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20/wKhkGWeeDr2AIatOAAEy1FuBEVQ583.jpg)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20/wKhkGWeeDr2AIatOAAEy1FuBEVQ5832.jpg)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20/wKhkGWeeDr2AIatOAAEy1FuBEVQ5833.jpg)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20/wKhkGWeeDr2AIatOAAEy1FuBEVQ5834.jpg)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1/20/wKhkGWeeDr2AIatOAAEy1FuBEVQ58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蜡烛在距透镜2倍焦距以内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日食B.
水中倒影C.
小孔成像D.
“折断”的铅笔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
秒内经过1
米,在二秒内经过2
米,在3
秒内经过3
米,在4
秒内经过4
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
图中未画出)
的情形;其中凹透镜的是(
)
A.甲、乙、丙B.甲、乙、丁C.乙、丁D.甲、乙、丙、丁5、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录脳F脪脪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录脳隆盲F脪脪隆盲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录脳>F脪脪F录脳隆盲>F脪脪隆盲
B.F录脳<F脪脪F录脳隆盲=F脪脪隆盲
C.F录脳=F脪脪F录脳隆盲=F脪脪隆盲
D.F录脳=F脪脪F录脳隆盲<F脪脪隆盲
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隆忙
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吸热致冷作用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娄脩录脳>娄脩脪脪>娄脩卤没
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娄脩录脳娄脩脪脪=21
C.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
D.丙物质在足够的水中一定会漂浮8、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abc
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描述错误的是(
)
A.从a
到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bc
处重力势能相等C.从a
到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a
处动能最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2013
年4
月20
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
级地震,震后党和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科学施救。在采取的救护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救援人员用一种大剪刀将钢筋剪断,刀口很锋利它可增大对钢筋的压强B.空投物资若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护士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针筒D.医生用B
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10、老师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做出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包饺子时捏出饺子花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把篮球竖直上抛至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D.煮熟的饺子逐步从锅底浮到水面上,是因为饺子所受的浮力发生了变化11、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潜艇等超长超重而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的船舶.
如图甲所示,半潜船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使货物能够进入装货甲板上.
然后半潜船上浮至船身和货物一起浮出水面,将货物运走,如图乙所示为用半潜船运送损坏的舰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潜船是由密度比水小的实心材料制成的B.建造半潜船时内部一定留有很大体积的空舱C.没有装载任何货物处于下潜状态的半潜船,与它装载着舰艇并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一定相等D.图乙中的半潜船的质量必需要小于舰艇的质量1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我国北方冬季路面上结冰后常在冰上撒些渣土,是为了增大摩擦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13、某司机开车接近某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他先踩刹车减速5s
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在5
到10s
之间,汽车是静止的B.在0
到5s
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2m/s
C.在0
到10s
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m/s
D.第10s
末,汽车的速度为4m/s
14、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物理量C.时间一定时,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则物体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越少,则物体速度越大15、一只啤酒瓶,在下列情况下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的是(
)
A.静止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时B.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时C.握在手中,瓶口朝上静止悬在空中时D.放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茶几上时16、如图所示,R1
和R2
为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片P
置于变阻器中间,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
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只闭合S2
滑片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A1
示数的比值变小C.只闭合S2
和S3
且滑片置于最右端时,两电流表的示数可能相等D.先闭合S1S2
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1
再闭合S3
并移动滑片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2I1
与I2
可能相等1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_____。A.大象的“声音”交流B.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C.蝙蝠的“回声”定位D.医生对病人进行的“B
超”检查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一个标有“6V3W
”的小灯泡要接在10V
的电源上使它正常发光,应______联一个电阻,其阻值为______娄赂.
如果把这个灯泡接在4V
的电源上,其实际功率为______W.
19、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江水密度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江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且在建造堤坝时,考虑到压强的影响,堤坝的底部应比上部建得______(
选填“宽”或“窄”)
20、小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当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
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如果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10cm
能成倒立、______的实像.21、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___有关.
