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队文职人员(医学检验技术)知识点必练300题(含详解)
一、单选题
1.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催化相反的生化反应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竣激酶
B、果糖二磷酸酶I
C、丙酮酸竣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化酶
答案:D
解析:考点:葡萄糖能量代谢之糖异生途径。[解析]糖酵解中的葡萄糖经己糖激
酶催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该步反应的相反生化反应在糖异生中由葡萄糖6-磷
酸酶完成。
2.某化验室收到一个血标本作脂蛋白分型并获得下列结果:血清外观混浊,4℃
过夜后血清外观混浊,液面有奶油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增高,电泳后呈现乳
原微粒区带。诊断属于何型高脂蛋白血症
A、I型高脂蛋白血症
B、II型高脂蛋白血症
C、川型高脂蛋白血症
D、IV型高脂蛋白血症
E、V型高脂蛋白血症
答案:E
解析:考点:高脂血症的分类c解析:按上述分析,是外源性的TG和VLDL升高,
所以是V型高脂蛋白血症。
3.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E、化学成分可以是多糖,也可以是多肽等
答案:D
解析: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黏性物质。
其成分多为糖类,其功能是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致病作用,抗原性是鉴别细菌
的依据之一。
4.血小板黏附率降低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
A、心肌梗死
B、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C、糖尿病
D、缺血性中风
E、深静脉栓塞形成
答案:B
解析:血小板黏附率降低,反映血小板黏附功能低下,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
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5.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涂片发现明显的核左移及毒性
改变,说明机体
A、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差
B、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良好
C、感染较局限,机体反应性差
D、感染较局限,机体反应性良好
E、与机体反应性无关
答案:A
解析:考点: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临床意义。解析:白细胞计数降低伴有明显
的核左移称退行性核左移,多见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的严重感染,如伤寒、伴中
毒性休克的败血症。出现退行性核左移说明感染严重而机体反应性差。
6.患者男性,81岁。10年前行过角膜移植手术,近3个月进行性意识障碍,眼
球震颤,视力下降,伴有肌阵挛,肌反射亢进,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肮病毒感
染所致克雅病(CJ
A、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性脑炎
E、SSPE
答案:A
解析:考点:肮病毒感染的诊断。解析:肮病毒(月元粒)极其微小,不合核酸,
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抵抗力强,具有传染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
A、因子XII
B\因子刈a
C\因子刈a、Ca2
D、因子刈a
E、因子Xa、Ca2*
答案:C
解析:考点:参与纤维蛋白单体形成交联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解析:可溶性纤
维蛋白单体在因子Xlla、Ca?,作用下,Y链和Q链之间以其价键交联,形成稳定的
不溶性纤维蛋白。
10.关于Lp(a)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与LDL结构相似
B、含有载脂蛋白a
C、与血栓形成有关
D、其水平个体之间变异大
E、其水平与人种无关
答案:E
解析:考点:Lp(a)的组成、结构、生物学特点。[解析]Lp(a)是由一分子LDL
及载脂蛋白a组成,ap。(a)结构与纤溶酶原(PNG)极为相似,两者有交叉反应。
印。(a)可以竞争性结合PNG受体或纤维蛋白等大分子,故认为Lp(a)不仅促进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又阻止血凝块溶解,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
其水平与人种有差异。
11.不属于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的指标为
A、精密度
B、准确性
C、可比性
D、灵敏度
E、线性范围
答案:D
解析:考点: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指标。解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公布
的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可比性、准确性、总重复性、精密度、线性范
围。
12.在五级分类法中,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的是
AxI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E、V级
答案:C
解析:川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13.某贫血患者MCV为90fl,MCH为30pg,MCHC为333g/L,RDW:22%,该患者贫
血类型属于
A、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B、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C、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D、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答案:A
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而出
现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
通过红细胞的三个平均数及RDW可判定该患者为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
性贫血。
14.诊断为糖尿病时血糖浓度需达到的水平为
A、空腹血糖浓度V6nlmoL/L
B、空腹血糖浓度6〜7mmoI/L
C、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E、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7mmoL/L
答案:D
解析:考点:糖尿病诊断标准。解析: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糖尿病症状加随意静
脉血糖浓度211.1mmol/L。
15.血液中的钙有43%〜47%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其中最主要与哪种蛋白质结合
A、免疫球蛋白
B、白蛋白
C、转铁蛋白
D、钙调蛋白
E、C-反应蛋白
答案:B
解析:血液中的钙有43%〜47%与白蛋白结合。
16.正常人精液排出后60min内,a和b级精子的总和应大于
A、25%
B、50%
C、60%
D、70%
E、8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精子活动力。WHO规定正常生育者精子活动力:射精后60分钟
内,a级精子应>25%;或a和b级精子的总和>50%。
17.从腹腔感染患者腹腔液中出分离一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
氨酶阳性,在血平板上有迁徒生长,H2s阳性,它可能是
A、变形杆菌
B、摩根摩根菌
C、普罗威登梭菌
D、伤寒沙门菌
E、枸檬酸杆菌
答案:A
解析:变形杆菌有迁徙生长特性。
18.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是
A、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
B、ELISA法
C、流式细胞仪分析法
D、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
答案:D
解析: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优点是该方法测定的是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但是
细胞因子的前体分子通常无生物学活性,故不能用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检测。
ELISA法主要用于可溶性细胞因子的测定。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
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可检测细胞因子基因的缺失和突变。
19.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A、肝炎病毒
B、疱疹病毒
C、EB病毒
D、流感病毒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的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E
B病毒为本病的病原。
20.不属于人工法血细胞计数的技术性误差的是
A、计数域误差
B、标本混匀不够
C、稀释倍数不准
D、采血量不足
E、充池液体不准
