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使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镜面B.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沿ON向后转动板B2、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A.100km/hB.98km/hC.96km/hD.没有观察到3、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光屏向左移动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右移动D.透镜向右移动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或卫星上向地面拍照(

简称“航拍”)

是我国测绘卫星用精密照相机拍摄的某地卫星航拍图,如果所用长焦距相机的镜头焦距为300mm

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间的距离为:A..

等于300mm

B.略大于300mm

C.略小于300mm

D.飞机飞的太高,无法确定5、李磊同学先后5

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25.79cm25.78cm25.8lcm25.09cm25.79cm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最接近于(

)

A.25.793cm

B.25.65cm

C.25.79cm

D.25.81cm

6、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菜刀的刀刃磨得锋利B.菜刀的刀刃磨得锋利C.逃生锤头部制成锥形D.重型卡车装有许多轮子7、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G

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图像中能反应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娄脟

与物重G

的关系的是

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2013年休斯顿全明星赛先发名单公布科比成票王。

目前;联盟官方已公布了2013年休斯顿全明星赛的先发名单.湖人的科比总共获得了1591437票,以7791票的优势击败詹姆斯(1583646票),成为本次全明星赛的票王.

2013年全明星周末的东部先发球员有:朗多(924180票);韦德(1052310票)、詹姆斯、安东尼(1460950票)和加内特(553222票);西部先发则由以下球员组成:保罗(929155票)、科比、杜兰特(1504047票)、格里芬(863832票)和霍华德(922070票).投票期间一直被热捧的林书豪没有入选.

按照惯例,替补球员将由30支球队的主教练投票选出.各位主教练将从各自联盟中选出7名球员,包括2名后卫、3名前锋(中锋归入此类)和2名不限位置的球员,教练不允许把票投给己队球员.全明星的替补阵容名单将会在美国时间1月24日公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热火的斯波尔斯特拉和快艇的德尔•内格罗两位教练,将担任东西部全明星队的主帅.如图是同学们喜欢的篮球巨星--科比的扣篮照片,同学们对有关篮球的讨论说法中正确的是()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不受力的作用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科比跳起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D.篮球与篮球架撞击时,篮球不会产生弹力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则()A.反射角可能是30°B.反射角一定是60°C.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为120°D.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10、下列事实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

11、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解释或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纸片会远离,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增大的缘故B.乙图,手离开硬纸片,纸片不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丙图,手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右手指感觉疼是因为右手指受到的压力更大D.丁图,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13、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1)图1中的温度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用的温度计,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

(2)图2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选填“A”“B”),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15、风吹树叶“哗哗”响,这声音是由于树叶的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不能传声.在普通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将老师的讲话声传到同学们耳朵里的物质是____.16、(2012秋•福安市期中)①如图(1)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如图(2)所示.

②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

③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____(填“高”或“低”)17、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____.18、利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当拉力为2N时物体没被拉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____2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物体以0.15m/s匀速向右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F1如图所示,若物体再以0.3m/s匀速向右运动时,拉力为F2,则F2____F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4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

19、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

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____m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0、光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8×105km/s.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1、如图所示;光线1为入射光线,光线2为出射光线.请在三幅图中分别画出不同的光学器件.

2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拉力与摩擦力____.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有关.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摩=____F压.

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____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砝码水平向右一起做加速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N,此时砝码受____(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作用.方向为____.(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

(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____.

A.静止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3、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4、某同学测量石块的密度:

(1)所用的器材有:量筒、天平、砝码、小石块、烧杯、还需要的是____和____.测量步骤是:用天平测出____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水V1,测出____的总体积V2;则石块的总体积V=____;石块的密度为____.

(2)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____在同一水平线上.

(3)一个同学用一个托盘天平测一个石块的质量;实验的步骤为: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C.读出砝码的质量并加上游码的读数便是物体的质量.

他的实验中遗漏的重要步骤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首先要明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实验中的操作方法.要研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我们可以以法线为轴线转动光屏,通过现象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

A;使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镜面;只能研究光路是否可逆,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B;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只能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板A、B和ON仍在一个平面内,不能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D;沿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ON和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符合题意.

故选D.2、A【分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坐在车上不同位置观察到速度表上示数不同;

读数时要正对着表盘,视线与表盘垂直.【解析】【解答】解:因为王爷爷(司机)带三个人乘车,坐在不同位置,如右图所示:

因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只有丙看不到表盘,无法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表盘垂直;所以只有司机位置读数正确,甲和乙读出错误,故此时实际速度为100km/h;

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3、D【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物距等于10cm;

AB;因为焦距为15cm;而物距等于10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无论向哪里移动光屏也看不到蜡烛的像,故AB错误;

C;当蜡烛向右移动时;物距仍然小于焦距,仍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C错误;

D;透镜向右移动;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光屏能够承接,故D正确.

