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五年中考A(北京中考)三 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五年中考A(北京中考)三 文言文阅读_第2页
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五年中考A(北京中考)三 文言文阅读_第3页
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五年中考A(北京中考)三 文言文阅读_第4页
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五年中考A(北京中考)三 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五年中考A(北京中考)三文言文阅读

1.阅读《曹刿论战》,完成问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思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学,神弗福也。”公

EI:“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乙】百视其辙乱,望其鹿靡,故逐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多多识广见义勇为各抒己见

B.小但未孚言而有信杏无音值停手拈来

C.公与之来来风破浪乘虚而入来兴而来

遂逐齐师出步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舛

D.•

(2)翻译文中两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一

【甲】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

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生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软乱""旅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

以追击敌人了。

(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曹刿•介平民,在国家危难

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

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秦穆公兴兵袭①郑,过周而东,郑贾人②弦高将西贩牛,道遇秦师于周、郑之间,乃矫

③郑伯之命,犒④以十二牛,宾⑤秦师而却之⑥,以存郑国。

(取材于《淮南子•氾论训》)

材料二

时汉方事⑦匈奴,式⑧上书,愿输⑨家财半助边⑩。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

“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

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取材于《汉书•公孙弘卜式兄宽传》)

注:①【袭】偷袭。(2)【贾人】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不高。③【矫】假托。@【犒】犒

劳。@【宾】以客礼对待。(6)【却之】使秦军撤退。⑦【事】这里指抵抗。(8)【式】卜式,

任命。⑨【输】交纳,⑩【边】边防。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三小题。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牛.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⑴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举于市举一反三举足轻重轻举妄动

B.人恒V迎目不忘悔过白新言过其实

C.衡于本不足为虑深思熟率处心积率

D.征于告声e俱厉眉飞e舞喜形于e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

才能锤炼他的意志,蜡长他的才干。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

享乐之中则会灭亡。

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3)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旌接材料工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①攻罂.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拉饭④,有忧色。左右

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泉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

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

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链接材料二】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⑤后患。驱天下以从⑥欲,罄⑦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

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⑧。遂以四海之尊,殒⑨于

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战!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崔(di)】春秋

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技(tuan)饭]捏成团的饭。⑤[虞]考虑,

防范。⑥[从]同"纵⑦[蹲(qing)]用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口)]战事终年不休。

⑨[殒(yun))死亡。

答:

3.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列各小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甲】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乙】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侍、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

陛下亲之信之,别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木布衣,躬耕于南阳,荷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猬自杆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

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眼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一

A.有所广益/精益求精计日而待/不计其数

B.不求闻达/知书达理由是感激/实事求是

C.夙夜忧叹/优心如焚庶竭驾钝/尽心竭力

D.察纳雅言/温文尔雅临表涕零/涕泪交流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一

【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品行

高低不同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理解:请葛亮之所以推荐向宠是因为向宠人品好,军事才干突出,深得刘备赞誉。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都会为桓帝、灵帝二位君主深深叹

息,并对他们感到痛心和遗憾。

理解•:刘备痛心和遗憾的原因是桓、灵二帝亲近小人,疏远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

亡。

【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关头我受到委任,至今

已有二H^一年了。

理解:诸舄亮十“倾祖"时接受任务,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苏庐和临终托付大事的恩情。

(3)为国尽忠是中华传统美德。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工概括说明为国尽忠

在诸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太宗①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②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国之,,性乂抗

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④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

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链接材料二】

嗣⑤当激厉士卒,北逾沙漠,尽屠夷种。迎二圣⑥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

⑦,主上奠枕⑧,余⑨之愿也。

(节选自岳飞《五岳同盟记》)

注:①[太宗]李世民,唐代皇帝。②[征]魏征,唐初政治家。③[雅]平日,向来。

@[劳]慰劳。⑤[嗣]随后,接下来。⑥[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徵宗和宋钦宗。

⑦[虞]优虞,忧患,@[奠枕]安枕。⑨[余]指岳飞。

答:一

4.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四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111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期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网清倒影。绝媒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沿溯阻绝溯:―