答案:A
解析:考点:人工法血细胞计数质量控制。[解析]计数域误差又称固有误差,是
由于血细胞在计数池内分布不均所致,无法避免。本题中其他答案是在血细胞计
数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或使用器材的原因所致,属于技术性误差。
21.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脂肪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答案:E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是内皮细胞的损伤、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内膜下迁移、巨噬
细胞的浸润、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内膜下迁移,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细胞坏死
和大量的脂肪沉积。
22.下列可以鉴别酵母菌和类酵母菌的培养
A、沙保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尿素琼脂
D、咖啡酸培养基
E、玉米粉聚山梨酯-80琼脂
答案:C
解析:考点:真菌的微生物检验。解析:酵母型菌落如新型隐珠菌能产生服酶,
可分解尿素琼脂培养基的尿素形成N%和CO2,使培养基pH升高,培养基由黄色
变为粉红色。
23.男性,40岁,面色苍白,鼻出血、皮肤淤点2个月。体检:中度贫血貌,皮
肤散在淤点,脾肋下2cm。检验: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5X10°/L,血小
板32X1。3/L;外周血涂片有核红细胞2/100个白细胞。哪种疾病诊断最不可
A、骨髓纤维化
B、MDS
C、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隐匿性)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PNH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涂片没有核红细胞。
24.免疫学技术测定的待检物质是
A、蛋白含量
B、生物活性
C、化学性质
D、免疫原性
E、物理性质
答案:A
解析:免疫学检测为抗原表位与抗体可变区之间的结合,抗原表位数量的多少决
定反应强度,抗原表位的总数量与抗原分子数量密切相关。
25.下列试验中不是直接检查溶血的是
A、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
B、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C、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
D、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E、网织红细胞计数
答案:E
解析:考点: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解析]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可判断红
细胞的破坏程度;测定血清中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可反映溶血的情况;尿含铁血黄
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尿中有铁排出。血管内溶血时,
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大量增加,血浆中可检测出高铁血红素白蛋白。网织红细胞
计数可反映骨髓红系增生的情况,也间接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26.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
A、脑
B、肾脏
C、肝脏
D、胰腺
E、心脏
答案:C
解析:考点:血糖浓度的调节。[解析]肝脏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器官。肝脏具
有双向调节功能,其通过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的氧化分解以及糖异生作用来维
持血糖的恒定。
27.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
A、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
B、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
C、补体溶解致敏红细胞的活性
D、溶血素与补体结合能力
E、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
答案:C
解析: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激活补体,发生溶血。
28.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高磷血症的常见原因
A、肾排泌磷酸盐的能力下降
B、磷酸盐摄入过多
C、磷向细胞外转移
D、维生素D缺乏
E、维生素D中毒
答案:D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肠道对磷的吸收障碍,血磷浓度降低。
29.当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多少时,脑脊液可见混浊
A、5g/L
Bx10g/L
C、15g/L
D、20g/L
Ex25g/L
答案:B
解析: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h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
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
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馍、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
h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h内呈块状凝固。
30.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25℃培养时形态学的显著特征是出现
A、芽胞
B、菌毛
C、周鞭毛
D、荚膜
E、迂回体
答案:C
解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25"C培养时形成周鞭毛,呈翻滚旋转状运动。37℃
培养无动力。
31.某患者,女,29岁,突然发热,1天后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痛。实验
室检查结果: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0〜40个/HP,白细胞10〜20个/HP。
应考虑做何种检查
A、尿蛋白定性
B、血常规检查
C、尿细菌培养
D、膀胱镜
E、肾盂造影
答案:C
解析:该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可能为细菌感染,所以应进一步做细菌
培养。
32.下列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面得到的血液
E、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答案:B
解析:血浆是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含有纤维蛋白原。
33.NBT还原实睑可用于吞噬细胞免疫缺陷病的检查,其正常值范围一般为
A、>15%
B、<10%
C、V5%
D、>20%
E、>10%
答案:B
解析:NBT还原实验的正常范围是5%〜10%
34.药物生物半衰期(ti/2)指的是
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吸收药物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D、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服用剂量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半衰期的概念。
35.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化学组成
B、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C、抗原表位的数量
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型
E、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答案:D
解析:考点: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解析]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由抗原、抗
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
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活检的以下典型特征与哪些疾病相关
A、孤立性幼红细胞岛
B、吞噬细胞增加,形成“星空样”图像
C、检出不典型微巨核细胞
D、骨髓内浆细胞均一性、结节性聚集
E、骨小梁减少、变细或虫蚀样缺损
答案:C
解析:骨髓活检一般是在骨髓多次穿刺失败、骨髓穿刺不能明确诊断时进行,许
多血液病可以根据骨髓活检的特征性表现而得以诊断。如AA典型病例可见残存
孤立性幼红细胞岛,即所谓“热点”;巨幼细胞贫血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
增生,分裂象易见;慢粒可见中幼粒增生为主,伴较多晚幼粒,同时吞噬细胞增
加,形成“星空样”图像;MDS最重要的特征是检出不典型微巨核细胞和未成熟
前体细胞异常定,位;MM则是骨髓内浆细胞均一性、结节性聚集。
37.制备抗血清时,抗体产生不包括以下哪一阶段
A、静止期
B、指数期
C、稳定期
D、下降期
E、活跃期
答案:E
解析:抗血清产生阶段分为静止期(约2d,血中尚无抗体)、指数期(4d左右,
