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A/19/wKhkGWeeEnyATOEcAAFtFi_gnqw142.jpg)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A/19/wKhkGWeeEnyATOEcAAFtFi_gnqw1422.jpg)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A/19/wKhkGWeeEnyATOEcAAFtFi_gnqw1423.jpg)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A/19/wKhkGWeeEnyATOEcAAFtFi_gnqw1424.jpg)
![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A/19/wKhkGWeeEnyATOEcAAFtFi_gnqw1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在法国实行()A.封建军事独裁统治B.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C.资产阶级共和制D.封建专制统治2、1983年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自销,后企业效益由亏转盈,这说明A.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C.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D.新时期乡镇企业焕发生机3、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①俄国②美国③英国④法国。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5年4月,印度尼西亚隆重举办了某次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庆祝活动.在当年的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开罗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7、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______》,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8、占据清政府半壁江山,形成和清政府对峙格局的农民政权是________________9、“1760年--1840年英国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采矿工程师史蒂芬孙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运输。”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指的是______,人类从此跨入“______”时代。10、发动西安事变的是______和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一桥飞架南北”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12、判断: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3、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______(判断对错)14、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获得了完全统一。______(判断对错)15、(2016•郴州)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6、(2016•呼和浩特)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报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外来技术.17、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18、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19、《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T正确F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0、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1953年;中国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共同倡导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在哪个国家举行的?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三1950年;美国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禁运办法推广适用于一切商品。”
材料四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3)根据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
材料五“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
(4)材料五中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反映的是我国外交上的哪一个重大事件?21、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2、【题文】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建筑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什么重要会议有关?该事件发生在哪年哪月?(3分)
(2)这次会议确立了谁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分)
(3)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3分)23、【题文】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土地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拔出地主的土地界碑图二: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二:1957年和1960年全国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1)根据图片信息;指出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摘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材料二:材料三:《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材料四:(1)材料一中“三年以来”是指什么时期?(1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大事?(1分)(3)材料三中这位老人指谁?(1分)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这个“圈”指什么?(1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是什么?(1分)(4)结合材料五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1分)我们泰州属于这一过程中的哪一步?(1分)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中国的外交之路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某班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4年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1955年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图请选择一幅图片,简要介绍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新世纪,新成就】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今年我国举办的一场意义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外交上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考点的理解。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拿破仑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政体。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解析】C3、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历史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而当今一条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的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叫新亚欧大陆桥故④不对,答案选择A。
【点评】理解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4、C【分析】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利.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题以“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国家”为线索,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等知识点.【解析】C5、A【分析】题干材料材料中给出了2015年和60年前;印度尼西亚、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本题给出提示信息多达四条,任选其中一至两条信息即可确定正确选项.【解析】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错误把“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分析】【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1856年才爆发的。故答案为:错误,把“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第一次鸦片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7、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的准备工作.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运动由此开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4,社会主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相关法律文献的掌握.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解析】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4;社会主义8、略
【分析】占据清政府半壁江山,形成和清政府对峙格局的农民政权是太平天国。【解析】【答案】太平天国9、略
【分析】根据“1760年--1840年”这个时间段可知当时英国发生的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指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的珍妮纺纱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故答案为:
工业革命;蒸汽.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和蒸汽时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完成的时间和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解析】工业革命;蒸汽10、张学良杨虎城【分析】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争取下,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
张学良;杨虎城。
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解析】张学良杨虎城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成就相关知识内容。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南北铁路贯通,被毛泽东称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解析】【答案】对12、×【分析】【分析】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赔款数目是白银4.5亿两;《马关条约》的赔款数目是白银2亿两。
【点评】关于《辛丑条约》的内容,学生还要知道,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13、√【分析】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等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等发动的“二次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解析】√14、×【分析】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不是中国获得了完全统一.
故答案为:×.
本题以西藏和平解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解析】×15、√【分析】【分析】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16、×【分析】【分析】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可以说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报纸的印刷要使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刷,而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北宋毕昇发明的.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生活的变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17、√【分析】【分析】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内战爆发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名《民元约法》,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与革命党人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在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共权分立的政洽体制,从而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参议院可以选举、弹劫总统,最高法院可以审判被弹幼的总统,国务员可以凭借责任制内阁牵制总统,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与要求。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掠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解析】T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0、略
【分析】(1)材料一中1953年;中国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中的会议是指万隆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材料三“1950年;美国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禁运办法推广适用于一切商品.’”反映的是中美两国敌对状态;材料四“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反映了中美两国关系转向缓和,走向正常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时.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材料五中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这里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反映的是我国外交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求同存异.
(3)由敌对转向缓和;正常化;尼克松.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
本题以外交为主线;通过五则材料,切入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注意灵活运用相关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和重返联合国的史实.【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1)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3)日本。
(4)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
(5)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根据材料一,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陕变事起,可以看出这个事件是指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故本题答案为: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本题主要考查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根据材料一;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可见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但蒋介石仍在把主要经历放在与共产党的内战上。所以张杨发动事变的目的是停止内战,逼蒋抗日。故本题答案为: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3)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之后侵略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当时侵略中国的是日本。故本题答案为:日本。
(4)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以及和谈的中共代表。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出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故本题答案为: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
(5)本题主要考查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内战变为合作抗日。故本题答案为: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点评】伟大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五、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期间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解析】【答案】(1)遵义会议(1分)1935年1月(2分)
(2)毛泽东(1分)
(3)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1分)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由图一:拔出地主的土地界碑可以看出其描述的是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由图二的关键词“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其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使其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失误的内容。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57年——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党中央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因素,从而使农业生产下降,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3)本题考查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由材料三的关键词;句:“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可判断出材料三描述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其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解析】【答案】(1)土地改革时期;三大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2分)2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三年以来”是1946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来”是指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2)根据图片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又提出建立经济特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就。(4)从材料四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开放区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 Unit3 Amazing animal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章末整合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
- 1《我是独特的》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2025合同模板会计代账合同范本
- 2025商贸类供货合同
-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说课稿新人教版
- 2025上林县塘红乡初级中学小卖部租赁合同
-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消防器材销售合同范本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蛋鸡生产饲养养殖培训课件
- 数字化转型中的职业能力重构
-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椭圆(含解析)
- 立春气象与生活影响模板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