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9/10/wKhkGWeZuzqAYuY1AAGh1KiBE_4268.jpg)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9/10/wKhkGWeZuzqAYuY1AAGh1KiBE_42682.jpg)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9/10/wKhkGWeZuzqAYuY1AAGh1KiBE_42683.jpg)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9/10/wKhkGWeZuzqAYuY1AAGh1KiBE_42684.jpg)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9/10/wKhkGWeZuzqAYuY1AAGh1KiBE_42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安顺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B.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B.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C.“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D.“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3、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②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③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④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4、读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5、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松鼠喜欢在平原地区生活,白天经常出来玩耍、吃东西。B.松鼠十分警觉,动作轻快、灵活。C.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窝口朝下,很容易进出。D.松鼠通常一胎生一个。6、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整整齐齐严严实实七彩光圈B.乌云密布弥漫消散连绵不断C.姿态万千大雨倾盆弧形光环D.丝丝缕缕随声附合云山崩塌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____的丛林____的湖水____的怀抱____的味道。
亲切的____神圣的____潺潺的____嗡嗡的____8、写出近义词。
允许—____奈何—____急忙—____9、按拼音写汉字。fēngzhēngliǔzhīnènlǜshūzhǎn________________10、同音聚会(填写同音字组词)
jiàn____设琴________康逐____
yōu____雅____静____虑____久11、写出反义词。
直线—____灵巧—____无声—____巨大—____12、照样子;写句子。
亮晶晶____________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13、阅读《穷人》;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____。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我知道他的著名作品还有____。14、修辞手法我会填。
①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____
②许多美丽的色彩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____
③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____15、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危严____
揉顺____
传其故事____
烘堂大笑____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5题,共10分)16、按要求写句子。
蒙娜丽莎美丽动人。(1)、疑问句____?(2)、反问句____?(3)、双重否定句____。17、选词填空。
与其不如宁可也(1)、渔夫和妻子____自己多受苦受累,____要把邻居家的孩子抚养成人。(2)、桑娜觉得____看着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活活饿死,____自己多受点苦。18、读课文《手指》,看看下列句子是写的哪个手指的特点(1)、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____(2)、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上并不出力。____(3)、它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____(4)、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舞蹈演员作兰花指时,他们是最优美的两瓣。____19、读《中华少年》按原文填空。(1)、到如歌如画的____中,领略____的钟声,____的孤烟。(2)、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____,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____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啊!是七月的星火,____的航船,让____从噩梦中奋起。____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____”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20、根据课文《藏戏》内容填空。(1)、____作背景,____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____,不要____,不要____,只要____为其伴奏。他们____,只要有____就行。(2)、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____下去。评卷人得分四、名著导读(共2题,共12分)21、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_;他被公认为是“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______》和《______》.该小说主要讲述了潜艇的故事。
(3)《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好书;讲述的故事有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一个是教授阿龙纳斯先生,一个为鱼叉手(姓名)______和(身份)______人康塞尔,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他们被请到“林肯”号船上。
(4)《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______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______做成的。22、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汤姆奚落了他一番;给他兜头泼了瓢冷水。尚未加盟的哈克现在站在了汤姆一边。于是。
那个动摇分子马上为自己“辩护”;极力开脱自己,不想被胆小;想家的毛病损害了自家形象。叛乱总算暂时平定了下来。
夜色渐深;哈克打起盹来,不久便鼾声大作。乔也跟着进入了梦乡。汤姆用胳膊肘支着头,定睛看着他俩,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最后,他双膝撑地小翼翼地站起来,在草地里和篝火的闪亮处搜寻。他捡起几块半圆形的梧桐树的白色薄皮,仔细看了看,最后选中两块中意的。然后他就在火堆旁跪下,用他那块红砚石在树皮上吃力地写了几个字;他把一块卷起来,放到上衣口袋里,另一块放在乔的帽子里,他把帽子挪远了一点后又在里面放了些被小学生视为无价之宝的东西--一截粉笔;一个橡皮球;三个钓鱼钩和一块叫做“纯水晶球”的石头。然后他就踮着脚尖,非常谨慎地从树林中溜出去,直到后来他认为别人已经听不见他的脚步,就立刻飞脚向沙滩那边直跑过去。
(1)以上文段选自美国作家______的小说______。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三个小“海盗”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______;______酣畅心境。
(3)联系洞中历险相关情节,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汤姆。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3分)23、写作。
同学们;读着一篇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你是否感受到你正在这种感情的呵护中,你有没有想到,皱纹和白发已将岁月的无情深深铭刻在父母走过的大半人生历程中。
请以“最浓的亲情”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感人,书写认真整洁。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4题,共40分)24、以“在我的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500字左右。25、“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善良的人,可爱的动物,四季如画的风景,都有美的一面,如果你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它。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美,就在你和我的身边。
请以“美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26、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故乡,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的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关于告别,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体会?请以“告别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分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有时甚至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学会变通,换一种方法,相信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要求:①请以“变通与方法”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A.搭配不当。“好季节”改为“好地方”;
B.词序颠倒。在“制取氢气”后加“的方法”;
C.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D.前后矛盾。在“切实”前加“能否”或把“否”去掉。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重复罗嗦、归类不当、前后矛盾、词序颠倒、指代不明、不合事理。修改病句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了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的方法,在平时语言运用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解析】C2、C【分析】A.正确.