抗体迅速上升)、稳定期(2〜4周,抗体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下降期(约
几个月后,抗体缓慢下降)四个阶段。
38.鉴定副流感病毒最常用的方法是
A、血凝抑制试验
B、中和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红细胞吸附试验
E、免疫荧光试验
答案:D
解析:考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解析:鉴定副流感病毒最常用的方法是红细胞
吸附试验,亦可用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是用
来检测副流感病毒抗原的试验。
39.下列不属于运输载体类的血浆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铜蓝蛋白
C、转铁蛋白
D、前清蛋白
E、免疫球蛋白
答案:E
解析:血浆蛋白质按功能分七大类,其中A、B、C、D属于运输载体类,E是免
疫球蛋白类,其他还有补体蛋白类,凝血蛋白类,血清酶,蛋白激素类,蛋白酶
抑制物。
40.质粒是细菌的
A、致病物质
B、胞质颗粒
C、染色体外DNA
D、核质DNA
E、异染颗粒
答案:C
解析:考点: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解析]质粒是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
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物质。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
细胞中。
41.临床生化实验采取标本应用最多的是
A、动脉采血
B、静脉采血
C、手指血
D、耳垂血
E、毛细血管采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临床生化实验用标本采集方法。临床生化实验用标本可从静脉、
动脉和毛细管采取,应用最多的是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毛细
血管也可用作一般生化分析,但因采血量少,多用于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和微量分
析仪器,目前国内应用较少。
42.主要功能是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A、铜蓝蛋白
B、转铁蛋白
C、结合珠蛋白
D、a2-巨球蛋白
E、C-反应蛋白
答案:C
解析:结合珠蛋白主要功能是与红细胞中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结合;铜蓝蛋白是
铜代谢的关键蛋白质,肝豆状核变性就是铜在肝脏和豆状核沉积而导致的疾病,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原因是缺铁,转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代谢的较好指标。
43.细菌的染色性与细菌的何种物理性状有关
A、光学性质
B、带电现象
C、表面积
D、渗透压
E、半渗透性
答案:B
解析:细菌的带电现象与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有密切关切。
44.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真菌
答案:A
解析: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透过细菌滤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
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45.女性,31岁。发现轻度贫血2年,经维生素B”和叶酸治疗3个月无效。平
时月经量多,生育2胎,大的4岁,小的2岁,均自己喂奶。无其他疾病史。H
g85g/L,RBC3.15X1012/L,网织红细胞1%,WBC5.3X10S/L.PLT204X109
/Lo尿三胆试验均阴性。大便潜血试验阴性。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阴性。本例
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骨髓病性贫血
答案:D
解析:患者存在铁需要增加(自己喂奶)和铁丢失过多(平时月经量多)的情况,
缺铁性贫血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阴性。
46.用于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通常为
A、YAC细胞株
B、B-9细胞株
GB9-11细胞株
D、K562细胞株
E、KYMTD4细胞株
答案:D
解析:考点: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解析]测定人NK细胞活性多以K562细胞
株作为靶细胞,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多以YAC细胞株作为靶细胞。
47.慢性肾炎患者,近10天来出现厌倦、恶心、乏力,首先应查
A、内生肌酊清除率
B、HBsAg
C、钢餐检查
D、血尿素氮、肌醉,二氧化碳结合力
E、肝功能化验检查
答案:D
解析:血尿素氮、肌酎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指标,二氧化喋结合力可以了解人
体内酸碱平衡的状况。该患者有慢性肾炎,出现厌倦、恶心、乏力,首先应考虑
是否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的。
48.从单个核细胞中去除单核细胞最便捷的方法是
A、低渗裂解法
B、亲和板法
C、免疫磁珠法
D、黏附贴壁法
E、尼龙吸附
答案:D
解析:单核细胞具有黏附玻璃和塑料表面的特性,通过黏附贴壁法可去除单个核
细胞中的单核细胞。
49.患者,男,3岁。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血清lgGV2g/L,淋巴结无生发中
心,T细胞数量和功能正常,初步诊断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B、Bruton综合征
C、缺铁性贫血
D、AIDS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答案:B
解析:BruIon综合征为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由于B细胞发育缺陷或对T
细胞传递的信号无法产生有效应答所致的抗体生成障碍。患者外周血T细胞数正
常,B细胞可减少或缺陷,体内IgG水平降低或缺失,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化脓
性感染。
50.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是
A、杆菌肽试验
B、甲基红试验
C、硝酸盐还原试验
D、明胶液化试验
E、丙二酸盐利用试验
答案:E
解析:杆菌肽试验属于抑菌试验;甲基红试验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硝酸
盐还原试验属于酶类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属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丙二
酸盐利用试验属于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51.以下因素中不影响钾在细胞内外分布的是
A、糖代谢
B、血液pH
C、脂肪代谢
D、肾和呼吸功能
E、消化功能
答案:E
解析:糖代谢及脂肪代谢需钾的参与;酸碱平衡、肾和呼吸功能均影响钾的分布。
52.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的是
A、IL-5
B、IL-4
C、IFN-Y
D、TNF-a
ExIL-8
答案:E
解析:IL-8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IL-4可促进1g的类别转换,促进IgE的产生。
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FN-Y可抑制ThO细胞向Th2细胞转化。
53.当RDW增大时,说明红细胞
A、染色形态异常
B、体积变小
C、体积增大
D、大小不均一性
E、体积不变
答案:D
解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样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即反
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
54.在血脂测定中当TG大于多少时LDL-C不宜用FriedewaId公式计算求得
A、>1.8mmol/L
B、>3.6mmol/L
C、>4.6mmol/L
D、>5mmol/L
E、>6mmoI/L
答案:C
解析:考点:Friedewald公式。解析:LD-C计算法FriedewaId公式:LDL-C=
TC-(HDL-C+TG*0.2)o适用条件:①空腹血清不合CM;②TG浓度在4.6mmoI/L
以下;③川型高脂蛋白血症除外。
55.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是
AxIgA
B、IgG
C、IgD
D、IgM
ExIgE
答案:E
解析:IgE是亲细胞性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56.以下抗原中哪一种属于颗粒性抗原
A、各种蛋白质
B、各种细胞
C、细菌毒素
D、核酸
E、免疫球蛋白片段
答案:B
解析:颗粒性抗原主要有细胞、细菌、寄生虫等,可溶性抗原有蛋白质、酶、补
体、细菌毒素、免疫球蛋白片段等。
57.动脉采血主要用于
A、电解质检查
B、血脂检查
C、血气分析
D、血氨检查
E、血糖监测
答案:C
解析:临床生化试验用标本应用最多的是静脉血,动脉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
58.重复性试验是考查候选方法的
A、过失误差
B、随机误差
C、比例系统误差
D、方法学误差
E、恒定系统误差
答案:B
解析:重复性试验是考查候选方法的随机误差。
59.血清白蛋白测定多采用的方法是
A、酚试剂法
B、双缩服法
C、溟甲酚绿法
D、丽春红S法
E、考马斯亮蓝法
答案:C
解析:血清白蛋白的测定采用漠甲酚绿法。