你认为与此因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北方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玻璃的______(
填“外”或“内”)
侧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______现象.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4分)23、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
画出她的脚上B
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
点的光路图.24、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25、请根据图中所示的三种运动,分析小球的运动与受到的力的关系,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箭头表示此刻的运动方向,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作用力,完成表格中空白处填空.。运动的形式受力的方向运动状态分析运动方向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速度大小甲:竖直下落过程竖直向下不改变(1)
______力与运动方向相同,速度增大乙:竖直上升过程竖直向下不改变变小(2)
______丙:斜向上抛出过程(3)
______(4)
______先变小后变大力与运动的方向不共线,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大小均改变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即:(5)
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成像情况和应用: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析】【解答】解: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故C错误;
D;把蜡烛靠近透镜;物距减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增大像距,即光屏应远离透镜,故D正确.
故选D.2、B【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析】【解答】解:A;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3、C【分析】解:题干中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每秒通过的距离是1
米,但是这只能说明摩托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但是不能说明在每秒内每刻的速度也有可能不同,因此摩托车做的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故选C.
(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
分析摩托车的运动情况;判断其运动类型.
能够抓住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对物体进行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解析】C
4、B【分析】【分析】
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出选择。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在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前提下,明确经过透镜折射后,光线变得发散了还是会聚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在下面四幅图中,从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甲、乙、丁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甲、乙、丁都是凹透镜;只有丙图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丙是凸透镜,
故选B。【解析】B
5、B【分析】解:
(1)
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深度以及容器的底面积相等;
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
由娄脩=mV
可得;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由p=娄脩gh
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由F=pS
可知,F录脳<F脪脪
故ACD错误;
(2)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和液体的质量均相等;
所以;由F=G=mg
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录脳隆盲=F脪脪隆盲
故B正确.
故选B.
(1)
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质量、深度以及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图可知它们的体积关系,利用娄脩=mV
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p=娄脩gh
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根据F=pS
可知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
(2)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正确的比较两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关键.【解析】B
6、C【分析】略【解析】C
7、C【分析】解:A
根据图象可知:甲、乙在体积相同时,质量m录脳>m脪脪
则由娄脩=mV
可知:娄脩录脳>娄脩脪脪
乙和丙在体积相同时,质量m脪脪>m卤没
则由娄脩=mV
可知:娄脩脪脪>娄脩卤没
所以三者密度关系为娄脩录脳>娄脩脪脪>娄脩卤没
故A正确;
B、由图象数据可知:娄脩录脳=20g10cm3=2g/cm3娄脩脪脪=10g10cm3=1g/cm3
则娄脩录脳娄脩脪脪=2g/cm31g/cm3=21
故B正确;
C;根据图象;当质量为20g
时,V录脳=10cm3V脪脪=20cm3
则V录脳V脪脪=12
故C错误;
D、由于水的密度为1g/cm3娄脩脪脪=1g/cm3
则娄脩卤没<娄脩脪脪=娄脩脣庐
所以在足够多的水中最终漂浮,故D正确.
故选C.
(1)
通过图象可知: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娄脩=mV
可判断密度关系;同样比较出乙;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
(2)
根据公式娄脩=mV
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然后求出比值;
(3)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根据V=m娄脩
求出比值;
(4)
根据浮沉条件判断;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在水中漂浮,密度比水大的物体在水中沉底.
(1)
会根据质量和体积的关系计算物质的密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娄脩脦茂>娄脩脪潞
时,下沉最终沉底;娄脩脦茂=娄脩脪潞
时,悬浮;娄脩脦茂<娄脩脪潞
时,上浮最终漂浮.【解析】C
8、C【分析】解:
A、小球从最高点释放,滚动到最低点a
点时的速度最大,即动能最大,故从a
到b
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A正确;
B、在bc
处小球的质量相同,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故B正确;
C;小球从最高点释放;滚动到最低点a
点时的速度最大,即动能最大,故从a
到c
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C错误;
D;小球从最高点释放;滚动到最低点a
点时的速度最大,即动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C
(1)
动能和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
(2)
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
(3)
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明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并对小球的降低和升高状态做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C
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分析】解:A
刀口很锋利;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钢筋的压强,故A正确;
B;因为空投物资匀速下降;所以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
C;针筒吸药液这一现象中;药液不是吸上去的,而是被大气压压上去的,故C错误;
D;医生用B
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AB
(1)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
(3)
针筒吸取药液时;是大气压把药液压入了针筒。
(4)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出题,这是中考出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需要引起注意。【解析】AB
10、BC【分析】【分析】垄脵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垄脷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同线;
垄脹
生活中的菜刀的刀刃要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对菜的压强,容易切断菜;
垄脺
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本题涉及到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改变压强的方法和漂浮的特点,与生活联系密切,分析时认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解答】A.包饺子捏出漂亮的花边;是手施加作用力的结果,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把篮球竖直上抛至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篮球只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菜刀刀口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煮熟的饺子逐步从锅底浮到水面上,是因为饺子所受的浮力变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C。【解析】BC
11、BD【分析】解:A
半潜船要运输大型舰船、潜艇等超重船舶;制造半潜船的材料必须用强度高的材料,而强度高的材料其密度一般比水大,如合金、钢铁等,故A错误.
