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岳麓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为南方某特大城市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三条曲线分别是()A.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B.居民住宅区、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C.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居民住宅区D.商业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2、酒泉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充足B.年温差大C.土壤肥沃D.光照充足3、读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图;回答下面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A.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C.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D.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4、某学者发现;我国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体系呈现轴对称结构。下图为两省城镇体系轴对称结构示意图。

两省城镇体系呈轴对称结构的基础条件是()A.地形B.气候C.交通D.经济5、在2012年北京昌平举办的第七届国际草莓节上,我国利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因产量高、口感好,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影响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技术、市场B.热量、地形C.土壤、水源D.劳动力、交通6、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A.肥沃的土壤B.低洼的地势C.广阔的市场D.便捷的交通7、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8、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②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9、阅读下图;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时,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①编制好小城镇规划;提高其品位

②满足工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工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

③小城镇的建筑景观努力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

④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型小城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概念。

在保证资源①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11、城镇景观反映某种____和审美情趣。12、我国把____与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制定了《_____》。13、读下图“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各环节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B——,c——(填序号)。

①运输销售②使用③采集处理。

(2)图中的各环节,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有____、____、____等。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的产品。选用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时尚。

(3)广泛使用绿色产品带来的影响有——(选择填空)。A.增加碳排放量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资源利用率D.降低生活质量(4)列举两项生活中公众可以普遍参与的绿色消费行为。14、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应该是数码____对应的区域,工业区应该是数码____对应的区域。

(2)a、b;c、d四处哪处宜建高级住宅区?原因是什么?

(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应选在哪里?其原因是什么?15、读美国部分区域图和我国甲;乙、丙二区域的农业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一中M区域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2)我国甲地与纬度相近的美国N地相比;发展农业气候条件的优势是__________;近年来,丙地大量的农田变成了花卉;蔬菜基地及禽畜养殖场等,影响其农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乙地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有__________,同时存在__________等问题。

(4)乙地水稻种植区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为了减少这种危害,亚洲各国都十分重视__________建设。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规划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

材料二下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6年中国与荷兰三次产业构成示意图(下图)。

(1)“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的荷兰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景观差异显著,这种变化反映的是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结合材料二分析2016年中国与荷兰产业结构的特点是____。

(3)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有哪些____。

(4)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技___。A.正确B.错误18、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_____)A.正确B.错误19、如果水资源分布均衡,则各地不会出现水资源紧张问题。(_____)A.正确B.错误2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____A.正确B.错误2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_____)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

【详解】

从图中可读出,①类型距市中心3~4千米处最密集,应为付租能力比较强的商业用地;②类型在市中心和郊外之间的中间位置最密集,应布局方便市民购物和上班的居民住宅区;③类型在郊外最密集,适合布局土地需求量大的工业仓储区,D正确。2、D【分析】【分析】

【详解】

酒泉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晴天多,光照充足,D对;酒泉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不足,A错;年温差大并不是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B错;酒泉自然条件差,土壤发育差,并不肥沃,C错。故答案选D。

【点睛】

酒泉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奇缺。从东到西海拔1500-1100米,年均温3.9℃~9.3℃,无霜期127~158天。夏季干热而较短促,冬季寒冷而较漫长,但春季升温迅速。以温带干旱气候(中部绿洲、戈壁相间区和北部荒漠戈壁区)和高寒半干旱气候为主,另有部分地方属暖温带干旱气候热量富余区。3、C【分析】【分析】

【详解】

由图示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较人口比重大,但不到两倍,A错;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互联网发展基础好,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网络信息产业较落后,网民数比重较低,B错、C正确;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远低于人口比重,D错。故选C。4、A【分析】【详解】

我国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体系呈现轴对称结构,根据图示可知对称轴大致是罗霄山,罗霄山作为分水岭形成赣江和湘江流域,实现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体系呈现对称,A正确,排除BCD。故选A。5、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详解】

