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2024年9月26日,深圳市天文台首次拍到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该彗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发现,环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61751年。该彗星所属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图是一款新型的太阳能服装,该服装用天然纤维制成,配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后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等充电。据此完成2~3题。2.太阳能服装使用频率最高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3.与太阳辐射无关的现象是()A.火山喷发 B.风的形成 C.植物生长 D.海水蒸发受地磁暴影响,最近一年来北京多次出现美丽的极光。2024年5月10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曾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据此完成4~5题。4.北京今年能观测到极光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较强 B.太阳活动剧烈 C.气候变暖加剧 D.大气质量改善5.地磁暴可能会导致()①电网瘫痪②海啸发生③台风形成④卫星受损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乘坐太空舱在美国西南部升空。上升到39km高空后,他穿着外表绝缘,有加压、供氧、调温装置的特制宇航服,从太空舱跳下并成功落地,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据此完成6~7题。6.39千米高空的大气()A.天气复杂多变 B.臭氧含量较大 C.处于电离状态 D.流星现象多发7.鲍姆加特纳在降落的过程中()A.气压逐渐升高 B.氧气含量逐渐减小 C.气温先升后降 D.太阳辐射逐渐增强2024年3月,中国和印尼顺利完成爪哇海沟联合科考任务,我国研发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178米深的海区。科研人员获得了一批宝贵的大型底栖生物、岩石和沉积物等样品,还发现了两处活跃的低温热液区。据此完成8~10题。8.“奋斗者”号采集的岩石来自()A.地壳 B.地核 C.上地幔 D.下地幔9.爪哇海沟中两处低温热液区的能量最可能来源于()A.太阳辐射 B.月球引力 C.地核 D.软流层10.“奋斗者”号下潜到7178米深的海区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A.低温 B.高盐 C.高压 D.黑暗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古代森林瞬间被掩埋,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渐被二氧化硅取代变成化石,但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仍保留了树木的特征。深圳仙湖植物园引进的400多株石化森林形成于约一亿五千万年至七千万年前。如图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11~12题。11.深圳仙湖植物园石化森林形成时()A.蓝细菌大爆发期 B.爬行动物繁盛期 C.联合古陆形成期 D.被子植物繁盛期12.科学家通过对石化森林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形成地的()①植物演化②地壳运动③天气变化④土壤成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研究发现,南极正以惊人的速度变绿,南极半岛一区域35年来植被面增加近13倍,且扩张速度还在加快,引起科学家的警觉。据此完成13~14题。13.南极洲变绿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的原因是()A.增加了CO2的吸收 B.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C.降低了大气的湿度 D.降低了地面反射率14.快速获取南极半岛植被覆盖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在较大湖泊和湖岸之间常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风和陆风,湖陆风能调节局部地区的大气状况。据此完成15~16题。15.图中正确表示南京九龙湖和周边地区白天、晚上大气运动状况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6.湖陆风能使周边地区()A.空气湿度下降 B.大气污染加重 C.热岛效应增强 D.昼夜温差减小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据此完成17~18题。17.塑造地表形态的水循环环节为()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我国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山东青岛距海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2022年10月3日,“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如图为“石老人”所在地区景观围,据此完成19~20题。19.“石老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20.未来“石老人”与海岸之间的距离将()A.无法比较 B.基本不变 C.变大 D.变小陕西关中平原古土壤黏化层厚且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人们在数千年耕作过程中通过堆积土粪增厚的方式对土壤进行了改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图示意关中平原某地的土壤剖面,据此完成21~22题。21.黏化层形成时期关中平原的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 B.寒冷湿润 C.温暖干燥 D.温暖湿润22.人们堆垫粪土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①矿物质②有机质③水分④空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域。古人充分利用海水的运动规律,每天定时纳潮(使海水自动流入滩田),进行晒盐。如图示意渤海局部区域图和天津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23~25题。23.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盐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沛 B.蒸发量大 C.结冰期长 D.海域封闭24.古人纳海水入滩田晒盐,充分利用的海水运动形式是()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25.从气候条件看,渤海沿岸最有利于晒盐的时间是()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2023年3月,科考人员到广西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5°N附近)考察,发现喀斯特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洼地内为热带雨林。