60.关于弧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呈革兰阴性
B、耐碱不耐酸
C、一端具有单鞭毛而运动活泼
D、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逗点形
E、营养要求高,仅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答案:E
解析:许多致病性弧菌可在血平板或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
上许多致病性弧菌可以生长,形成糖类不发酵的菌落。
61.染色体短臂
染色体核型描述中常用的缩写与中文意义相对应的是
AxdeI
B、inv
C\p
D、q
E、mos
答案:C
解析:染色体长臂(q);染色体短臂(p);嵌合体(mos);倒位(inv);缺失(del);
重复(dup);易位(t);等臂染色体(i);插入(ins)。
62.抗脂解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E、性激素
答案:C
解析: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性激素均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胰
岛素是调节脂肪合成的主要激素,它能诱导乙醛CoA竣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等的
合成,从而促进脂酸的合成。
63.生物传感器中决定传感器的功能与质量的关键元件是
A、生物敏感膜
B、热敏元件
C、光敏管
D、荧光计
E、阻抗计
答案:A
解析:考点:生物传感技术。[解析]生物传感技术测定生化物质的原理是:待测
定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化生物敏感膜层,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化学反应,
产生的信息被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
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经计算系统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生物敏感膜又称分子
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元件,它直接决定传感器的功能与质量。
64.某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15mmol/L,靶值为5.01
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参加室间质量评价血糖的偏倚为
A、1%
B、2%
C、3%
D、5%
E、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为偏倚的计算,偏倚=(5.15-5.0)/5.0X100%。
65.最适宜用于鉴别原粒和原淋的细胞化学染色是
A、PAS染色
B、ACP染色
C、a-NAE染色
D、NAP染色
E、POX染色
答案:E
解析:POX染色:急粒时,白血病性原粒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颗粒粗大局灶分布;
急淋时,原淋和幼淋细胞呈阴性;急单时,白血性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少数可
呈弱阳性,颗粒少常弥散分布。POX染色区分小型原粒和原淋细胞,前者阳性。
66.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可不采用以下哪一种方法
A、盐析法
B、凝胶过滤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辛酸提取法
E、放射免疫法
答案:E
解析:单克隆抗体经初步处理后,再按所要求的纯度不同采用相应的纯化方法,
一般采用盐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辛酸提取等方法。
67.对于诊断骨肉瘤最有价值的是
A、AMY
B、ALT
C、GGT
D、AGP
ExALP
答案:E
解析:酸性磷酸酶(ACP)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和前列腺,前列腺癌时明显升高;碱
性磷酸酶(ALP)主要存在于肝脏和骨骼,骨肉瘤时明显升高;GGT相对于ALT等
对于酒精中毒更敏感;急性甲肝患者其ALT的阳性率达85%〜95%;淀粉酶和脂
肪酶都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急性胰腺炎时AMY明显升高。
68.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是
A、TNF-a
B、IL-5
C、IL-10
D、IFN-a
E、IL-18
答案:D
解析:TNF-a又称恶病质素,是引起恶病质的主要细胞因子°
IL-10为负性免疫调节因子,可抑制IL-2合成。
IL-5不仅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分化,而且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IFN-a,具有抗病毒作用,目前临床常用于HBV等病毒感染的治疗。
69.分立式生化分析仪与管道式生化分析仪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为
A、前者各个标本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后者在同一管道中起反应
B、后者各个标本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前者在同一管道中起反应
C、两者吸出血清的方式不同
D、两者添加试剂的方式不同
E、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不同
答案:A
解析:分立式生化分析仪与管道式生化分析仪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为:前者各个
标本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中起反应,后者在同一管道中起反应。
70.能使蛋白质沉淀而又不变性所用的沉淀剂和温度条件是
A、低温下用硫酸核
B、常温下用硫酸铜
C、常温下用三氯醋酸
D、低温下用丙酮或乙醇
E、低温下用三氯醋酸
答案:A
解析:考点:蛋白分离纯化技术。[解析]分离蛋白质时多利用蛋白质的特殊理化
性质,采取盐析、透析、电泳、层析及超速离心等不损伤蛋白质高级结构的物理
方法。纯化时,绝对不能采用高温、过酸、过碱、剧烈振荡实验条件。
71.关于室间质量评价标本的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规定回报EQA结果的日期之前,实验室之间不能进行关于EQA样本检测结
果的交流
B、测定次数必须和常规检测患者样本次数一样
C、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
规检测方法
D、实验室不能将EQA样品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
E、为使测定结果准确,可以进行重复测定,取其平均值
答案:E
72.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系统中血清作56℃30分钟处理的目的是
A、增强血清中抗原抗体结合能力
B、破坏补体,以排除标本中补体对结果的影响
C、提高血清中抗体的激活状态
D、增加补体活性
E、破坏血清中抗羊红细胞成分
答案:B
解析:考点:补体结合试验的注意事项。[解析]补体结合试验时血清在试验前应
加热56℃30分钟(或6013分钟),以灭活补体和某些非特异性反应因素。
73.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
A、临床有贫血、脾大及反复感染
B、全血细胞减少及单核细胞减少
C、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毛细胞,ACP染色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
制
D、免疫表型检查SmIg阳性
ExCD19、CD20、CD22阴性,CD21阳性
答案:C
解析: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毛细胞,酸性磷酸酶1ACP)染色阳性,且
不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是多毛细胞白血病主要依据。
74.严重腹泻可引起
A、胃酸损失
B、碳酸氢盐丧失,造成酸中毒
C、肾脏对NaHCO:重吸收代偿降低
D、引起碱中毒
E、引起高血钾
答案:B
解析:严重腹泻可以起碳酸氢盐丧失,造成酸中毒。
7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脾脏的功能
A、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B、各类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
C、产生抗体的场所
D、各类免疫细胞发育的场所
E、全身血液的过滤器
答案:D
解析:脾脏作为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聚集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脾
也是血液通路中的滤过器官。
76.目前研究得不很清楚的脂蛋白受体是
A、LDL受体
B、清道夫受体
C、VLDL受体
D、HDL受体
E、IDL受体
答案:D
77.慢性肾炎10年,近来出现乏力、水肿、少尿等症状,血压为165/105mmHg,
下列检查中首选的是
A、血尿素
B、肌解清除率
C、血肌酎浓度
D、尿浓缩试验
E、PSP排泄试验
答案:C
解析:Scr是反映GRF减退的后期指标,当肾小球GRF功能减退至50%肘,Scr
是氮质血症病情观察和疗效判断的有效指征。
78.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
B、IgA
CvIgD
D、IgE
EvIgG
答案:D
解析:IgE在血清中含量最低。
79.下列关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
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
