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所选文段节选自________国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她”是_______,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_________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2)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联《童年》外祖母十到十四岁B.前苏联《在人间》母亲六到十岁C.苏联《在人间》母亲三到十四岁D.前苏联《童年》外祖母三到十岁2、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____的唱段。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____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C.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____。D.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____,可领导仍嫌不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鸽哨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为了推荐当地的美景,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女村官自费在花海中拍摄了一组古装写真图片。D.这样重大的事情擅自处理,是极端错误的,今后要杜绝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4、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B.“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句话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C.“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D.“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A.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B.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如鸿雁的毛一样轻。C.人总是要死的,或者死得像泰山,或者死得像鸿雁的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给下列加字注音。____________瞻仰应声啧啧____________驻足漩涡撮着嘴7、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____得____问____哪得____8、给划线字注音。硬________着缝________入________________9、多音字组词。
横héng____hèng____10、课文《学奕》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一个____,告诉我们____。1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奔________________旋________________奇________________强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8题,共16分)12、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潋滟”指的是______。
(2)这首诗作者抓住______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______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______;这首诗被前人称赞是杜甫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态?14、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
(2)本诗共七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15、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请写出诗歌中涉及的节日。(2)“故园菊”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7、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____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18、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9、送灵澈上人①刘长卿 (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敬称。(1)8.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请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2)9.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评卷人得分四、默写(共1题,共8分)20、名句默写:
(1)______;杖藜扶我过桥东。《绝句》
(2)随风潜入夜;______。《春夜喜雨》
(3)兰陵美酒夜光杯;______。《客中作》
(4)______;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
(5)得道者多助,______。天时不如地利》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法国著名诗人看见一位老妇人(肃然木然)地站着。她伛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旁,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______老人家______今天给您钱的人多吗______我______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______听到有人询问______老人先是一愣______接着长叹一声道______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春天到了”。他把身上带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您吃一顿饭了。
晚上,这位诗人又经过那条街。他看到来往的行人经过这块木牌时,大都停了下来。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破旧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诗人远远地看着,露出(欣慰欣喜)的神情。(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2)、给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短文给我们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场景的主要内容。22、阅读《怀念母亲》,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作者是____,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____、____。多年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本文就是他的一篇散文。(2)、初读题目时,我以为作者是去山中拜访____,读了课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____,文章通篇运用了____等修辞方法,充满了童真童趣。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1)、把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2)、列宁喜爱这三只灰雀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2题,共16分)24、题目:我家的节日。
要求:
(1)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避免出现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5、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小题1】D【小题2】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名著)的掌握情况。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阅读语段,从“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等信息可以看出“她”是外祖母,讲的是是主人公三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选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D项内容符合填空要求,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的能力。答这类题时,要理解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这要在文章中能找出对应的地方,并通过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分析人物形象。阅读内容可以看出:小说中小茨冈是捡来的孤儿,他性格乐观淳朴、聪明伶俐、争强好胜,最后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被压死。而不是因为偷东西被打死。所以D项表述有误,故选D。【解析】。【小题1】D【小题2】D2、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A项中“精巧绝伦”的意思是“精美巧妙到了极点”,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BCD项词语运用正确。故选A。【解析】A3、C【分析】略【解析】C4、B【解析】A、C、D正确。B.有误,“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句话用猜测语气,不是设问句。故选:B。5、A【分析】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解析】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可知,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鸿毛还轻。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zhānyǎngyìngshēngzézézhùzhúxuánwōcuōzhezuǐ【分析】【分析】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应声:随着声音。形容快速。啧啧:一种感叹词。驻足:是指停住脚步的意思。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点评】考查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和掌握7、nǎqú【分析】【分析】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渠:他,指方塘。
【点评】对于加点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8、bìzuànrènlǎn【分析】【分析】硬币;即金属铸造的货币。用金属铸造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攥,用手抓住;抓稳、抓紧或握住。使劲,有时形容人十分紧张。缝纫,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揽入,搂抱进来,拉过来。
【点评】“币”读bì,四声;“攥”舌尖前音,不要错拼成舌尖后音;“纫”读rèn;“揽”读三声。9、横幅蛮横【分析】【分析】横héng,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横楣。横额。横幅。横批。横披(长条形横幅字画)。横匾。横标。横空。hèng,凶暴,不讲理;蛮横。强横。横暴。横蛮。
【点评】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10、专心致志心不在焉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分析】【分析】课文《学奕》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11、bēn奔跑bèn投奔xúan旋转xùan旋风qí奇怪jī奇数qiáng坚强jiàng倔强【分析】【分析】奔:[bēn]急走,跑:~跑。[bèn]直往,趋向:投~。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命。旋:[xuán]转动:~绕。~转。[xuàn]打转的:~风。奇:[qí]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jī]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强:[qiáng]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壮。[jiàng]固执,强硬不屈:~嘴。倔~。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辨析。三、诗歌鉴赏(共8题,共16分)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本诗前两句侧重写景;表现了西湖一会晴一会雨的特点。后两句侧重抒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答案:
(1)波光闪动的样子。
(2)时晴时雨;喜爱与赞美。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解析】波光闪动的样子;时晴时雨;喜爱与赞美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词语释义。闻的意思是听说;本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描绘诗句画面时;需正确理解诗句的本义,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赏析作者的心态时,需结合画面的特点和写作背景具体分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表现了诗人大喜若狂的心态。
答案:
(1)听说;“生平第一首快诗”
(2)画面略。颔联对诗人极为反常举动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参考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做好此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了解内容,从诗中的重点语句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解析】听说;生平第一首快诗14、略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水何澹澹的意思是海水是多么的动荡.澹澹的意思是水波摇动的样子.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注意理解内容;明确思想感情.“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意为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D项中说“悲从中来”,明显曲解了文意.
