气体。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氧气;
(2)氯气密度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第19页共28页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膜,
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4)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94%的是稀有气体。
故答案为:(1)氧气;(2)氯气;
(3)二氧化碳;
(4)稀有气体。
十五.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4小题)
36.(2023春•扬中市月考)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B.CaCOa曷遢CaoCiEO*容液©口(QH)2悬浊液
C.BaC12溶液S2iBaCO3%睡道Ba(OH)2溶液
D.K2CO3溶液稀[SOgK2so4溶液型%KNO3溶液
【答案】B
【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硫酸
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形成悬浊液,故B符合题意;
C、向氯化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形成碳酸钿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钾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钾溶液,但硫酸钾不能与稀硝酸反应形成硝酸钾溶
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37.(2023•岱岳区一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能一
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
求的是()
A.C、CO2、COB.H2so4、H2、H2O
C.K2c03、KCkKNO3D.CaCO3>CaO>Ca(OH)
【答案】D
【解答】解:A、碳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符合顺序;
B、硫酸与碱等反应生成水,硫酸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燃烧等生成水,故
第20页共28页
B符合顺序;
C、碳酸钾与硝酸钙等反应生成硝酸钾,碳酸钾与氯化钙等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钾与硝
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钾,故C符合顺序;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但CaCO3无法一步
转化为Ca(OH)2,故D不符合顺序。
故选:D。
38.(2023•玉林模拟)《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
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其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I敞锅熬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
(2)根据粗盐的成分可知,步骤①加入的黑卤(“黄卤”或“黑卤”)过量,操
作II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b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
“花水”应当是饱和NaCl溶液。
(3)检验“精品盐”中杂质是否除尽,可采取的方法是取洗涤液少许,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精品盐”中杂质已除尽,否则没有除尽。。
【答案】(1)蒸发结晶;
(2)黑卤;饱和NaCl溶液。
(3)取洗涤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精品盐”中杂质已除
尽,否则没有除尽。
【解答】解:(1)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
称为:蒸发结晶。
(2)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CU和MgC12杂质,又不损失NaCl,应
用饱和NaCl溶液。
(3)由于粗盐中主要含有硫酸镁和氯化镁杂质,在步骤①加入的黑卤过量;由于硫酸镁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检验“精品盐”中杂质是否除尽,可采取的
方法是:取洗涤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精品盐”中杂质
已除尽,否则没有除尽。
故答案为:(1)蒸发结晶;
(2)黑卤;饱和NaCl溶液。
第21页共28页
(3)取洗涤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精品盐”中杂质已除
尽,否则没有除尽。
39.(2023春•淮阳区校级月考)实验室里有一瓶未盖瓶塞的碱石灰,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
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认识碱石灰,其中制碱石灰的流程如图所示:
力口入NaOH200-2501
石灰石史如生石灰|浓溶液A—F煤碱石灰
Ca(OH)2的分解温度是580℃;NaOH受热不分解。
[alinn
(1)燃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CaO+CO2t
(2)上述制得的碱石灰主要含有NaOH、Ca(OH)2和少量水。
□/CB
【答案】(1)CaCO3=S2^CaO+CO2t;
(2)Ca(OH)2o
【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时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olinn
方程式是CaCO3CaO+CO2to
(2)氧化钙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然后200〜250℃(此
时氢氧化钙不会分解,它的分解温度是580℃)干燥,所以水分蒸发,碱石灰中含氢氧化
钠、氢氧化钙和少量水。
七洱
故答案为:(1)CaCO3向皿CaO+CO2t;
(2)Ca(OH)2o
十六.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共2小题)
40.(2023秋•天门校级月考)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就是与变化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答案】D
【解答】解: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不存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
组成和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而变化没有关系,关注内在的组
成和结构。
故选:D。
41.(2023秋•莱州市期中)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实验前先将镁条用砂纸打磨
第22页共28页
B.发出耀眼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D
【解答】解: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发
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前先将镁条用砂纸打磨,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
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十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共3小题)
42.(2023秋•贵阳期末)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制作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B.活字印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汽车美容保养订车协议及购车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能源开发合作合同终止与解除条款
- 二零二五年度白酒销售合同书版:白酒销售渠道拓展与品牌合作推广协议
- 垃圾清运与环保教育合同
- 2025年度税务筹划与税务筹划改进合同
- 2025年度钢结构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合同汇编
- 第1课 物联网发展简述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 赣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全国1卷立体几何大题的教学设计
- 咖啡艺术馆装饰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水果蔬菜货物委托运输协议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趋势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会计法律法规答题答案
- 2025江苏常州溧阳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7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篇)
- 2025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欧盟一般食品法Regulation-(EC)-No-178-2002中文翻译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文学短评类题型(含解析)
- 春节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培训课件内容
- 2024年度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运动员代言与赞助权益2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新疫苗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