C、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
D、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
E、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时阳性
答案:C
解析:考点: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法。[解析]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红细胞表
面有无不完全抗体,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直接抗人
球蛋白试验,加入抗人球蛋白试剂,出现凝集反应。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
性血红蛋白尿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80.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A、心脏
B、肝脏
C、肾脏
D、胰腺
E、胃肠道
答案:B
解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
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
化。
8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A、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测定
B、酚红排泄试验(PSP)
C、自由水清除率(Cm)
D、内生肌酊清除率
E、氯化铁负荷试验
答案:D
解析:自由水清除率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测定是反映近端肾小管的重吸L攵功能。
内生肌好清除率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好的试验。
酚红排泄试验(PSP)是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能。
氯化铁负荷试验是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酸碱调节功能。
82.磷主要的排泄途径为
A、肝脏
B、肾脏
C、呼吸道
D、皮肤
E、消化道
答案:B
解析:磷主要的排泄途径为肾脏。
83.在沙保罗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是为了
A、促进真菌生长
B、抑制细菌生长
C、抑制螺旋体生长
D、抑制放线菌生长
E、抵制污染真菌生长
答案:E
解析:在沙氏琼脂中加入氯霉素或放线菌酮,可防止细菌和污染真菌的生长。
84.测定内生肌酎清除率,以下不需要的是
A、低蛋白禁肉食3天
B、避免剧烈运动
C、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
D、同时测定血和尿肌好
E、大量饮水
答案:E
解析:测定内生肌酎清除率需要同时测定血和尿肌酎浓度,并准确留取24小时
尿液。进肉食会产生外源性肌酎,剧烈运动使内源性肌酎的生成增加,两者均应
避免。测定内生肌酎清除率无需大量饮水。
85.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以下细胞形态的描述最符合粒系哪个阶段细胞
A、核较大,一侧微凹陷,核仁清晰,胞浆量较多,胞浆内含紫色大小不一颗粒
B、胞核圆,核仁清晰,胞浆量较少,胞浆内含少量细小颗粒
C、胞核一侧微凹陷,无核仁,胞浆量较多,胞浆内含淡紫色细小颗粒
D、胞核圆,胞质内及核内含有数量不多粗大深紫黑色颗粒
E、胞核呈肾形,胞浆中充满粗大、暗黄色颗粒
答案:E
解析:早幼粒细胞最重要的特点是核仁清晰,胞浆量较多,胞浆内含紫色大小不
一颗粒;中性中幼粒细胞胞核一侧微凹陷,内含淡紫色细小颗粒;嗜酸性晚幼粒
细胞充满粗大、暗黄色嗜酸性颗粒。
86.酶偶联反应与一般酶反应的重要区别是
A、准确
B、快速
C、误差大
D、误差小
E、有明显的延滞期
答案:E
解析:酶偶联反应与一般酶反应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一个明显的延滞期,延滞期
越短越好,测定时间一定要避开此期。
87.免疫法隐血试验适于检验的疾病是
A、消化性溃疡
B、结肠息肉
C、门静脉高压
D、急慢性胃炎
E、胃癌
答案:B
解析:消化道出血后(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酶及
细菌作用后分解,使血红蛋白免疫原性减弱、消失或改变而出现假阴性,故免疫
法主要用于下消化道出血检验。上述选项中结肠息肉属于下消化道出血,其他选
项均属于上消化道出血。
88.患者男性,20岁。近5天因发热、咽痛,牙龈出血就诊。体查:体温37.8℃,
牙龈红肿,口腔、咽部黏膜有散在水疱及溃疡。以上表现最符合
A、口-唇疱疹
B、复发性疱疹性唇炎
C、水痘
D、脓疱疹
E、肠道病毒感染
答案:A
解析:考点:口-唇疱疹的诊断。解析:复发性疱疹性唇炎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
状,且口腔内较少出现疱疹。口-唇疱疹潜伏期为2〜14天,表现为咽痛、发热、
全身不适。
89.用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多个群,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大多
属于
A、A群
B、B群
C、C群
D、D群
E、G群
答案:A
解析:根据链球菌细胞壁抗原分类,将链球菌分为A、B、C、D等18个群,对人
类有致病性的90010属A群,B、C、D、G群较少见。
90.第一胎即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不合最常见的是
A、AB0血型
B、Rh血型
C、Kidd血型
D、Lewis血型
ExMN血型
答案:A
解析:考点:新生儿溶血病病因。[解析]ABO血型系统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第
一胎即可发病。而其他几个血型需要经过免疫刺激(输血或妊娠)才能产生相应
的血型抗体。
91.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A、周围免疫器官
B、淋巴结
C、骨髓
D、胸腺
E、法氏囊
答案:B
解析:考点:免疫组织和器官。[解析]淋巴结、脾、扁桃体等为外周淋巴器官,
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执行免疫应答功能。
92.人类感染沙门菌,最常见的是
A、伤寒和副伤寒
B、败血症型
C、肠炎型
D、慢性携带者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沙门菌在临床上常引起胃肠炎。
93.体内缺铁时,最早表现是
A、血清铁降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储存铁减少
D、MCV变小
E、MCH减低
答案:C
解析:临床缺铁分为三个阶段:①缺铁期: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
降;②缺铁型红细胞生成期:贮存铁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
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川'咻升高,出现一般症状;③缺铁性贫
血期: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
94.紫外线消毒灭菌的主要机制是
A、损伤细胞壁
B、损伤细胞膜
G干扰DNA复制
D、破坏酶系统
E、干扰蛋白质合成
答案:C
解析:考点: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解析]紫外线波长在265〜266nm杀菌作
用最强,这和DNA吸收光谱范围一致。核蛋白吸收紫外线,在DNA同一条链上或
两条链上位置相邻的胸腺喀喔形成胸腺喀咤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导致
细菌的死亡或变异。
95.染色血涂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见于
A、失血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贫血
答案:B
解析:靶形红细胞:在扫描电镜下,红细胞中心向一侧凹陷,凹陷另一侧面凸出,
其凸出的顶部较锐。根据凹陷的深度可分为I〜IV型。靶形红细胞增多可见于缺
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其他血红蛋白病。
96.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为
A、只有第一时相的分泌
B、只有第二时相的分泌
C、仍保持两个时相的分泌,只是分泌量减少
D、合并为一个时相的分泌,静注葡萄糖后10分钟开始
E、两个时相的分泌都消失
答案:B
解析:在葡萄糖的刺激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并不产生正常的两时相
脉冲式分泌,仅产生第二时相的分泌。
97.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出现的红细胞多为
A、靶形红细胞
B、口形红细胞
C、低色素性红细胞
D、正常细胞性贫血
E、高色素性红细胞
答案:C
解析:考点:红细胞形态学的临床意义。解析: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合
成不足,生成的红细胞多为低色素性红细胞。
98.某次室间质评活动中,血清氯的靶值为98mm。I/L,某实验室测定结果为101
mmoL/L,CCV为2.2,则该室血清氮检测VIS得分为
A、231
B、218
C、166
D、139
E、97
答案:D
解析:考点:VIS得分。解析:7=(101-98)*100/98=3.06;VI=3.06*100/2.2=13
9o此时VIV400,VIS=VI=139O
99.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真菌
E、鹦鹉热衣原体
答案:D
解析:考点: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解析]真菌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他选项
均为原核型微生物。
