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A.为植物传播花粉B.维持生态平衡C.促进物质循环D.与细菌共生2、人们进行森林浴不是由于森林()A.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B.负氧离子含量比室内高得多C.在森林中爬山,可锻炼身体D.空气清洁、湿润,氧气充裕3、胰岛素所述的腺体类型、其分泌物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分别属于()A.内分泌腺激素调节B.外分泌腺激素调节C.内分泌腺神经调节D.外分泌腺神经调节4、治疗糖尿病,可以定期注射()A.生长激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D.甲状腺素5、儿子和父亲长得很像,这在生物学上称为()A.遗传B.变异C.性状D.相对性状6、下列四种生物中;与其他三种具有明显区别的是()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变形虫。

D.酵母菌。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当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B.视野变亮C.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8、下列没有消化液分泌的器官是()A.口腔B.咽C.胃D.肝脏9、下列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传染源B.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控制传染源C.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D.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10、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该生态系统()

A.共有5条食物链B.蛇是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未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D.若遭到农药的污染,鹰体内积累有害物质最多11、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目前最突出的是雾霾天气,2013年初,“雾霾”笼罩中国.下列关于雾霾的有关说法或治理措施科学的是()A.大气污染会造成人们呼吸困难,诱发多种疾病,我们要养成出门戴口罩的习惯.只要带上口罩,就不怕雾霾天气对人体产生伤害B.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减少工业废气是控制污染的有效途径C.焚烧秸秆是一种快速的无公害处理方法,能有效防止“雾霾天气”出现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以控制雾霾12、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①和②是试管编号)其中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①淀粉液+2ml唾液充分搅拌:100℃水溶10分钟加2滴碘液②淀粉液+1ml清水充分搅拌:100℃水溶10分钟加2滴碘液

A.②号清水的量改为2ml

B.100℃水溶改为37℃水溶。

C.碘液改为双缩腺试剂。

D.①号的10分钟改为1分钟。

13、光线较亮时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选择凹面反光镜B.选择平面反光镜C.选择小光圈D.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高等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____.1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系统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____.经过①过程进入血液的营养物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

(2)与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减少的氧气经红细胞运输,最终到达图中的C处,则C是____.

(3)下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若图中d为尿液,则d是下表中的____(填对应的字母)液体;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是下表中的____(填对应的字母)液体.

液体种类部分成分含量(克/100毫升)葡萄糖尿素蛋白质蛋白质X0.100.030.03Y01.800Z0.100.038.00(4)通过②排出二氧化碳和通过D系统排出d的过程称为____.

(5)当人体某处受伤或感染时,血液中____将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这是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16、(2015春•淄博校级期末)如图表示:患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哥哥睡着了;一只蚊子唱着歌飞来叮在了他身上.然后又轻轻的去咬了他的妹妹,结果几天后,她妹妹也得了流行性乙型脑炎.请回答:

(1)导致妹妹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

(2)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的环节来看,妹妹被传染前是____,传染上流行性乙型脑炎后是____.

(3)蚊子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中扮演了什么角色?____.

(4)在妹妹患病前给她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会刺激她的身体内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从而预防这种疾病,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属于____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这属于____免疫.17、(2011•丰南区一模)“五.一”期间;小强同学在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游玩后,绘制了南湖公园生态系统结构简图,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中三种生物成分,请回答:

(1)C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成分).

(2)A、B、C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____.其中____作为食物链起点,通过____(生理活动)为自己及其它类群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3)今天的南湖公园风景秀丽,已成为一些候鸟迁徙途中的“宿营地”,候鸟的迁徙属于____行为.18、人类向生态系统中排放的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不断积累,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19、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环境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是____、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包括完整且活的____.20、美丽的微山湖是一处旅游胜地.湖水清澈;水中不时有各种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空中不时有很多不知名的鸟儿飞来飞去,岸边各种植物叶子随风飘落,湖中是圆圆的荷叶衬托着几只含苞待放的花朵,有渔夫驾着一叶小舟悠闲地荡来荡去,还有几个快活的老人弹起心爱的土琵琶.真是一个快活的天堂,自由的圣地!

阅读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类型来看,微山湖属于____(填“陆地”或“湿地”)生态系统.

(2)微山湖中有“各种鱼儿”,“很多不知名的鸟儿”“各种植物”“还有人”,这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

(3)在微山湖这一生态系统中,人与其他生物的相处是____(“和谐的”或“对立的”),这“真是一个快活的天堂”.因此,作为在生物圈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____就是保护人类自身.21、____植物具有假根;____植物的茎大多横卧在地下生长;___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22、体育课跑步时,我们用口腔呼吸比用鼻腔呼吸好。______(判断对错)23、青蛙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20分)24、如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与C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

(2)B和D的菌体都是由____构成的.

(3)图中,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____]____.

(4)A、B、D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从菌落的形态、____和____可以大致区分A和B、D.25、连线题:请将下列对应内容正确地连接。单细胞“非典”病毒腐生生活多细胞蓝藻寄生生活无细胞结构蘑菇自养生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解析】【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正确;

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

C;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与细菌共生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D错误.

故选:D2、C【分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解析】【解答】解: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森林中的空气清洁;湿润;氧气充裕.某些树木散发出的挥发性物质,具有刺激大脑皮层、消除神经紧张等诸多妙处.有的树木,如松、柏、柠檬和桉树等,还可以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此外,有人还提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氧离子,在森林中的含量要比室内高得多.上午,阳光充沛,森林含氧量高,尘埃少,是进行森林浴的好时机.因此森林浴的时间不能在傍晚,因为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使空气变得污浊,氧气不充足的、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故C错误.

