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24道小题,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选择题要求用28铅笔正确涂写在“客观题答题区”。一、积累与运用(9分)【活动一:感受阅读魅力】亲爱的同学们,升入初中的这段时间,我们跟随着语文课开启了一场文学之旅。徜徉于优美的文字中,我们欣赏了四季美景,聆听了先贤的谆谆教诲,被革命者的英雄气gài感动……有书相伴的时光,我们倍感qiè意。1.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气gài______qiè______意2.文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tóngyángzhūnzhūn B.chángyángchúnchúnC.chángyángzhūnzhūn D.tángyángchúnchún下面是同学们语文学习的感受交流,阅读并完成题目。【小语】朱自清、老舍、史铁生、冰心这些文学大师对文章精益求精,拈轻怕重。他们用生花的妙笔勾勒出世间万象。【小文】大家还记得于漪、莎莉文、藤野先生这些兢兢业业的老师吗?从他们求实的态度中,感受到师者真挚的教育情怀。【小青】毛主席、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取义成仁,展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捍卫了民族信仰。【小岛】人与动物的故事令我动容,尤其是新生命的诞生令我喜不自胜、深受震撼。文学的世界真是精彩纷呈,让人乐享其中啊!3.几位同学的学习交流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拈轻怕重 B.兢兢业业 C.取义成仁 D.喜不自胜4.小文同学的读书交流中有一处语病,下列选项修改正确的是()A.在他们求实的态度中,感受到师者真挚的教育情怀。B.他们求实的态度,感受到师者真挚的教育情怀。C.从他们求实的态度中,我感受到师者真挚的教育情怀。D.从他们求实的态度中,使我感受到师者真挚的教育情怀。二、阅读(61分)【活动二:对话诗文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朽的民族精神。(一)诗文阅读(17分)5.小文同学制作了一张“品诗图”,请你根据提示将内容补充完整。6.“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孔子研究院西南角的四书苑照壁上的一段话。下面是《<论语>十二章》中关于修身的两则内容,请结合其中一句说说你从中得到的智慧。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甲】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乙】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①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释】①海:指北方的大湖。7.下列选项对【甲】【乙】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夜晚登城远望,只见大漠“沙似雷”,月光“如霜”,不禁令人凄神寒骨。B.《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万籁俱寂的夜里,“征人”有欢快悠远的笛声相伴入眠。C.《从军行七首(其一)》寓情于景,诗人空寂孤独之感流露于字里行间D.《从军行七首(其一)》借用羌笛吹奏的曲子《关山月》,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8.请你发挥想象,描绘【乙】诗“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的画面。(二)名著阅读(6分)9.下面是小语同学做的《朝花夕拾》阅读笔记,有错误的一项是()选项事件影响A长妈妈送“我”《山海经》体会到长妈妈质朴的温情B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感受到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C“我”盼望去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父亲让我惊得自律,我心生感激D庸医故弄玄虚,开出奇怪的药引,延误治疗,最终让父亲在痛苦中病逝对庸医的质疑与批判A.A B.B C.C D.D10.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有石猴、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孙行者这些名号。请你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分析其性格特点。(三)文言文阅读(10分)【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穿井得一人》)【乙】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欲献楚王,经宿①而鸟死。路人不遑②惜其全,惟怅③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欲以献之。遂闻于楚王。楚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矣。(节选自《尹文子·大道上》)【注释】①宿:夜。②不遑:来不及。③怅:失意,懊恼。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 B.我闻有风風久矣闻:听说C.不若无闻也若:比得上 D.乃与之乃:于是,就是12.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1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国人面对“穿井得一人”的消息,广泛传播,以讹传讹。B.【甲】文中宋君面对传言没有立刻相信,而是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学习。