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46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甲;乙所示为研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的两个演示实验;从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B.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C.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D.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的减少而增大2、下列关于近视眼及远视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太长;B.近视眼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C.远视眼应该戴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厘米3、如图所示,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拉书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A.重力B.弹力C.压力D.摩擦力4、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受到的重力不做功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C.他的动能增加D.他的机械能不变5、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B.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C.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D.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6、通过下列各种简单机械,使重为G的重物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及滑轮质量)()A.B.C.D.7、如图所示,一辆节能电动车在武夷山景区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在此过程中()A.道路两旁的树相对于电动车是静止的B.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电动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电动车在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D.电动车刹车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由于惯性的缘故8、下列用电器不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电风扇B.电热水器C.电饭煲D.电取暖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2016•邵阳县一模)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m.10、如图温度计的示数____℃,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Ω.
11、如图所示,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kW•h.
1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我们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运用了____法.13、在图中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并标出正负接线柱.
14、(2014•毕节市校级模拟)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如图中____(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的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15、元旦节目汇演上,小明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蒸发吸热,则蒸发具有制冷作用.____.17、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____.18、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等于物体的体积,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物体体积,而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____(判断对错)19、当物体沉底不漂浮时,F压=G液+F浮.____.(判断对错)20、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____(判断对错)21、当裂变反应成为链式反应时,释放出的能量才能加以利用.____.2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1)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____;
(2)机器的功率越大,说明它做功越快____;
(3)机器的功率小,说明它的效率低____;
(4)机器功率越大,说明它做功越多____.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32分)23、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是常见的三种热水器;现需将10kg、20℃的水加热到40℃,不考虑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求:
(1)若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则水吸收了多少J太阳能.
(2)若用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加热;则需要几分钟.
(3)若用燃气热水器加热,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燃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燃气的热值为4.2×107J/m3).24、甲乙两个物体,体积之比为2:3,密度之比为5:6,求质量之比为多少?25、一个瓶子质量为400克,装满水时总质量为900克,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是多大?(ρ酒=0.8×103kg/m3ρ水=1.0×103kg/m3)26、如图所示为一“自动拔塞器”,它能够在水位达到警戒线时自动拔开塞子.制作时,先在水池40cm处做记号,作为警戒线(图示水平虚线);然后将塞子堵住排水口,打开水龙头放水至警戒线,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塞子,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时,塞子被拔出;接着把水池中的水放掉,选择合适的空心密闭塑料瓶,调节塑料瓶与塞子间绳子的长度,向水池中重新放水,使得当水位至警戒线时,塑料瓶就能把塞子拔出.已知塑料瓶的质量为30g,总体积为750cm3;g=10N/kg.请计算:
(1)当水达到警戒线时;水池底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2)塞子的横截面积为多少?(不考虑细绳的影响;不计塞子的重力和厚度及塞子与排水口的摩擦)
(3)塑料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时就能将塞子拔出?
(4)上述的计算中,并没有提及“忽略大气压的作用”,事实上计算时大气压不用考虑在内,这是为什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7、高压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炊具.用高压锅煮东西更容易熟;用高压锅煲汤时,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汤仍在沸腾,这是为什么?28、光在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____.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9、请你设计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泡的电路图.30、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把实物用导线连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液体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据此结合图中的情形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1)读图甲可知;容器中装有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读乙图可知;容器中装有液体时,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A正确,B错误;
(2)甲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乙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但不能说明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2、D【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近视眼的会聚能力增强;近视眼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明视25厘米;近点约10厘米处,远点则无限,远视眼的近点离眼球远一些,其近点、远点都比正常人长,故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应该大于25厘米,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3、D【分析】【分析】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当拉书时,书页和书页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是摩擦力阻止书页做相对运动.【解析】【解答】解:A;重力较小;并且方向向下,对拉开书本不会有影响,故A错误;
B;由于书页的弹性较小;产生弹力对拉开书本不会有影响,故B错误;
C;书页的压力是有;但很小,对拉开书本不会有影响,故C错误;
D;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书页之间接触面比较粗糙,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这是拉不开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故选D.4、B【分析】【解答】解: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
由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且沿重力的方向有一段距离,故重力做了功,故A错误;
小朋友匀速下滑;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故B正确,C错误;
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D错误;
故选B.
【分析】做功的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有力,且沿力的方向有一段距离;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D【分析】解: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S2、灯泡L2、L1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
则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①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
②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的;电压表与谁并联,就是测谁的电压.
此题考查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同时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比较简答,属于基础知识.【解析】【答案】D6、A【分析】【分析】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F1的大小;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求出F2;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求出F3;
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求出F4;
通过比较得出哪个用力最大.【解析】【解答】解:由题知;不计摩擦及滑轮质量;
A、由于杠杆平衡,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F1>G;
B、使用斜面,F2<G;
C、使用定滑轮,F3=G;
D、使用动滑轮,F4=G;
由以上分析可知;用力最大的是A,因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拉力(动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其余三种情况拉力都不大于重力.