如图为该地的景观图,据此完成26~27题。26.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 B.土层较薄 C.降水少 D.土壤黏重27.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热带雨林主要得益于()A.风速小 B.光照强 C.降水量大 D.热量丰富如图为2023年10月4日17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28~29题。2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吹东北风的是()A.甲 B.乙 C.丙 D.于29.此时,台湾岛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寒潮 C.干旱 D.台风30.(2分)如图示意两种地质灾害,比较图中示意的两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共同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 B.连降暴雨 C.坡度较大的地形 D.地表堆积物较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发达,辣椒、番茄、棉花等农作物品质好。2011年以前,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湖面不断萎缩,生态环境恶化。2012年,博斯腾湖被列入国家首批8个“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截至2021年,湖面扩大了1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如图为博斯腾湖周边区域图。(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博斯腾湖流域内昼夜温差大的原因。(2)指出博斯腾湖周边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分析博斯腾湖湖面扩大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3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广西百色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地貌广布,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较薄,对外交通极其不便。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甚至出现岩石裸露的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科研人员在该地区开展生态重建实验,提出立体农业模式,促进了生态和经济的发展。如图示意百色市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1)描述图1所示区域的地貌特征。(2)分析该区域石漠化的自然原因。(3)为百色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30答案BC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分)2024年9月26日,深圳市天文台首次拍到了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该彗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发现,环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61751年。该彗星所属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解答】解:该彗星环绕太阳运行,说明该彗星是受太阳的引力而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属于太阳系,不属于地月系,故B正确,A错误。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故CD错误。故选:B。图是一款新型的太阳能服装,该服装用天然纤维制成,配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后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和GPS终端等充电。据此完成2~3题。2.太阳能服装使用频率最高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解答】解: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与使用地区的太阳能丰富程度有关。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所以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C正确。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北平原相较于青藏高原,因海拔低,空气稠密,且夏季多云雨天气,四川盆地还多雾,太阳辐射较弱,ABD错误。故选:C。3.与太阳辐射无关的现象是()A.火山喷发 B.风的形成 C.植物生长 D.海水蒸发【解答】解:火山喷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方式,与太阳辐射无关,A错误,符合题意。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空气垂直运动,从而在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推动空气做水平运动,即产生了风,说明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B正确,不符合题意。植物的生长与太阳辐射所给能量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海水蒸发是因为海洋表面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而导致,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受地磁暴影响,最近一年来北京多次出现美丽的极光。2024年5月10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曾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据此完成4~5题。4.北京今年能观测到极光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较强 B.太阳活动剧烈 C.气候变暖加剧 D.大气质量改善【解答】解:太阳活动越剧烈,对地球的影响越大。北京虽然纬度低,但是如果太阳活动强烈,导致大量太阳日冕物质抛射,也能在北京看到极光,B正确。大气质量影响极光的观测,但不是可以在北京看到极光的主要原因,D错误。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的影响,与太阳辐射、气候变暖无关,AC错误。故选:B。5.地磁暴可能会导致()①电网瘫痪②海啸发生③台风形成④卫星受损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解答】解:地磁暴是太阳活动造成的,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传输受到影响,造成电网瘫痪、卫星受损,①④正确。