C.【乙】文中的国人对待传言并没有全部相信,因为凤凰的价格实在过于昂贵。D.【乙】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盲目信从,一定要去认真调查。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活动三:缅怀英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选自七上《语文》P78书下注释①)【材料二】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材料三】白求恩大夫是第一个把血库送到战场上去的医生,他的输血工作曾为西班牙共和国挽救了数以百计的战士的生命。在中国,他提出并实践了这个口号:“医生们!到伤员那儿去!不要等他们来找你们。”在一个与西班牙完全不同的而且远比西班牙落后的环境里,他组织了一种游击队的医疗机构,挽救了成千成万的我国最优秀最英勇的战士。他的计划和实践不仅建立在医疗的科学和经验的基础上,而且也建立在对军事和政治的研究以及人民战争中战场上的经验之上。在西班牙和中国的白求恩是医学战场上的一员先锋。(节选自宋庆龄《我们的时代英雄》)15.对上述三则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材料二“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一句中的“狭隘”是贬义词,充满了贬抑、厌恶、否定的情感。B.“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一句用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吸引读者。C.“医生们!到伤员那儿去!不要等他们来找你们。”一句连用两个感叹号,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同志及其事迹,并对他给予了高度赞扬。16.上面三则材料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大夫”“白求恩同志”三种称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17.材料一介绍白求恩,材料二中划线语句也介绍白求恩。你认为哪段文字介绍得好,请说说理由。18.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体现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两件事。【活动四:感悟生活】(四)现代文阅读(17分)分享一个柿子张君燕①入冬后,朔风始起,万物凋散。站在太行山里,目光所及之处,树叶几乎落尽,大树露出光秃秃的枝条。②一棵柿子树的枝头,挂着几个红艳艳的柿子,可能因为位置太高,不容易被人摘下,或者原本就是人们慷慨地留给其他生灵的,总之,它们留在了那里,染红了一小片天空。经霜之后的柿子表皮看起来更加严密、紧实,将水分与糖分紧紧锁在果肉之中,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甘甜的色泽。③一只灰椋鸟①飞过来,绕着那一片区域飞了几圈,最后停在结着柿子的枝头。鸟类的眼光一点都不输于人类,在与大自然长期共存的经历中,它们甚至有着比人类更敏锐的嗅觉和更精准的判断。这只灰椋鸟体型不大,应该是一只幼鸟,它伸出尖尖的嘴,轻轻啄了几下柿子,柿子的表皮被啄开一个口子,露出略微发黄又晶莹的果肉。啄食几口之后,小灰椋鸟却展开灰色的翅膀飞了起来,在柿子上空盘旋,发出唧唧啾啾的叫声。④难道是柿子不够甜?不可能呀。一般来说这种品相的柿子绝对甘甜爽口,也许汁水没有那么充足,但果肉的甜度会更高。小灰椋鸟搧动着翅膀,继续飞舞盘旋,发出一阵接一阵的叫声。偶尔,它伸出纤细的黄褐色的爪子,小心翼翼地靠着柿子停住,两只黑豆般的小眼睛不安分地转动着,观察四周的动静。⑤不一会儿,另外一只灰椋鸟飞了过来。小灰椋鸟又叫起来,开始啄食刚才那个开了口的柿子,新来的灰椋鸟跟过来,打算加入啄食的行列。小灰掠鸟啄一口,扑棱着翅膀飞起来,趁着这个间隙,新来的灰掠鸟把尖尖的嘴探过去,啄一口果肉。就这样,两只灰椋鸟轮番上阵,交替啄食,一会儿飞上,一会儿飞下,忙个不停。⑥小灰椋鸟大概不知道什么是“先下手为强”、早点开始啄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陷入与同类争抢的局面。我不禁替小灰椋鸟感到可惜。身旁的长者却摇头笑道:“为什么要说争抢,而不是分享呢?”⑦一个转念,豁然开朗。小灰椋鸟之前的试探、盘旋和鸣叫,是为了______。如果想要独享,小灰椋鸟在一开始啄开柿子口子的时候,就会埋头进食,而不是浅尝一口就唧唧喳喳地昭告天下。有时候,鸟类更懂得休戚与共,相比于你争我夺、各自为营,和谐共享显然更有利于族群的生存。这是大自然教会它们的道理。山中的果实本就是大自然给予所有生灵的馈赠。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为目睹了眼前的一幕,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山里的那些鸟类、昆虫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一定做好了准备,迎接一个漫长却又富足的冬天。【注释】①灰椋(liáng)鸟:一种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的鸟类。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0.品味语言,赏析加点词的妙处。(1)啄食几口之后,小灰椋鸟却展开灰色翅膀飞了起来。(2)两只黑豆般的小眼睛不安分地转动着,观察四周的动静。21.通读全文,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⑦段空白位置补充合理的情节。(20字以内)22.请根据助读资料卡,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休戚与共”这个成语在文中的含义。有时候,鸟类更懂得休戚与共,相比于你争我夺、各自为营,和谐共享显然更有利于族群的生存。助读资料卡休的释义:①歇息;停歇、终止。②不要。③喜悦、快乐。成的释义:①亲戚。②忧愁:悲哀。③古代兵器,像斧。23.