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怎样学习化学知识点沪教版_第1页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怎样学习化学知识点沪教版_第2页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怎样学习化学知识点沪教版_第3页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怎样学习化学知识点沪教版_第4页
福建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3节怎样学习化学知识点沪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怎样学习化学第1课时常见的化学仪器和实验规则一化学实验规则及事故处理1.实验室“三不”原则:不用嘴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不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2.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要放回原试剂瓶;不要带出实验室;不要随意丢弃,应该放在指定容器中。3.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提倡使用防护眼镜,一旦眼睛里溅入药液(尤其是具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不要用手揉眼睛,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断眨眼,必要时请医生处理。(1)如不慎将较多量的酸(或碱)液洒到实验台上,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并用抹布擦干。如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应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2)如将少量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要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3%~5%)。若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二认识常见仪器类别常见仪器反应仪器可以直接加热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计量和用于加热的仪器存放药品仪器取用、夹持和固定仪器分离和加液体仪器其他仪器第2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称量③干燥的固体药品放在洁净的纸片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放不变;使用游码时,则实际称取的质量偏小2.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时——倾倒法一定量时——用量筒和胶头滴曾筒内倾倒液体,在管滴加至刻度线记为“仰小俯大”,如图:头滴管竖直悬空帽;b.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c.滴管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是配套使用的,不用清洗)二药品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使用外焰部分。酒精灯使用示例:2.物质的加热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给试管内固体加热三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方法:刷洗时应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2.洗净的判断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四仪器的连接图示先将玻璃管管口用水润湿,再稍用力转动,使其插入,以免折断玻璃管伤手左手拿橡胶管,右手拿玻璃管,将玻璃管管口用水润湿管插入橡胶管左手拿容器,右手将橡皮塞慢慢旋转塞进容器口,切不可将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五“铜绿”的性质实验1.外观特征及主要成分:绿色粉末,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2.加热“铜绿”: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壁有水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eq\o(→,\s\up7(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3.“铜绿”与稀盐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碱式碳酸铜+盐酸→氯化铜+水+二氧化碳。第3课时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使用化学符号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eq\x(提出问题)→eq\x(作出假设)→eq\x(制订计划)→eq\x(实施计划)→eq\x(得出结论)→eq\x(表达与交流)二探究金属镁的性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与解释1.从一卷镁带上折下一段,用砂纸打磨后观察镁带表面由灰白色变为银白色且具有金属光泽镁硬度小,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2.将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灯泡灯泡发光镁能导电3.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带开始燃烧时,立即移到陶土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现象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镁具有可燃性表达式:镁(Mg)+氧气(O2)eq\o(→,\s\up7(点燃))氧化镁(MgO)4.取另一段打磨好的镁带放在试管中,加入白醋镁带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气体,同时放热三化学符号1.元素符号(目前已经涉及的元素符号):元素氧氮碳氢铁磷镁氯铜符号ONCHFePMgClCu2.认识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物质氧气金刚石镁带铜丝红磷氮气氢气氨气化学符号O2CMgCuPN2H2NH3物质水二氧化碳氧化镁五氧化二磷氧化铜碳酸氢铵铁化学符号H2OCO2MgOP2O5CuONH4HCO3Fe3.文字表达式:(1)定义:用物质的中文名称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2)书写:在“→”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名称,在其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名称,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中间用“+”连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