故选D.4、B【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并且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定要记熟。【解答】航空摄影是利用u>2f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远,像距越小,像越靠近焦点,所以像和镜头之间的距离略大于300mm300mm。

故选B。【解析】B

5、C【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从五次测量结果看,第四个数据“25.09cm

”明显存在错误,剔除这一错误数据求平均值,所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注意取值时不能改变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解析】C

6、D【分析】【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本题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有意义。【解答】A.刀刃磨的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刃对物体的压强,容易把物体切开,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针头做得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针头对物体的压强,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逃生锤头部制成锥形;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锤头对玻璃的压强,容易把玻璃砸碎,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重型卡车装有许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

7、B【分析】【分析】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所做功是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做功是额外功,再根据娄脟=W脫脨W脳脺

分析。本题考查起滑轮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知道同一滑轮的机械效率随提起物体的重力增加而增大。【解答】不计绳重和摩擦,娄脟=W脫脨W脳脺=W脫脨W脫脨+W露卯=GhGh+G露炉h=GG+G露炉=11+G露炉G娄脟=;dfrac{{W}_{脫脨}}{{W}_{脳脺}};=;dfrac{{W}_{脫脨;}}{{W}_{脫脨}+{W}_{露卯}}=dfrac{;Gh}{Gh+{G}_{露炉}h};=;dfrac{G;}{G+{G}_{露炉}}=dfrac{;1}{1+;dfrac{{G}_{露炉}}{;G}};动滑轮重一定,所以娄脟

随G

增加而增大,A.由图象娄脟娄脟与GG成正比,错误;B.由图象娄脟娄脟随GG增加而增大,正确;C.由图象娄脟娄脟不随GG变化,错误;D.由图象娄脟娄脟随GG增加而减小,错误。故选B。【解析】B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BC【分析】【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

(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力.【解析】【解答】解:A;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手排球;手感到疼,说明球给了手一个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科比跳起后;只受到重力作用,故C正确;

D;篮球与篮球架撞击时;篮球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D错误.

故选BC.9、BC【分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3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故选BC.10、ACD【分析】

A;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

B;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

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

故选ACD.

【解析】【答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液体的表面积;二是液体的温度,三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情况.针对这三个因素,可采取措施使蒸发的速度加快或减慢,据此来对本题中的选项做出判断.

11、AD【分析】

A;B、C三个容器中;A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C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故A正确;

三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答案】A容器上窄下宽,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容器形状上下一样,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容器上宽下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可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可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2、ACD【分析】【分析】(1)(1)根据流体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来分析纸两侧的压强大小,可以判断纸的运动情况..

(2)(2)水杯倒置纸片不下落可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3)(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手指受到的力是相同的..

(4)(4)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

本题考查的内容比较多,通过几幅图考查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压力作用效果等,虽然都是一些基础知识,但是覆盖面比较大。【解答】A.甲图中,吹气时两纸片间气流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压强不变,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乙图中,手离开硬纸片,纸片不下落,是由于纸片受到向下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向上的压力,所以纸片不下落主要是受到大气压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手指同时压铅笔两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左手指和右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由于右手指的受力面积小,铅笔对右手指的压强大,所以右手指感到疼,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铁轨下铺设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CD。【解析】ACD

13、BD【分析】解: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s=0.5s,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

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0.11m/s;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BC=2×0.1s=0.2s,路程sBC=5.50cm-2.50cm=3.00cm=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AB=3×0.1s=0.3s,路程sAB=2.50cm=0.025m;

所以vBC===0.15m/s,vAB==≈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BD。

(1)根据图象读出时间。

(2)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

(3)读出AC之间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4)读出小球在BC段和AB段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然后比较即可。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由图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v=分析解答。【解析】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分析】(1)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1)体温计上最小示数与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最末端在37℃后面6个小格处,示数为37℃+6×0.1℃=37.6℃.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4cm和2.5cm中间,估读为2.4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45cm.

故答案为:(1)35℃~42℃;37.6℃;(2)B;2.45.15、略

【分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解析】【解答】解:风吹树叶“哗哗”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振动;介质;真空;空气.16、略

【分析】【分析】(1)甲;乙温度计的示数都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2℃,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2)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若接触容器底部,测出的温度值偏高.【解析】【解答】解:①由图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液面在0℃以下,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2℃;乙温度计分度值也是2℃,液面在0℃以上,所以乙温度计的示数为:10℃;

②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接触容器底了;

③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高.

故答案为:①-2℃;10℃;②温度计接触容器底了;③高.17、略

【分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一般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解析】【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铁.

故答案为:振动;铁.18、等于等于3.6【分析】【解答】解:

(1)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N;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6N.

(2)物体受到2N的拉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大小是2N.

(3)当物体以0.15m/s匀速向右运动和以0.3m/s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和拉力大小都是3.6N,所以则F2=F1.

(4)物体受到4N的拉力时;物体进行加速运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是3.6N.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3.6.

【分析】(1)弹簧测力计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然后读数.

(2)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

(3)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9、204【分析】【分析】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变形公式得到距离。“经1.2s

听到回声”,说明声音走了一个来回,所以单程的时间是0.6s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一定认真审题,不要粗心大意导致出错。【解答】

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

听到回声,说明声音从发出到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t=12隆脕1.2s=0.6s

隆脽v=st

隆脿

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s=vt=340m/s隆脕0.6s=204m

故答案为:204

【解析】204

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0、×【分析】【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和光速相同,即c=3×108m/s.【解析】【解答】解:因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0×105km/s.

故答案为:×.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1、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可从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和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上进行分析.光的反射要注意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凸透镜、凹透镜要注意画出主光轴.【解析】【解答】解:(1)添加一个平面镜;需要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法线是两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再根据法线和平面镜垂直画出平面镜.

(2)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入射光线看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条光线,据此画出主光轴,出射光线就是交于焦点的光线,据此画出凸透镜.

(3)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

22、略

【分析】【分析】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木块一定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1)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需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

(2)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根据图象中压力和摩擦力的数据;找出其关系;

根据F=f=0.25F压计算得出拉力的大小;

由于砝码与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所以砝码与木块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受静摩擦力;

由于砝码的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使其运动状态不断变化;

(4)分析图象,结合二力平衡知识解析.【解析】【解答】解: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相等;

(1)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2)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由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可知,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