B.正确.
C.“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标点用错,应该是,“是你吗?萤火虫.”盲孩子向夜空大声问着.
D.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与应用;根据平时所学标点用法,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判断.
完成此类题目要熟知常用标点符号,并熟练地使用.【解析】C3、D【分析】此题可先读四个语段;了解大意,可理解记叙了一个事情过程,根据事情发展的思路思考,①为第一句;
④讲了事情发展的进程;③表达了落入父亲臂中的感受,②小结了全语段,是末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①④③②
答案:D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此题可依据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解析】D4、D【分析】【分析】“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
【点评】全诗突出一个“喜”字,抓住作者因“喜”而“急”这一点分析即可。5、B【分析】【分析】松鼠十分警觉;动作轻快;灵活。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识汉字字形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就要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D项“随声附合”中的“合”错误,应是“和”,故选D。【解析】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茂密清澈母亲酸甜话语土地流水声音【分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8、准许如何匆忙【分析】【分析】允许:答应;同意。奈何:如何;怎么办。急忙: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比如:“允许”理解为“答应;通过;允许。”那么,它的近义词是“允许”。9、风筝柳枝嫩绿舒展【分析】【分析】风筝: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们喜爱。柳枝:柳树的枝条。嫩绿: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是指比较浅;比较清淡的绿色,是浅色,与深绿的区别是绿得程度不同,深绿是深色。与浅绿的不同是,它比较清新。舒展:不卷缩,舒畅。
【点评】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要学会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读音。本文应注意“柳、嫩”的读音和写法。10、建键健渐优幽忧悠【分析】【分析】建:造与筑,建造、建筑。设置成立,建立。开始产生形成,建国、建党。键:安装在车轴头上管住车轮或使轴与齿轮等连接固定的零件。健:强壮,身体好:健康。健全。康健。稳健。健美。健身。健旺。渐: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渐。渐进。渐渐。优:美好的,出众的:优良。优等。幽:隐藏,不公开的:幽会。幽居。忧:发愁:忧愤。忧惧。忧烦。忧惶。忧急。忧煎。悠:久,远,长:悠久。悠远。悠扬。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意思的掌握11、曲线笨拙有声渺小【分析】【分析】直线:两端都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测量长度的。灵巧:灵活巧妙。无声: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无声。巨大:尺寸、体积或容积的极其大的;谓庞大之物。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12、沉甸甸黑黝黝慢腾腾凄凄惨惨冷冷清清高高兴兴【分析】【分析】奔到题考查学生对“ABB”和“AABB”句式的掌握;学生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积累,注意观查句式,才能准确回答本题。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应用13、俄列夫•托尔斯泰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分析】【分析】本文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童年》。我知道他的著名作品还有《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14、比喻拟人排比【分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①将亮光比作薄纱,所以是比喻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②色彩画片眨眼睛,“眨眼睛”是拟人的写法。③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15、威柔奇哄【分析】【分析】这道题是同音字;形近字弄错;“危”改为“威”,“揉”改为“柔”,“其”改为“奇”,“烘”改为“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三、综合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分析】(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蒙娜丽莎美丽动人。如:蒙娜丽莎美丽动人吗?(2)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是:①先将陈述句进行缩句,找出“谁干什么”,“谁是什么”或“谁怎么样”;②找到“干”;“是”等句子中充当谓语的动词;③改句。在句子的适当位置加上“难道”、“怎么”等反问词,再在充当谓语的动词的前面加上否定词,有的还要在句末加上“呢?“吗”等语气助词,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④将改好的句子读一读,如果不通顺,还要将个别词语进行修改,原则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如:难道蒙娜丽莎不美丽动吗?(3)陈述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如:不能不说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点评】掌握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解析】1、①蒙娜丽莎美丽动人吗
2、①难道蒙娜丽莎不美丽动人吗
3、①不能不说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7、略
【分析】【分析】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①句是假设关系。结合句意故选“宁可也”;②句是选择关系。结合句意故选“与其不如”。
【点评】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解析】1、①宁可
②也
2、①与其
②不如
18、略
【分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解析】1、①大拇指
2、①中指
3、①食指
4、①无名指和小指
19、略
【分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1)依据“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2)依据“我们铭(mínɡ)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qiàn)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丙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甲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乙“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解析】1、①唐诗宋词
②枫桥
③大漠
2、①功德
②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
③南湖
④东方雄狮
⑤先驱者
⑥春天的故事
20、略
【分析】【分析】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解析】1、①雪山江河
②草原大地
③幕布
④灯光
⑤道具
⑥一鼓、一钹
⑦别无所求
⑧观众
2、①师传身授
四、名著导读(共2题,共12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海底两万里》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讲述了一群人乘坐鹦鹉螺号环游世界的故事.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篇目和主要人物《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本题考查学生名著《海底两万里》的把握;明确讲述的故事有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一个是教授阿隆纳斯先生,一个为鱼叉手(姓名)尼德•兰和仆人康塞尔,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他们被请到“林肯”号船上.
