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与唾液淀粉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细胞膜B.核糖体C.线粒体D.中心体2、大肠杆菌和颤蓝细菌都属于细菌,下列不属于两者共同点的是()A.有拟核无染色体B.有叶绿素是自养生物C.有核糖体无叶绿体D.有细胞壁和细胞膜3、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作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该实验的斐林试剂不能直接用于检测蛋白质B.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若想检测淀粉酶的活性,该实验也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向提取液中加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4、下列关于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B.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很微小C.生物体活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抗逆性越强,反之,代谢越强D.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5、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6、下列生理过程中,一定需要消耗ATP的有()
①细胞吸收葡萄糖②肌肉收缩③蛋白质的分泌④萤火虫发光⑤大脑思考⑥叶肉细胞中蔗糖的合成⑦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失水过程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⑦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吸水力较强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大C.丙图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无水分子进出原生质层D.甲、乙图细胞有生物活性,而丙图细胞无生物活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细胞骨架不仅能够作为细胞支架,还参与细胞器转运、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等。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细胞骨架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骨架后,细胞的形态将发生变化B.线粒体能定向运输到代谢旺盛的部位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C.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骨架是一个纤维状网架结构D.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与细胞骨架有关9、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时间(min)246810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
A.乙同学的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B.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min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10、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类细胞中都只有一个细胞核B.遗传物质都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只有核糖体D.两类细胞均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1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研磨植物绿色叶片过程中添加无水酒精是为了使色素分离B.用70%的酒精消毒双手主要是为了避免对皮肤细胞的过度伤害C.脂肪的鉴定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D.DNA提取实验中使用95%冷酒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DNA的溶解12、细胞周期的调控关键在分裂间期。有2个起决定作用的控制点,从G1期进入S期和从G2期进入M期。这2个转变过程都是由一种称为成熟促进因子(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组成MPF的是两种蛋白:cdc2的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cyclins有2种:S-cyclin和M-cyclin。其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yclin与cdc2结合导致细胞进入有丝分裂过程B.细胞周期中不需要不断地合成细胞的周期蛋白质C.cdc2在细胞周期中可反复起作用,不会减少或增加D.受精卵分裂时MPF转化的速度明显快于造血干细胞13、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元素有碳氢氧镁C.所有的可见光都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14、血液中的胆固醇分子大多数装载在尺寸不同的载脂蛋白里;分别是尺寸较大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尺寸较小的高密度脂蛋白。如图表示低密度脂蛋白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进入细胞后低密度脂蛋白被转运到溶酶体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除解,胆固醇被释放并逸入细胞质基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内,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特定的截体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出现缺陷时,可能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C.推测被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降解后释放出的胆固醇可供新膜合成之用D.科学家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来研究受体蛋白的合成途径15、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SGLT1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肠腔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载体蛋白GLUT2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前者快数倍。研究人员根据细胞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GLT1和GLUT2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相同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依赖的动力不同C.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吸收方式不能同时进行D.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和加工都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16、利用黑藻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双层膜结构B.取黑藻稍带叶肉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叶绿体随着细胞质流动C.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利用黑藻做实验材料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黑藻中的色素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在个体发育中,由_____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上发生____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_____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18、细胞分化的标志在分子水平是合成了某种细胞特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水平是形成______________的细胞。19、干细胞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的细胞。在动物和人体内,数量很少。人骨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能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20、由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_____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_____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_____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21、据课本图;把下列图填完整。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2、糖类分子都是由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的。23、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____最丰富。蛋白质在细胞膜行驶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____和______越多。24、新陈代谢:_____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_____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_____。
活化能:分子从_____转变为____所需要的_____。
酶:是_____(来源)所产生的具有_____作用的一类_____。(酶的作用:_____,提高化学反应速率)25、。呼吸方式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________条件氧气、多种酶________物质变化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________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6、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暗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暗反应的进行。()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
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根据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可知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详解】
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其中属于无膜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
大肠杆菌和颤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二者均无细胞核。
【详解】
A;大肠杆菌和颤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是有拟核无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大肠杆菌无叶绿素;B符合题意;
C;二者均有核糖体无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二者均有细胞壁和细胞膜;D不符合题意。
故选B。3、D【分析】【分析】
酶具有专一性;所以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变成还原糖。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甲、乙的单一变量是温度不同,且乙的温度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丙试管作为对照组。
【详解】
A;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的成分及浓度都相同;斐林试剂乙液和双缩脲试剂B液的成分相同但浓度不同,因此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正确;
B;小麦种子萌发时能产生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同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所以试管乙比试管甲含有的还原性糖多,出现砖红色的程度高于甲,而丙中的淀粉没有分解,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为蓝色,所以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B正确;
C;淀粉可以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而淀粉水解产物不能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该实验也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C正确;
D;斐林试剂使用时应该首先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再使用;D错误。
故选D。4、D【分析】【分析】
