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_第3页
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_第4页
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Page2of7执行刚要五年规划作为中国综合性政策框架,旨在确立未来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简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接近尾声,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突破。这是中国政府对“十四五”规划初期所设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兑现,并为“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格局迈进。•2025年,中国有望新增331GW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使得累计装机容量增至1.7TW。到“十四五”规划期末,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4%。•国内风电、光伏及储能产业的供应链端的过剩产能将超过国内需求的270%,这将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持续拓展全球市场。•国内的激烈竞争正推动风机、光伏组件及储能电池的顶尖制造商大力投资下一代技术。•中国将通过整合火电和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电力供需协同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迅速发展。根据伍德麦肯兹预测数据,2025年,中国风电市场新增并网装机将再创新高,实现94GW,包括82GW陆上风电市场容量和12GW海上风电市场容量。2025年,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将同比增长9%,而海上风电在经历三年的低迷后也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反观中国光伏市场,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237GWac,较2024年有所下滑。分布式光伏由于受到并网限制以及新规带来的投资不确定性的影响,较2024年将有所减少。新增装机将在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之间均匀分配,预计两者的新增光伏占比分别约为54%、46%。随着可再生能源配储容量走高以及工商业储能市场的扩大,2025年储能(不包括抽水蓄能)市场新增装机将超过40GW/100GWh。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非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的部署规模也在增长,已规划及在建项目总容量超过17GW/85GWh。为实现各省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目标,行业需新增183GW风电和光伏并网装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和青海在内的省份仍未实现规划目标。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有助于缩小与目标容量之间的差距,但面临环保、电网安全稳定性问题等挑战。伍德麦肯兹《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跟踪数据库》显示,目前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容量达到311GW,到目前为止,仅43%的项目顺利投运。但我们预计共计216GW容量的项目有望于2025年底实现并网发电。该等基地将助力2025年集中式光伏及陆上风电产业增长,不过我们预计基地建设有望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取得更显著的发展。关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基地更详尽的市场分析,伍德麦肯兹中国可再生能源团队计划于2025年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因电网接入容量有限,多地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装机容量增长存忧。福建、湖南、山西、黑龙江、广东和河北这六个省份或暂缓分布式光伏备案,或要求配储作为审批条件。此外,部分县要求分布式光伏及风电项目配备储能设施,以此作为获批的先决条件。诸如江苏等地正在开展有关扩建电网基础设施的讨论,以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持续发展,但这些Page3of7举措属于长期解决方案。伍德麦肯兹预计,与2024年相比,2025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将下降15%,而分散式风电装机容量仍较为有限,其新增装机量将仅占风电总新增装机量的7%。WoodMackenzieChinarenewablesforecastsbytheendof2024vs2025capacitytargetsbyprovinceNote:2024renewableca供应链与技术创新促使中国光伏、风电和储能等相关设备在2025年本土供应大增——光伏组件产量增速超全球需求,风电机组和储能电池产能分别高于国内需求的两倍和五倍。国内供应过剩已导致光伏电池板、风力涡轮机以及储能电池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定价策略。组件价格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腰斩,且与2024年上半年相比,营收同比下降了29%,国内组件制造商已开始对价格竞争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与此同时,中国针对新建及扩产产能发布了更为严格的光伏制造业指导方针,70%的多晶硅产量规划或受影响。这一举措将有助于解决光伏组件供应链产能过剩的问题,并引导价格回调。伍德麦肯兹大胆预测,受管控下的多晶硅生产导致成本上升以及行业整合等因素的推动,光伏组件价格将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回升。在2023年经历艰难且大幅的利润下滑之后,中国风机整机商很早就达成了共识,要放缓价格竞争。结果就是,2024年全年陆上风机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到5%,而且价格趋稳将延续至2025年。用海冲突导致原计划在2022年至2025年间建设的15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推迟到了2024年至2027年间,这加剧了供应链的供过于求的状况。2024年,海上风机价格(含塔筒)在每千瓦3,000元至3,800元人民币之间,由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风机额定功率(8MW到18MW之间)存在较大价差。尽管我们预计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量会有所回升,但海上风机价格仍将持续下降。自2023年初起,上游正极产业面临财务困境,储能电池价格仍将在2025年继续下滑。