故选:C.3、A【分析】【分析】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解析】【解答】解: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分泌不足易导致糖尿病,属于内分泌腺.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其分泌物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属于激素调节.

故选:A4、B【分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解析】【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患糖尿病的人常表现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症状,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选:B5、A【分析】【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解析】【解答】解:儿子和父亲长得很像;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这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

故选:A.6、A【分析】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就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选:A

【解析】【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例如:病毒.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CD【分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细胞数目越小,视野越亮.【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变大,视野越暗.

故选:CD.8、AB【分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解析】【解答】解:A;口腔没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其中含有的唾液是唾液腺分泌的.A正确;

B;咽不能分泌消化液.B正确;

C;胃中有胃腺;能够分泌胃液.C错误;

D;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D错误.

故选:A和B.9、AD【分析】【分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析】【解答】解:A;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传染源;A正确.

B;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保护易感人群;而不是控制传染源,B错误.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其中免疫器官有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甲状腺不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C错误.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AD10、CD【分析】【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关系,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解析】【解答】解: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兔→蛇→鹰,草→鼠→鹰,草→兔→鹰.共4条食物链,故A错误;

B;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故B错误;

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其中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草是生产者;鼠、兔、蛇、鹰是消费者;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还有非生物成分都没有标出来,故C正确;

D;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故D正确.

故选:CD11、BD【分析】【分析】雾霾是由大量烟雾、灰尘等微粒悬浮而造成空气污染现象.减少雾霾产生应减少烟雾、灰尘等微粒悬浮的排放,根据烟雾、灰尘等微粒悬浮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解析】【解答】解:A;普通的口罩不能阻挡雾霾天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危害人体健康;故A错误;

B“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从而减少雾霾天气,故B正确;

C;焚烧垃圾;会形成大量的烟雾、灰尘等微粒,会加重雾霾天气,故C错误;

D;乙醇汽油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小环境污染;故D正确.

故选:BD.12、AB【分析】

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因为此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变量是唾液,①和②号试管应加入相同量的液体,②号试管应加入2ml清水;由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37℃左右最强,在100度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不能正常发挥,无法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选:AB

【解析】【答案】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13、BC【分析】【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需要强光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需要弱光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强,就需要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故选:BC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受精卵【分析】【分析】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解析】【解答】解: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一个新的生物体.

故答案为:受精卵15、略

【分析】【分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等生理过程;据图可知,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呼吸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消化和吸收、②表示呼气.【解析】【解答】解:(1)A系统是消化系统;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对它们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肠液和胰液.经过消化和吸收过程进入血液的营养物质种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2)空气经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与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减少,减少的氧气经红细胞运输,最终到达图中的C组织细胞处,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原尿与血液相比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正常人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从表中可以看出液体X中含有葡萄糖,含有少量蛋白质,是原尿;液体Z中含有蛋白质,是血浆;液体Y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只含有尿素、等物质,是尿液.

图中d为尿液;则d是下表中的Y液体;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是下表中的X液体原尿.

(4)通过②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通过D泌尿系统系统排出d尿液的过程以及通过皮肤排出汗液的过程统称为排泄.

(5)当人体某处受伤或感染时;血液中白细胞将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这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故答案为:(1)肠液和胰液;糖类.

(2)组织细胞.

(3)Y;X.

(4)排泄.

(5)白细胞,二.16、略

【分析】【分析】(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是异物起作用.【解析】【解答】解:(1)导致妹妹患病的传染源是患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哥哥.

(2)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的环节来看;妹妹被传染前是易感人群,传染上流行性乙型脑炎后是传染源.

(3)蚊子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中扮演了传播途径角色.

(4)在妹妹患病前给她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会刺激她的身体内的免疫细胞等,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从而预防这种疾病,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患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哥哥。

(2)易感人群;传染源。

(3)抗体;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17、略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解析】【解答】解:(1)C为该水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其作用是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A;B、C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A生产者和B消费者;其中,A作为食物链起点,通过光合作用(生理活动)为自己及其它类群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3)今天的南湖公园风景秀丽;已成为一些候鸟迁徙途中的“宿营地”,候鸟的迁徙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A和B;A;光合作用;

(3)先天性行为;18、略

【分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所以人类向生态系统中排放的有毒物质,会通过生物富集不断积累,最终会威胁人类自身.

故答案为:生物富集.19、略

【分析】【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环境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包括完整且活的胚.

故答案为:适宜的温度;胚.20、略

【分析】【分析】此题是关于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保护的资料分析题,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分析资料可知;从生态系统的类型来看,微山湖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文中的资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分析可知:资料描绘了一幅微山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的画卷;由此可见,作为在生物圈中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故答案为:(1)湿地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和谐;保护生物21、略

【分析】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蕨类植物又不苔藓植物高等一些,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植株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是叶,地下横卧的是茎,须状的是根.

故答案为:苔藓;蕨类;藻类.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22、×【分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

故答案为:错。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1)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有骨和软骨做支架;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有阻捎灰尘的作用。鼻腔的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黏液腺分泌黏液。可以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感冒时鼻腔不通,这是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肿胀,将鼻腔堵塞造成的。

(2)咽:自上而下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食物由口腔经咽再进入食道;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咽再进入气管。可见,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3)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喉由多块软骨组成,其中会厌软骨形似树叶,上宽下窄。在做吞咽运动时,咽与喉上提,会厌软骨可掩盖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在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4)气管和支气管:气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