答案:
(1)水波摇动的样子(2分)
(2)D(2分)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以观苍茫的大海.大海烟波浩渺,水波荡漾,山道巍然耸立.岛上树木苍翠丛生,百草繁盛丰茂,秋风萧萧吹起,大海涌起洪波巨浪.荡荡海域与天相接,太阳月亮仿佛在大海中运行,银河灿烂也仿佛是从大海升起.真是无比的幸运啊,让我可以用诗歌来歌咏我的志向和心情.
这是一首古体诗.“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解析】水波摇动的样子;D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首先要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然后结合语境,从“莺”的叫声和形态特点方面来理解“乱”字的表达作用。“花开红树乱莺啼”中的“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态度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抓住关键字词,揣摩诗人的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以生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绚烂多姿的西湖景色,以及人们春游西湖时的欢乐情景,写出了游人愉快、喜悦的心情。【解析】【小题1】“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2分)【小题2】写出了游人愉快、喜悦的心情。(2分)16、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时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知识,如节日名称、来历、风俗、意义、相关的诗句等。根据各个节日的特点,推知此诗歌中涉及的节日为重阳节。因为诗句中的“登高”“酒”“菊花”等能显示重阳节的习俗。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体会作者情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依据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3、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情感。此诗中的“故园菊”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解析】【小题1】重阳节【小题2】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17、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与体悟能力。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根据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整首诗歌,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从诗歌题目“夏意”和诗中的“夏席”“石榴”“树阴”等关键词语,可知诗歌写的是夏季。本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依次描写了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四幅画面,流露出诗人悠闲旷达的心情。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重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释词+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本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解析】【小题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小题2】透:穿透。描写了榴花盛开的情景。它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技巧的分析能力。熟读原诗,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可知,这样写表现时空转换迅速,写出了船行之快。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通过“思君”可知,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解析】【小题1】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表现时空转换迅速,写出了船行之快。【小题2】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19、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的分析能力。结合原诗,本题不能单纯地翻译句子,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准确地进行描写。解答时就要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示例: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他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重点字、诗人情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青山独归远”中的“独”字“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解析】【小题1】答案示例: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他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小题2】答案示例:“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营造了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落寞的心情。四、默写(共1题,共8分)20、略
【分析】(1)古木阴中系短篷(重点字:篷)
(2)润物细无声。
(3)欲饮琵琶马上催(重点字:琵琶)
(4)请君暂上凌烟阁(重点字:凌)
(5)失道者寡助。
本题为名篇名句连续性默写;连续性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可以发现并纠正.【解析】古木阴中系短篷;润物细无声;欲饮琵琶马上催;请君暂上凌烟阁;失道者寡助五、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1、略
【分析】【分析】(1)考察的是对选段中字形的掌握;(2)考察的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短文给我们描绘了两个场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个场景的主要内容,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1)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破旧:因时间久或使用久而残破。(2)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您钱的人多吗?”“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道。(3)同情盲人街头乞讨巧添一句话、一句话显魔力纷纷解囊。【解析】1、木然、寒酸、欣慰2、木然、寒酸、欣慰3、俯下身子问道____老人家____今天给您钱的人多吗____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____听到有人询问____老人先是一愣____接着长叹一声道____同情盲人街头乞讨巧添一句话;一句话显魔力纷纷解囊。22、略
【分析】【分析】(1)文化常识:本文作者是李汉荣;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散文家;诗人。多年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本文就是他的一篇散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读题目时,我以为作者是去山中拜访山中的老朋友,读了课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等朋友,文章通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充满了童真童趣。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本题在认真领会课文的内容后,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解析】1、①李汉荣
②散文家
③诗人
2、①山中的老朋友
②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等朋友
③比喻、拟人
23、略
【分析】【分析】学生要掌握表示颜色的词语。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解析】1、①粉红
②深红
2、喜欢,从“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这句话看得出来。六、写作题(共2题,共16分)24、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是“节日”是指纪念日或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本文可以理解为像春节;中秋节等特殊的日子。“我家”一词则要求必须使用第一人称写作。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记叙散文。
【选材构思】可以写在端午节这个特殊节日里发生的事情;可以围绕写全家人包粽子的情景,表现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通过中秋节全家人团聚场面的描写,由此上升主旨,进而希冀中华民族团结进取、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望。
【技法指导】本文写作需要使用细节描写;可以采用对比等写法,丰富王文章的写作内容。
【写作注意事项】写作内容不能只写自己的事情;应该写全家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发生的事情,才符合题目的要求。
从选材上来看,作者以过春节为主要事件,记叙了一家人一起为年夜饭忙碌和抢压岁钱大战两件事,符合节日的主题。从描写方法上来看,作者综合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立体的刻画人物,再现场面,真实可感。从语言风格上来看,文白夹杂,幽默风趣。总体上来看,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烤肉餐饮类模板
- 心理健康教育自我认识
- 根管预备护理配合
- 人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七课图形与位置》练习
- 山东建筑大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周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二中高三英语试题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一)地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原创】学校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心得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液氯钢瓶应急堵漏工具操作指导规程
- 自然辩证法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 股份制合作协议及企业章程草案
- 第二节欧洲西部
- 一年级100道口算题
- 天猫淘宝店铺运营每日巡店必做的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