故选A.7、D【分析】【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2)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力为零;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解析】【解答】解:A;道路两旁的树相对于电动车的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电动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电动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电动车在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错误;
D;电动车刹车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由于电动车具有惯性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8、A【分析】【分析】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分析选项中的用电器,明确其能量的转化,即可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电风扇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水器;电饭煲、电取暖器工作时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
如图;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3m+2m=5m.
故答案为:5.10、略
【分析】【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2)按照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它们相加,就得出电阻箱的示数.【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1)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2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25℃.
(2)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1000Ω+5×100Ω+0×10Ω+7×1Ω=2507Ω.
故答案为:-25;2507.11、略
【分析】【分析】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上面有五个数字窗口,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解析】【解答】解:电能表的示数:2015.1kW•h.
故答案为:2015.1.12、略
【分析】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故答案为:理想模型.
【解析】【答案】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叫模型法.
13、略
【分析】
由图可知;中间的圈在干路中,所以中间的圈应是电流表;
下面的圈与灯串联;所以是电流表;
上面的圈与灯并联;所以是电压表.
在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时,电流都要从正接线柱入,负接线柱出,故电表符号及正负接线柱如图:
【解析】【答案】(1)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时;电流都要从正接线柱入,负接线柱出;
(2)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14、略
【分析】【分析】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探索;在1831年取得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根据这个现象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了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
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解析】【解答】解: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电磁感应现象的特点是没有电源而有一个电流表;用来测量产生的电流;故A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乙图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实验;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故答案为:法拉第;甲;导体运动.15、略
【分析】【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弹奏吉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解析】【解答】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弹奏吉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6、√【分析】【分析】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包括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有降温作用.【解析】【解答】解:液体在蒸发的过程中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即蒸发具有制冷作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
(1)力就是作用;自然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解析】【解答】解:(1)根据力的概念可知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加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到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若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若物体下沉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若物体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解析】【解答】解:据分析可知;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体积,而悬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对沉底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其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再根据其所处的状态判断各力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当物体沉底不漂浮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其大小关系为:G=F浮+F支,而题干中,F压、G液、F浮分别作用在三个不同的物体上;无法比较其大小的关系,故题干的关系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不同.【解析】【解答】解: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首先确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所以判断结果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核能主要有两种: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裂变是指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核聚变是指两质量较轻的核变成一个质量中等的核.【解析】【解答】解:重核裂变主要是利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并产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器的功率大,说明它做功快,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
(1)机器做功越多;不知道做功时间,它的功率不一定大,故(1)的说法错误;
(2)机器的功率越大;说明它做功越快,正确;
(3)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二者没有关系,故(3)错误;
(4)机器的功率大;说明它做功快,不知道做功时间,做功不一定多,故(4)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4题,共32分)23、略
【分析】【分析】(1)由热量公式计算水吸收的热量;即水吸收的太阳能;
(2)由Q=W=Pt计算电热水器正常加热的时间;
(3)由Q=Vq计算燃气体积.【解析】【解答】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cm△t=4.2×103J/(kg•℃)×10kg×(40℃-20℃)=8.4×105J;
即水吸收的太阳为8.4×105J;
(2)用电热水器加热时W=Q;
由P=可得;加热时间:
t===840s=14min;
(3)由Q=Vq可得;需要燃气的体积:
V===0.02m3.
答:(1)若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则水吸收了8.4×105J太阳能.
(2)若用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加热;则需要14min.
(3)若用燃气热水器加热,则需要完全燃烧0.02m3的燃气.24、略
【分析】【分析】知道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者的质量之比.【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V甲:V乙=2:3,ρ甲:ρ乙=5:6;
由ρ=可得;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
答:甲乙的质量之比为5:9.25、略
【分析】【分析】要求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根据公式m=ρV,必须知道密度和体积,酒精的密度告诉我们了,体积不知道,酒精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瓶子的容积可以由水的容积求出,水的容积可以由V=求出,水的密度都记住了是1.0×103kg/m3,水的质量等于装满水时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瓶子质量m1=4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m2=900g
则水的质量m水=m2-m1=900g-400g=500g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0g/cm3
所以瓶子的容积V=V水===500cm3
装满酒精时酒精的质量m酒=ρ酒V=0.8g/cm3×500cm3=400g
所以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m=m酒+m1=400g+400g=800g.
答:装满酒精后总质量是800g.26、略
【分析】【分析】(1)已知水达到警戒线40cm;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池底受到水的压强;
(2)已知压力和压强,根据p=求出塞子的横截面积;
(3)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求出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得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进而求得塑料瓶露出水面的体积;
(4)根据空气和液体均有流动性,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1)当水达到警戒线时;水池内水的深度:
h=40cm=0.4m;
水池底受到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4m=4×103Pa;
(2)塞子即将拔出时;水对塞子的压力F=5N;
由p=可得;塞子的横截面积:
S===1.25×10-3m2;
(3)当绳子拉力为5N时;能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