(4)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海底两万里》里的故事情节;细读名著非常重要,把握里面的关键情节,归类理清对我们答题都很重要.《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文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搏斗,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1)儒勒•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3)尼德•兰仆.
(4)大叶藻贝壳类的足丝.
本题考查《海底两万里》文学常识和故事情节.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解析】儒勒•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尼德•兰;仆;大叶藻;贝壳类的足丝22、略
【分析】(1)选文写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哈克和乔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2)本题是对人物的把握和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本段文字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三个小“海盗”是汤姆;乔和哈克。“追逐、嬉戏打闹”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本题考查《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和故事情节。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汤姆最后是借助一条风筝线找到的洞口从而得以脱险,这个过程体现了他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
答案:
(1)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2)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勇敢;沉着、聪明。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要注重积累。记住故事中的人物对答题很重要。
本题考查《汤姆•索亚历险记》文学常识、人物和故事情节。【解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五、其他(共1题,共3分)23、略
【分析】
【审题立意】亲情;顾名思义是“亲人的情义”,它与友情;爱情、乡情、师生情、同志情、爱国情等是有区别的.在审题时,应注意分清,不能混淆.在立意上,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当然,如果有较深的文学功底,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的话,还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配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选材点拨】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写作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蓄,而不能一味地叙述或编造别人的故事.
【写法指导】“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在文体上我们可尽量注意选择记叙文;散文、随笔等文体来写.可以记述一段故事,也可以描写几个片断,语言要富有形象性,避免通篇是平板单调的叙述性语言.要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其中蕴含了对人间那种真挚情感的歌颂,但那种“情感“是“亲情“吗?在这里,作者打了一个擦边球,用那种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情“的情感加以描写,落脚在“这--才是真正的亲情上”.【解析】【范文】
最浓的亲情。
她叫兰;是家中的老大.因为家在农村,所以父母都十分不重视她,仅仅因为她是女孩.
由于家庭的贫穷;她才念到三年级就辍学在家,每天帮父母干繁重的农活,但她并没有放弃学业,一直偷偷地找弟弟借书看,她觉得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才能够真正的放松.
梅;是一个刚从城里分配到这个小山沟的老师,她是兰弟弟的班主任.那天,她来家访,看到兰边干农活边背诗,心不由得被揪了一下,她决定一定要让这个聪明的女孩上学,不管用什么代价.
兰真的复学了;与弟弟在同一个班,由于她已经辍学两年了,刚开始难免有些吃力,但她觉得自己比弟弟大,以前学得比弟弟好,现在什么都不如弟弟,难免有些自卑.细心的梅发现了这一切.于是她没事就找兰聊天,谈心事.
又是一个初秋的傍晚;兰和梅相约出来散步,突然梅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地对兰说:“快,快看,流星.“说完,双手抱拳,低着头,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兰好奇地问:“老师,您在干什么?“梅说:“从前我的老师对我说如果看见流星,就马上许愿,并说出自己愿意付出的代价,她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刚才许了一个愿:'我希望兰可以重新振作起来,走出失败和自卑的阴影来,代价是我的生命.“那天晚上,她们又聊了很久,兰一直都很感动,她开始觉得一切都不是障碍,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才能报答老师对自己的恩情.
兰渐渐向这个对自己像照顾妹妹的大姐姐敞开心扉;她觉得梅带给的不仅仅是姐妹之情,还有一种她说不清的,好像缺少了十几年的,像是母爱的感情.
终于;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一所重点中学,而那个暑假,梅也要回家看望父母,她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因为火车出轨.
当兰听了这个消息后;怔了半天,她不相信,她不相信,她这个温柔得像姐姐,亲切得像妈妈,一直关心她的人就这么走了.