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等形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②错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中心形成台风,与地磁暴无关,③错误。故选:A。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乘坐太空舱在美国西南部升空。上升到39km高空后,他穿着外表绝缘,有加压、供氧、调温装置的特制宇航服,从太空舱跳下并成功落地,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据此完成6~7题。6.39千米高空的大气()A.天气复杂多变 B.臭氧含量较大 C.处于电离状态 D.流星现象多发【解答】解:天气复杂多变主要描述的是对流层,而对流层位于地面附近,远低于39千米高空,A错误。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大致在20﹣30千米高空,而39千米高空虽然已超出平流层,但仍处于臭氧含量相对较高的区域,尤其是考虑到臭氧层向高层逐渐过渡,B正确。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大致从80﹣500千米高空开始,远高于39千米高空,C错误。流星现象主要发生在高层大气,特别是夜间的流星雨,与39千米高空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7.鲍姆加特纳在降落的过程中()A.气压逐渐升高 B.氧气含量逐渐减小 C.气温先升后降 D.太阳辐射逐渐增强【解答】解:随着鲍姆加特纳从高空降落,他逐渐接近地面,大气压也随之升高,A正确。实际上,随着高度的降低,氧气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因为低层大气中的氧气更为丰富,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鲍姆加特纳在39千米高空往下降落,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气温并非先升后降,而是先降低后逐渐升高,C错误。太阳辐射的强度主要受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的影响,与鲍姆加特纳的降落过程无直接关系,且在高空,由于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可能更强,但随着降落,大气层变厚,太阳辐射可能会减弱,D错误。故选:A。2024年3月,中国和印尼顺利完成爪哇海沟联合科考任务,我国研发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178米深的海区。科研人员获得了一批宝贵的大型底栖生物、岩石和沉积物等样品,还发现了两处活跃的低温热液区。据此完成8~10题。8.“奋斗者”号采集的岩石来自()A.地壳 B.地核 C.上地幔 D.下地幔【解答】解:“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下潜到7178米深的海区,该深度属于地壳,所以“奋斗者”号采集的岩石来自地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爪哇海沟中两处低温热液区的能量最可能来源于()A.太阳辐射 B.月球引力 C.地核 D.软流层【解答】解: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且距地表较近,最可能是低温热液区能量的来源地,D正确。海底受太阳辐射影响小,A错误。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主要出现在海洋表层,B错误。地核距地表较远,其能量难以到达地表,C错误。故选:D。10.“奋斗者”号下潜到7178米深的海区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A.低温 B.高盐 C.高压 D.黑暗【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奋斗者”号下潜到7178米深的海区中,该深度每平方米要承受一万多吨的压力,是科考活动中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C正确。深海具有低温、高盐和黑暗的特点,但是潜艇内都能克服,不是最主要的困难,ABD错误。故选:C。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古代森林瞬间被掩埋,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渐被二氧化硅取代变成化石,但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仍保留了树木的特征。深圳仙湖植物园引进的400多株石化森林形成于约一亿五千万年至七千万年前。如图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11~12题。11.深圳仙湖植物园石化森林形成时()A.蓝细菌大爆发期 B.爬行动物繁盛期 C.联合古陆形成期 D.被子植物繁盛期【解答】解:据材料可知,据推测,石化森林形成于约一亿五千万年至七千万年前。结合图示可知,石化森林形成于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繁盛期,B正确。元古宙时,蓝细菌大爆发,属于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被子植物繁盛期是新生代,ACD错误。故选:B。12.科学家通过对石化森林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形成地的()①植物演化②地壳运动③天气变化④土壤成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答】解:石化森林是因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造成的,研究这些化石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当地以前的地壳运动情况及其变化过程,同时,石化森林保留了树木的原始特征,通过研究其构成可以推测古代植物的种类和演变,①②正确。天气变化比较快,无法推测生存时的天气变化,③错误。该化石形成年代久远,无法了解生长期的土壤成分,④错误。故选:A。研究发现,南极正以惊人的速度变绿,南极半岛一区域35年来植被面增加近13倍,且扩张速度还在加快,引起科学家的警觉。据此完成13~14题。13.南极洲变绿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的原因是()A.增加了CO2的吸收 B.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C.降低了大气的湿度 D.降低了地面反射率【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洲变绿,冰川面积缩小,导致反射率降低,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加剧气候变暖,D正确。南极洲变绿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可能减少,吸收也可能减少,A错误。土壤的肥力与气候变暖关系不大,B错误。水汽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降低了大气的湿度,可能抑制全球气候变暖,C错误。故选:D。14.