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9/05/wKhkGWeeD3GALW5YAAEwlLPy578301.jpg)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9/05/wKhkGWeeD3GALW5YAAEwlLPy5783012.jpg)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9/05/wKhkGWeeD3GALW5YAAEwlLPy5783013.jpg)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9/05/wKhkGWeeD3GALW5YAAEwlLPy5783014.jpg)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9/05/wKhkGWeeD3GALW5YAAEwlLPy5783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2、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漏U3
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漏U2
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2漏U3
B.3漏U4
C.4漏U3
D.1漏U3
3、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
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D.
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皎洁的月亮B.炫目的白炽灯C.晶莹剔透的水滴D.绚丽的彩虹5、如图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作用下,两者以共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3N,F2=2N;那么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3N;1N
B.2N;1N
C.2N;3N
D.3N;2N
6、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的漫反射B.光的镜面反射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小宇去参观科技馆,他从不同角度看到科技馆的宣传语“风舞九天,鲲鹏万里”,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反射;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图中给出的ABC三幅图;分别运用的主要光学知识是:A利用光的____________;B利用光的____________.C利用光的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假设以电压恒为36V
的电源向距离40km
外、规格为“12V18W
”的灯泡供电,每千米输电导线的电阻是0.2娄赂
电源输出的电流为1.5A
则电源输出的电功率是______,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是______,灯泡获得的电功率是______.1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即______km/s
这个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极限.11、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在方格中填入合适的透镜。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图_____。(
选填“甲”、“乙”、“丙”)
12、用手机自拍已成为一种时尚。如图所示,他想将自己的脸部拍摄得更大些,此时应将手机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一些。图中手机处于倾斜状态,则此时手机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13、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______作用,当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______的像(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14、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__,金属导电靠的是金属里面有大量的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6、一斤棉花没有一斤铁块重.______(判断对错)17、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18、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判断对错)19、地球的自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______(判断对错)20、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
判断对错)
21、“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2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
小明将粘在一起的两长方体木块(
只有底面各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
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木块(
如图所示)
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表所示(
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
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
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______次是相同的.。次数木块运。
动状态弹簧测力计。
示数F/N1加速0.82匀速0.73减速0.5(2)
小明将木块取下一块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
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
只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______.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1)
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调节凸透镜.
(2)
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
填“左”或“右”)
移动,并且缓慢向______(
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
(3)
将蜡烛移到标尺40cm
刻度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
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35cm
刻度处,此时在光屏成一______的像(
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
像是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A
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是通过电流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手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符合题意;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本题判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现象;应是变化前后两状态下能量的形式相同。
此题是考查生活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析】C
2、B【分析】【分析】已知物体的速度关系;路程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运动时间关系。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答】由速度公式:v=st
可知;
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t录脳t脪脪=s录脳v录脳s脪脪v脪脪=s录脳v脪脪s脪脪v录脳=12隆脕32=34
故选B。
【解析】B
3、A【分析】【分析】对每个选项中的图片认真分析,明确探究的目的、现象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析】【解答】解:
A;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会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看到烛焰摇曳的更明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音调随之改变.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不符合题意;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可以发现橡皮筋越粗,音调越低,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A.4、B【分析】【分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的光;晶莹剔透的水滴和绚丽的彩虹是光现象形成的.【解析】【解答】解:A;皎洁的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的光;故A错误;
B;炫目的白炽灯能够发光;是光源中的人造光源;故B正确;
C;晶莹剔透的水滴是光照射在水滴上发生了反射所致;故C错误;
D;绚丽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5、A【分析】
将AB看成一个整体,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为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F1和F2的合力为1N,方向向右.因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受到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与F1和F2的合力平衡;所以B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N.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力为平衡力,所以受到B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与拉力F1平衡;故为3N.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答案】从平衡力入手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的力为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要产生滑动摩擦力必须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要产生静摩擦力必须有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方向相反.