与光伏和风能相比,储能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的推动下,持续吸引投资,且竞争愈发激烈。Page4of7国内市场供过于求以及激烈竞争的双重因素,将促使可再生能源企业不断寻求全球商业机遇。自2019年以来,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口销售额增长了30%,我们预计这一出口上升趋势将持续。此外,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正促使企业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海外扩张战略,以应对当地成分要求和税收政策。伍德麦肯兹《放眼海外》系列报告针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制造商和开发商所面临的市场动态及战略方法进行了探讨。敬请关注我们将于2025年初发布的报告更新内容。China’srenewablemanufacturingcapacityoverviewandshareofglobalmanufacturingcapacity国内激烈市场竞争与大型项目开发带来的规模效应,显著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快速迭代。2023年,领先的风电整机商、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储能制造商的平均研发投入占其总收入的4%以上。在光伏领域,2024年凭借高效产线升级,中国市场迅速从PERC转向TOPCon,而美国和欧洲因供应链及市场需求限制,仍使用PERC组件。预计2025年,TOPCon组件将占中国光伏组件75%的市场份额,HJT和XBC等下一代技术也在逐步推进。在风电技术方面,中国风电整机商在过去两年间的设备竞赛加剧,西方整机商间的竞争态势则放缓。中国市场容量增长与补贴结束,促使陆上和海上风机应用走向大型化。2024年间,中国整机商共推出18款新机型,其中,陆上、海上风机最大单机容量分别达16MW、26MW。相比之下,西方风机制造商正在精简其产品种类,并专注于全球产品标准化,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在此技术发展趋势下,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10MW及以上陆上风机装机占比将由5%跃升至18%,14MW及以上海上风机装机占比将由13%增至近50%。与此同时,核心零部件生产线也将加速升级。由于风电和光伏项目被要求强制配储,储能也面临着类似的降本压力。近期的招标越来越多地要求使用搭载300Ah+电芯的5MWh储能集装箱,由此加速了中国电网级储能市场对搭载280Ah电芯的3MWh储能集装箱设备的淘汰速度。伍德麦肯兹预测,搭载300+Ah电芯的储能项目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而首个搭载500+Ah电芯的储能项目将于2025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Page5of7除了主流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外,中国还在积极探索时长8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主要运用压缩空气储能以及熔盐光伏光热技术。中国也在积极培育电网稳定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直挂式储能技术。这些技术旨在助力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Shareoftechnologyevolutionforsolarmodules,windturbinesandenergystoragebatteriesNote:productionshareforsolarmoduleandenergystoragebatteries.Installationshareforwindturbine.2021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一体化项目”旨在通过紧密结合发电设备激活需求侧市场,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自2024年初以来,发展一体化项目在中央政府文件中屡屡成为关注重点。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动一体化项目,要求发电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从30%到95%不等的水平。然而,定价和交易机制的不完善阻碍了项目进展。根据伍德麦肯兹对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追踪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已公布的一体化项目超过90GW,但已投运的比例还不到10%。我们预计政府将出台更多政策来加速一体化项目的发展,尤其是在需求侧,比如零碳工业园区、数据中心以及高耗能制造业设施等方面。2025年,中国将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并启动更多试点项目,预计在“十五五”规划期间会有显著中国可再生能源:2025年值得关注的四大发展趋势arethoseofWoodMackenzie,anddonotnecessarilyrepresentourLicensors’positionorviews.Nothingcontainedinthemconstitutesanoffertobuyortosellsecurities,orinvestmentadvice.WoodMackenzie'sproductsdonotprovide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financialpositionorprospectsofanycompanyorentityandnothinginanysuchproductshouldbetakenascommentregardingthevalueofthesecuritiesofanyentity.If,notwithstandingtheforegoing,youoranyotherpersonreliesuponthesematerialsinanyway,WoodMackenziedoesnotaccept,andherebydisclaimstotheextentpermittedbylaw,allliabilityforanylossanddamagesufferedarisinginconnectionwithsuchreliance.Copyright©2023,WoodMackenzieLimited.Allrightsreserved.Page6of7Thesematerials,includinganyupdatestothem,arepublishedbyandremainsubjecttothecopyrightoftheWoodMackenziegroup("WoodMackenzie"),oritsthird-partylicensors(“Licensors”)asrelevant,andaremadeavailabletoclientsofWoodMackenzieundertermsagreedbetweenWoodMackenzieandthoseclients.Theuseofthesematerialsisgovernedbythetermsandconditionsoftheagreementunderwhichtheywereprovided.Thecontentandconclusionscontainedareconfidentialandmaynotbedisclosedtoanyoth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