根据资料可知,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有土栽培来说需要更多的科技支撑,科技含量要比传统栽培高,因而产量高、口感好。同时在北京郊区昌平建设草莓种植基地,就是看中了北京巨大的消费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故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6、B【分析】【详解】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多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地深挖为池塘,把泥土堆积在池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做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等作饵料,形成良性循环的特色农业。故B正确。7、D【分析】【分析】

【详解】

计算机芯片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芯片生产厂是一种技术指向型的企业,故选D。8、B【分析】【分析】

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详解】

人地关系的演变;在崇拜自然阶段,人们驯养野兽,种植禾谷,对应①。改造自然阶段,随着人口增加,为解决粮食问题,生产以粮为纲,大力发展生产,对应④。征服自然阶段,人类成了自然的主宰,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对应③。谋求人地协调阶段,认识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倡轮作;间种、生态种养的措施,对应②,所以顺序相对应的是①④③②,B对。故选B。

【点睛】

熟练掌握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规律。9、B【分析】编制好小城镇规划、提高其品位,①对。小城镇应当保留自己的特色,不一定满足工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工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②错。小城镇的建筑景观努力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③对。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型小城镇,④对。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合理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文化意识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属于基础题目。

【详解】

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点睛】【解析】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中国21世纪议程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废弃物再利用后生产为产品;则A应是对废弃物的采集处理过程,B是运输销售,C是使用过程。

(2)图中的各环节;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有采集处理;加工制作、运输销售等。

(3)广泛使用绿色产品带来的影响有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提高了生活品质,但不会增加碳排放,故答案选BC。

(4)依据实际生活列举即可。【解析】(1)3;1、2

(2)采集处理;加工制作、运输销售(3)BC

(4)使用环保购物袋、拒绝使用一次性产品(回收废旧电池等,合理即可得分)14、略

【分析】(1)②地处城市几何中心;有发达的交通网,人流量大,是商业区。城市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故①对应住宅区,则③位于市区外缘并接近交通干线,为工业区。

(2)四地中,b处在城市盛行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空气质量;水源质量高;位于依山傍水的坡地上,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

(3)甲处于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发展钢铁工业对城市污染小;甲处靠近铁矿产地,且铁路公路水运交通便利,工业用水足,据此,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应选在甲处。

【点睛】

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面积最大,商业区面积占地最小,但商业区往往占据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区位。为节约成本、保护城区环境,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高级住宅区占据上风上水位置,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有污染的工业应建在下风向,河流下游、城市的郊外,但必要的交通也要考虑。【解析】(1)②③

(2)b原因: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受工业废气污染少;依山傍水,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靠近文化区;交通便利等。

(3)甲地。原因: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矿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15、略

【分析】(l)M在美国中部是冬小麦;是商品谷物农业;家庭农场式经营,生产规模大;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2)N在美国北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甲是东北商品谷物农业,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丙是珠江三角洲平原,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发生变化,导致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由粮食种植变为花卉、蔬菜基地及禽畜养殖场等。

(3)乙是长江下游平原;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主要是劳动力丰富;传统的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但经济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人多地少,商品率低。

(4)乙是长江下游平原;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发展水稻种植主要是容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可降低水旱灾害的影响。

【总体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北部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春小麦,中部纬度低可种植冬小麦;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是大规模高度机械化的专业化生产。我国东北也是商品谷物农业,较美国气候类型不同。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是水稻种植业,较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机械化程度低,水利工程量大。【解析】(l)冬小麦(1分)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夏季气温高市场。

(3)劳动力丰富;种植经验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4)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早涝灾害水利工程等16、略

【分析】整体分析:根据图中各产业百分比判断;各产业所占的比重。荷兰是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中国小,但两种产业均比中国发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间资源调配、人员往来等便利,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1)“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的荷兰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景观差异显著;这种变化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读图;根据各产业百分比判断,2016年中国与荷兰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最大,而荷兰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二产业比重较中国小,但荷兰是发达国家,两种产业均比中国发达。

(3)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间资源调配;人员往来等便利,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交通便利,有利于促进地区间交流协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4)“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