快速获取南极半岛植被覆盖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遥感主要获取地表信息,所以快速获取南极半岛植被覆盖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进行数据分析、存储、模拟制作电子地图等功能不具备获取信息功能,B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进行定位导航,C错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环境,不具备获取信息功能,D错误。故选:A。在较大湖泊和湖岸之间常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风和陆风,湖陆风能调节局部地区的大气状况。据此完成15~16题。15.图中正确表示南京九龙湖和周边地区白天、晚上大气运动状况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答】解:结合海陆风的原理,白天湖泊吸热慢,气温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吸热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故白天盛行湖风;夜间反之,盛行陆风,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16.湖陆风能使周边地区()A.空气湿度下降 B.大气污染加重 C.热岛效应增强 D.昼夜温差减小【解答】解:湖陆风从湖泊上携带丰富的水汽,使空气湿度增加,A错误。湖陆风有利于空气运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B错误。湖陆风有利于空气流动,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C错误。湖陆风有利于空气流动,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缩小昼夜温差,D正确。故选:D。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据此完成17~18题。17.塑造地表形态的水循环环节为()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答】解: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涉及水循环过程中的降水和地表径流,③④正确。水汽输送和蒸发均在空中,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①②错误。故选:D。18.我国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答】解: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最多,河流径流量最大;西北内陆非季风区的河流补给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高山冰雪融水量最大,河流径流量最大,所以我国水循环是活跃的季节是夏季,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山东青岛距海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2022年10月3日,“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如图为“石老人”所在地区景观围,据此完成19~20题。19.“石老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石老人是青岛某地距海岸百米处的石柱,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而得名,是典型的海蚀柱景观,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未来“石老人”与海岸之间的距离将()A.无法比较 B.基本不变 C.变大 D.变小【解答】解:未来随着海浪侵蚀,图中的海蚀崖不断的后退,海岸线也随之后退,与石老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陕西关中平原古土壤黏化层厚且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人们在数千年耕作过程中通过堆积土粪增厚的方式对土壤进行了改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图示意关中平原某地的土壤剖面,据此完成21~22题。21.黏化层形成时期关中平原的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 B.寒冷湿润 C.温暖干燥 D.温暖湿润【解答】解:由材料知,黏化层质地黏重、呈褐色或红褐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胶体的形成,进而促进黏化层的发展;红褐色的土是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的;综上可推知,黏化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暖湿,D正确。寒冷、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黏化层的形成,ABC错误。故选:D。22.人们堆垫粪土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①矿物质②有机质③水分④空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答】解:①矿物质来自于成土母质,和堆垫粪土无关,故错误。②粪土属于农家肥,海洋有机质,所以堆垫粪土能增加有机质,故正确。③堆垫粪土不能增加水分,故错误。④堆垫粪土能增加空隙,故正确。故选:C。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域。古人充分利用海水的运动规律,每天定时纳潮(使海水自动流入滩田),进行晒盐。如图示意渤海局部区域图和天津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23~25题。23.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渤海盐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沛 B.蒸发量大 C.结冰期长 D.海域封闭【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渤海地区盐度较我国其他海区平均盐度低,主要原因在于海域封闭与外海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差,D正确。该海域降水量较我国其他海域降水并不丰富,A错误。渤海纬度高,海水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B错误。海水结冰,盐度降低,但与结冰期长短无关,C错误。故选:D。24.古人纳海水入滩田晒盐,充分利用的海水运动形式是()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解答】解:结合材料,古人充分利用海水的运动规律,每天定时纳潮(使海水自动流入滩田),潮汐每天定期纳潮,B正确。海浪、洋流和海啸没有这样明显的周期变化,ACD错误。故选:B。25.从气候条件看,渤海沿岸最有利于晒盐的时间是()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解答】解:由气候资料图可知,1~2月、10~11月气温低,蒸发量弱,不利于晒盐,AD错误。7~8月降水多,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晒盐,C错误。4~5月气温迅速回升,蒸发旺盛,降水少,多晴天,有利于晒盐,B正确。故选:B。2023年3月,科考人员到广西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5°N附近)考察,发现喀斯特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洼地内为热带雨林。