100.下列各中间产物中,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是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
C、6-磷酸果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E、6-磷酸葡萄糖酸
答案:E
解析:考点:糖代谢基础知识。[解析]6-磷酸葡萄糖酸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其他都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
101.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2-磷酸甘油酸
C、3-磷酸甘油酸
D、磷酸二羟丙酮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答案:D
解析:甘油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转为3-磷酸甘油,然后脱氢为磷酸二羟丙酮,
而糖酵解也可以生成磷酸二羟丙酮。
102.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是利用的抗原抗体反应的哪种特点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结合性
E、不可逆性
答案:C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是可逆的,免疫学中的亲和层析正是利用该特性将抗原或抗
体分离纯化。
103.促进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强弱与下列哪项有关
A、血小板膜糖蛋白
B、血小板膜磷脂
C、血小板膜糖脂
D、血小板膜特异受体
E、血小板质膜上Na'-K,-ATP酶
答案:D
解析: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主要取决于血小板膜特异受体GPlib/Illa
复合物。
104.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
Av丙酮酸
B、乳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答案:B
解析:乳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丙酮酸和乳酸既是底物又是产物,在
骨骼肌中往往为缺氧环境,产物向乳酸方向进行。
105.补体含C3含量测定
A、单向免疫扩散
B、双向免疫扩散
C、免疫固定电泳
D、免疫比浊法
E、免疫荧光法
答案:D
解析:诊断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常用方法为免疫固定电泳。
抗体特异性鉴定通常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根据沉淀线的特点判断抗体特异性。
补体C3含量测定常用免疫比浊法,该法可自动化,结果准确迅速。
免疫荧光法可对待测抗原(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检测。
106.细胞因子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使用活化剂与靶细胞一起培养使其活化
B、在细胞活化过程中需加入蛋白质运输阻断剂
C、靶细胞不能用固定剂固定
D、测定的是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性
E、可以测定单个细胞的细胞因子特性
答案:C
解析:考点:对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的认识。[解析]流式细胞仪测定细
胞内细胞因子浓度要防止细胞因子向细胞外的释放和漏出,所以在使用活化剂与
靶细胞一起培养活化时要加入莫能菌素等阻止蛋白质运输至细胞膜,活化后要使
用固定剂处理靶细胞使其固定并增加胞膜通透性。
107.患者,男,16岁,发热1周,并有咽喉痛,最近2天皮肤出现皮疹。查体:
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脾肋下1.0cm,肝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12.0X1()m/L,血小板155X10口/L,白细胞分类结
果: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65%,异型淋巴细胞17%,未见原始幼稚细胞,
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疾病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恶性淋巴瘤
E、上呼吸道感染
答案:A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于EB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
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又称腺体热。本病可分为很多的临床类型,常见的有咽炎
型、发热型、淋巴结肿大型、肺炎型、肝炎型、胃肠型、皮疹型、脑炎型、心脏
型。其血象的特点是: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早期中性分叶粒细胞增多,以后则
淋巴细胞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增多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红细胞、血
红蛋白和血小板多属正常。
108.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
Ax含有DNA和RNA
B、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C、含有核蛋白体
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答案:B
解析:考点:考查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比较。解析: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中的一
种,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没有细胞结构(线粒体、
核蛋白体等),对抗生素不敏感。而立克次体形似小杆菌,同时含有DNA和RNA,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有两类特异性
抗原(群特异性和种特异性)。病毒和立克次体一般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不能
生长。
109.人类AB0血型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同种异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半抗原
答案:C
解析:同种异性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来源的抗原物质,人类AB0血型即属于
此类抗原。
110.常用作尿糖、尿蛋白检查防腐剂的是
Ax甲苯
B、冰乙酸
C、浓盐酸
D、甲醛
Ex二甲苯
答案:A
解析:甲苯能阻止标本与空气接触,保护化学成分,常用作尿糖、尿蛋白检查的
防腐剂。
111.关于口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不能截然分开
B、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C、DIC是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
D、急性早期常见的是血液呈高凝状态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答案:C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
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
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三种。
112.以下哪项不是免疫佐剂的作用
A、增强免疫原性
B、增加抗体的滴度
C、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D、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E、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
答案:E
解析:应用佐剂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抗原对机体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免疫应答水
平,增加抗体的滴度,引起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113.不属于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常用的方法的是
A、免疫荧光法
B、流式细胞仪测定
C、酶免疫组化法
D、放射免疫法
E、间接凝集法
答案:E
解析:间接凝集法属于定性的方法,无法用于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114.花粉
A、引起I型超敏反应
B、引起II型超敏反应
C、引起III型超敏反应
D、引起IV型超敏反应
E、I型超敏反应的介质
答案:A
解析: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激活CD44Th2细胞及B淋巴细胞,
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物质,多为小分子蛋白,常见的有:鱼虾、花粉、羽
毛、青霉素等。
引起I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主要为细胞表面固有的抗原成分却吸附于组织细胞