B;据题意可知;半潜船搭载超重舰艇时,整体处于漂浮状态,由于它们的总重很大,故需要的浮力很大;为了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建造半潜船时内部一定留有很大体积的空舱,故B正确.
C、装货前甲板处于下潜状态(
下面甲图)
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
下面乙图)
据图可知,甲图中半潜船排开水的体积大,乙图中半潜船排开水的体积小;根据F赂隆=娄脩脣庐gV脜脜
可得F赂隆录脳>F赂隆脪脪
即装货前甲板处于下潜状态时比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故C错误.
D;甲图中水舱中装有压载水;半潜船的总质量:m录脳脳脺=m麓卢+m脣庐
乙图中水舱中的水被全部排出,半潜船与舰艇的总质量:m脪脪脳脺=m麓卢+m陆垄脥搂
由于压载水和舰艇的质量大小关系未知,故不能直接比较总质量;
由C
项分析可知,浮力大小关系为:F赂隆录脳>F赂隆脪脪
两图中半潜船均漂浮,据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等于总重力,所以G录脳脳脺>G脪脪脳脺
因m脳脺=G脳脺g
所以m录脳脳脺>m脪脪脳脺
故D正确.
故选BD.
(1)
根据半潜船的作用可知;它需用强度高的材料来制造,而强度高的材料其密度一般比水大;
(2)
半潜船搭载超重舰艇时处于漂浮状态;由于它们的总重很大,故所需浮力很大;增大空心部分的体积,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3)
据图中船排开水的体积关系;结合F赂隆=娄脩gV脜脜
可以比较出各自情况的浮力大小关系,进而判断即可;
(4)
由于两图水舱中水的质量不同;故不能直接比较总质量;已经知道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漂浮条件可得总重力的关系,进而得到总质量的关系.
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能从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来进行定性的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解析】BD
12、AC【分析】【分析】(1)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摩擦;(2)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摩擦,分离接触面。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一道基础性题目,也是中考的常考点。【解答】A.分离接触面;减小摩擦,故A正确;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我国北方冬季路面上结冰后常在冰上撒些渣土;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C正确;
D.鞋底刻有花纹,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C。【解析】AC
13、CD【分析】【分析】(1)
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物体是否静止;(2)
根据减小的速度和时间求出每秒减小的速度大小;(3)
根据图象得出0
到10s
的路程,由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4)
根据图象知第10s
的速度。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速度、时间图象的分析,关键能够分析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解答】A.由图知,在5
到10
秒之间,汽车以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零,所以汽车不是静止的,A错误;B.0
到5s
之间,速度每秒减小10?45m/s=1.2m/s
故B错误;C.0
到5s
之间,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12隆脕(4+10)隆脕5m=35m5隆芦10s
的路程s隆盲=vt=4m/s隆脕5s=20m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st=35m+20m10s=5.5m/s
故C正确;D.由图知第10s
末,汽车的速度为4m/s
故D正确。故选CD。【解析】CD
14、ACD【分析】【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解答】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不是表示物体路程多少的量,故B错误;
C.由速度公式可知;时间一定时,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则物体速度越大,故C正确;
D.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越少,则物体速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ACD。【解析】ACD
15、BC【分析】解:A
静止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时;没有相对运动.
所以不存在摩擦力,故A错误.
B;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时;发生相对运动,所以受到摩擦力,故B正确;
C;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根据瓶子所处的状态得出瓶子所受合力为0
在竖直方向上瓶子受重力,肯定还受手对它的静摩擦力.
故C正确.
D;放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茶几上时;在水平方向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故不受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C.