第⑧段划线句子“因为目睹了眼前的一幕,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山里的那些鸟类、昆虫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一定做好了准备,迎接一个漫长却又富足的冬天。”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三、写作(50分)24.作文同学们,初中生活为你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新的社团……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充满吸引力。在这段初中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独特的经历和深切的感悟。请以“初中生活新体验”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9分)【活动一:感受阅读魅力】【1~2题答案】【答案】1.①.概②.惬2.C【3~4题答案】【答案】3.A4.C二、阅读(61分)【活动二:对话诗文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朽的民族精神。(一)诗文阅读(17分)【5题答案】【答案】①.相思②.君问归期未有期③.峨眉山月半轮秋④.晴空一鹤排云上⑤.便引诗情到碧霄⑥.日月之行⑦.若出其中⑧.山入潼关不解平⑨.豪迈【6题答案】【答案】示例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为人做事时要忠诚,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巩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示例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志向至关重要,即使是军队的主帅也可以被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能被轻易夺走。在生活中,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被外界的困难和干扰所动摇,努力朝着目标前行。【7~8题答案】【答案】7.B8.黄昏时分,在烽火台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城楼孤独地耸立着。秋风凛冽,我独自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只见远处一片苍茫,烽火台的烽火在风中摇曳,给这萧瑟的秋景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二)名著阅读(6分)【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选“美猴王”。在花果山,众猴发现水帘洞后,约定谁能进入洞中且毫发无损就拜谁为王。石猴勇敢地跳进洞中,为群猴找到了安身之所,因此被尊为“美猴王”。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美猴王具有勇敢无畏、敢于冒险性格特点,他不畏惧未知的危险,积极探寻新的机遇,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探索精神(三)文言文阅读(10分)【11~14题答案】【答案】11.D12.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13.C14.(1)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2)(路人)正打算把鸟献给楚王,过了一夜,鸟却死了。【活动三:缅怀英雄人物】【15~18题答案】【答案】15.B16.材料一作为课本注释,用“白求恩”客观简洁介绍基本信息。材料二中“白求恩同志”带有尊敬、庄重色彩,从政治思想角度赞扬其精神,体现党内认同和学习倡导。材料三“白求恩大夫”强调职业身份,突出医疗贡献。17.材料二画线句介绍更好。情感表达上,用“同志”展现尊重,“不幸以身殉职”饱含惋惜。内容侧重点上,突出白求恩为助中国抗战,不远万里而来,凸显其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表达目的上,为后文号召学习其精神铺垫,与主旨紧密相连,结构更紧凑。相比之下,材料一仅客观陈述基本信息,在情感和主题关联上稍逊一筹。18.一是率领医疗队支援中国抗战,把中国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二是在西班牙和中国战场开展医疗救助,挽救众多战士生命。【活动四:感悟生活】(四)现代文阅读(17分)【19~23题答案】【答案】19.本文讲述了在太行山里,一只小灰椋鸟啄开枝头的柿子后,引来另一只小灰椋鸟,两只鸟共同分享柿子的故事,展现了鸟类之间的和谐共处。20.(1)“食”字准确地写出了小灰椋鸟啄吃柿子的动作,“几口”则体现了它起初的试探性,生动地描绘出小灰椋鸟对柿子的小心翼翼和初步尝试的状态。(2)“不安分”一词将小灰椋鸟的眼睛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它的机灵和警惕,它在享受柿子的同时时刻留意着周围环境,以防危险,突出了小灰椋鸟的谨慎小心。21.吸引同伴来一起分享柿子。22.在文中“休戚与共”指鸟类在面对自然的馈赠时,不独占,而是相互协作、共同分享,它们明白和谐共处、彼此互助有利于整个族群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互利共生的关系。23.含义:作者通过小灰椋鸟分享柿子的行为,联想到山里的其他生灵也会像它们一样,凭借着相互之间的和谐共享,在大自然的资源分配中各取所需,从而顺利度过漫长的冬天,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智慧的赞美。作用: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由鸟及物,引发读者对自然界生命生存方式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人类应从自然中汲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