如图为该地的景观图,据此完成26~27题。26.该地区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 B.土层较薄 C.降水少 D.土壤黏重【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为喀斯特地区,地表易受侵蚀导致土层贫瘠、浅薄,土壤保水性能弱,植被扎根较浅,抗倒伏能力弱,故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B正确。旱生型矮林的形成与气温关系不大,且该地区纬度低,气温并不低,A错误。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C错误。土壤黏重主要是红壤的特点,石灰岩广布地区不易形成红壤,D错误。故选:B。27.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热带雨林主要得益于()A.风速小 B.光照强 C.降水量大 D.热量丰富【解答】解: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好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而该地区位于22.5°N附近,发育了热带雨林,说明水热条件较好,夏季时该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水热条件都充足,能够满足雨林生长;根据“喀斯特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洼地内为热带雨林”可知,雨林发育于洼地,说明该洼地很深,因此冬季时不易受到冬季风影响,且洼地不易散热,使得该峰丛洼地冬季气温较高,冬季热量也能满足雨林的生长条件,所以该地区峰丛洼地内发育热带雨林主要得益于热量丰富,A正确,BCD错误。故选:D。如图为2023年10月4日17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28~29题。2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吹东北风的是()A.甲 B.乙 C.丙 D.于【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是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乙位于低压中心北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丙地受低压中心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丙地吹偏西风,B正确,C错误。丁地位于低压槽东南,吹偏南风,D错误。故选:B。29.此时,台湾岛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寒潮 C.干旱 D.台风【解答】解:读图可知,此时台湾岛的天气系统中间气压很低,受热带气旋的控制,即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D对。台风灾害时,降水较多,所以此时台湾岛如果发生洪涝灾害,也是因为台风灾害引起的,AC错。台风灾害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发生在冬春季节,B错。故选:D。30.(2分)如图示意两种地质灾害,比较图中示意的两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共同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 B.连降暴雨 C.坡度较大的地形 D.地表堆积物较多【解答】解:图中所示两种地质灾害分别为滑坡、泥石流,其共同条件是必须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尽管突发地震、连降暴雨、地表堆积物多都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但都不是滑坡、泥石流共同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发达,辣椒、番茄、棉花等农作物品质好。2011年以前,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湖面不断萎缩,生态环境恶化。2012年,博斯腾湖被列入国家首批8个“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截至2021年,湖面扩大了1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如图为博斯腾湖周边区域图。(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博斯腾湖流域内昼夜温差大的原因。(2)指出博斯腾湖周边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分析博斯腾湖湖面扩大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解答】解:(1)博斯腾湖所处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强,增温快,白天气温高;夜晚云层薄,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弱,降温快,夜间气温低,故昼夜温差大。(2)博斯腾湖周边地区发展灌溉农业通过人为引水、浇灌等方式改变了当地的水资源分配和使用,提高了蒸发量,使得更多的水分进入大气,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可能促进局部降水的增加;然而,灌溉农业同时会大量消耗水资源,可能导致地表水减少,径流量减小,从而影响水循环中的水资源分配。(3)博斯腾湖湖面扩大会增加湖泊的水汽蒸发量,从而提高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对缓解当地的干旱状况有积极作用;湖泊扩大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有利于动植物生存和繁殖,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湖泊扩大也对地下水补给和区域水循环有促进作用,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土地沙漠化风险,同时滑润和冷却环境温度,对区域气候调节有帮助。故答案为:(1)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增温快,气温高;夜晚云层薄,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2)博斯腾湖周边地区发展灌溉农业,会增加蒸发量,提高空气湿度,促进降水的形成;同时灌溉农业也会加大对水资源的消耗,使地表径流减少。(3)湖面扩大对湖面蒸发量增大,改善区域小气候;水生生物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施工承包合同(5篇)
- 口罩销售的合同(6篇)
- 房地产项目开发委托代理合同
- 文化旅游产业推广与合作经营合同
- 房产收购合作协议书
- 书面货物运输合同
- 互联网项目合作协议
-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
- 制式装修合同
- 房地产项目销售合同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文
- 互联网销售卷烟(烟草)案件的分析
- 公务员考察政审表样本
- 白菜花生长过程记录
- 监理资料目录
- 各类许可证允许使用的放射性药品目录
- 以创新力精神做好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