属引凄异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

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o

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O

答案

1.【答案】

(1)D

(2)甲

(3)弦高和卜式都体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弦高作为一名郑国商人,路遇秦国军队来袭,

于是假托郑伯之命,犒劳秦国军队,用宾客之礼对待秦军,使秦国撤退以保住郑国。体现弦高虽身

份低微也不忘忧国的精神。卜式,从小牧羊,家境普通,但是当时汉朝正在对付匈奴,卜式上书,

希望把家财的一半献出来援助边防,体现出国家有难即使位卑也不忘忧国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A选项”见〃的意思分别是:入见;见过;看到;意见。B选项“信”

的意思分别是:信用;信用;消息;随手。C选项"乘"的意思分别为:骑,作战车的意思;就着;

就着;趁着。D选项“师”的意思都为军队。故选D,

(2)本题考杳文言文句子翻译与理解。乙文中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出齐师撤走了伏兵,是不正

确的。根据"辙乱""旗摩''可以判断出敌军军心已乱。故选甲。

(3)本题考查对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与分析。需要在整理、理解课外两则材料的基础上,针对

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2.【答案】

(1)D

(2)乙。

(3)(1)赵襄子一天攻打下来两座城池,非但面无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担忧赵国没有积累什

么德行,很快也会灭亡。是生于忧患的体现。

(2)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国家破灭,身首异处,被天下耻笑,

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释,难度易。

A.举:被任用/提出/向上抬/行动;B.过:犯错/经过/过错/超过;C.虑:思虑/忧虑/思考/思虑;

D.色:神态。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与理解,难度中。

【甲】中理解错误,理解中的内容相当于把"必先苦其心忘,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翻译了一遍,其中"行拂乱其所为",翻译错误,不是有做不完的事,而是扰乱他的行

为,使他的行为不顺。故选【乙,

(3)不随考查文言文翻译理解,难度适中。结合题干,子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中的体现,大

致理解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材料一中的"忧""空",料二中的“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陨"即可。

3.【答案】

(1)C

(2)乙。

(3)诸葛亮在为后主刘禅上书《出师表》中写道为报先帝遗愿,己经平定南方并即将北伐,以便

早日铲除奸凶,恢复汉朝基业。此外,他还用恳切的言语劝勉陛下“亲贤臣,远小人”,论述至情至

理,体现出了他心系国家命运,为国事鞠躬尽痒、直言进谏、耿直不讳的精神。在《旧唐书・魏征

传》中提到魏征耿直不阿、治国有方,为君主上书的谏言多达200余则,可见他对国事的用心负

责。岳飞则是表达了消灭蛮夷、平定动乱局势以安君主的一片忠心,由此可见他始终是把为国尽忠

放在第一要位的。

【解析】

(1)A中“计日而待”和“不计其数〃中的“计”均翻译为“计算”,但是"有所广益”的“益〃翻译为“好处、

成效”,而"精益求精”的"益"翻译为"更加”,因此排除。B项中“不求闻达”的"达"翻译为"飞黄腾达”

而“知书达礼”的"达"翻译为"懂得、知晓”,"由是感激"的"是''翻译为“这“,"实事求是''的"是"翻译为

“本质、真相”,故排除。C项中“夙夜忧叹〃和“忧心如焚〃的“忧〃,均翻译为"忧愁〃。"庶竭号钝"和

“尽心竭力"的〃竭”都翻译为"竭尽"故选C。D项中“察纳雅言〃的“雅〃翻译为"正确的〃,“温文尔雅”的

"雅"翻译为"文雅、优雅"。"临表涕零"的"涕"翻译为"眼泪","涕泪交流"的"涕"翻译为"鼻涕”,故排

除D。

(2)【甲】"优劣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