1;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2;组成细胞的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S、P、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作用大,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
3;自由水是指在细胞中以游离形式存在的水;可以自由流动。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自由水还能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结合水是指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结合水含量越高,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
4;磷脂、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的基本支架。
【详解】
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但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A错误;
B;微量元素在细胞中虽然含量很少;但作用大,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B错误;
C;生物体活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高,代谢越强,抗逆性越差,C错误;
D;细胞膜、核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的基本支架;磷脂、核酸等化合物都含P元素,D正确。
故选D。5、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生物大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膜内陷,将大分子包在囊泡中,进而内吞形成囊泡,把大分子物质摄入细胞内,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实现。
【详解】
胞吞作用有细胞膜的凹陷,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被吞的大分子物质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发生了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B正确;Na+、K+等无机盐离子是小分子物质;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行跨膜运输进出细胞,C错误;大分子物质与受体结合时首先需要经过识别作用,胞吞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D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点,明确胞吞、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需要消耗能量。6、C【分析】【分析】
动物细胞的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均都能合成ATP,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能合成ATP,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能量,细胞内合成物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
①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不需要消耗ATP,①错误;
②骨骼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消耗ATP,②正确;
③蛋白质的分泌;属于胞吐作用,需要消耗ATP,③正确;
④萤火虫发光;需要ATP做直接能源物质,④正确;
⑤大脑思考需要消耗能量;需要消耗ATP,⑤正确;
⑥蔗糖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⑥正确;
⑦水分进出细胞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⑦错误。
故选C。
【点睛】7、A【分析】【分析】
图示是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图中①为细胞壁,②为原生质层。
【详解】
A;与甲图细胞相比;乙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能力增强,A正确;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①细胞壁的大;B错误;
C;丙图细胞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原生质层相等,C错误;
D;丙图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甲、乙、丙图细胞均有生物活性,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B:D【分析】【分析】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
A;细胞骨架的组成是蛋白质;不能用纤维素酶处理,A错误;
B;由于细胞的运动和能量转化与细胞骨架有关;所以线粒体能定向运输到代谢旺盛的部位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B正确;
C;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细胞骨架;C错误;
D;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与细胞骨架有关;D正确。
故选BD。9、B:D【分析】【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但此时细胞液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A错误;
B、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正在复原,所以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B正确;
C、甲同学实验进行到4~6min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但由KNO3溶液浓度过高,甲同学所做实验结果细胞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
D、甲同学实验进行到4~6min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但由KNO3溶液浓度过高,甲同学所做实验结果细胞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乙同学所做实验结果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D正确。
故选BD。10、A:C:D【分析】【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
A;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核;A错误;
B;两类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脱氧核糖核酸);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B正确;
C;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共有的细胞结构还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等,C错误;
D;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ACD。11、A:B:D【分析】【分析】
“酒精”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
(1)体积分数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15%的HCl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解离液;用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2)体积分数50%的酒精:检测生物组织中(如花生子叶切片)脂肪实验中;用于洗去苏丹Ⅲ染色剂染色后切片上的浮色。
(3)无水乙醇: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用作色素提取剂。
【详解】
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需要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溶解色素;A错误;
B;用70%的酒精擦拭双手;70%的酒精可以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消毒作用,B错误;
C;脂肪的鉴定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C正确;
D;DNA不溶于95%的冷酒精;可进一步提纯DNA,D错误。
故选ABD。12、A: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信息:从G1进入S和从G2进入M,由一种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MPF由两种蛋白组成:cdc2的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S-cyclin和M-cyclin),那么M-cyclin和cdc2结合成具活性的MPF应该是触发细胞从G2进入M,该具活性的MPF应该在G2期合成,同理S-cyclin和cdc2结合成具活性的MPF应该是触发细胞从G1进入M。
【详解】
A、据图分析,M-cyclin和cdc2结合成具活性的MPF应该是触发细胞从G2进入M;MPF触发系列酶促反应,导致有丝分裂,所以进入有丝分裂过程,A正确;
B;细胞周期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合成细胞周期蛋白;B错误;
C;反复起作用的是cdc2的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S-cyclin和M-cyclin)结合成的MPF;cdc2单独存在无活性,cdc2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所以cdc2在细胞周期中可能减少或增加,C错误;
D、从G1期进入S期和从G2期进入M期;这2个转变过程都是由MPF的蛋白质复合体所触发的,受精卵分裂速度快于造血干细胞,所以受精卵分裂时MPF转化的速度明显快于造血干细胞,D正确。
故选AD。13、B:C【分析】【分析】
。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黄色。
【详解】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A正确;
B;构成叶绿素的元素有碳氢氧氮镁;B错误;
C;可见光中的绿光几乎不被吸收;C错误;
D;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正确。
故选BC。14、A:C:D【分析】【分析】
1;图中低密度脂蛋白和受体结合;细胞膜向内凹陷,将低密度脂蛋白转运至细胞内。
2;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详解】
A;由题图可知;低密度脂蛋白与受体识别后通过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不借助细胞膜上特定的载体蛋白,A错误;
B;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出现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无法运送至细胞内,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B正确;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是溶酶体合成的;而是由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
D;科学家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来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去向;但不能研究受体蛋白的合成途径,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内,D错误。
故选ACD。15、B: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SGLT1是主动运输的载体,GLUT2是协助扩散的载体。
【详解】
A;SGLT1和GLUT2是不同的载体;其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不同,A错误;
B;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SGLT1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通过载体蛋白GLUT2进入小肠上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中暑课件视频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5 Working the Land 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木竹材加工机械制造考核试卷
- 消失的寒假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办公室行政支持与服务创新考核试卷
- 英语语音教学设计
- 肿瘤科研考试题及答案
- 客运港口拥堵问题考核试卷
- 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文化活动组织与实施服务考核试卷
-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6章 第2节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LY/T 1955-2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 大学成绩单(大专)
- 专练11(30题)(网格作图题)2022中考数学考点500题(吉林)解析版
- JJF 1367-2012烘干法水分测定仪型式评价大纲
- 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GB/T 1936.1-2009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情况记录表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 高考70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课堂PPT)
- 蚁群算法最全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