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那么,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党的()A.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D.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2、如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3、如果老师让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首选()A.《民报》B.《新青年》C.《中外纪闻》D.《申报》4、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D.有28个民族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B.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科学发展C.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6、“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奥巴马这段演说词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A.美国独立战争、经济危机、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B.美国南北战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珍珠港事件C.美国独立战争、经济危机、工业革命、珍珠港事件D.美国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珍珠港事件7、苏联一切社会团体和国家机构的领导核心是()A.苏联共产党B.俄国社会民主党C.苏维埃政权D.俄国社会革命党8、“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的上述发言是在()A.与印度政府代表谈判时B.万隆会议上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D.上海APEC会议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题文】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上书道光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错误:改正:10、【题文】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的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的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______.

(3)培育出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11、1952年底我国土地改革的完成,被消灭的阶级是____。12、请按下列口号或主张列举出相关运动的名称。

(1)“自强”“求富”:____。

(2)“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

(3)“民主”“科学”:____。

(4)“民族、民权、民生”:____。

(5)“外争主权,内惩国贼”:____。13、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______。14、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洪秀全。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______(判断对错)1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主”、“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1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实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8、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A.正确B.错误19、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剥削制度。______(判断对错)20、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8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材料二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60庆典主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1)材料一中马克思评价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的“战事”指什么?由材料可知,“战事”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礼物”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2题,共12分)22、列举资产阶级革命党发动的反对清政府的五次起义。23、写出下列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代表作。赵树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七大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C【分析】【分析】上表反映了1913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等人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后来《青年杂志》又改名为《新青年》。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B4、A【分析】略【解析】A5、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以来党代会的重大理论。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要走自己的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所以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6、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有关知识。黑人奴隶制度解除指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指的是经济大危机;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指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故选B。7、A【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即1936年宪法,宪法规定共产党是劳动群众一切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社会革命党的认识.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苏联1936年宪法的有关史实.【解析】A8、B【分析】据“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周恩来的上述发言是在万隆会议上。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万隆会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亚非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车上书,在1895年接受公车上书的清政府的皇帝是光绪,不是道光帝。【解析】【答案】错误:道光帝改错:光绪帝10、略

【分析】【解析】(1)挽联中描绘的是黄海海战,其中牺牲的是邓世昌(2)实业救国的是张謇,(3)农业方面且是籼型杂交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袁隆平。【解析】【答案】(1)邓世昌(2)张謇(3)袁隆平11、地主阶级【分析】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是对这点意义的考查。1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近代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提出的口号方面的相关内容。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在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之下,中国人民开始了上下探索,不断提出一些促进中国发展的主张或口号。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是在洋务运动中提出的。

(2)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提出了“变着,天下之公里”的主张,宣传变法维新。所以“变着,天下之公里”的主张是戊戌变法时期提出的。

(3)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一,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所以“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口号。

(4)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所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3、略

【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

故答案为:

林则徐.

本题以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解析】林则徐14、略

【分析】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洪秀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解析】√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

本题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解析】√16、×【分析】【分析】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点。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故题目正确。故选T。【解析】T18、√【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当然,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故本题正确,故选A。

【解析】A19、×【分析】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而不是整个封建剥削制度。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土地改革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土地改革。

本题以土地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0、√【分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式的中山服和满族旗袍。成为当时主要的服装样式。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的相关史实。【解析】√四、材料题(共1题,共8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由“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可知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由题干中的提示“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可判断此事件指的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关税和司法主权,使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2)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的时间“1894年”可以判断“战事”是指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甚至“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可以看出“战事”最终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统治的腐败。(3)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三“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可知““首都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指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占北京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最终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所以“礼物”是指《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解析】(1)事件: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地民半封建社会。(2)“战事”:甲午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