久久地,她才说了一句:“这是她对流星的承诺.“弹指一瞬间,兰终于学成了.这一天,她来到梅的坟前:“一直以来,是你给了我亲情一般的力量,母爱一般的勇气,使我从当初那个有些自闭的孩子,成为了现在这样一个饱学之士,虽然你才比我大十六岁,但你给了我,我的妈妈从未给过我的母爱、力量,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点燃了我的希望之火.妈妈,要不是你发现我,培养我,我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谢谢你.“这也许就是世间最美的情感,它超越了血缘关系,改变了人的一生,它就是亲情.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埋藏,在每个人的行动中升华.六、写作题(共4题,共40分)24、略
【分析】
【审题立意】题目限定了本题应创作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在我们每个的记忆深处;总会有一些人或一些事,它们或是给我们以感动,或是给我们以反思,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打开思路。
【思路点拨】本文可写作记叙文;写记忆深处的一个人,与这个人有关的一件事。也可写作抒情散文,表现自己对记忆深处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感情。事宜小不宜大,要真实感人,贴近生活。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均可;但后者对文字功底要求较高,不建议选择。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本文以一句比喻句开篇,引入回忆,显示了作者的语言功底。叙事多以对话描写为主,兼以语言和神态描写,细致刻画了人物性格。最后情节的发展有出人意料之处,使我的市侩与小姑娘的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解析】【示例】
在我的记忆深处往事像一条小溪;汇进大海。在记忆的海洋里,有一位普通的小姑娘她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是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这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天空像一口黑锅向我们罩下来。妈妈赶着回家收衣服,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要我去买白菜。我高兴的答应了,飞快地向菜市场跑去。
不知是刮风还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往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菜市场,今天却异常冷清。
我问了几家菜价;可卖菜的却像开会商量过似的,家家开口便是2元一把,一分钱不能让。正当我迟疑不定时,一个清脆的声音怯生生地说:”小姐姐,买我的菜吧!又鲜又嫩个,只要1.5元一把。“我一看,这白菜确实不错,绿油油的,再看看卖菜的,原来是一位小妹妹,顶多9来岁,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辫,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透着一丝忧虑。
“小姐姐;你买吗?“小妹妹满怀希望地望着我,我装着要走的样子,说:”能不能便宜点,我买两把。“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讨价还价。小妹妹赶紧跑过来挡住我,狠了狠心说:”那两把2.5元。“”成“我弯下腰选菜,”姐姐,你看这菜多新鲜,是刚从地里摘的。“我听了心想:小妹妹还真厉害,竟然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买了两把,付了钱,装进塑料袋,便回家了。
回家后;我得意的向妈妈讲了买菜的经过,心想:妈妈肯定会表扬我。妈妈听后,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人家小妹妹老实,你还与她讨价还价。“我说:”下次见到小妹妹我不还价了就是。“说完,我便把剩下的钱给妈妈,我在衣兜里掏着,可没有。”糟糕,不会是掉在菜市场了,我放下白菜,急匆匆往菜市场跑去。
“姐姐;你可来了。”我一看,原来是卖菜的小妹妹。“这是你掉的钱,数数看少了没有?”她把钱递给我。
“我的钱你捡到了?”我疑惑的问。
“是的。”小妹妹说;“你走后,我发现你的钱掉在我篮子旁,我一直在这等你。”说完,她拍拍身上的灰尘,提起篮子,往家的方向离去。
她走的匆忙;容不得我道一声谢谢。
从那以后,在我的记忆深处就总会有这位小姑娘的身影,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一定要诚实。25、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美”;“身边”在写作时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原义的“美”,也就是通过写自然界中的美来写自己发现到的独特美感;二是比喻义或者引申义的“美”,“身边”可理解为在生活中,也可理解为“人生道路”可观察的事物.
【思路点拨】本文两种思路;可以写某次观察到的沿途的美,以写景抒情为主;也可以写人生的路途上,遇到的美一样美丽的人和事,第二个思路,更容易获得高分.
【写作手法】借物抒情.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因为题目的关键是“美”;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写也不能少,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采用边叙述边抒情的方法.
这篇作文叙述“我”的自认为很好的作品却得不到老师赏识和肯定,而在一堂平常的美术课上,一只普通不过的豁口旧花瓶,引起了“我”深思,在细心地观察下,发现了它本应有的美,真实地记录了它曾经带给人们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由此感到悟到:美是到处都有,而是缺少发现.【解析】【例文】
美在身边。
美;是人生的一种追求,然而,我往往陷入这样一个怪圈:在追求美的时候,并不知道真正的美在哪里,对早该注意的美倒是熟视无睹.
我从小对画画兴趣很大;美术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