上的外来抗原、半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川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主要是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中等大小循环免疫复合物。
引起IV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有胞内寄生菌、某些微生物、寄生虫、组织抗原和
化学物质等。
115.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
A、80天
B、60天
C、120天
D、100天
Ex50天
答案:C
解析: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116.痰液镜检夏科一莱登结晶常见于
Ax肺吸虫病
B、肺炎
C、早期肺结核
D、支气管扩张
E、肺脓肿
答案:A
解析:大量夏科-莱登结晶可见于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
117.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针对病原微生物产生的
A、IgM
BxIgA
CxslgA
D、IgE
E、IgG
答案:A
解析:考点:IgM的诊断意义。[解析]在病原微生物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IgM
是最早产生的抗体。因此对早期感染性疾病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针对病原微生物产
生的IgMo
118.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
A、核酸、蛋白质、糖类
B、核酸、酶类、脂质
C、核酸、糖类、脂质
D、核酸、蛋白质、脂质
E、蛋白质、糖类、脂质
答案:E
解析:考点:病毒的结构。[解析]病毒颗粒外包被有由糖蛋白、脂肪所形成的外
膜,称之为包膜。糖蛋白在膜上往往形成各种形状的突起。
119.免疫学分析中商品标准品为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四级标准
E、五级标准
答案:C
解析:标准品分为三个等级:国际标准品、国家标准品及三级标准品。
120.选择检测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方法
A、酶释放试验
B、硝酸四氮嗖蓝还原试验(NBT)试验
C、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D、溶菌酶测定
E、炭粒廓清试验
答案:B
解析:NBT试验和细胞内杀菌功能试验均是用于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的试验。
121.骨髓移植2个月后患者出现肝脾大、高热、腹泻等现象,应高度怀疑
A、亚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超急性排斥反应
E、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答案:E
解析:超急性排斥反应是指血管化移植器官在血液循环恢复后短则几分钟至几小
时,长则24〜48小时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其发生机制是预存于
受体的移植物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周至数月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缓解。
慢性排斥反应发生于移植术后数月至数年,免疫抑制剂治疗常无效。
骨髓移植后,由于移植的骨髓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而且受体处于严重的免疫抑
制状态,此时供者的免疫细胞攻击受体,可出现肝脾大、高热、腹泻等现象,称
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血液中存有微生物、移植物在切取和再灌注时造成的损伤也可导致超急性排斥反
应。
122.B淋巴细胞
A、CD33
B、CD3
C、CD19
D、CD41
E、CD4
答案:C
解析:造血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免疫表型变化:CD33和C
D13为髓系标志;CD41和CD61为原始巨核细胞的免疫分子标记;T淋巴细胞系
的免疫分子标记有CD3、CD7和CD2等;B淋巴细胞系的免疫分子标记有CD19、C
D22和CD10等。
123.正常人体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
A、使非极性化合物变为极性化合物,利于排出体外
B、使药物失效
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
D、使毒物毒性增强
E、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
答案:A
解析:生物转化提高药物极性和水溶性,使大多数药物失去药理活性,有利于药
物排出体外。
124.静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首选
Ax股静脉
B、手背静脉
C、肘部静脉
D、颈外静脉
E、内踝静脉
答案:C
解析:正确采集血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关键。静脉采血法:凡位于体
表的浅静脉均可采用,首选肘静脉,也可用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幼儿
可用颈外静脉采血。
125.与外周血致敏T细胞有关的超敏反应是
A、I型
B、II型
C、川型
D、IV型
E、I、II型
答案:D
解析:考点: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解析]IV型超敏反应由效应T细胞及其产生
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引起。
126.下列标志物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标志物的是
A、AST
B、LD
C、肌红蛋白
D、CK-MB
E、肌钙蛋白
答案:C
解析:肌红蛋白在AMI发作后0.5〜2小时内即升高,被确定为AMI的早期标志
物。
127.不能用来检测ANA的抗原片是
A、鸡有核红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大鼠肾细胞
D、大鼠肝细胞
E、小鼠心肌细胞
答案:B
解析:考点:ANA检测原理。[解析]绵羊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128.自动分析仪的发展方向是
A、自动化
B、一体化
C、计算机化
D、标准化
E、以上都对
答案:E
解析:自动分析仪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一体化、计算机化却标准化。
129.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下列哪一种结合力最强
A、静电引力
B、范德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E、库仑弓t力
答案:D
解析:抗原抗体结合中,结合力最强的是疏水作用力。蛋白质在疏水作用力的作
用下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从而发生凝集或沉淀等。
130.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出现异食癖、反甲等临床表现
B、粒细胞出现巨型杆状核和核分叶过多现象
C、可见细胞浆发育落后于细胞核现象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象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系的巨幼变
答案:B
解析:考点:巨幼细胞贫血的特点。[解析]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呈大细胞正色素
性贫血,以椭圆形大细胞多见,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其骨髓增生多为明显活
跃,以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细胞均出现巨幼变为特征;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
段以后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叶核中性粒细胞。
131.下丘脑-腺垂体调节激素的分泌调控,主要受其调节的内分泌靶腺(细胞)
释放的激素水平长反馈调节,主要作用于腺垂体的激素是
A、皮质醇
B、雌二醇
C、醛固酮
D、生长激素
E、甲状腺激素
答案:E
解析:主要作用于腺垂体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132.患儿5岁。贫血貌,红细胞3.2*10"L,血红蛋白70g/L,骨髓增生活跃,
血清铁6.5umol/L,属何种贫血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正常细胞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答案:B
解析:考点:根据实验室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值
与血红蛋白的比值是比较固定的,约为1:33,而据此计算该患者对应的血红蛋
白大约为90g/L,红细胞体积才应该是正常的,并且患儿血清铁为6.5nmol/L
(减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
133.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与PC分子具有同源性
B、其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
C、存在于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
D、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
E、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
答案:C
解析:考点: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解析:血栓调节蛋白存在于除脑血管外