6、C【分析】【分析】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
此题主要考查“光路可逆”在生活中产生的现象,解释时要结合光的反射定律(
主要是两角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
故选C。【解析】C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解:科技馆的宣传语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科技馆的宣传语表面发生漫反射.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任何情况下都遵循这一成像规律,所以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漫;不变.
(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此题考查光的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解析】漫;不变8、略
【分析】解:A;激光准直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小泥人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C;我们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并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解析】直线传播;反射;折射9、54W;24V;18W【分析】解:
由题知;每千米输电导线的电阻是0.2娄赂
所以输电导线的电阻:
R脧脽=2隆脕40km隆脕0.2娄赂/km=16娄赂
由P=U2R
可得灯泡电阻:
RL=U露卯2P露卯=(12V)218W=8娄赂
由图知导线与灯泡串联;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
I=UR脧脽+RL=36V16惟+8惟=1.5A
所以电源输出的电功率:
P脢盲鲁枚=UI=36V隆脕1.5A=54W
由欧姆定律可得导线上损失的电压:
U脧脽=IR脧脽=1.5A隆脕16娄赂=24V
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
U脢碌=U鈭�U脧脽=36V鈭�24V=12V
因为U脢碌=U露卯=12V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P脢碌=P露卯=18W
.
故答案为:54W24V18W
.
先计算导线的电阻;灯泡与导线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电流,由P=UI
计算电源输出的电功率,由欧姆定律求出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由此可得灯泡的实际电压,从而得到灯泡的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正确计算出导线电阻是关键.【解析】54W24V18W
10、3×108;3×105【分析】解:(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隆脕108m/s
(2)1km/s=103m/s3隆脕108m/s=3隆脕105km/s
故答案是:3隆脕1083隆脕105
.
(1)
直接由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解答;
(2)
利用速度单位换算关系计算.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定要牢记.【解析】3隆脕1083隆脕105
11、丙【分析】【分析】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通过图中光线的折射情况来确定是什么透镜。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光线经透镜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确定透镜的类型。【解答】甲乙: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是凹透镜;丙: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所以是凸透镜;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丙。【解析】丙12、靠近竖直向下【分析】解:
他想将自己的脸部拍摄得更大些;即像大,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应将手机靠近一些;
虽然图中手机处于倾斜状态;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靠近;竖直向下。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和重力的方向,明确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靠近竖直向下13、会聚;放大【分析】解:凸透镜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若物体处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即。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以此时一定成放大的像;
故答案为:会聚;放大.
(1)
凸透镜的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些都是学好透镜及其应用的基础,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解析】会聚;放大14、同种电荷相同排斥;自由电子【分析】解:(1)
由分析可知: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2)
金属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这些自由电子.
故答案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自由电子.
(1)
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2)
金属内部能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及金属导电特点的掌握情况.
本类题型的关键是对记忆性知识要有扎实基础.【解析】同种电荷相同排斥;自由电子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16、×【分析】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因为铁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铁和棉花都是1斤;单位和数据都相等,质量相等.
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解析】×17、√【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18、√【分析】解:(1)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2)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3)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19、×【分析】解:根据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究结果可知;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可直接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了解,属基本的常识题,难度不大.【解析】×20、√【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隆脤
21、√【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
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
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隆脤
.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隆脤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22、水平;0.7;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将取下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木块上进行实验【分析】解:
(1)
实验中;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才是一对平衡力;表中第4
次实验时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为0.7N
实验中,至少三次测量获得同一结果,其总结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2)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必须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将取下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半块木块上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
水平;0.73(2)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将取下的木块叠放在剩下的木块上进行实验.
(1)
拉木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高中常用技术会考模拟考试题一
- 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 法律职业客观题二-2025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二》模拟试卷7
- DB61T-油菜苗情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DB13JT-园林盐碱土壤生物修复标准
- 初级公司信贷-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押题密卷6
- 请假申请书范文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 第三章效用论习题+答案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中日合同范本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污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 15MW风力发电机
- 正面管教 读书分享(课堂PPT)
- 肌肉注射流程
- 互联网销售卷烟(烟草)案件的分析
- 公务员考察政审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