1
根据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去判断有无摩擦力。
2
可以根据物体所处状态和平衡问题判断摩擦力.
根据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去判断有无摩擦力也可以根据物体所处状态和平衡问题判断摩擦力.【解析】BC
16、ABD【分析】解:A
只闭合S1
电路中只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正确;
B;只闭合S2R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A1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电压表与电流表A1
的比值变小,故B正确;
C、只闭合S2S3
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这时R1
与R2
并联,电流表A1
测通过R1
的电流,电流表A2
测通过R2
的电流,由于R1R2
阻值不同,根据公式I=UR
可知:当U
相同;R
不同时,电流不同,故C错误;
D;S1S2
都闭合时;R1
被短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1
再闭合S3
时,滑动变阻器与R2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I2
假设通过电阻R2
的电流为I隆盲
则此时总电流为I2=I+I隆盲
当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将变小,电路中的总电流I2
可能与I1
相等.D
选项正确.
故选:ABD
.
A;根据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可得出结论;
B;只闭合S2R1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然后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A1
示数的比值。
C;只闭合S2S3
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即可.
D;S1S2
都闭合时;R1
被短路,当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将变小,然后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
此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其中明确只闭合S1
只闭合S2S1S2
都闭合时,的电路连接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难题.【解析】ABD
17、CD【分析】【分析】(1)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隆芦20000Hz
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
(2)
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
(3)
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解答】A.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而相互交流,不是利用超声波,故A不符合题意;
B.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故C符合题意;
D.医生对病人进行的“B
超”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故D符合题意。故选CD。【解析】CD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串;8;1.3【分析】解:
隆脽
实际电压为10V
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
隆脿
因此需要串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U脳猫=U鈭�U碌脝=10V鈭�6V=4V
I=I脳猫=I碌脝=P碌脝U碌脝=3W6V=0.5A
R脳猫=U脳猫I脳猫=4V0.5A=8娄赂
R碌脝=U露卯2P露卯=(6V)23W=12娄赂
P脢碌=U脢碌2R碌脝=(4V)212娄赂隆脰1.3W
.
故答案为:串;81.3
.
要想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两端电压必须为额定电压,因此可利用串联分压来分析;小灯泡与电阻串联,可利用公式I=PU
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再利用公式R=UI
计算出电阻;小灯泡的电阻保持不变,可利用公式R=U露卯2P露卯
计算电阻,再利用公式P实=U实2R
计算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联分压的特点,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出串联电阻的大小,以及利用公式P实=U实2R
计算实际功率.【解析】串;81.3
19、变大宽【分析】【分析】泥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如果水中泥沙含量增加,则液体的密度会增大;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有关: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是解答的关键。【解答】泥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会导致江水密度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所以,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压强增加,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在建造堤坝时,考虑到压强的影响,堤坝的底部应比上部建得宽一些。
故填:变大宽。
【解析】变大宽20、20;缩小【分析】解: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
所以40cm=2f
则f=20cm
.
如果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10cm
则u=40cm+10cm=50cm>2f
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20
缩小.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解析】20
缩小21、摆球重量摆动幅度摆长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分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决定悬挂着的物体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有:摆长、重量、摆动幅度。本题研究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周期)
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一道基础题。【解答】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摆球重量、摆动幅度无关,与摆长有关,钟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故答案为:摆球重量;摆动幅度;摆长;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解析】摆球重量摆动幅度摆长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22、内;凝华【分析】【分析】
根据冰花形成的位置来判断是哪里的水蒸气发生的凝华现象.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明确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
解:冬天室外的温度往往降到0隆忙
以下;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放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Weather Lesson 1(说课稿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001
- 2024年高中英语 Unit 3 Welcome to the unit and reading I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
-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Discover Useful Structure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合同(I)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六 分数除法6.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冀教版
- 2025信托资金借款合同协议
-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主题3 我们的爱心行动》说课稿 上海科教版
- 2025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农产品买卖合同(种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PPT
- 《陈列展览项目支出预算方案编制规范和预算编制标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办预〔2017〕56号)
- 《质量手册》培训教材课件
- 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doc资料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模板
- 人大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企业管理历年卷
- 2023质量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2课病残旅客服务沟通
- 直埋电缆沟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 第五章北方杂剧创作
- GB/T 4214.1-201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