的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蛋白C系统的活化随着凝血酶的产生并与内皮细胞表面
的血栓调节蛋白形成复合物而启动。
134.我国关于高脂血症的预防首要的目标不应该包括
A、降低血TC
B、降低血TG
C、升高血HDL
D、升高血LDL-C
E、降低血LDL-C
答案:D
解析:高血LDL-C和低血HDL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135.为了证实患者是否属于真正Rh阴性的患者,常规需检查确证的项目是
A、弱D鉴定
B、Rh鉴定
C、Rh亚型鉴定
D、RhnuII试验
E、Rh表型鉴定
答案:A
解析:考点:Rh血型鉴定。解析:Rh血型鉴定结果为阴性时,说明红细胞上无
相应抗原。但由于弱D型抗原较弱,一般可不与盐水反应的抗D试剂发生凝集,
必须采用酶法、抗球蛋白实验、凝聚胺实验等来检测弱D型。
136.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主要见于
A、慢性肝病
B、类风湿关节炎
C、肺结核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多发性骨髓瘤
答案:E
解析:考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的种类。[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
常增生的恶性肿瘤,血清中有大量单克隆M蛋白或尿中有大量本周蛋白检出。
137.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液分析时MCV和RDW的变化是
A、MCV和RDW均增高
B、MCV和RDW均减低
C、MCV增高,RDW减低
D、MCV减低,RDW增高
E、MCV和RDW均正常
答案:D
解析:考点:血液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解析]MCV和RDW是反映红细胞平均体
积大小和体积不均一性的参数,当出现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变小,
体积之间差异性增加,造成MCV减低和RDW增高。
138.鉴定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试验是
A、血浆凝固酶试验和乳糖发酵试验
B、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C、胆汁溶菌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D、胆汁溶菌试验和蔗糖发酵试验
E、触酶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答案:C
解析:考点:肺炎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相鉴别的生化反应。解析:肺炎链球菌胆
汁溶菌试验阳性,多数菌株分解菊糖;草绿色链球菌(a溶血)不被胆汁溶解,
不分解菊糖。
139.以下哪种可溶性抗原组合不可以利用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A、抗原和抗体
B、激素和受体
C、酶蛋白和辅酶
D、DNA和RNA
E、溶菌酶和核酸
答案:E
解析: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分子间所具有的专一性亲和力而设计的层析技术。如
抗原和抗体、酶和酶抑制物、酶蛋白和辅酶、激素和受体、DNA和RNA等之间有
特殊亲和力,一定条件下,二者可紧密结合成复合物,如将复合物的一方固定于
固相载体上,即可从溶液中分离和提纯另一方。
140.检查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
B、巴氏染色
C、H-E染色
D、抗酸染色
E、Wright染色
答案:D
解析:分枝杆菌的涂片检查常用抗酸染色的方法。
141.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通过指示剂的反应来观察细菌生
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产物的差异,此培养基称为
A、基础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答案:C
解析:考点:培养基的种类。[解析]不同的细菌利用底物和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产
物均有差异,可通过指示剂的反应来鉴别细菌。
142.自动分析仪的类型包括
A、管道式分析仪
B、分立式分析仪
C、离心式分析仪
D、干化学分析仪
E、以上均对
答案:E
解析:自动分析仪的类型包括管道式分析仪、分立式分析仪、离心式分析仪和干
化学分析仪。
143.不作为肿瘤标志的是
A、胚胎性抗原
B、糖链抗原
C、某些激素
D、癌细胞抗体
E、癌基因的产物
答案:D
解析:肿瘤抗原不容易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发生,肿瘤发生时不容易检测到抗体。
144.患者女性,19岁。近两周来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恶心、呕吐、腹
泻。随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昏厥等。体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心
率40次/分,规律,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且可闻及大炮音。临床诊断为病毒性
心肌炎。患者最可能并发
A、窦性心动过速
B、一度房室阻滞
C、二度房室阻滞
D、三度房室阻滞
E、房室内传导阻滞
答案:D
解析:考点:考查病毒性心肌炎的并发症。解析:病毒性心肌病可以导致心律失
常。结合该患者目前状况:心率40次/分,规律,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最有可
能是病毒性心肌炎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45.质量体系包括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程序
B、反馈
C、过程
D、资源
E、组织机构
答案:B
146.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剂是
Av卡介苗
B、氢氧化铝
C、脂多糖
D、福氏佐剂
E、磷酸铝
答案:D
解析:考点:佐剂的种类和作用。[解析]福氏佐剂是目前动物免疫中最常用的佐
剂,分为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福氏完全佐剂中加入卡介苗可提高佐
剂的性能,其他都不正确。
147.对结肠癌诊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AFP
B、CEA
C、PSA
D、CA125
E、NSE
答案:B
解析:CEA最早分离于结肠癌,可用于结肠癌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
148.下列心肌损伤标志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是
A、MB
B、cTnT
C、CK-MB
D、CK
E、dnl
答案:A
解析:肌红蛋白分子量为17.5kD,是分子量最小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149.具有明显嗜肝性的DNA病毒为
A、HAV
B、HBV
C、HCV
D、HDV
E、HEV
答案:B
解析:考点:病毒的结构。[解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其
他的都是RNA病毒。
150.下列说法符合纤溶理论的是
A、出血性疾病完全由纤溶亢进而引起
B、血液完全凝固后,纤溶系统才发挥作用
C、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D、LPA激活PLG是继发性纤溶的基础
E、u-PA激活PLG必须有纤维蛋白作为辅因子
答案:C
解析:考点:纤溶理论。[解析]出血性疾病是由凝血与抗凝及纤溶失调而引起,
凝血过程中已激活纤溶酶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纤溶酶原
(PLG)是原发性纤溶的基础,t-PA激活P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与液力技术在健身器材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社交心理学在决策制定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池充放电特性与循环寿命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与绢纺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渔业机械人机工程学应用考核试卷
- 纤维素纤维在鞋类产品抗滑性与耐磨性改进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故障案例分析与预防考核试卷
-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细胞与组织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树人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化学试题5月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碎石外包合同协议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期中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001-1536题)
- 2025科技辅导员培训
- 树木修剪合同协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 本科一批次投档情况 (理工)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纸浆模塑餐饮具行业市场规模及主要企业市占率分析报告
- 2025年CCAA《管理体系认证基础》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